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受体激酶论文-谭茜

共生受体激酶论文-谭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生受体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百脉根,共生固氮,SERK基因家族,共生受体激酶

共生受体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谭茜[1](2016)在《百脉根SERKs蛋白与共生受体激酶的互作机制及CRISPR/Cas9在共生固氮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信号的转导机制一直是共生固氮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在豆科植物中,通过遗传学手段分离、鉴定出了一系列参与共生信号调控的基因,如NFR1、NFR5、SymRK、CCaMK等。其中,百脉根共生受体激酶SymRK是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豆科植物早期共生信号的中断。因此,找到SymRK在共生途径中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对于研究其功能并完善共生信号调控网络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利用酵母双杂验证了百脉根中BAK1/SERK3与SymRK有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以百脉根SERK基因家族中LjSERK2和LjBAK1/SERK3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豆科植物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SERKs家族与SymRK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百脉根SERKs家族氨基酸的叁维结构进行分子模拟和比对分析,发现其中两个基因分别与拟南芥中AtBAK1/SERK3、AtSERK2同源性非常高,其结构相似度高达90%以上。因此将其命名为LjBAK1/SERK3、LjSERK2。2.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验证了 LjSERK2、LjBAK1/SERK3的蛋白激酶活性。通过与SymRK之间的相互磷酸化实验发现LjBAK1/SERK3可作为SymRK的磷酸化底物,而LjSERK2与SymRK之间无相互磷酸化现象。3.利用体外pull-down技术证明了 LjSERK2与SymRK二者激酶域无相互作用,而LjBAK1/SERK3自磷酸化活性缺失型可与SymRK激酶域相互作用。结合体外磷酸化的结果表明:LjBAK1/SERK3可能参与SymRK在共生途径中的信号转导。4.通过对LjBAK1/SERK3LORE1插入突变体的研究发现:在接种根瘤菌5天后,bak1纯合突变体的侵染线总数和根瘤原基数与野生型相比都有明显增加。该结果表明LjBAK1/SERK3可能参与负调控共生信号转导途径。CRISPR/Cas9 系统是最新一代序列特异核酸酶(Sequence-specific nucleases,SSNs)。该系统利用RNA-DNA互补配对的方式特异性识别基因组靶位点。CRISPR/Cas9系统构建简单并且编辑效率高,因此在植物体基因组编辑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第二章中将CRISPR/Cas9系统与豆科植物毛根转化相结合,探索了CRISPR/Cas9在豆科植物中实现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参考新一代CRISPR/Cas9系统,将其中的sgRNA表达单元改造成多个tRNA-sgRNA串联的PTG(polycistronic tRNA-gRNA,PTG)模式,构建了适用于豆科植物百脉根的CRISPR/Cas9系统。2.利用毛根转化技术将CRISPR/Cas9系统应用于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基因组编辑中。选取共生信号通路中的结瘤因子受体基因NFR1为靶基因进行敲除。3.分析转基因毛根的共生表型发现:在转基因阳性毛根中分离得到NFR1基因敲除的突变型,突变效率约为37.5%。4.利用DNAMAN分析突变体基因序列发现:CRISPR/Cas9系统对百脉根NFR1的编辑多为插入或者缺失突变。其中,LjNFR1基因中靶位点1的敲除效率为58.3%,在靶位点2处的敲除效率为0。暂未能检测到大片段的敲除或者倒位等突变类型。(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段小红,耿丽丽,束长龙,朱延明,张杰[2](2012)在《花生共生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受体类蛋白激酶(symbiosis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YMRK)是控制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关键调控基因,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得到花生symrk的全长基因及其560 bp的ATG上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常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高级结构等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h-symrk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cDNA全长3 042 bp,包含2 781 bp的ORF,编码926个氨基酸,为疏水性酸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ATG上游序列包含3个与根特异表达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oot motif tapox1;RT-PCR验证,该基因在花生根中特异性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2年05期)

朱庆燕[3](2010)在《与紫云英转脂蛋白AsE246及共生受体激酶NORK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室前期工作中,丑敏霞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建立了紫云英共生固氮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筛选获得了一个紫云英根瘤特异基因----AsE246。序列分析表明它编码的蛋白属于脂类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 LTP)家族,与多种植物LT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LTP又叫做非特异性脂类转运蛋白(nsLTP),包括nsLTP1和nsLTP2家族。AsE246属于nsLTP1家族。陈大松的研究结果表明AsE246参与盐胁迫应答,在铵胁迫中由于根瘤活性下降表达量被抑制。本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已构建成功的紫云英根瘤cDNA文库中筛选与AsE246相互作用的蛋白,从而初步探究AsE246在结瘤固氮中的调控和作用机制。经初筛和复筛得到一个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过酵母回转后与AsE246进行小范围杂交,证明二者确实具有相互作用。阳性质粒经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包含有一个DnaJ-C结构域,属于DnaJ-like蛋白。该基因被命名为AsDJL1。进一步克隆了DnaJ结构域序列,单独构建BD-DnaJ/Y187靶菌株进行小范围杂交验证,证实DnaJ结构域与诱饵蛋白AsE246的相互作用。AsDJL1自身没有自激活活性,自身也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利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了AsDJL1的组织器官和时空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AsDJL1在紫云英根瘤中特异性表达,在接种根、茎、叶中表达量很少,在不接种根中及结瘤不固氮的根瘤中不表达,与AsE246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接种时间的增长,AsDJL1在紫云英根瘤中的表达量逐渐升高。由此推测,AsDJL1可能参与紫云英根瘤的发育、固氮及衰老等过程。为了考察AsDJL1与AsE246对胁迫的反应是否具有一致性,采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了AsDJL1在紫云英盐胁迫和铵胁迫根瘤中的表达情况。具体结果表明:在80 mM NaCl胁迫处理下AsDJL1表达量明显升高,在10 mM (NH4)2SO4胁迫处理下其表达量下降。实验的结果与AsE246在盐胁迫和铵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由此推测AsE246和AsDJL1两者可能形成某种复合物,共同参与了根瘤的固氮过程,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紫云英共生受体激酶基因NORK是本实验室陈大松根据百脉根SymRK同源扩增得到的,编码共生受体激酶,能够接受早期结瘤信号,是根瘤菌和AM真菌感染信号的交会点。NORK蛋白结构为: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部分,中部转膜部分以及C末端激酶结构域。本实验用紫云英NORK基因的PK、LRR部分,构建了两种诱饵菌株,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分别钓取了其相互作用蛋白。PK钓取的蛋白NPIP-41是一个包含有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盐结合结构域的蛋白,和能量代谢有关系;NPIP-35则是一个含有EF1-α-Ⅲ结构域的翻译延伸因子,在信号传导、翻译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LRR钓取的蛋白NLIP-58、68和92都是含有UBQ结构域的类泛素蛋白,预测能够参与NORK的泛素化。本实验用NORK钓取到的蛋白及其与NORK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朱先灿,胡鸢雷,谭之京,祝建波,林忠平[4](2007)在《非豆科植物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根部能够与微生物形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非豆科植物根系主要与内生真菌形成菌根的共生体。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symbiosis receptor-like kinase,SYMRK)是植物识别菌根真菌诱导而产生的特异分子,它的蛋白结构由叁个部分组成,即包含3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s)的胞外受体结合域、跨膜区和胞内蛋白激酶域。Symrk是控制共生形成的一个关键组分,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在植物识别和应答菌根真菌早期信号转导途径中是必需的。对Symrk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弄清植物-真菌共生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朱先灿[5](2007)在《植物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大多数陆生植物根系能够和内生真菌形成菌根共生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共生体能够扩大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寄主植物对磷及其它营养的吸收;能够产生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根、萌发和生长;可以提高寄主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寄主植物对不良环境的综合抵抗能力;能够产生抗生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还有些菌根真菌能寄生在病原菌上形成重寄生,杀死或溶解病原菌;可以改善植物根际环境。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真菌入侵植物时,植物能够诱导产生一些信号分子和基因的表达,如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Symbiosis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YMRK)。SYMRK是控制共生形成的一个关键组分,是植物-真菌共生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和调控基因,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在植物识别和应答菌根真菌早期信号转导途径中是必需的。本研究利用RAC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豆科植物山藜豆(Lathyrus sativus L.)中克隆了LsSYMRK基因。序列分析表明LsSYMRK全长2775bp,编码925个氨基酸。SYMRK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型植物受体蛋白激酶,它包括胞外受体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叁个部分。把克隆得到的LsSYMRK序列分别置于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Ubiqutin和根特异性启动子的控制下,构建了不同的正、反义表达载体,以除草剂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不同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转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var. Winsconsin38)、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等不同的受体植物中。PCR和Northern杂交等方法证明该基因已经转化到植物中并且能够正常表达。另外,我们对非豆科植物中SYMRK基因的研究进行了尝试。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a)根部分离了内生真菌,经18SrDNA鉴定为赤霉属(Gibberella)真菌。将此菌浸染培养的高羊茅幼苗,提取RNA,经RT-PCR获得600bp的片段,Blast比对结果表明它与SYMRK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为高羊茅SYMRK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07-04-01)

共生受体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生受体类蛋白激酶(symbiosis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YMRK)是控制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关键调控基因,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得到花生symrk的全长基因及其560 bp的ATG上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常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高级结构等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h-symrk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cDNA全长3 042 bp,包含2 781 bp的ORF,编码926个氨基酸,为疏水性酸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ATG上游序列包含3个与根特异表达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oot motif tapox1;RT-PCR验证,该基因在花生根中特异性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生受体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谭茜.百脉根SERKs蛋白与共生受体激酶的互作机制及CRISPR/Cas9在共生固氮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6

[2].段小红,耿丽丽,束长龙,朱延明,张杰.花生共生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

[3].朱庆燕.与紫云英转脂蛋白AsE246及共生受体激酶NORK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0

[4].朱先灿,胡鸢雷,谭之京,祝建波,林忠平.非豆科植物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7

[5].朱先灿.植物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D].石河子大学.2007

标签:;  ;  ;  ;  

共生受体激酶论文-谭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