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

王建

(大安市太山镇静山卫生院吉林大安131306)

【摘要】在抗菌药物防治普外科患者围术期感染时,要严格掌握预防性和治疗性用药的应用范围、应用时间和药物选择,采取成立监测机构、制订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管理准则、发挥医生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职责,避免和控制围术期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普外科;围术期感染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55-02

在普外科手术中,为了降低术后细菌感染率,经常需要在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正确科学使用,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如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可增强细菌耐药性,药源性疾病增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疾病负担。可见,抗菌药物在普外科中较为常用,在发挥其效用的同时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增加细菌耐药性[1]。随着抗菌药物在普外科的使用范围逐渐增加,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已成为普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研究课题[2-3]。为此,笔者阐述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如下。

1.预防性用药

1.1应用范围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一定要慎重[4]。外科手术可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和化脓手术,无菌手术指的是人体某些部位不易发生感染,这类手术使用抗菌药物更易引起细菌繁殖,此时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污染手术包括无菌和有菌两种,有菌手术需要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化脓手术属于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抗菌药物一般不应用于Ⅰ类切口,主要针对Ⅱ、Ⅲ类手术切口。Ⅰ类切口手术为人体清洁部位手术,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切口感染率低,行清洁处理即可。由于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特殊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3)异物植入手术;(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在预防用药的时机方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清洁手术一般在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保证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足以杀灭手术过程沾染的细菌。术前过早用药,药物已被机体代谢,术时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术后给药错过了细菌污染定植的最佳时间,达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在预防用药的疗程方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h。

1.2应用时间

动物毒理学实验表明,在金葡菌感染前1h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能够保证病灶在24h内不扩大;如在患者感染第一时间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病灶会略微扩大;在患者被感染2~4h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会明显降低药物的抑制作用;感染更长时间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将会彻底无效。而评估抗菌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时,提前进行治疗者皮肤有轻微的水肿和白细胞浸润,感染后再治疗的患者水肿现象较为严重,且细胞广泛坏死,白细胞浸润现象严重。因此,使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应该为患者手术前1~2h内。

2.治疗性应用

2.1应用范围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主要用于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和胃肠手术等各种腹腔感染手术。手术过程中,如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切口感染率在60%以上,应用后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5]。坏疽性阑尾炎患者行切除术时,从阑尾穿孔时即需要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治疗,切口受感染率可降低10%左右。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对症治疗。不同手术和受感染种类需要应用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2.2药物选择与应用

术后感染主要选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术中感染依据手术类型、范围、污染情况选择。术后感染以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泌尿系统手术选择喹诺酮类;口腔、肠道手术选择抗厌氧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需要根据患者血液浓度(峰值和最低值)来决定,这能减少抗菌药物对肾脏功能的损害,充分发挥药效。要精确把握血液采集的时间。抗菌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特殊情况可肌注或口服。

超时间运用抗菌药物可提高患者耐药性。由于有的医师使用高档次的抗菌药物,如以后患者罹患细菌感染,此患者体内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更加强大,甚或难以控制患者的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针对性管理措施

用药时间不合理,用法与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是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笔者提出以下针对性措施。

3.1成立监测机构

成立由经验丰富的普外科医师组成的监测机构,定期培训医患双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提高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定期组织检查,如发现不合理应用现象,及时阻止并给予更正意见。

3.2制订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管理准则

严格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管理准则,避免诸如无适应症用药、术前前1d或术后用药、Ⅰ类切口术后超过24h停药、Ⅱ类切口术后超过72h停药、Ⅲ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多于7d、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及无指征的联合用药等情况的发生。

3.3医生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职责

普外科围术期合理用药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要提高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首先要树立医生合理用药的意识,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选择药物。合理用药不但能够保证患者更好地康复,同时能避免多种药物危害的产生。其次,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掌握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结合普外科疾病复杂性,才能更加明确药物成分和疗效,从而更合理的使用药物,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最后,医生要多与患者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医者仁心为患者负责,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患者切口类型、生理状况等综合因素,要尽量选择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价格较低的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为主,避免由于用药不合理所可能引发的细菌耐药、变态反应等的发生机会。

3.4采取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严格把握手术时间,维持手术室中无菌环境。手术时间过长会致切口感染,应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对有腹部手术经历和病情严重的患者,术前要严格计算并尽量减少手术时间,高效卫生完成手术。手术期间要做到合理营养和饮食,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要严格遵守手术室相关规定,医生护士在手术时要穿戴专业的手术衣,手术裤、手术鞋,口罩、手套、帽子等,禁止与手术无关人员进入,术中尽量避免工作人员走动和手术室开关门,避免空气流动所致细菌感染。术中要维持手术室无菌环境,避免发生切口感染。

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为患者备皮,手术30min前用除毛剂或剪刀去除手术区域毛发。如手术区域有皮肤感染等情况,必须及时告诉主治医生。应当尽量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免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1]余悦能,张祎萍,金旭红,等.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J].浙江医学,2016,38(10):728-731,734.

[2]邓蓉蓉,陈攀,曹媛,等.2012—2014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4455-4458.

[3]郭丽萍,曹彬,徐潜,等.日本两所综合性医院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2):5228-5231.

[4]王谆.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4):142.

[5]吴晓梅.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14.

标签:;  ;  ;  

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