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危害航空安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恐怖犯罪,航空安全,犯罪行为方式,防控对策
危害航空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1](2018)在《危害航空安全的网络恐怖犯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许多传统犯罪,如欺诈罪、洗钱罪等均将网络空间作为新的战场。恐怖犯罪也将其目光投向网络空间,由此形成了新型恐怖犯罪——网络恐怖犯罪——一种包含网络因素的恐怖犯罪。航空产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能繁荣发展将对促进国家经济、保障公民出行便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受到攻击,也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伤害,恰巧迎合了网络恐怖犯罪的犯罪分子选取犯罪对象的标准。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危害航空安全的网络恐怖犯罪概述。对航空安全、网络恐怖犯罪的概念进行阐述;结合航空产业自身特点探讨恐怖犯罪频发于该领域的原因;依据网络因素所起的作用将该犯罪分为两类并通过案例分析其具体表现形式;从犯罪行为人、犯罪目的、犯罪后果等方面对两种航空网络恐怖犯罪以及航空网络恐怖犯罪与相关传统犯罪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是危害航空安全的网络恐怖犯罪防控措施研究。对国际组织及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在立法、制度、技术方面的现有防控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其中可供我国汲取的经验,并指出我国不应盲目学习之处。最后在结合我国现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从立法、制度、技术等层面提出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18-05-27)
曹清龙[2](2018)在《自动化信任和依赖对航空安全的危害及其改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空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引入自动化系统以后,出现了更多失误模式,而航空人因安全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操作人员和自动化系统交互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信任校准水平的适度性,进而引发一系列航空安全事故。将自动化信任和依赖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阐述其对于航空安全的危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8年04期)
王新野,李苑,常明,游旭群[3](2017)在《自动化信任和依赖对航空安全的危害及其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化系统在现今航空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复杂的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产生了新的失误模式,使航空人因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受多种因素影响,操作者在与自动化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并不总能达到适度的信任校准水平。非适度自动化信任和依赖引发了严重的航空安全事故。值得欣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显示设计和训练能够将非适度自动化信任和依赖调整到适度状态。(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9期)
王艺霏[4](2015)在《论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严重影响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它是有关破坏国际航空秩序、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犯罪的总称,包括劫持航空器罪、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罪和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罪叁种具体罪名。此文从危害国际航空犯罪的历史与现状简述、惩治危害国际航空犯罪的国际公约、危害国际航空犯罪的分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刑事管辖权的角度对此类犯罪进行了研究,并就我国新刑法对惩治该种国际犯罪的不足和完善作了简要说明。(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5年10期)
张起淮[5](2015)在《媒体“揭秘”驾驶舱门危害航空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国南部坠毁的德翼4U9525航班,当事机长被锁在驾驶舱外,使客机的驾驶舱门瞬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中间却发生了令人意外的情况——最近,在中外电视、网络媒体广泛转发的有关“舱外人员如何打开驾驶舱门”的一则报道,因为存在严重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的内容(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5-04-13)
付强[6](2011)在《论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社会陆续通过了四个相关国际公约以惩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从而形成了预防和打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国际公约体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包括叁个具体犯罪:非法劫持航空器罪、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罪和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罪。与国际公约相比,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应从明确规定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罪、增加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罪以及完善刑罚设置等方面予以完善。(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孙运梁[7](2011)在《惩治危害航空安全犯罪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劫持航空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等犯罪严重危害航空安全,国际社会相继通过了一些国际公约予以规制,我国刑法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力争严厉打击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确保航空业的安全、高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孙运梁[8](2010)在《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惩治及其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劫持航空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等犯罪严重危害航空安全,国际社会相继通过了一些国际公约予以规制,中国刑法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力争严厉打击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确保航空业的安全、高效。文章对如何完善航空刑法作出了一些立法建言。(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再吐娜·托乎提[9](2008)在《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法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犯罪,它是破坏国际民用航空秩序、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的总称,包括劫持民用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和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的犯罪行为。从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法源、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构成、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惩治原则、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与我国新刑法的关系四个角度对此类犯罪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北京市石景山检察院,杨志宇[10](2008)在《我国现行危害航空安全刑事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危害航空安全行为,人们多与恐怖组织袭击、劫持事件相联系,很难认识到普通乘客或个人的单独行为会触及到刑事法律的程度。民用航空领域的飞行安全极易受到侵害,并且侵害愈趋纷繁复杂。例如飞行中乘客打手机、酗酒、打架、冲撞驾驶舱和舱门、攻击空中乘务员等;拒绝下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08-12-02)
危害航空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航空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引入自动化系统以后,出现了更多失误模式,而航空人因安全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操作人员和自动化系统交互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信任校准水平的适度性,进而引发一系列航空安全事故。将自动化信任和依赖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阐述其对于航空安全的危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危害航空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田静.危害航空安全的网络恐怖犯罪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
[2].曹清龙.自动化信任和依赖对航空安全的危害及其改进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
[3].王新野,李苑,常明,游旭群.自动化信任和依赖对航空安全的危害及其改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7
[4].王艺霏.论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J].统计与管理.2015
[5].张起淮.媒体“揭秘”驾驶舱门危害航空安全[N].科技日报.2015
[6].付强.论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
[7].孙运梁.惩治危害航空安全犯罪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比较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
[8].孙运梁.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惩治及其立法完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再吐娜·托乎提.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法律控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北京市石景山检察院,杨志宇.我国现行危害航空安全刑事制度研究[N].中国民航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