粗大运动功能论文-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

粗大运动功能论文-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粗大运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瘫,推拿,引带导督,粗大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1](2019)在《“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导向的"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根据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组间均衡的原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旨在提高核心稳定性、促进脑功能重塑的收引带脉、点按腰部夹脊穴为主的推拿手法,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与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40 min,每周治疗5 d,共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样本MAS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样本组间比较(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样本GMFM量表百分比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 <0. 001),有极显着性差异。结论:"引带导督"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传统运动疗法。(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鑫,庞伟,王安利,范艳萍,王巍巍[2](2019)在《运动控制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运动控制疗法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运动控制疗法有效提高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a)纳入标准:诊断及分型均符合2014年最新脑瘫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为痉挛型双瘫儿童;年龄在3-6岁;认知良好,能听懂简单指令,中国比奈智力测试IQ≥70;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Ⅲ级[7];儿童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配合治疗并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b)排除标准:不符合痉挛型双瘫诊断标准;认知能力差,不能听懂简单指令等不配合治疗;合并影响粗大运动功能的神经和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时间。c)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标准剔除后的6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儿童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分型、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a)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传统康复;理疗等,PT项目每次40min,其他训练项目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b)运动控制疗法:(1)制定训练计划;(2)运动控制训练:头部的运动控制、坐位的运动控制、膝立位的运动控制、站立位的运动控制、步行的运动控制、速度步行的运动控制、障碍步行的运动控制、室外步行的运动控制。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c)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运动控制训练并结合常规训练方法,两组儿童都接受训练3个月以上。3)疗效观察:a)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GMFM-88项对两组儿童进行评定,得出D(站立)区、E(步行)区分数。b)应用足印分析法进行步态分析,测定得出患儿步长和步宽。c)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患儿ADL分数。d)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儿童的血样本,采集时间均为晨起安静状态下7:00-8:00空腹抽取静脉血3-5mL,统一送至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指标。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以上评定方法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对比,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GMFM-88项D区和E区、步长、步宽、ADL分数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儿童Hb降低、CK和B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着差异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Hb升高、CK和B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将已获得的运动能力加入了功能性目标,使儿童主动性地进行目标运动,儿童可以通过运动控制训练明确自己的运动程序,完善自己的运动策略。运动控制训练将儿童已得粗大运动功能范化进入到日常生活能力,单一环境中训练内容带入到多种环境中,更加注重锻炼儿童参与和适应不同环境研究结果从整体功能和生理生化水平显示运动控制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善脑瘫儿童异常步态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徐玄玄,宁秀琴,赵雅风,李乐[3](2019)在《骨盆控制训练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步行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骨盆控制训练对脑瘫(CP)痉挛型偏瘫患儿步行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痉挛型CP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加入45 min骨盆控制训练,比较2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步速、步长、步宽均优于治疗前,且训练组各步行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GMFM-88D能区及E能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训练组GMFM-88D能区及E能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盆控制训练可以增强痉挛型CP患儿步行能力,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淮海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陈海英[4](2019)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县2016年12月~2018年01月期间收治的144例早产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早产儿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72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参照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经护理干预后皆有所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幅度要远远大于参照组且组间对比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明显的促进其粗大运动功能发育,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8期)

吕智海,张宇,高艺文,寻冰冰,缪文静[5](2019)在《亲子互动课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亲子互动课和常规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月脑瘫高危儿患儿60例,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早期干预治疗,观察组增加亲子互动课,每周2次。采用GMFM、PDMS-2评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GMFM、GMQ得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亲子互动课可以提高脑瘫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可以推广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莹[6](2019)在《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物理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10 m步行时间、1 min步行距离、定时起身行走测试(TUG)时间及儿童残疾评定量表(PEDI)移动功能部分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PEDI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10 m步行时间及TUG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1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邓晓青,黄秀红,邹华娅[7](2019)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5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为(118.20±62.21)分,对照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07.11±71.3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42.69±36.52)分,对照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23.72±22.38)分,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实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显着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促进患儿整体功能康复具有明显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3期)

黄志烽[8](2019)在《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明显提高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曾温温,汪琼红[9](2019)在《肌内效贴配合运动控制训练在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痉挛及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运动控制训练在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痉挛及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接受运动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下肢肌张力(腘角、足背屈角和股角)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腘角、足背屈角和股角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其中腘角和股角较治疗前显着增大,足背屈角较治疗前显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量表得分显着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内效贴配合运动控制训练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着改善患儿的下肢痉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朱振兴,李烽,郭华云[10](2019)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中选取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患儿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比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9期)

粗大运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本研究运动控制疗法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运动控制疗法有效提高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a)纳入标准:诊断及分型均符合2014年最新脑瘫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为痉挛型双瘫儿童;年龄在3-6岁;认知良好,能听懂简单指令,中国比奈智力测试IQ≥70;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Ⅲ级[7];儿童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配合治疗并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b)排除标准:不符合痉挛型双瘫诊断标准;认知能力差,不能听懂简单指令等不配合治疗;合并影响粗大运动功能的神经和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时间。c)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标准剔除后的6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儿童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分型、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a)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传统康复;理疗等,PT项目每次40min,其他训练项目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b)运动控制疗法:(1)制定训练计划;(2)运动控制训练:头部的运动控制、坐位的运动控制、膝立位的运动控制、站立位的运动控制、步行的运动控制、速度步行的运动控制、障碍步行的运动控制、室外步行的运动控制。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c)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运动控制训练并结合常规训练方法,两组儿童都接受训练3个月以上。3)疗效观察:a)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GMFM-88项对两组儿童进行评定,得出D(站立)区、E(步行)区分数。b)应用足印分析法进行步态分析,测定得出患儿步长和步宽。c)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患儿ADL分数。d)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儿童的血样本,采集时间均为晨起安静状态下7:00-8:00空腹抽取静脉血3-5mL,统一送至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指标。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以上评定方法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对比,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GMFM-88项D区和E区、步长、步宽、ADL分数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儿童Hb降低、CK和B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着差异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Hb升高、CK和B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将已获得的运动能力加入了功能性目标,使儿童主动性地进行目标运动,儿童可以通过运动控制训练明确自己的运动程序,完善自己的运动策略。运动控制训练将儿童已得粗大运动功能范化进入到日常生活能力,单一环境中训练内容带入到多种环境中,更加注重锻炼儿童参与和适应不同环境研究结果从整体功能和生理生化水平显示运动控制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善脑瘫儿童异常步态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粗大运动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

[2].李鑫,庞伟,王安利,范艳萍,王巍巍.运动控制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徐玄玄,宁秀琴,赵雅风,李乐.骨盆控制训练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步行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淮海医药.2019

[4].陈海英.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吕智海,张宇,高艺文,寻冰冰,缪文静.亲子互动课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6].李莹.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

[7].邓晓青,黄秀红,邹华娅.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8].黄志烽.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曾温温,汪琼红.肌内效贴配合运动控制训练在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痉挛及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

[10].朱振兴,李烽,郭华云.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标签:;  ;  ;  ;  

粗大运动功能论文-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