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解放区作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延安解放区,东北作家,创作风格,萧军
解放区作家论文文献综述
周园园[1](2013)在《另一种疗救——粗看奔赴解放区的东北作家的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自"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各地的一些东北作家相继奔赴解放区,在这个安定团结的新天地里他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拓宽了写作题材,开创不同于此前的创作风格,进行了一次自我身心的疗救。在延安解放区的萧军创作了一些富有批判色彩的文章,指出解放区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给解放区进行了一次宝贵的疗救。(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刘卫东[2](2013)在《王林:解放区作家的另类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沈从文影响,王林1930年代早期的作品色调阴沉,叙述节制,结构带有"新文学"特有的粗粝感。《腹地》写作、杀青于抗战"反扫荡"期间,以"原样的誊录"的手法意外保存了一份抗战"原始档案"。王林是"延安文学传统"之外的解放区作家,他被重新"发现"具有丰富、补充此前解放区叙事构架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3年05期)
游云琳[3](2011)在《异质的生存尴尬——试论作家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萧军作为30年代中期走红的作家,他从客居进而移居延安解放区,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到"同情托派分子",再到"文化报事件",在解放区象萧军这样由初期受重用到连续两次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放逐"的现象,实属鲜有,而透过这些政治事件和宗派主义的现象和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的亲疏冷热关系,以及萧军特立独行的风格。文章主要围绕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之间的关系,从初期的融合到渐起冲突再到冲突恶化,层层推进展开论述,拟解决这二者间是如何相生相克这一问题,试图为了解和解释一个立体的萧军做出努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时立香[4](2010)在《作家身份认同及其创作转向——解放区时期丁玲的创作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文学以其独特的救亡意识开启了中国革命文学的传统。它以其前所未有的民族意识,强烈的群体参与意识以及对革命英雄的渴望意识而屹立于现代文学史上。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延安文人普遍认识到了身份认同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身份认同既来自于自我认知意识,也(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S1期)
郑小妹[5](2010)在《规训与争鸣——延安整风前解放区作家的身份变迁及创作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1942年5月14日-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正式召开。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做了发言,这就是着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主要确立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一个是文艺(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S1期)
张文诺[6](2010)在《在自我言说与被主流政治言说之间——论解放区作家的一种写作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确立以后,解放区作家开始按照主流文学规范进行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大众化的文学作品。但文学毕竟不是政治,在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文本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形象、审美对主流政治的疏离和消解,在一些积极实践文艺大众化的作家身上,我们发现了他们在自我言说与被主流政治言说的边缘游移、徘徊的写作状态。发掘研究这种写作状态中存在的政治主流话语与知识分子话语、民间伦理话语之间的摩擦、冲突,以及政治主流话语对非政治主流话语渗透的现象,有利于深化解放区文学的研究,也有利于还原解放区文学复杂的历史面貌。(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李翠[7](2008)在《从文学启蒙到粉饰太平——四十年代解放区知识分子型作家创作思潮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坛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创作声音,面对解放区社会中的阴暗面,知识分子自身文化价值追求和主流政治话语的要求发生了分歧,他们在艰难中做出选择并最终被纳入政治文化方向。(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8年21期)
张虞[8](2008)在《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是一个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史现象。成份纷繁复杂的解放区作家在延安都经历了较大程度上的创作转型。主要体现在从“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的转变,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动态转变以及本土作家的自觉调整与过渡这叁个转型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有来自外部文学环境的,即特定政治地域中文学气候和意识形态,特殊社会语境中群体审美观念的嬗变。也有作家的自身原因,即知识分子寻求光明的理想的牵引。纵观整个解放区作家创作转变的面貌,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得与失共存的。它一方面推进了革命,深入实践了文学大众化,但另一方面又忽视了文学的自身规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8-05-10)
李建华,江震龙[9](2006)在《从“五四文学”的迷恋者到“民间文学”正统论者——“解放区散文”本土作家赵树理的艺术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本土作家赵树理的散文艺术命运问题,一直以来还是个被研究者所漠视的研究盲点。赵树理以对解放区民间生活的深厚积累,对工农兵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烂熟于心和对乡土与农民的真挚热爱,从大约1934年起至1970逝世止.他的"角色知觉"与"角色期待"基本上是"农民作家",天然地顺应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确立的解放区文学创作规范,因而赵树理被确立为解放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性标兵。(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S1期)
曾祥书[10](2006)在《纪念《讲话》发表64周年暨解放区老作家作品研讨会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暨解放区老作家作品研讨会5月20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出席(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06-05-23)
解放区作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沈从文影响,王林1930年代早期的作品色调阴沉,叙述节制,结构带有"新文学"特有的粗粝感。《腹地》写作、杀青于抗战"反扫荡"期间,以"原样的誊录"的手法意外保存了一份抗战"原始档案"。王林是"延安文学传统"之外的解放区作家,他被重新"发现"具有丰富、补充此前解放区叙事构架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放区作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园园.另一种疗救——粗看奔赴解放区的东北作家的创作[J].鸡西大学学报.2013
[2].刘卫东.王林:解放区作家的另类写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
[3].游云琳.异质的生存尴尬——试论作家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之关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
[4].时立香.作家身份认同及其创作转向——解放区时期丁玲的创作转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5].郑小妹.规训与争鸣——延安整风前解放区作家的身份变迁及创作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6].张文诺.在自我言说与被主流政治言说之间——论解放区作家的一种写作状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7].李翠.从文学启蒙到粉饰太平——四十年代解放区知识分子型作家创作思潮简论[J].语文学刊.2008
[8].张虞.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D].黑龙江大学.2008
[9].李建华,江震龙.从“五四文学”的迷恋者到“民间文学”正统论者——“解放区散文”本土作家赵树理的艺术命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10].曾祥书.纪念《讲话》发表64周年暨解放区老作家作品研讨会举行[N].文艺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