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碘论文-罗嵩,杨艳伟,张卓娜,朱英

有效碘论文-罗嵩,杨艳伟,张卓娜,朱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效碘,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

有效碘论文文献综述

罗嵩,杨艳伟,张卓娜,朱英[1](2019)在《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所研制的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经均匀性、稳定性试验后,采用多家实验室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完成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给出有效碘标准物质的最终特性量值。结果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应表达为(0.508±0.004)%(k=2)。结论有效碘标准物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定值结果符合标准物质要求,可用于消毒剂中有效碘测定的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本文来源于《环境卫生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罗嵩[2](2018)在《碘类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及有效碘标准物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碘类消毒剂作为灭菌药剂具有高效能、适用广泛、安全的特点,但其多为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全国不同消毒实验室之间缺乏相关能力验证活动,相同产品的检验结果无法真实比较,影响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判断。通过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可规范碘类消毒剂市场,保证有效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能避免此类产品的质量纠纷,方便质量监管。本研究通过市售碘类消毒剂的调查,确立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案。通过均匀性研究、稳定性研究与多家实验室的合作定值,完成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目的:研制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的不确定评定工作。方法:通过调查市售413件碘类消毒剂,确立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案,并完成研制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制备有效碘标准物质500瓶。随机抽取15瓶包装单元,每个单元包括3个子样进行测定,用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均匀性检验。以1、2、3、6、9、12、18、24个月的时间间隔,对标准物质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并分别在高温40 ℃和低温-40 ℃条件下,以0、3、7、14天的时间间隔,对标准物质的短期稳定性进行检验。标准物质定值采用由7家实验室两种实验方法合作定值的方案,通过统计学方法确立有效数据,计算标准值。完成有效碘标准物质由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标准物质的最终特性量结果。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碘伏类占碘类消毒剂市场的91.8%,是碘类消毒剂的主要产品类型。有36.3%的样品采取与其他杀菌有效成分复配,以达到增效的目的。有效碘含量标识为0.5%(5 g/L)左右的碘伏样品占据市场主流,占比79.9%。对其中34件产品进行检测,不合格样品占55.9%。根据调查结果,有效碘标准物质以聚醇醚碘为基体,质量分数0.5%为特性量值制备。经检测,标准物质内不含影响有效碘定值的杂质。按照研制方案制备的有效碘标准物质样品瓶内及瓶间均匀性优良,长期及短期稳定性良好。经过统计学分析,确定有效碘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为0.508%。将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有效碘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02%,扩展不确定度0.004%。其特性量值应表达为(0.508±0.004)%(k=2)。结论:本研究完成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该标准物质可用于能力验证、协同性检测等,有助于碘类消毒剂的质量监管和避免质量纠纷。(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8-06-30)

罗嵩,王红伟,朱英[3](2018)在《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均匀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有效碘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检验。方法用电位滴定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制备的有效碘标准物质进行检验与均匀性分析。结果所制备的标准样品为碘伏消毒剂,有效碘含量按质量分数计为0.5%。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样品含量,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以质量分数计为0.507%。瓶间不均匀性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为0.000 8%。结论本研究确定的方案制备出的有效碘标准物质含量准确,均匀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陈贵秋,高琼,李世康,宋江南,易亮[4](2014)在《容量分析法测定有效碘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容量分析法测定有效碘含量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以络合碘为对象,对有效碘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结果取样液50 ml测定有效碘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4 g/L,取样液20 ml测定有效碘测的扩展不确定度0.056g/L。取样液50 ml测得有效碘含量均值为5.05 g/L,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0.017 g/L,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4g/L,有效碘含量5.05 g/L±0.034 g/L的测定值更接近真值。结论按规范取样50 ml测定消毒剂有效碘含量比取样液20 ml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王丹侠,张建文,韩若冰[5](2011)在《消毒液中戊二醛、有效氯和有效碘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滴定法[1]对消毒液中戊二醛、有效氯、有效碘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不确定度的分量逐一进行计算,最终合成不确定度报告。[结果]当k=2(95%置信概率)时:戊二醛含量为23.1 g/L±0.7g/L,有效氯含量为2.01 g/L±0.03 g/L,有效碘含量为2.19 g/L±0.08 g/L。[结论]评估对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戊二醛、有效氯、有效碘含量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检测结果可信度的保证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科学仪器》期刊2011年04期)

汪洋玉,张霞[6](2011)在《聚维酮碘加温40℃有效碘含量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维酮碘消毒液用于患者皮肤消毒,通常室温存放。由于导管室室温较低,当给清醒患者大面积消毒时,患者感觉冰冷,为避免寒冷刺激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笔者将聚维酮碘置恒温箱加温至40℃,连续10 d对有效碘含量进行监测,结果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1年12期)

张维丰[7](2011)在《pH对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的影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pH对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中间体和成品的pH和有效碘含量,并对pH调节前后的有效碘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聚维酮碘溶液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有效碘含量随pH升高逐渐降低。结论生产过程中,宜将聚维酮碘溶液pH控制在4.0。(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1年09期)

江喜春,滑国华,熊家军,王海瑞,张华林[8](2010)在《一种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有效碘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复方聚维酮碘凝胶,研究一种对复方聚维酮碘凝胶中有效碘含量影响相对较小的配方。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复方聚维酮碘凝胶的最佳配方;以各温度项下有效碘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lgC)对时间(t)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直线方程,推算出贮存期。结果表明,制备的凝胶剂均匀细腻,筛选出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最佳配方为:100 g复方聚维酮碘凝胶中氢氧化钠0.075g,4%聚维酮碘3.75 g,碘酸钾0.50 g,丙二醇10 g。各温度条件下加热时间与有效碘质量浓度对数变化线性关系良好,25℃时贮存期为799 d。(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赵瑞喜[9](2010)在《容量滴定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碘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国1999年颁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以来,各行业各部门对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测定工作中对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各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不清楚,无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和评(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杨晓辉,栾杰[10](2009)在《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栓中有效碘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栓中有效碘的含量。方法:以硫代硫酸钠(0.1mol/L)为滴定液,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栓中有效碘的含量。结果:有效碘质量在10.63~202.08mg范围内,与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00%,精密度良好,重复性高,专属性好。结果: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09年06期)

有效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碘类消毒剂作为灭菌药剂具有高效能、适用广泛、安全的特点,但其多为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全国不同消毒实验室之间缺乏相关能力验证活动,相同产品的检验结果无法真实比较,影响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判断。通过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可规范碘类消毒剂市场,保证有效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能避免此类产品的质量纠纷,方便质量监管。本研究通过市售碘类消毒剂的调查,确立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案。通过均匀性研究、稳定性研究与多家实验室的合作定值,完成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目的:研制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的不确定评定工作。方法:通过调查市售413件碘类消毒剂,确立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案,并完成研制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制备有效碘标准物质500瓶。随机抽取15瓶包装单元,每个单元包括3个子样进行测定,用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均匀性检验。以1、2、3、6、9、12、18、24个月的时间间隔,对标准物质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并分别在高温40 ℃和低温-40 ℃条件下,以0、3、7、14天的时间间隔,对标准物质的短期稳定性进行检验。标准物质定值采用由7家实验室两种实验方法合作定值的方案,通过统计学方法确立有效数据,计算标准值。完成有效碘标准物质由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标准物质的最终特性量结果。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碘伏类占碘类消毒剂市场的91.8%,是碘类消毒剂的主要产品类型。有36.3%的样品采取与其他杀菌有效成分复配,以达到增效的目的。有效碘含量标识为0.5%(5 g/L)左右的碘伏样品占据市场主流,占比79.9%。对其中34件产品进行检测,不合格样品占55.9%。根据调查结果,有效碘标准物质以聚醇醚碘为基体,质量分数0.5%为特性量值制备。经检测,标准物质内不含影响有效碘定值的杂质。按照研制方案制备的有效碘标准物质样品瓶内及瓶间均匀性优良,长期及短期稳定性良好。经过统计学分析,确定有效碘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为0.508%。将均匀性、稳定性与定值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有效碘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02%,扩展不确定度0.004%。其特性量值应表达为(0.508±0.004)%(k=2)。结论:本研究完成了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该标准物质可用于能力验证、协同性检测等,有助于碘类消毒剂的质量监管和避免质量纠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碘论文参考文献

[1].罗嵩,杨艳伟,张卓娜,朱英.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的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9

[2].罗嵩.碘类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及有效碘标准物质研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

[3].罗嵩,王红伟,朱英.消毒剂中有效碘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均匀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

[4].陈贵秋,高琼,李世康,宋江南,易亮.容量分析法测定有效碘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

[5].王丹侠,张建文,韩若冰.消毒液中戊二醛、有效氯和有效碘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科学仪器.2011

[6].汪洋玉,张霞.聚维酮碘加温40℃有效碘含量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7].张维丰.pH对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的影响考察[J].中国药业.2011

[8].江喜春,滑国华,熊家军,王海瑞,张华林.一种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有效碘稳定性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0

[9].赵瑞喜.容量滴定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碘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

[10].杨晓辉,栾杰.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栓中有效碘的含量[J].黑龙江医药.2009

标签:;  ;  ;  ;  

有效碘论文-罗嵩,杨艳伟,张卓娜,朱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