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逻辑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伏系统,MPPT,扰动观察,混合逻辑动态
混合逻辑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1](2019)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MPPT建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分析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原理,通过建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提出一种新的MPPT控制算法——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功率预测控制算法。与扰动观察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同时也可改善整个光伏系统的动态性能,保证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精准性,实现整个系统控制的快速性,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孙毅,石墨,许鹏,李彬,杨斌[2](2018)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热水器群态势感知及调控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融合为需求侧负荷资源调控日益显着的实时性需求提供支撑。针对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热水器实时调控需求,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提出热水器负荷群的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SA)及调控策略。首先引入SA架构支撑系统的分析与预测实现;并基于混合系统理论构建热水器群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MLD)模型,将热水器的连续温度状态、离散开关切换以及用户行为集成于同一信息物理模型架构,进而通过引入多个逻辑变量降低求解难度;此外,提出基于变值权重的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热水器群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及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7期)
袁浩斌,丁洪起,杨春节[3](2018)在《热风炉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理建模热风炉燃烧期和送风期2个数学模型,差分方法解析求解其机理模型,采用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分别求取热风炉燃烧期和送风期机理模型的状态方程,将热风炉间歇工作过程视为混杂系统,建立热风炉整个工作过程的混合逻辑动态控制模型,仿真研究动态模型与实际运行数据的对应关系。对比研究表明,动态模型能够更好的反映热风炉工作过程,达到热风炉蓄热和换热过程的充分而且平稳,可以指导运行中的热风炉,进行模型分析和优化设计操控方案。(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蒲俊楷[4](2017)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大规模服役,高速动车组运营的安全保障成为苛待完善的重要环节。电力牵引传动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系统之一,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在电力牵引传动系统中,网侧变流器—单相脉冲(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核心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故障率较高。因此,研究单相PWM整流器的IGBT故障诊断对于提升高速动车组安全保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单相两电平整流器和单相叁电平二极管中点箝位型(Neutral Point Clamped,NPC)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单相PWM整流器在所有可能开关信号、不同网侧电流条件、网侧电压与直流侧电压条件下的电路状态进行分析。将控制变迁和条件变迁的离散事件运用逻辑函数表达,与系统连续状态方程融合,建立单相PWM整流器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然后,利用混合逻辑动态模型估计网侧电流,实测值与估计值比较生成残差,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电压、电流和残差在每种IGBT开路故障运行下的特征。对单相两电平整流器每个IGBT故障,以开关信号相互隔离下的残差变化率为诊断变量,设定阈值,与阈值比较实现诊断。对单相叁电平NPC整流器,以残差变化率为诊断变量,采用特定开关信号注入的方法,提取出独立有效的故障信息,制定相应的故障评价规则,实现故障IGBT的定位。最后,通过仿真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估计器能准确估计网侧电流,所提出方法对单相两电平整流器和单相叁电平NPC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均能有效快速诊断,而且对负载变化、网压变化、工况切换不敏感。(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姜雪娇,李丹菁,李晓斌[5](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炭阳极质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铝用炭阳极系统非线性、多变量、连续特性与离散事件等组合优化问题,研究对炭阳极工艺过程应用混合逻辑动态MLD(Mixed Logical Dynamical)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利用遗传算法(GA)并行计算优势进行优化,解决了MLD建模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从而提高了优化速度,缩短了优化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炭阳极质量系统建模和寻优可以优化阳极质量,满足炭阳极国际质量指标,生产的炭阳极具有较高体积密度、高抗折强度和低渗透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葛兴来,苟斌,蒲俊楷,王志远[6](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混合逻辑动态建模方法,将逆变器IGBT开关信号定义为离散控制变量,二极管导通与否定义为离散条件变量,建立逆变器-电机混杂系统模型。定义残差为叁相电流估计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发生IGBT开路故障后,叁相残差电流单调上升或下降,根据电流变化规律建立残差信息表定位故障,通过设定阈值抑制噪声、测量误差等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dSPACE半实物平台验证了诊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诊断时间仅需1/8个基波周期。(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杨帆[7](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PHEV模型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化石燃料目前面临着污染和行将枯竭两大严重问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凭借其在当前可实现批量化生产等优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之一。可以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看做是处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V)之间的新型HEV,其成为了当今汽车制造企业研发的重点。本文针对PHEV这一集合连续状态、离散事件和操作约束的混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预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该策略下PHEV的动力性仿真分析,并验证了该策略相对于原有控制策略在燃油经济性上的优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叁部分组成:1.根据整车性能参数要求对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动力电池、转矩耦合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等进行参数设计,从ADVISOR数据中选择最合适动力部件并进行建模;选取ADVISOR中某一典型工况做PHEV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验证了其满足动力性要求并与传统混合动力公交车进行对比,验证了其节油潜力。2.通过最小二乘法把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和电池SOC变化率非线性模型转化为转速取一固定值,和转矩线性相关的分段线性模型;利用命题逻辑的相关知识和公式,把命题逻辑向混合整数线性不等式转化,建立了包括状态转移函数、目标函数和约束不等式组在内的PHEV的MLD模型。3.求解获得关于各时刻工作模式选择和电机转矩大小的最优解序列,以其作为控制序列搭建ADVISOR仿真实验平台中的控制策略模块,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MLD模型预测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HEV的燃油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9)
戚龙欣[8](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区间预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测控制已经成为工业界处理约束多变量优化控制问题时广泛采用的算法。由于干扰、模型失配等因素,常导致约束不可行或无法达到严格的设定值控制目标,通常采用软约束和区间控制的方法解决。但常规的区间控制直接将区间控制目标转换成系统约束条件,存在偏差处理简单、可行集小、响应慢、鲁棒性差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混杂系统理论,基于混合逻辑动态(MLD)模型研究了混杂区间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引入与被控变量所处的偏差区域对应的逻辑变量,并将逻辑规则集成在算法求解中,使得被控变量可以更快地返回期望设定区间;通过在混杂预测控制算法中引入1范数指标,解决了算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在混杂区间预测控制算法中引入界限漏斗技术,避免了在预测时域内引入过大的瞬时偏差,提高了区间预测控制的鲁棒性。论文所研究算法均在Shell塔上进行了仿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论文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基于MLD的区间预测控制,通过在控制器设计中引入逻辑变量,将基于逻辑命题的目标函数转换成混合逻辑不等式约束集成在预测控制优化框架下。在此基础上,引入与被控变量所处偏差区域对应的逻辑变量作为区域标识,通过逻辑变量的取值检测输出变量预测值所处的偏差区域,设定相应的误差权重值,构成了基于MLD的加权区间预测控制算法,使被控变量可以更快速平稳的返回期望设定区间。针对混杂区间预测控制算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混杂区间预测控制,性能指标采用1范数,优化问题转换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求解,避免了MIQP问题,从而加快了算法的求解速度。引入界限漏斗约束,研究了带界限漏斗约束的混杂区间预测控制。在区间预测控制的基础上,防止大幅度改变过程变量破坏控制系统的平稳性,在当前时刻到预测时域结束时间段内给被控变量增加界限漏斗约束,引入逻辑变量并将逻辑规则集成在算法求解中,基于逻辑方法实现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在线切换,有效防止在预测时域内引入过大的瞬时偏差,提高了区间预测控制的鲁棒性。论文所研究算法均在典型的工业对象Shell塔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马明君[9](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行车密度的加大以及铁路运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成为铁路运输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列车运行调度系统是控制全线列车对铁路资源合理利用的系统,是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铁路运输效率的保证。本文在国内外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理论(MLD:Mixed Logical Dynamic)研究列车调度问题,建立列车运行调度MLD模型,将列车运行调度系统中的连续部分和离散部分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对列车运行调度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在非极端情况下的优化预测控制模型。主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包括:(1)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研究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核心是逻辑命题与混合线性不等式之间的等价转换,本文对逻辑命题转换成混合线性不等式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通过实例详细论述了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建模过程。(2)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件往往对列车的运行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列车进站事件会使列车减速、出站事件会使列车加速等。通过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将事件归纳为正常事件和异常事件,并指出列车运行调度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混杂动态系统以及调度的本质是通过正常事件来消除或降低异常事件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3)建立列车运行调度MLD模型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极端情况,如地震、线路中断等。针对此极端情况,调度员只有采取预案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如更换线路,无法恢复列车的正点运行。本文针对非极端情况,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只会导致列车晚点,采用MLD建模理论建立了移动闭塞形式下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该模型将离散事件和连续过程进行了统一。在模型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正常事件来消除或降低异常事件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本质是在某些时刻改变列车的加速度,恢复列车的正点运行。(4)列车运行调度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以实绩运行时刻表与计划时刻表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列车运行调度的优化控制模型,并采用时域滚动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保证每次调整计划都是最优或次优。(5)仿真分析以6个车站和5个区间的调度区段为例,采用C#计算机编程语言建立列车调度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5)
罗凯,崔博文[10](2015)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机驱动系统是一个由离散的控制信号驱动连续状态变量随时间演化的典型的混杂系统。针对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都是研究逆变器中的开关元件开路等结构性变化,不能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参数变化,本文建立逆变器和电机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中的R、L、Vdc等参数变化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电机驱动系统参数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自动化》期刊2015年06期)
混合逻辑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息物理融合为需求侧负荷资源调控日益显着的实时性需求提供支撑。针对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热水器实时调控需求,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提出热水器负荷群的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SA)及调控策略。首先引入SA架构支撑系统的分析与预测实现;并基于混合系统理论构建热水器群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MLD)模型,将热水器的连续温度状态、离散开关切换以及用户行为集成于同一信息物理模型架构,进而通过引入多个逻辑变量降低求解难度;此外,提出基于变值权重的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热水器群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及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逻辑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MPPT建模仿真[J].太阳能学报.2019
[2].孙毅,石墨,许鹏,李彬,杨斌.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热水器群态势感知及调控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3].袁浩斌,丁洪起,杨春节.热风炉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研究[J].控制工程.2018
[4].蒲俊楷.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姜雪娇,李丹菁,李晓斌.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炭阳极质量优化[J].控制工程.2016
[6].葛兴来,苟斌,蒲俊楷,王志远.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J].铁道学报.2016
[7].杨帆.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PHEV模型预测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8].戚龙欣.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区间预测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9].马明君.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及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10].罗凯,崔博文.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