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DCS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侯刚[1](2021)在《基于DCS的电量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水平也得到了非常大程度上的提高,水泥企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消耗的煤炭总量不断减少,然而企业整体上消耗的电量仍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企业生产过程中用电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的比例居高不下,而且在运行过程中,若有的设备存在运行上的故障时也会导致消耗的电量出现异常情况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用电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为更好的解决电量异常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以JX-300X集散控制系统作为基础,应用于水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进行电量采集监测应用技术的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和水泥厂生产制造的流水线相互结合,并借助于组态软件完成对生产现场具体工序进行监控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借助于系统设计的监控显示界面能够对生产制造的现场进行动态直观的监测,而且上位机监控的画面是跟随现场进行实时改变的,因此在整个控制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在技术上的要求非常低,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整个控制的过程得到优化完善。因此借助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水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流程中消耗的电能进行实时获取和监控,同时还能生成实时监测电能的趋势曲线,能够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完成报表的打印和查询等。通过将该系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投入使用,并对获取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以JX-300X作为基础开发研究的采集水泥厂电量的系统在实际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是具有可行性的,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完成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电量异常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对水泥厂实时消耗的电能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应用节约耗能的方式奠定基础,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在投入成本上的控制。
李琨[2](2020)在《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将物联网监控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进一步促进水利行业向“数字水利”方向迈进。“数字水利”主要由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执行等模块组成,是以人水和谐发展为指导目标,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战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应用需求,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为依托,研究设计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旨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和“数字水利”为基础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供实际供水工程运行决策。物联网监控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硬件、以数据分析处理等应用程序为软件,以数字化信息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为核心技术,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工业过程全控制的实用性技术。本论文按照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的时间思路对整个工程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在设计中,对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开发研究;在设计完成后,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运行前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标准,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以现场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并提出一定科学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供水泵站工程的实际需求,架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框架和结构;(2)对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工控机、PLC及其控制柜等硬件设备选型;(3)提出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前流量、液位、转速、压力等各参数测定指标和方法;(4)利用组态王6.53开发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建立不同目标的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数据查询、报警等多项功能,并完成组态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5)详细阐述供水泵站实验室操作流程,设计不同转速比情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实验,提出在水力调度运行中变频高效区范围,利用现场实验测量并绘制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和阻力特性曲线,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6)提出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为供水泵站运行提供现代化水利管理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完整有序,硬件选型选用技术成熟的工业设备,可靠性较强,软件设计选用可维护性较高的应用程序,符合设计初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采用实时响应控制,使用便捷,数据处理能力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供水行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供水泵站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本文根据供水工程管理规范,提出供水泵站运行前各参数指标的测定方式、标准,可供各大中小型泵站在新建或更新改造中参考;文中采取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水力调度工程中变频经济运行方案,对山西省大水网高扬程供水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崔宏维[3](2020)在《基于组态的自动化搬运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物料搬运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自动化搬运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物料搬运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组态技术应用于物料的自动化搬运系统中。通过研究电动葫芦和直流电机的相关控制技术,分别针对大尺寸物体的吊装搬运和生产车间中的中小型工件的搬运输送设计了组态式自动搬运系统,展开了对基于组态的自动搬运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对传统电动葫芦的控制技术进行改进,实现了电动葫芦吊钩的位置控制以及电动葫芦的无线控制功能,为多个电动葫芦的协调搬运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应用速度位置双闭环PID控制方法实现了直流电机的位置控制,并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为可组态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提供理论支持。(2)以Lab VIEW为开发平台,进行组态式自动搬运系统的组态软件设计,实现了与本文设计的自动搬运系统的硬件适配及图形化应用开发。(3)基于改进后的电动葫芦设计了一种异形大尺寸物体多点吊装协调搬运系统,设计了实现组态软件与电动葫芦模块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中继模块,研究了Wi-Fi和n RF24L01两种无线通信技术的组网方式,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多吊点组态控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组态功能和多吊点协调性能。(4)针对生产车间中小型工件的搬运,设计了一种可组态混合动力驱动的自动搬运系统,完成了气压驱动和直流电机驱动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搭建了搬运机械装置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双闭环PID控制算法能有效改善直流电机位置控制系统性能,使用组态软件对样机的搬运流程进行多次配置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组态搬运功能。
薛文彬[4](2019)在《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锅炉的控制系统均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系统,它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可以对锅炉进行集中监控,也为锅炉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锅炉来说DCS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增强,未来发展要求我们在有限的能源中发挥最大的能量。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式分布控制系统,目前因为控制范围广泛集中监控管理等优点被我国大多数火电厂所应用,本文结合DCS系统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组态改进使输出更优控制过程。对锅炉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做了阐述,依据控制对象较复杂的、不确定性且具有时滞性的特点,在对原有锅炉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其控制系统改造的控制方案;并对新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探索,将模糊PID控制算法应用于温度控制过程中,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运用到锅炉相关控制之上,对其进行仿真的同时加以对比分析;以实现更为良好的控制效果,并进一步通过仿真对其和传统PID控制方式相比较,得出模糊PID控制的优越性。新改造的2号锅炉DCS通过系统网络连接在一起,所有节点之问的数据和信息传递都由系统网络完成。操作员站由可靠性高的工业微机配以外设组成,站上运行专用的实时监控软件。功能实现:图形显示与会话、报警显示与管理、报表打印、系统库管理、历史库管理、追忆库管理等。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使用同一台微机,供工程人员实现应用系统的组态现场控制站是DCS系统完成现场测控的重要站点。现场控制站实现由主控模块、智能I/O模块、电源模块和专用机柜四部分组成。主要完成两项功能:信号的转换与处理和控制运算。该论文有图34幅,表7个,参考文献97篇。
王连进[5](2019)在《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集中供热的覆盖面积正逐步扩大,同时居民对集中供热个性化和舒适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现有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着诸如以下问题:由于监控测点数量不足,监控参数数量少,导致用户出现的问题发现不及时;现有供热管网热能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现有的供热管网控制大多数是依靠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手动调节控制,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差等。针对供热管网出现的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供热管网运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的《供热管网节能平衡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需求,设计开发了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构建了供热管网调节的数学模型。在分析供热管网的供热过程机理的基础上,优选质—量调节方法,并完成了该调节方法在供热过程中的数学建模和模型参数识别,为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供热管网项目的工艺流程和实际需要,对现有DCS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进行分析综述,结合现有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整套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为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3)通过对监控软件功能分析,采用组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选用美国Opto22公司的SNAP-PAC平台,设计开发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整个供热管网为监控对象,实现对供热管网各监控测点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以及对整个供热工艺流程的控制管理。本文在对供热工艺流程分析及理论建模基础上,实现了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集成。相比于传统PLC监控平台,该系统具有目标用户针对性强,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还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设计内容符合项目需求,并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衡思宁[6](2019)在《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机械密封冲洗系统是热电厂锅炉给水泵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给水泵机械密封的有效寿命。针对传统冲洗系统存在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精确控制给水pH(电导率)值等不足,研制了API Plan 54泵站智能控制系统和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详细分析了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设计了“以API Plan 54泵站为主,辅以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需求,设计了以计算机及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架构。2.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设备选型,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设计;采用闭环控制模式实现了对电导率值的精确控制功能。3.设计开发了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系统的智能控制与运行状态监测功能。4.通过压力、流量等性能试验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控制模式;模拟实际工况,验证了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李延凯[7](2017)在《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对于核电厂安全至关重要,随着DCS的引入,如何保障其质量成为核工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采用了复杂算法以及硬件、软件、固件的复杂结构,DCS内部以及与被控系统之间存在大量的顺序相关和时间相关的动态交互作用,使得以往的基于模拟式仪控发展起来的静态分析方法不再完全适用。在保证DCS质量的手段中,由于DCS动态特性的增强直接导致两个方面的活动中存在方法不足的问题:一是在设计与评审中,传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描述DCS系统的两类动态交互行为;二是在设计与验证中,如何对复杂动态系统进行有效地确认与验证(V&V)。为此,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寻找适用于复杂DCS系统的动态分析方法,但受限于方法的模化能力、计算量及适用范围等,目前尚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方案。与此同时,核电站仿真技术可以真实地模拟与捕捉DCS的动态交互作用,而且同样基于数字化技术,与DCS有着天然的融合性。因此,本文探索了基于仿真技术的DCS动态分析方法,针对DCS动态特性增强带来的以上两个问题,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复杂DCS系统的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以及动态V&V方法论,为保障DCS系统的质量提供方法支持。本文首先对面向DCS分析的仿真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DCS动态分析方法提供研究基础。针对DCS分析的特殊需求,开发、完善了DCS仿真分析平台,实现了连续自启停的仿真调度功能,补充了设备仿真模块。研究了大规模实时仿真的并行计算耦合方法,通过系统拆分、并行计算、显式耦合的方法以及高效实时数据库功能等有效地提高了仿真速度,实现了大规模电厂模型的高精度、实时、稳定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核电厂全范围主要系统对象仿真模型,并基于各种运行工况对模型进行了稳态验证与瞬态验证,最终得到了一个包含大规模仿真模型的DCS仿真分析平台。针对现有的可靠性评价方法难以很好地模化复杂控制系统的动态交互作用的问题,本文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真技术的REST(Reli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Simulation Technology)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真实DCS软硬件研究了动态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可用于分析静态FMEA难以发现的动态失效路径和失效模式,为DCS的故障模式分析以及动态故障树、动态事件数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持,降低对分析人员经验的过度依赖。在动态FMEA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了详细的动态故障树,求解得到DCS各顶事件概率。研究开发了动态事件树自动生成程序SeGen,并引入了时间序列危害度的概念,对时间序列按照危害度大小进行排序管理;同时,研究提出了一套仿真搜索算法,能够根据时间序列的危害度大小开展二分区间式搜索,对事件树的发展后果进行自动探索,并指数级地缩减了仿真探索计算量,提高了REST方法的可行性。将REST方法用于主给水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评价中,表明REST方法对DCS的两类动态交互作用都能进行较好地模化;相对于以往的PSA分析方法,REST方法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同时,计算量可控且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针对如何对DCS的复杂控制逻辑开展有效验证的问题,本文基于DCS各阶段的验证需求,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真技术的动态V&V方法论,包括动态V&V的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各类型DCS系统的动态V&V方法,用于DCS控制逻辑包括其软硬件功能实现的高效V&V。动态V&V的总体实施方案根据DCS各阶段的验证需求与特点,规定了适用的DCS仿真实现方式以及动态V&V的测试内容。实现了DCS的多样化仿真,并根据DCS在各阶段具备的条件研究实现了仿真分析平台的嵌入方法,为各阶段的动态V&V提供了方案支撑与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DCS系统所适用的具体V&V方法,根据各类型系统的特点与验证需求,将动态V&V方法归纳为四种类型,即1)信号注入开环V&V方法,2)一体化自动比较开环V&V方法,3)直接在线闭环V&V方法,以及4)比较型闭环V&V方法。通过这四种动态V&V方法的灵活组合与延伸应用,可以覆盖各种类型DCS系统的测试。动态V&V方法论从方法上提高了核电厂DCS测试的效率及覆盖面,从而提高DCS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将本文提出的动态V&V方法用于多个核电厂的控制系统以及保护系统的测试工作,帮助测试人员发现了控制参数设计不合理、组态逻辑设计、组态逻辑实现、量程转换以及现场端接等各方面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测试效率,使得DCS的V&V工作更简便、结果更可信。本文基于仿真技术,研究提出的REST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利用搜索算法指数级地减少了仿真探索量,使得在复杂DCS系统中考虑多变量维度的动态分析变得可能;研究提出的动态V&V方法论可以指导各阶段V&V活动、覆盖DCS各类型系统的控制逻辑动态测试,有效地提高了DCS的测试效率与结果可靠性。通过这两种动态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DCS质量保障工作中在动态特性分析方面存在的方法不足问题。
袁媛[8](2015)在《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现场总线的快速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大型核电站控制、大型火电控制、石化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用IEC61131-3标准提供的标准编程语言,在明显改善控制编程软件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但是,由于传统组态方法比较单一,需要工程人员手动组态逻辑;而整个工程比较复杂,只靠人工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大量现场实践证明,原始组态方法在现场的安全性及工程人员的作业效率上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设计并在VC++6.0平台下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快速组态方案,在保证控制逻辑组态正确性的前提下,实现快速组态不同的现场控制站工程,并对快速组态功能进行了功能、性能和易用性测试。在该方案中,首先分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国内外DCS产品以及DCS在不同领域的行业分布,重点研究了和利时公司MACS系统的结构功能;其次,对基于IEC61131-3标准的连续功能块图语言、程序类型程序组织单元的逻辑组态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快速组态产生的需求背景;再次,分析了快速组态设计的优势并以MACS系统为例设计了工程总控、AutoThink框架、变量、连续功能块图模块以及帮助定位的具体实现流程;最后,在MACS V6.5系统环境下对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功能进行功能、性能及易用性测试,总结了快速组态在不同现场下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提高了现场工程的组态效率,实现了组态的自动化,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同行业均具有开放性。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设计已经在某些DCS现场工程中得到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案完全可以实现组态逻辑的自动化,满足不同行业平台应用开发的快速组态需求,现场工程人员反馈结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赵恒志[9](2014)在《集散控制系统在苯加氢装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散控制DCS系统在各化工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随着大型生产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和过程监控要求的日益复杂而产生的综合控制系统。因进口的DCS系统的价格和日后维护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所以,本论文描述了DCS系统的概念以及重要性,介绍了我公司使用国产浙大中控DCS-JX-300XP型DCS集散控制系统,对该系统的需求分析、软硬件组态过程、系统运行测试及可靠性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设计,组态过程,设计方案及功能的实现,并对有特殊控制要求的生产过程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控制算法组态和图形组态的设计。依据制定的方案及设计流程图纸,对DCS控制系统进行组态,建立数据库、编写控制程序、设计制作操作画面,可满足我厂加氢生产装置控制程序,完成控制要求。该系统的投用使仪表控制率、控制精度,实时性及可靠性,仪表的自动控制水平都得到提高,故障率大幅降低。对如何提高集散控制系统的成套速度,保证系统的成熟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使该系统使用灵活,便于修改和维护。为推动DCS系统的国产化,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排查、分类、深入分析了哪些因素在影响DCS系统的稳定;以及解决的方法,保证了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对DCS系统性能的发挥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等方面起到了可靠保障。
张渊媛[10](2013)在《标准SCADA平台与DCS标准化通信接口研究及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虚拟DCS是对真实DCS系统的尽可能真实再现,实现对真实DCS系统中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的全仿真,以达到人员培训、设计调试、检测诊断等目的,虚拟DCS技术具有高度逼真性和开放性。虚拟DCS的开发可以分为虚拟分散处理单元(DPU)、工程师站、功能块库、模型库、人机界面几个部分,前面几个部分采用Visual C++工具开发实现,而人机界面可以利用监控组态软件(SCADA)开发实现。组态软件支持OPC标准,能从OPC服务器直接获取动态数据,因此开发一个OPC服务器来采集虚拟DPU的数据,组态软件的I/O设备作为OPC客户端访问OPC服务器,就可以得到虚拟DPU的数据,从而实现虚拟DPU和SCADA之间的数据通信。本文介绍了虚拟DCS的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阐述了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所做的工作,详细阐述了组态软件的发展、结构、特点等,并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组态软件,介绍了利用组态软件建立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步骤等。然后介绍了OPC规范的基本概念,OPC数据访问规范的接口和对象,这是实现OPC服务器异步通信的基础,并描述了OPC技术在工控领域的应用。在最后本文介绍了利用WTL建立OPC服务器的过程,将组态软件的IO设备作为OPC客户端与OPC服务器进行连接,实现了两者的数据通信。
二、中小型DCS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DCS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CS的电量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量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
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应用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应用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 |
3.1 集散控制系统的概述 |
3.1.1 集散控制系统结构 |
3.1.2 集散控制系统的优势 |
3.2 JX-300X系统简述 |
3.3 JX-300X系统通讯网络 |
3.3.1 信息管理网络 |
3.3.2 过程控制网络 |
3.4 JX-300X系统硬件 |
3.4.1 控制站 |
3.4.2 操作站硬件 |
3.5 JX-300X系统组态软件及特点 |
3.5.1 组态软件概述 |
3.5.2 选择系统组态 |
3.5.3 系统监控 |
3.5.4 系统软件的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量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 |
4.1.1 工作原理 |
4.1.2 系统硬件结构 |
4.2 DCS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2.1 卡件设计 |
4.2.2 DCS控制系统的通讯网络 |
4.2.3 冗余的硬件设计 |
4.2.4 过程输入/输出(I/O)模块设计 |
4.2.5 电量采集终端设备 |
4.3 本系统的硬件原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量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大型水泥厂的发展概况及用电情况介绍 |
5.1.1 大型水泥厂生产工艺 |
5.1.2 大型水泥厂用电设备介绍 |
5.2 软件简介及系统总体组态 |
5.2.1 Advantrol Pro组态软件 |
5.2.2 现场控制单元完成的主要控制任务 |
5.3 系统组态步骤 |
5.3.1 控制站 |
5.3.2 操作站组态 |
5.4 电量监控过程的程序设计和软件组态 |
5.4.1 程序设计 |
5.4.2 系统监控画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开关量监控程序 |
附录B 输入量程转化程序 |
附录C 电量累计程序 |
附录D 电机控制程序 |
附录E 其他程序 |
附录F 电量采集监控画面 |
附录G 电量采集统计画面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 其他研究成果 |
(2)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简介 |
2.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工程简介 |
2.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主要设备 |
2.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供水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3.2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主控级主要功能 |
3.2.2 现地级主要功能 |
3.3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主要框架 |
3.3.1 体系结构 |
3.3.2 层次架构 |
3.3.3 网络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硬件系统选型 |
4.1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结构 |
4.1.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
4.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4.1.3 集中式控制系统 |
4.1.4 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 |
4.1.5 集散式控制系统 |
4.1.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7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2 主控级系统选择 |
4.2.1 工控机选择 |
4.2.2 PLC及控制柜选择 |
4.3 现地级系统选择 |
4.3.1 流量测量仪器选择 |
4.3.2 液位测量仪器选择 |
4.3.3 压力测量仪器选择 |
4.3.4 转速测量选择 |
4.3.5 电动蝶阀选择 |
4.3.6 电动调节阀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开发 |
5.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选择 |
5.1.1 系统监控软件介绍和选择 |
5.1.2 软件实现功能 |
5.1.3 利用组态王进行软件设计的流程 |
5.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展示 |
5.2.1 开启画面 |
5.2.2 登录画面 |
5.2.3 主画面 |
5.2.4 实时曲线 |
5.2.5 历史曲线 |
5.2.6 特性曲线 |
5.2.7 数据查询及打印 |
5.2.8 报警 |
5.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数据库 |
5.3.1 供水泵站实验室综合数据库设计 |
5.3.2 数据库介绍对比 |
5.3.3 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基本要求 |
6.1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的意义 |
6.2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需测定任务 |
6.3 测定标准 |
6.3.1 同一测定参数多次测定的极限误差 |
6.3.2 测定仪器的极限误差 |
6.3.3 被测定参数总极限误差 |
6.4 测定条件 |
6.5 流量测定 |
6.5.1 测定方法对比 |
6.5.2 流速仪测定法 |
6.5.3 超声波流量计测定法 |
6.5.4 差压测流法 |
6.6 液位测定 |
6.6.1 直读液位测定法 |
6.6.2 超声波液位测定法 |
6.6.3 静压式液位测定法 |
6.7 压力测定 |
6.8 扬程测定计算 |
6.9 转速和功率测定 |
6.9.1 转速测定 |
6.9.2 功率测定 |
6.10 其他参数测定 |
6.10.1 振动测定 |
6.10.2 噪音测定 |
6.10.3 温度测定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运行实践 |
7.1 实验室操作流程 |
7.1.1 系统开机运行 |
7.1.2 系统正常停机运行 |
7.1.3 系统事故紧急停机运行 |
7.2 不同工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对比分析 |
7.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2.2 实验数据 |
7.2.3 数据分析 |
7.3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与阻力特性曲线研究 |
7.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3.2 实验数据 |
7.3.3 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供水泵站虚拟实验室建设 |
8.1 虚拟实验室介绍 |
8.2 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 |
8.3 虚拟实验室应用实践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组态的自动化搬运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组态软件技术简介 |
1.2.1 组态软件技术概述 |
1.2.2 组态软件发展现状 |
1.3 物料搬运技术及设备研究现状 |
1.3.1 物料搬运技术及设备简介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动葫芦控制技术研究 |
2.1 电动葫芦概述 |
2.2 电动葫芦的控制技术改进设计 |
2.2.1 总体设计思想 |
2.2.2 检测模块设计 |
2.2.3 控制及通信模块设计 |
2.2.4 模块功能实现 |
2.3 改进后电动葫芦控制精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流电机驱动单元位置控制建模与仿真 |
3.1 直流电机位置控制系统的结构 |
3.2 有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与控制 |
3.2.1 有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
3.2.2 直流电机的双闭环PID控制 |
3.3 仿真与分析 |
3.3.1 Simulink仿真工具的介绍 |
3.3.2 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搬运系统的组态软件设计 |
4.1 组态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4.2 组态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4.3 工程管理模块的设计 |
4.4 界面图形组态模块的设计 |
4.4.1 基本图元设计 |
4.4.2 元件库设计 |
4.4.3 画布管理模块设计 |
4.5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 |
4.5.1 Lab VIEW中配置文件读写实现 |
4.5.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5.3 界面组态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6 状态表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4.6.1 工作流程设计模块 |
4.6.2 状态表生成模块 |
4.7 通信模块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态式异形大尺寸物体多点吊装协调搬运系统 |
5.1 系统设计背景及要求 |
5.2 多点吊装协调搬运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5.2.1 多点吊装协调搬运系统组成 |
5.2.2 系统的组态软件界面设计 |
5.2.3 通信中继模块及系统抗干扰设计 |
5.3 多点吊装协调搬运系统性能测试 |
5.3.1 系统平台搭建 |
5.3.2 组态功能测试 |
5.3.3 多吊点协调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组态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 |
6.1 系统设计原则及要求 |
6.2 可组态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总体结构 |
6.3 气压驱动的功能模块设计 |
6.3.1 气动直线运动模块组成结构 |
6.3.2 压控模块设计 |
6.4 直流电机驱动的功能模块设计 |
6.4.1 电动直线输送模块组成结构 |
6.4.2 旋转模块设计 |
6.5 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的组态软件 |
6.6 可组态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性能能测试 |
6.6.1 可组态混合动力自动搬运系统平台搭建 |
6.6.2 电动直线传输模块位置控制精度测试 |
6.6.3 搬运功能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DCS的研究现状 |
1.3 DCS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1.4 锅炉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锅炉DCS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及设计 |
2.1 DCS集散控制系统 |
2.2 锅炉DCS系统硬件的组成及特点 |
2.3 锅炉DCS系统硬件的可靠性设计 |
3 锅炉DCS运行原理及控制方案的制定 |
3.1 锅炉控制站的运行原理 |
3.2 锅炉控制站的软件说明 |
3.3 锅炉控制方案的选取及制定 |
4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锅炉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4.1 控制系统相关控制原理概述 |
4.2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模型辨识与建模 |
4.3 温度系统原理及其控制系统的制定 |
4.4 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锅炉DCS控制系统的软件选择及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的选择 |
5.2 上位机监控画面的设计及操作方法 |
5.3 锅炉DCS系统串口通讯设定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供热管网调节控制方法研究 |
2.1 集中供热系统 |
2.1.1 集中供热系统组成 |
2.1.2 供热管网工艺流程 |
2.2 供热管网运行调节模型及调节方法 |
2.2.1 运行调节模型 |
2.2.2 调节方法 |
2.3 供热管网供热过程建模 |
2.3.1 供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
2.3.2 数学模型参数的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及硬件组成 |
3.1 系统概况 |
3.2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
3.2.1 DCS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2 现场总线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3 工业以太网技术 |
3.2.4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
3.3 系统硬件组成 |
3.3.1 SNAP-PAC-R2 控制器及配置 |
3.3.2 I/O模块及配置 |
3.3.3 电源模块 |
3.3.4 现场仪表的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 |
4.1.1 监控组态软件 |
4.1.2 监控软件功能模块 |
4.1.3 组件技术 |
4.1.4 基于组件技术的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 |
4.2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软件总体结构 |
4.2.2 软件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 |
4.2.3 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
4.2.4 应用程序与控制器通讯 |
4.2.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运行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DCS和PLC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机械密封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
1.4.2 机械密封辅助冲洗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指标 |
2.1.1 冲洗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
2.1.2 冲洗系统的技术指标 |
2.2 热电厂机械密封冲洗系统冲洗方案选型 |
2.3 API PLAN54冲洗方案供水泵站工作原理介绍 |
2.4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1 设计原则 |
2.4.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3 硬件设计方案 |
2.4.4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洗回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硬件功能及需求分析 |
3.2 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2.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2.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3 系统接口分析 |
3.3.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
3.3.2 泵站智能控制系统 |
3.4 本地控制程序算法设计与实现 |
3.4.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
3.4.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 |
3.5 系统优化设计 |
3.5.1 信号隔离技术 |
3.5.2 阻抗抑噪技术 |
3.5.3 滤波去噪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软件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
4.1.2 通讯协议的选择 |
4.2 软件功能算法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采集与共享 |
4.2.2 泵站以及电导率控制设备远程控制 |
4.2.3 监视及故障智能识别 |
4.2.4 数据分析 |
4.2.5 数据自动记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以及系统测试分析 |
5.1 冲洗液电导率调节介质 |
5.1.1 补给水处理 |
5.1.2 电导率调节介质 |
5.2 氨水浓度与电导率关系实验分析 |
5.2.1 参数指标分析及实验因素确定 |
5.2.2 实验背景分析 |
5.2.3 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分析 |
5.3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加药速率精度试验分析 |
5.4 泵站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分析及自动运行功能试验验证 |
5.4.1 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2 自动运行功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设备接口功能验证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DCS的动态特性及其导致的问题 |
1.2.2 DCS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1.2.3 DCS生命周期各阶段的V&V活动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DCS动态分析的仿真技术与方法研究 |
2.1 DCS仿真分析平台功能开发与改造 |
2.1.1 DCS仿真分析平台基本功能 |
2.1.2 仿真模块的开发 |
2.2 大规模并行仿真的耦合方法研究 |
2.2.1 并行RELAPSim计算的显式耦合方法 |
2.2.2 耦合频率的折衷选择 |
2.2.3 耦合方法的验证 |
2.3 用于DCS分析的对象仿真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
2.3.1 核电厂对象仿真模型的开发 |
2.3.2 用于DCS分析的对象模型的标准与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仿真技术的DCS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
3.1 REST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概述 |
3.2 基于仿真技术的动态FMEA方法 |
3.2.1 动态FMEA的必要性 |
3.2.2 动态FMEA方法研究 |
3.2.3 动态FMEA方法的实现 |
3.3 动态故障树的求解方法 |
3.3.1 REST中动态故障树建模范围 |
3.3.2 动态故障树解析技术 |
3.4 基于仿真计算的动态事件树分析方法 |
3.4.1 动态事件树仿真方法概述 |
3.4.2 事件树及相应时间序列的生成 |
3.4.3 时间序列危害度与仿真搜索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EST方法用于MFCS可靠性分析的验证研究 |
4.1 MFCS的动态FMEA分析 |
4.1.1 动态失效模式与路径分析 |
4.1.2 动态事件树题头事件和故障树顶事件的确立 |
4.2 动态故障树的建立与求解 |
4.3 时间序列危害度的分析 |
4.3.1 故障危害度系数的分析 |
4.3.2 故障有效作用时间的分析 |
4.4 时间步长的敏感性分析 |
4.5 MFCS可靠性分析结果 |
4.5.1 REST仿真探索结果 |
4.5.2 MFCS的部件敏感性分析 |
4.5.3 MFCS部件的概率重要度分析 |
4.5.4 REST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对比 |
4.5.5 MFCS典型动态失效模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仿真技术的DCS系统动态V&V方法研究 |
5.1 DCS动态V&V方法论的总体设计 |
5.1.1 各阶段动态V&V需求分析 |
5.1.2 DCS动态V&V总体实施方案 |
5.1.3 不同类型DCS系统的动态V&V方法 |
5.2 信号注入开环V&V方法 |
5.2.1 信号注入方法 |
5.2.2 DCS与仿真测试平台的硬接线连接方法 |
5.3 一体化自动比较开环V&V方法 |
5.3.1 一体化自动比较方法 |
5.3.2 DCS与仿真测试平台的网络连接方法 |
5.4 直接在线闭环V&V方法 |
5.4.1 在线闭环V&V通用结构 |
5.4.2 动态闭环V&V内容 |
5.5 比较型闭环V&V方法 |
5.5.1 比较型V&V方法 |
5.5.2 Emulation的实现与嵌入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态V&V方法在核电厂DCS中的应用分析 |
6.1 各类型DCS动态V&V方法的典型应用 |
6.1.1 RPS系统的信号注入开环V&V |
6.1.2 RPS系统的一体化自动比较开环V&V |
6.1.3 MFCS系统的直接在线闭环V&V |
6.1.4 RCMS系统的比较型在线闭环V&V |
6.2 不同动态V&V方法的灵活选择 |
6.3 DCS动态V&V的经验总结与反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DCS简介 |
1.2 DCS发展历程 |
1.3 DCS结构功能 |
1.4 论文研究重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IEC61131-3 国际标准 |
2.1 IEC61131-3 标准产生 |
2.2 IEC61131-3 标准内容 |
2.3 PID功能块组态 |
2.4 快速组态需求背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OLLIAS MACS快速组态的设计 |
3.1 快速组态设计的优势 |
3.1.1 快速组态的自动化 |
3.1.2 快速组态的开放性 |
3.2 快速组态总体结构设计 |
3.3 快速组态各模块设计 |
3.3.1 工程总控模块设计 |
3.3.2 框架模块设计 |
3.3.3 变量模块设计 |
3.3.4 CFC模块设计 |
3.4 快速组态帮助定位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ACS快速组态的验证应用 |
4.1 模板快速组态的功能验证 |
4.1.1 工程总控测试验证 |
4.1.2 AutoThink测试验证 |
4.1.3 帮助定位测试验证 |
4.2 模板快速组态在现场的应用 |
4.2.1 翻站 |
4.2.2 与CoDeSys结合应用 |
4.3 模板快速组态的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集散控制系统在苯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集散控制系统概述 |
1.1.1 集散控制系统概述 |
1.2 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简介 |
1.2.1 集散控制系统组态的概念 |
1.2.2 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工作原理 |
1.2.3 组态软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1.3 组态软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开发通用组态软件的必要性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苯加氢加氢工艺控制分析 |
2.1 苯加氢装置工艺原理 |
2.1.1 加氢工艺 |
2.2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
2.2.1 影响加氢反应的参数 |
2.3 为了保障装置安全平稳运行,设置了如下相关联锁 |
第3章 硬件选型与系统组态 |
3.1 通信网络 |
3.1.1 第—层:管理信息网 |
3.1.2 第二层:过程信息网 |
3.1.3 第三层:过程控制网SCNET II |
3.1.4 第四层:控制站内部I/0 控制总线SBUS |
3.2 控制站规模 |
3.2.1 控制站卡件 |
3.2.2 硬件选型和I/O点表设计 |
3.2.3 卡件布置图 |
3.3 SCKey系统组态软件 |
3.3.1 集散控制系统组态概念 |
3.3.2 SCKey组态软件特点 |
3.3.3 组态内容 |
3.3.4 控制站组态 |
3.3.5 系统组态 |
3.3.6 建立组态文件 |
3.3.7 总体信息组态 |
3.3.8 控制站I/0 组态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控制方案组态 |
4.1 回路组态过程 |
4.2 本章结论 |
第5章 系统运行测试 |
5.1 程序调试 |
5.1.1 静态调试方法 |
5.1.2 动态调试的方法 |
5.2 系统调试 |
5.3 DCS的调试 |
5.4 小结 |
第6章 系统运行测试结果 |
6.1 重要仪表控制点的作用及原因 |
6.2 工艺控制指标 |
6.3 系统运行监控画面流程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标准SCADA平台与DCS标准化通信接口研究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虚拟DCS |
1.2.1 虚拟DCS的分类 |
1.2.2 虚拟DCS的特性 |
1.3 人机界面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组态软件概述 |
2.1 组态软件的产生和发展 |
2.2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 |
2.2.1 组态软件的结构 |
2.2.2 组态软件的技术特点 |
2.3 主要组态软件介绍 |
2.4 用组态软件建立虚拟DCS人机界面 |
2.4.1 设计原则 |
2.4.2 设计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数据通信接口 |
3.1 数据通信方式 |
3.2 OPC规范 |
3.2.1 OPC服务器对象及接口 |
3.2.2 OPC组对象及接口 |
3.2.3 OPC客户端接口 |
3.3 OPC技术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机界面数据通信的实现 |
4.1 OPC服务器 |
4.1.1 开发平台和准备工作 |
4.1.2 OPC服务器对象 |
4.1.3 OPC组对象 |
4.1.4 OPC项对象 |
4.1.5 地址空间管理类 |
4.1.6 服务器的注册 |
4.2 DPU数据接入 |
4.3 组态软件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中小型DCS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CS的电量采集系统设计[D]. 侯刚.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D]. 李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组态的自动化搬运技术研究及应用[D]. 崔宏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D]. 薛文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5]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 王连进. 青岛大学, 2019(02)
- [6]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D]. 衡思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 李延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分布式控制系统快速组态的设计与实现[D]. 袁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9]集散控制系统在苯加氢装置中的应用[D]. 赵恒志.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6)
- [10]标准SCADA平台与DCS标准化通信接口研究及开发[D]. 张渊媛. 华北电力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