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使用总结

后期使用总结

一、late用法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田耀收[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其语言的新旧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学界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有所关注,但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文以类比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重点描写、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词汇和语法特征,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和语体机制理论来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第一,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词汇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包容性;2)过渡性;3)试验性和新颖性。该时期的白话翻译小说从文言中吸收了文言虚词、实词、成语及仿造的四字格,增加了白话翻译小说典雅的色彩;从外来语中吸收了人名、地名、实物等专有名词,为白话翻译小说增添了异域色彩;从方言土语中吸收了儿化、口语化的词语,为白话翻译小说带来鲜活的口语色彩。该期白话翻译小说词汇中存在大量消隐词和过渡词。词汇运用上存在大量的仿词和造词现象,代词和量词的使用出现很多新颖的用法。当时的翻译家们大胆地进行着一场词汇“试验”。第二,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语法呈现以下特征:1)欧化;2)不完备性。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已经初步呈现欧化的特征,该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形合为主要造句方法的西方语言影响;不完备性特征主要受制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三,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白话文类似,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也具有书面化与通俗化并存、过渡性与包容性兼具的特点。这两个时期白话文在造词方法、代词使用、量词使用、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延续性,其白话文同时具有语言试验和语言革新的特征。总之,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在传统白话的基础上吸收了文言、口语、方言、外来语中大量有益的语言成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语体,即“准现代汉语”语体。这种新语体的形成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实践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邬胜[2](2021)在《《损公作品》助词“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金轩[3](2021)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语用信息对比研究 ——以言语行为动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文馨[4](2021)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连词研究》文中指出

刘雄[5](2021)在《榆林马铃薯主要病害调查及其田间药剂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史红丽[6](2021)在《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议题之一。其中,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尤其是涉及量化的部分受到较多关注。自Cheng&Huang(1996)提出汉语驴子句以来,该命题已经成为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汉语驴子句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关于汉语驴子句中第二种类型的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的研究仍然有较多争议,尤其是其中两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统一的解释。这两个问题之一为:Wh-条件句(光杆条件句为早期称谓)中的前后项疑问词为什么会受到‘形态匹配’条件的制约?问题之二:Wh-条件句中的后项疑问词被同义代词替换的句法语义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在全面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新的语料,考查了Wh-条件句的句法、语义以及涉及量化的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五个相互关联且互为印证的观点。观点一,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解读的多义性。以往研究认为汉语非疑问疑问词只有全称和存在两种解读的观点不足以解释这种多义性,因为很可能还存在第三种解读。多义性,或者说歧义性是解释Wh-条件句研究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考查了逻辑第三值、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英汉语疑问句的不确定值之后,本文提出高阶解读可以较为充分地解释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解读。观点二,‘形态匹配’条件是一个普遍的语法条件。研究发现,除去Wh-条件句,‘形态匹配’还出现在另外三种非条件关系的‘wh...,wh...’的结构中,说明‘形态匹配’不受指称关系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譬如,量化的影响。再看指称关系。疑问词对子的指称关系受到谓项影响。如果前后谓项构成因果关系,主项之间就具备照应关系。反之则不然。并且,越是句法结构简单的Wh-句,谓项越是能够决定主项的指称关系。越是句法结构复杂的Wh-句,谓项往往需要和一个或多个允准语共同允准主项的指称解读。观点三,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语义构成为‘数量义+指称义’。这是旨在从‘数’的角度,通过弱化指称义,并设定‘数’为高阶解读,以来说明和解释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实为需要赋值的‘数量语义’。又由于汉语Wh-条件句往往需要谓项和一个或多个算子来共同完成对主项的赋值,本研究提出副词‘都’是一个全称数量算子,它为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全称数量数值,并证明‘都’只参与‘数量义’赋值,但不参与‘指称义’赋值。作为全称数量算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语义’,而‘数量义’与不活跃的、弱化了的‘指称义’相比,反而成为非疑问疑问词的主要解读和优势解读。观点四,汉语非疑问疑问词是一种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并据此解释了‘形态匹配’条件问题。数量量词属于高阶量词。非疑问疑问词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获得‘数量义’的赋值,并不需要考虑‘指称义’,因为‘指称义’通常为默认值。在Wh-条件句中,‘形态匹配’的疑问词对子需要首先遵守‘数’的一致性条件。前后项疑问词对子在‘数’上一致,可以‘形态匹配’;在‘数’上不一致,则‘形态不能匹配’。观点五,在Wh-条件句中,‘就’不是一个条件标识语,而是一个能够赋单数数值的算子。研究发现,汉语Wh-条件句的条件关系是由前后小句在表层句法上的线性顺序实现的,而不是由‘就’决定的。‘就’并未起到建构条件关系的作用,因而不能算作是条件标识语。和‘都’一样,‘就’是一个显性的数量算子。但和‘都’不一样的是,‘就’是一个赋单数数值的单称数量算子,起到为前项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单数数值的作用。如此,具有单数数值的前项疑问词‘谁’与同样为单数的人称代词‘他’就能够在‘数’上一致,因此,后项疑问词‘谁’可以被同义代词‘他’替换。作为单称数量算子的‘就’可以作一阶算子也可以作高阶算子。

冯卓[7](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许子潇[8](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王连柱[9](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张蔓[10](2021)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关于词汇记忆,一些学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图式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另一些学者则探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对学生词汇记忆的指导意义。但是将后者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探讨如何提高词汇记忆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将对此进行实证研究。艾宾浩斯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他针对记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他认为,虽然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但是人的记忆遵循一定的规律。基于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了增加研究的可信度,本文还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以及SPSS数据分析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个英语水平较高的高一班级的学生。一个班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另外一个班则运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验。整个教学实验进行了一个学期。研究问题包括以下三个:(1)影响学生词汇记忆的因素是什么?(2)以艾宾浩斯记忆规律为基础的词汇教学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3)应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进行词汇教学有何教学成果?本论文经历了四个步骤: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对比及结论分析。同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学生词汇记忆的主观因素即背单词时的信心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客观因素即记忆词汇时的环境和词汇的相关用法。(2)运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指导教学,学生应在开始记忆后5分钟,30分钟以及12小时后进行重复记忆。(3)实验数据分析表明,以艾宾浩斯记忆规律为基础的词汇教学方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进而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成绩,学生的综合测试成绩也相应地有明显提高。本研究对艾宾浩斯记忆规律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指导建议,对未来的词汇记忆教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考。

二、late用法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te用法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言与白话
        1.4.2 欧化和欧化白话文
        1.4.3 翻译语言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
    1.5 研究设计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清末民初白话文研究现状
        2.1.1 清末民初白话文个案研究
        2.1.2 清末民初白话文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关系研究
    2.2 语料库翻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进展
        2.2.1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
        2.2.2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译文语言特征研究现状
    2.3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目录整理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多元系统理论
    3.2 语体机制理论
    3.3 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
    3.4 小结
第四章 语料库研制
    4.1 语料库设计
        4.1.1 建库目的与语料库类型
        4.1.2 语料库规模与代表性
    4.2 语料的选择
    4.3 语料采集和整理
    4.4 语料检索与提取
    4.5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研究
    5.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基本统计信息
        5.1.1 词类分布及词频数
        5.1.2 句子数和句子长度
    5.2 文言文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2.1 文言虚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
        5.2.2 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
        5.2.3 文言实词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影响
        5.2.4 成语及其他四字格
    5.3 口语、方言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3.1 口语化表述
        5.3.2 儿化
        5.3.3 通俗化与书面化
        5.3.4 过渡性词语
    5.4 外来语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5 代词
        5.5.1 人称代词考察
        5.5.2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及其变体
        5.5.3 并存用法
    5.6 量词
        5.6.1 量词正名历程
        5.6.2 量词的型符和类符
        5.6.3 过渡性量词
    5.7 特殊的造词方法
        5.7.1 叠字、叠词、对立语
        5.7.2 并合、化合
        5.7.3 仿词
        5.7.4 拟声和绘景
    5.8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法研究
    6.1 欧化
        6.1.1 主语和系词
        6.1.2 形合句子
        6.1.3 关系词和连接词
        6.1.4 可能式
        6.1.5 “让”字句
        6.1.6 名词复数标记
    6.2 语法规范问题
        6.2.1 否定副词
        6.2.2 V+介词(在)结构
    6.3 “把”字句
    6.4 “同”字句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问题回答
    7.3 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
    7.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统计
    附录2 新文化运动时期原创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3 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4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VERSION 3.0)

(6)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观点
        1.2.1 句法位置与形态匹配
        1.2.2 弱化的指称义
        1.2.3 “数”的多义性
        1.2.4 数量算子
    1.3 章节概要
第二章 疑问句与非疑问语句
    2.1 疑问句与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
        2.1.1 广义的真值
        2.1.2 Hamblin-Karttunen问答语义
        2.1.3 英语驴子句以及疑问句的不确定值
    2.2 疑问词的高阶解读
        2.2.1 高阶量词、广义量词与疑问量词
        2.2.2 英汉疑问句的高阶解读
        2.2.3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作高阶解读
        2.2.4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语句的不确定值
    2.3 小结
第三章 汉语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及语义解读
    3.1 Wh-条件句的界定与分类
    3.2 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解读
        3.2.1 ‘同现’句的类型
        3.2.2 汉语“同现”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句法允准及语义解读
        3.2.2.1 四种“同现”句
        3.2.2.2 同指“同现”句
        3.2.2.3 非同指“同现”句
        3.2.3 四种‘同现’句的起源与分布
        3.2.4 过渡性小结
    3.3 谓项的句法语义决定性
        3.3.1 由谓项决定的“形态匹配”关系
        3.3.2 由谓项决定的指称关系
        3.3.3 疑问条件句的多义性
        3.3.4 疑问条件句的谓项决定性
    3.4 疑问词的值域及选项
    3.5 谓项决定条件关系的句法证据
    3.6 小结
第四章 疑问词的数
    4.1 照应关系与“都”
        4.1.1 疑问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1.2 量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2 数量义
        4.2.1 ‘都’的前期研究
        4.2.2 ‘都’的数量义
        4.2.3 疑问词的数量义
    4.3 疑问词的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1 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2 数的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不确定值数量量词
    5.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
        5.1.1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多重解读
        5.1.2 疑问词不作指称解读
    5.2 与以往研究之比较
        5.2.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为不定指NP
        5.2.2 非疑问疑问词作D-量词(D-quantifers)
        5.2.3 非疑问疑问词作极项敏感词(PSIs)
        5.2.4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定值数量量词的更多证据
    5.3 单调性和DE语境
        5.3.1 广义量词
        5.3.2 单调性与DE语境
        5.3.3 基数与数量词组(NumP)
    5.4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数量解释
        5.4.1 ‘同形态’疑问词对子的数量关系
        5.4.2 谓项允准与语境允准
        5.4.3 显性的复数集合
        5.4.4 疑问词对子作为事件数量
    5.5 小结
第六章 ‘就’作‘单称’数量算子
    6.1 ‘就’不作条件标识语
    6.2 ‘就’的‘数量义’
        6.2.1 ‘就’与唯一性假设
        6.2.2 ‘就’作用于命题真值
    6.3 ‘就’作为‘单称’数量算子
        6.3.1 ‘就’允准同标关系
        6.3.2 ‘就’的数量允准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2 本研究之不足
参引文献
附录

(7)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1.6 研究方法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2.1 复合式构词
        2.1.1 偏正式复合词
        2.1.2 联合式复合词
        2.1.3 动宾式复合词
        2.1.4 主谓式复合词
        2.1.5 补充式复合词
    2.2 派生式构词
        2.2.1 词缀界定
        2.2.2 词缀考察
    本章小结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3.2 造词法分析
        3.2.1 语法造词法
        3.2.2 仿词造词法
        3.2.3 简缩造词法
        3.2.4 修辞造词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4.1 异形词
        4.1.1 异形词界定
        4.1.2 异形词成因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4.2 同素异序词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5.1 新词研究
        5.1.1 外来新词
        5.1.2 本土新词
    5.2 新义研究
        5.2.1 词汇义的演变
        5.2.2 色彩义的演变
        5.2.3 语法义的演变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小结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第一节 确释例
    第二节 误释例
    第三节 备考例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小结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小结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第四节 集合示名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第三节 结语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第一节 骨片问题
    第二节 辞条问题
    第三节 释字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凡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10)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二)当今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词汇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词汇记忆理论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
        (一)遗忘曲线理论
        (二)序列位置效应理论
        (三)储蓄理论
        (四)其他影响记忆的因素
    二、艾宾浩斯高效记忆法
    三、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测试
        (三)访谈
    五、数据收集
    六、小结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一、分析讨论问卷
        (一)分析与讨论问卷问题1
        (二)分析与讨论问题2
        (三)分析与讨论问题3
        (四)分析与讨论问题 4 和问题 5
        (五)分析和讨论问题6
        (六)分析和讨论问题 7 和问题 8
        (七)分析和讨论问题 9 和问题 10
    二、分析讨论测试
        (一)分析和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测结果
        (二)差异分析
        (三)相关分析
    三、分析和讨论访谈
    四、基于艾宾浩斯记忆规律的教学案例分析
    五、小结
第六章 总结
    一、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建议与期许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
    附录3:前测词汇
    附录4:后测词汇
    附录5:前测试卷
    附录6:后测试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late用法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D]. 田耀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损公作品》助词“了”研究[D]. 邬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语用信息对比研究 ——以言语行为动词为例[D]. 李金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4]《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连词研究[D]. 文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榆林马铃薯主要病害调查及其田间药剂防治研究[D]. 刘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D]. 史红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8]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9]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张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后期使用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