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再生能源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信息发布系统,可再生能源政策,在线监测系统
可再生能源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孙干[1](2019)在《2018全国重点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之九 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项目建设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成本快速下降,发展可(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19年11期)
丁苏阳,林湘宁,陈哲,汪致洵,张哲原[2](2019)在《资源富集岛蓄–氢–冷联合可再生能源消纳系统设计及调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洋海岛的和平开发与利用在我国的海洋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远洋海岛中需要通过船运对负荷中心岛进行能量支援的资源富集岛而言,其离岸可再生能源消纳设备(renewable energy absorption facility,REAF)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针对此问题,该文设计兼顾蓄–氢–冷多能源形式的制氢装置,有效提升了REAF系统能源吸收效率;同时,基于快速决策树剪枝算法及强化学习式蒙特卡洛算法设计包含蓄–氢–冷的REAF系统的综合调度策略。仿真算例表明,该文提出的决策树快速剪枝算法及改进强化学习式蒙特卡洛算法能够有效提升REAF系统调度策略的能源消纳能力。最后探讨进一步提升基于这2种算法的REAF系统调度策略性能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易文飞[3](2019)在《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在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出力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限制了其大规模接入电网。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困境,目前的做法主要是从电力供应侧出发,如加强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改造、安装储能等,这种做法能够改善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投资成本以及设备灵活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依托智能配电网,从需求侧出发,大力开发可控负荷、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等需求侧可控资源,利用需求侧可控资源平衡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做法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需求侧资源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智能配电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在生能源集成的机理。在查阅国内外关于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光伏、风电等典型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模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从分钟级、小时级等多个时间尺度,描述了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然后介绍了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的内涵、主要类型,分析了需求侧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需求侧响应的出力模型。最后,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机理。(2)建立了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调度策略。首先结合需求侧资源的特点,自上而下建立了需求侧资源层、响应代理层和调度中心层叁层调度框架。然后在削峰填谷场景下,利用需求侧资源响应特性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匹配性,在日前、日内和实时多个时间尺度下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响应,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调度模型。最后以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为例,建立了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度的分层调度框架,验证了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可以有效削峰填谷、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效果。(3)在平衡联络线波动场景下,提出了多形态激励型需求侧响应(Incentive Based Demand Response,IBDR)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分析了 IBDR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引入鲁棒优化理论,采用鲁棒区间的形式对IBDR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然后,分别以配网运行成本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目标,以可再生能源并网波动性约束、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条件下多形态IBDR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采用鲁棒对等转换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并使用非支配集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以实际运行配网为例,对所提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4)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首先以典型的冷热电IES为框架,根据能源生产、转换、消费各环节的能量流动关系,建立了 IES的多能量流模型。然后从能量转移的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通过开展综合需求侧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转移系统能量,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潜力。最后以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为目标,考虑系统能量平衡和各能源设备的运行约束,建立了考虑IDR的IES运行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算法。并以某IES为例,对所提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5)建立了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有效集成的保障机制。从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的商业模式、关键技术和政策支持等叁个方面提出了二者高效集成的保障机制。在商业模式方面,分析了未来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调度的削峰填谷、参与辅助服务等场景,并提出了促进需求侧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在关键技术方面,针对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要着重发展智能用电、现代通信、大容量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等关键技术,从技术实现层面支撑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在政策保障层面,提出了需求侧资源开发保障政策和需求侧资源参与互动保障政策。(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徐唐海,鲁宗相,乔颖,安军[4](2019)在《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协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愿景下,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者,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需求,考虑单一类型灵活性资源提供调节能力的规划模型和以净负荷包络线为基础的电源规划方法将不再适用。引入灵活性指标量化评估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并作为优化决策变量纳入到规划模型中,从而建立以全周期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规划模型。通过电源投资决策、生产模拟和灵活性评估3个流程模块,实现单位投资改善灵活性指标最优的电源规划方案求解。最后,以东北某省级电网的2050年远期规划为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2019年01期)
郭焱林,刘俊勇,唐永红,许立雄,魏震波[5](2018)在《考虑无功资源协同优化的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双层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DRE)的大规模接入与网络运行控制能力匹配与否是影响DRE消纳的重要因素。传统DRE规划研究大都忽略了配电网已配置大量无功资源的现状,易造成设备利用效率低;而运行层面中,虽将DRE作为电压无功调控手段,但未能兼顾DRE高比例消纳。因此,文章在考虑现有无功资源的情况下建立DRE双层规划模型,旨在实现DRE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提高配电网电压质量。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8年06期)
杨飞鹏[6](2018)在《远洋海岛群资源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打包外送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远洋海岛在油、气、矿等资源开发、海上交通以及海疆防卫等方面的战略支点作用越加突出。然而,远洋海岛环境特殊,淡水、电能等物资能量紧缺,日趋严重的电能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远洋海岛发展的瓶颈。当前,传统远洋海岛电网以柴油机发电为主,电网规模小,独立封闭,缺乏外来能量支持,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差。与此同时,远洋海岛所在海域风、光、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周边暗礁、沙洲等无人岛礁密布,浅水礁盘宽阔。若能协调开发岛群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将为远洋海岛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本文着眼远洋海岛未来发展需要,引入区分岛屿功能定位、能量联动、多岛联合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可为远洋海岛发展提供多重物资能量支撑。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远洋海岛群的分布特点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秉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远洋海岛的物资能量需求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结合群岛分布特点和物资能量需求特性,引入区分负荷中心岛和资源岛功能定位的多岛联合、能量联动的远洋海岛群综合能量供给系统。以资源岛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风力、光伏、波浪能发电模型以及制淡装置和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其次,在资源岛支援负荷中心岛物资能量需求的模式下,对资源岛利用制淡装置和蓄电池储能装置经济消纳可再生能源进行了容量配置研究,在总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可实现充分消纳资源岛可再生能源且能较好满足负荷中心岛物资能量需求。最后,针对多个资源岛联合为负荷中心岛提供物资能量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阶梯价格的资源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能量打包外送策略。基于阶梯价格机制,以经济生产和转运物资能量为目标对资源岛的物资能量生产进行调度管理。通过算例验证和对比分析发现,该方法可有效响应负荷中心岛物资能量需求,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杜鹃[7](2018)在《干热岩地热能的山西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提示早在1970年,当时的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就曾高瞻远瞩地提出:“地下是一个大热库,是人类开辟自然能源的一个新来源,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燃烧一样。”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干热岩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够稳定、可靠且安全提供(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8-02-12)
汪巧枝[8](2017)在《杭后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陕坝讯( 汪巧枝)8月18日,杭锦后旗2017年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内蒙古杭龙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蒙海物流加工园区举行。副市长王学君出席。杭龙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由北京龙基电力有限公(本文来源于《巴彦淖尔日报(汉)》期刊2017-08-19)
王恺强[9](2017)在《破解制约光伏产业发展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苏州讯(王恺强)光伏产业是朝阳型、战略型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发展光伏产业对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建中央把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作为年度大调研的课题,(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7-05-27)
张琪[10](2017)在《能源新贵大洋洲吸引全球投资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洲是一块资源宝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丰富,还拥有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正吸引全球投资者纷至沓来。新西兰启动油气招标路透社近日报道称,新西兰政府公布了2017年油气招标计划,包括5个海上区块、两个陆上区块和1(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7-04-14)
可再生能源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远洋海岛的和平开发与利用在我国的海洋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远洋海岛中需要通过船运对负荷中心岛进行能量支援的资源富集岛而言,其离岸可再生能源消纳设备(renewable energy absorption facility,REAF)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针对此问题,该文设计兼顾蓄–氢–冷多能源形式的制氢装置,有效提升了REAF系统能源吸收效率;同时,基于快速决策树剪枝算法及强化学习式蒙特卡洛算法设计包含蓄–氢–冷的REAF系统的综合调度策略。仿真算例表明,该文提出的决策树快速剪枝算法及改进强化学习式蒙特卡洛算法能够有效提升REAF系统调度策略的能源消纳能力。最后探讨进一步提升基于这2种算法的REAF系统调度策略性能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再生能源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孙干.2018全国重点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之九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J].中国计量.2019
[2].丁苏阳,林湘宁,陈哲,汪致洵,张哲原.资源富集岛蓄–氢–冷联合可再生能源消纳系统设计及调度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易文飞.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4].徐唐海,鲁宗相,乔颖,安军.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协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规划[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9
[5].郭焱林,刘俊勇,唐永红,许立雄,魏震波.考虑无功资源协同优化的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双层规划模型[J].电力建设.2018
[6].杨飞鹏.远洋海岛群资源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打包外送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7].杜鹃.干热岩地热能的山西初探[N].山西日报.2018
[8].汪巧枝.杭后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7
[9].王恺强.破解制约光伏产业发展难题[N].团结报.2017
[10].张琪.能源新贵大洋洲吸引全球投资者[N].中国石化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