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健康素养状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张姝,邹庆华[1](2019)在《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校2018届学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600名高校学生中女生的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及格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籍的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及格率略高于农业户籍高校学生,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于慢性疾病、安全与急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较差,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李岩,施天云,张岗权[2](2019)在《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崇明区2,40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率为21.2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的素养分别为37.87%、18.35%、17.46%。调查对象6类健康问题素养按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46.79%)、安全与急救素养(46.58%)、健康信息素养(24.38%)、慢性病防治素养(23.63%)、基本医疗素养(20.13%)、传染病防治素养(16.50%)。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崇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应加强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传播,促进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的转变,引导居民将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去,切实提高崇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本文来源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期刊2019年04期)
张娜,张丽菊,任娟,任娇娇,李光友[3](2019)在《中老年人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某市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分阶段整群抽样,对1858名45-70岁中老年人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横断面调查,收集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信息。结果某市中老年人的具备总的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1.09%,不同的户籍、文化程度和月收入中老年人的具备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在过去的1年中,82.19%患过经医生确诊的慢性病,60.98%的中老年人主观健康状况良好,32.94%的中老年人吸烟,34.23%中老年人每周锻炼3次以上,42.47%的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为7-8小时,53.01%的中老年人做了健康体检;每年的体检与总体健康素养和7个维度的健康素养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特别是慢性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健康状况不佳,缺乏健康行为;提示相关部门在提升中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措施中,应针对薄弱环节和方面进行重点干预和防控。(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19期)
袁雪晴[4](2019)在《两省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两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探讨健康素养、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在河北省、江苏省办学层次为本科的普通高校中分别抽取3所高校,按照文科类、理科类、医学类专业进行分层,文科类、理科类每层随机抽取10~12个不同专业,医学类随机抽取6个不同专业,在所选专业的一年级和叁年级各随机抽取1~3个班级,整群抽取该班级内所有学生。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同时在河北省、江苏省采用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对学生健康素养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健康行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使用SAS 9.4对数据进行清洗与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将中介效应纳入结构方程模型中探讨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在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关系中的作用。结果本调查共回收问卷10890份,有效问卷10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其中,河北省4590人(44.6%),江苏省5708人(55.4%);男生3986人(38.7%),女生6312人(61.3%);一年级学生5319人(51.7%),叁年级学生4979人(48.3%);文科生4136人(40.2%),理科生4139人(40.2%),医学生2023人(19.6%);平均年龄为19.3±1.3岁。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37.2%(3836人),江苏省为37.8%(2155人),河北省为36.6%(1681人);男生为36.8%(1465人),女生为37.6%(2371人);一年级为33.9%(1804人),叁年级为40.8%(2032人);文科生为35.6%(1473人),理科生为33.7%(1396人),医学生为47.8%(967人)。叁方面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46.2%)、基本技能素养(44.9%)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40.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科学健康观(71.4%)、安全与急救(63.8%)、慢性病防治(48.7%)、健康信息(34.1%)、传染病防治(32.0%)和基本医疗(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叁年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一年级;医学生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和不识字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与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组相比,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为企业人员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均较高;每月生活费为500~1999元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500元以下、2000元及以上的大学生;;自评学习成绩为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较差的学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省份、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叁年级、医学生、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父亲职业为企业人员、每月生活费为1000~1999元、自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叁方面素养水平、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人群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与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基本一致。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卫生习惯较好、每天吃早餐、外出就餐次数较少、不吸烟、不饮酒、平均每天锻炼1~2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少于3小时的比例均高于不具备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其自评健康状况、没有因病缺课情况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最近2周自报症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习惯、饮食、上网行为在健康素养与自评健康状况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7.0%、11.6%和3.3%。上网、吸烟、饮酒等行为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自评健康状况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别为5.3%、7.0%和3.5%。锻炼行为在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与自报症状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4.6%。卫生习惯、饮食、上网、吸烟、饮酒行为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现患疾病中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9%、19.4%、5.6%、5.6%和5.6%。结论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叁方面健康素养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六类健康问题素养中,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较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最低。年级、专业、父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每月生活费、自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健康状况比例较高。健康相关行为在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9-06-30)
潘杨,邓韶英,龚鉴[5](2019)在《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珠海市3 909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9%,其中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43.1%、17.8%和29.2%。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4.8%)、科学健康观素养(50.7%)、健康信息素养(36.0%)、基本医疗素养(27.8%)、传染病防治(24.6%)和慢性病防治(2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和家庭年收入是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应根据重点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干预,并加强对慢性病性防治等薄弱健康知识点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期刊2019年06期)
叶仪芳[6](2019)在《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了解居民对健康的认知程度、对膳食营养以及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的践行程度,分析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5年,以城乡分层,在全省26个设区市中随机抽取调研区(县),在区(县)随机抽取3个街道(乡镇),在街道(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村),在每个居委会(村)中随机抽取100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1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数据采用Epi Data3.0录入,以Excel2003联合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将结果融入访谈提纲设计,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访谈提纲。面对面访谈6个地级市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工作人员60人,基于编码分析访谈资料。结果:2012—2015年江苏省居民总体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从14.5%提高到19.0%,提升幅度31.0%;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由13.1%提升为16.3%,提升幅度24.4%;城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由16.4%提升为22.3%,上升幅度36.0%。全省男性居民素养水平由15.0%提升为20.6%,提升幅度为37.3%,女性由13.9%提升为17.5%,提升幅度25.9%;15~24岁居民素养水平由18.6%降低到17.2%,其他年龄段居民素养水平有不同程度提升;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居民素养水平由7.1%提升为10.6%,提升幅度49.3%;农民素养水平由7.4%提升为11.7%,提升幅度最高,为58.1%,其次是公务员,上升幅度为36.7%。居民对食用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的总知晓率高于70%,能正确认识吸烟危害的居民比例为48.0%,如何促进心理健康的知晓率仅为50.0%,对开窗通风的正确认识率为64.0%,对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知晓率仅为32.4%,对孕产妇保健卡建卡机构以及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的认识不足50%,后者甚至仅有20%。结论:江苏省常住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优于全国平均状况,平均每年的提升百分点也较高,增幅与上海市等地区接近。每年城市居民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男性居民素养水平均高于女性居民。四年间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有所下降。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文化程度为文盲/半文盲的人群素养水平最低,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越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知晓情况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小伍,郝加虎,张志华,陈尚徽[7](2019)在《铜陵市孕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铜陵市孕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殖健康素养促进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到铜陵市妇幼保健机构婚孕门诊参加免费孕前优生优育检查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 556名孕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总体素养的具备率为41. 55%,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生殖健康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生殖健康相关技能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27. 19%、86. 97%、8. 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怀孕情况等是该人群生殖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铜陵市孕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应针对性加强孕前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婚孕人群生殖健康素养相关知识与技能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0期)
向锋,傅丽,肖雁,梁雪玲,宋来云[8](2019)在《江门市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江门市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素养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江门市四个镇18~60岁社区常住居民200例进行入户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问卷、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素养测评问卷收集基本情况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心理和精神问题的诱发因素"条目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均>90%),而"世界自杀预防日"条目的回答正确率最低(19.0%)。(2)江门市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5.0%,其中,精神疾病病因和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0.5%,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3.5%,精神卫生相关节日知晓率为13.0%。(3)>30~40岁年龄组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且文化程度越高,精神健康素养水平越高(P<0.05)。结论江门市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精神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3期)
陈玉洁[9](2019)在《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素养、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了解CKD5期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素养、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2)分析CKD5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3)探讨CKD5期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素养、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在长沙市3所叁甲医院中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CKD5期患者进行问卷收集,单日抽取住院号尾数为奇数的患者,双日抽取住院号尾数为偶数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主观全面营养评定量表(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调查。录入所有数据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本研究CKD5期患者营养良好者134人(67.0%),存在营养不良者66人(33%)。各条目中,只有活动能力改变条目选B人数最多(力气/精力中度下降或在改善),占总人数的45.5%。(2)CKD5期患者焦虑平均得分为6.45±3.58,抑郁平均得分为7.47±3.79,得分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症状者占40.5%;存在不同程度抑郁者占43.0%。(3)200名患者中,健康素养良好者仅占49%,缺乏者占51%,健康素养总分为93.91±16.59,CKD5期患者健康素养总体较为缺乏。将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健康素养总分、信息获取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仅交流互动能力维度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职业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理能力方面的CKD5期患者营养状况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素养、焦虑/抑郁情绪进入回归方程。(5)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焦虑、抑郁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和0.408,呈正相关(P<0.01);健康素养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系数为-0.335,信息获取能力维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系数为-0.351,交流互动能力维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系数为-0.280,改善健康意愿维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系数为-0.265,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1)CKD5期患者中约33%存在营养不良,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是其影响因素。(2)CKD5期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51%的患者缺乏健康素养;CKD5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分别占40.5%和43.0%。(3)CKD5期患者焦虑、抑郁与营养状况之间呈正相关,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营养状状况越差;CKD5期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信息获取能力维度、交流互动能力维度、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呈负相关,即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高,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越好,改善健康意愿越强烈,营养状态越好。(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媛媛[10](2019)在《甘肃省2015年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2015年和2017年甘肃省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各维度素养状况以及各分组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比较并分析2015年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变化和变化的差异性,筛选出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中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还尝试探讨2015年与2017年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变化存在差异性的可能原因,为今后制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政策、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PPS抽样方法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87个监测点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样本。2015年的有效样本量为22048人;2017年的有效样本量为23054人。2015年和2017年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均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二阶Rao-Scott调整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2015年和2017年甘肃省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7%和8.9%。2015年居民叁个方面素养的具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基本技能(10.2%)、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9.1%)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7.8%);2017年从高到低依次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18.8%)、基本技能(11.0%)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0.6%)。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分布中,2015年居民的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最高,为36.4%,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为4.1%;2017年科学健康观素养最高,为33.0%,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为12.8%。2.2017年甘肃省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及叁个方面素养具备率均与2015年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其中,健康素养具备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2=71.306,P<0.05);叁个方面素养分布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提高最多,提高了9.7百分点,提高幅度为107%;其次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36%;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提升最少,提高了0.8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8%。居民的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分布中,除安全与急救素养外,其余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具备率分布均是2017年高于2015年。其中,与2015年相比,2017年居民的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提高最多,提高了9.6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41%;其次是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提高了8.7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212%,提高幅度最大。3.2015年和2017年甘肃省各分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布特点均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汉族明显高于少数民族;除15~24岁年龄组外,随着年龄的增高呈下降趋势;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家庭月均收入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职业分组中,医务人员的最高,农民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2015年男性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与女性居民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17年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2015年相比,2017年甘肃省各分组居民中,农村地区居民、汉族居民、25~34岁组居民、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公务员和家庭月均收入≥5000元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和各维度素养具备率的提高值相对较大;农村地区居民、少数民族居民、65~69岁老年人、不识字/识字很少的居民、农民和家庭月均收入<500元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和各维度素养具备率的提高值较小,提高幅度相对较大。5.2015年甘肃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数;居民具备叁个方面素养共同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均收入。结论1.甘肃省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处于全国较低水平。2.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改善较为明显,提高幅度相对较大。3.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中,基本技能素养是薄弱环节,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是重点领域,农村居民、老年人、少数民族居民、低收入人群和低受教育程度人群是重点人群。4.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数是甘肃省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5.与2015年相比,2017年甘肃省各组间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差异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健康素养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崇明区2,40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率为21.2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的素养分别为37.87%、18.35%、17.46%。调查对象6类健康问题素养按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46.79%)、安全与急救素养(46.58%)、健康信息素养(24.38%)、慢性病防治素养(23.63%)、基本医疗素养(20.13%)、传染病防治素养(16.50%)。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崇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应加强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传播,促进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的转变,引导居民将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去,切实提高崇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康素养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1].张姝,邹庆华.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J].人人健康.2019
[2].李岩,施天云,张岗权.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9
[3].张娜,张丽菊,任娟,任娇娇,李光友.中老年人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J].智慧健康.2019
[4].袁雪晴.两省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5].潘杨,邓韶英,龚鉴.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
[6].叶仪芳.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状况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7].杨小伍,郝加虎,张志华,陈尚徽.铜陵市孕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9
[8].向锋,傅丽,肖雁,梁雪玲,宋来云.江门市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
[9].陈玉洁.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素养、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10].杨媛媛.甘肃省2015年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