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反文化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反文化运动,共和党,新右派
美国反文化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娟[1](2019)在《愤怒的政治:美国反文化运动与下层中产阶级的政治反冲》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反文化运动,挑战下层中产阶级(1)的价值观念。下层中产阶级作为传统道德的守护人,试图通过打压地下出版物,参加反对淫秽物品运动和支持新右派的方式遏制反文化运动的发展态势。下层中产阶级渴望回归传统社会秩序的心理被共和党所利用,成为理查德·尼克松着力争取的"沉默的大多数"。然而,道德与社会经济利益孰先孰后的政策导向,也加剧下层中产阶级与共和党政客的分歧,为美国未来政治选举再添变数。(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朱琳[2](2018)在《反与躁——以《毕业生》电影语言分析为例来诠释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67年,电影《毕业生》的出现,标志着好莱坞电影从纯属"逃避现实"的工业生产消遣品转向"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艺术作品。纵观全片,观众并没有发觉19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反文化运动"的身影,但笔者却认为《毕业生》完全可以作为一部鲜活的艺术作品用来生动地诠释美国反文化运的深刻内涵与文化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毕业生》中的主题、画面与声音的电影语言分析,一窥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杨晓燕[3](2016)在《论美国电影《飞跃疯人院》中的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的背景是精神病院,隐喻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使人异化的工业社会及与之相抗衡的反文化运动。影片中的精神病院是美国压抑、异化的社会缩影,影片的男主角麦克墨菲,作为新生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代表,带领疯人院的病友与象征权威和制度的大护士拉齐德等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以期打破令人窒息、异化的制度。(本文来源于《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黄丹妮[4](2015)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回顾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60年代是全球“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年代,已进入“丰裕社会”,正经历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美国爆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反文化运动。在蓄势待发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这场以青年人为主的运动不仅冲击和消解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的固有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推动了美国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欧美工业化国家乃至全世界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这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青年运动仍是青年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挖掘的富矿。本文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和界定相关概念,并对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进行脉络梳理,遵循运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力求再现运动发生、发展至自消自灭的全过程。第叁章,多视角透视青年运动,探究美国反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美国独特的移民结构、独树一帜的清教文化、根深叶茂的自治和法治传统,以及与父辈生活状况迥异的“婴儿潮”一代在60年代长大成人,所有这些构成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独特的样貌。无论从政治学视角、社会学视角还是心理学视角看这一运动,都能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第四章,通过不同视角分析美国反文化运动,比较这场运动与旧式社会运动的同异。这场运动的主流更多的是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平等,而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第五章,关于青年运动的新思考。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期间研究这一运动的论文汗牛充栋,我研究这一课题,幸运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应有些新思考。历史上绝大多数群体造反运动都与社会结构剧变有关,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剧变,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是全球化时代的群体造反运动。以往的群体造反运动矛头直指政治制度或体制,具有暴力性,这一次造反主要是文化层次的造反,虽然运动后期出现暴力倾向,但运动的主旨是爱,正义,自由与和平,矛头指向是种族主义,清教束缚及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时代的群体造反运动从来没停止过,无论是前几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还是去年台湾青年的“向阳花”运动,都具有反文化含义。所以对如何认识、怎么引导青年运动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期刊2015-06-08)
谷振伟[5](2014)在《越战时期的美国“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战的出现以及以后对于美国来说形势的不断恶化,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美国国内的民众运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该阶段的反文化运动更是引人注目,它有着独特的特点以及造成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反文化运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动,同时也是对贪婪的垄断资产阶级扩张主义的抗议。(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11期)
李强[6](2013)在《自由、叛逆和憧憬——从电影《发胶明星梦》看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影到音乐剧再到电影,《发胶明星梦》主题始终未变,只要有信念就能自由生活,体型、种族和性别,都无法阻挡梦想的实现。该片故事背景设置在1962年,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观众们随着音乐感受到美国60年代的自由风潮。电影《发胶明星梦》能体现出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独特。(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宋青青[7](2011)在《国内学者关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青年反文化运动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多事动荡的年代,各种形式的青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时段的历史舞台上,青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独特的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文化运动是青年在文化领域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研究成果日渐增多。学者对美国历史上这一文化现象从兴起到消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青年群体以及他们的反文化现象,对我国社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探索》期刊2011年03期)
薛雪[8](2010)在《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中的代际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970年,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博士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的青年运动正酣之时发表了其晚年的压卷之作《文化与承诺》,从而建立了其以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待代际关系的代沟理论。该理论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考察出发,提出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所呈现出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非当时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原因,更非生物学遗传方面的差异,而应首先归因于文化传递模式的差异。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代沟”一词,形象生动地突显了代与代之间具有差异这一现实。作为米德代沟理论尤其是“后喻文化”理论架构的主要研究模板,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由于引领了二战以来的第叁次技术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文化发生急剧变化。对骤然剧变的文化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使长辈与晚辈之间出现了种种矛盾。青年们沉浸在战后丰裕社会所引导的消费主义之中,崇尚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与长辈们恪守的节制的清教禁欲主义严格对立起来。同时,当时美国社会以政府当权者为代表的长辈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得青年逐渐认识到这个社会的虚伪和束缚。青年们感到长辈们主宰的现实生活背叛了自己从小被灌输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虚无感和幻灭感。于是代际关系由差异、分歧发展到对立,甚至冲突。不仅如此,“代沟”开始从家庭内部向整个社会扩散,最终汇聚而成当时轰轰烈烈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米德代沟理论为学术界对于人类社会代际差异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对美国反文化运动乃至当时处于青年反叛的整个西方世界提供了另一种解释的模式。实际上,虽然这一理论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如错误估计了反主流运动的形势,夸张了代际冲突的深度和广度。但它的确填补了学术界在代际关系上的研究空白,并且对于缓和代际冲突,避免代际矛盾的激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4-20)
席晓兰[9](2009)在《迷茫、压抑和反抗——从电影《毕业生》看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67年,电影《毕业生》的出现,标志着好莱坞电影从纯属"逃避现实"的消遣品转向了"反映现实"的艺术作品,影片获得了如潮好评和各种评奖委员会的肯定。但是纵观影片,并无明显提及当时—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背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反文化运动。本文试图通过《毕业生》中的对白,一窥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9年32期)
董小燕,陈艳龙,苏新连[10](2009)在《《飞越疯人院》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中,肯.凯西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无赖、印第安人、女性和黑人形象,这几类曾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的边缘化人物在疯人院——这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缩微舞台上纷纷粉墨登场,既再现了保守、沉寂的五十年代,又昭示了喧嚣、动荡的六十年代,是那样一个骚乱动荡年代反文化运动的特定产物。(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美国反文化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67年,电影《毕业生》的出现,标志着好莱坞电影从纯属"逃避现实"的工业生产消遣品转向"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艺术作品。纵观全片,观众并没有发觉19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反文化运动"的身影,但笔者却认为《毕业生》完全可以作为一部鲜活的艺术作品用来生动地诠释美国反文化运的深刻内涵与文化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毕业生》中的主题、画面与声音的电影语言分析,一窥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反文化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娟娟.愤怒的政治:美国反文化运动与下层中产阶级的政治反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朱琳.反与躁——以《毕业生》电影语言分析为例来诠释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J].传播力研究.2018
[3].杨晓燕.论美国电影《飞跃疯人院》中的反文化运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黄丹妮.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回顾与反思[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
[5].谷振伟.越战时期的美国“反文化”运动[J].青年文学家.2014
[6].李强.自由、叛逆和憧憬——从电影《发胶明星梦》看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7].宋青青.国内学者关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青年反文化运动的研究综述[J].青年探索.2011
[8].薛雪.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中的代际关系[D].山东大学.2010
[9].席晓兰.迷茫、压抑和反抗——从电影《毕业生》看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J].文教资料.2009
[10].董小燕,陈艳龙,苏新连.《飞越疯人院》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