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信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织间信任,关系冲突,市场动态性,关系动态性
动态信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周茵,李瑶[1](2018)在《内外部环境动态性权变影响的组织间信任对渠道关系冲突管理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渠道关系冲突是影响渠道合作的关键因素,而组织间信任能够有效管理渠道关系冲突。但以往研究忽略了对于在内外部环境动态性下,组织间信任对渠道关系冲突的作用效果差异性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市场动态性和关系动态性对组织间信任与渠道关系冲突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设,基于162个来自供应商样本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动态性同时强化了组织间信任对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的影响作用,而内部关系动态性则同时减弱了组织间信任对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的影响作用。上述结论揭示了在内外部动态性下,组织间信任对渠道关系冲突影响作用的复杂性和权变性,为营销渠道关系冲突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周健,李风银,赵爽[2](2016)在《动态信任管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存的P2P信任管理模型难以准确计算节点间的信任值,导致节点在交易过程中无法有效防止节点的恶意攻击。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推荐信任迭代的信任管理模型TMRTI,通过在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最佳推荐链,更好地计算节点间的推荐信任值,在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历史交易成功率,进而综合评估节点的全局信任值,辅助节点进行交易对象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信任值的动态性和主观不确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TMRTI模型较以往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和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6年07期)
朱莉蓉,陈宁江,何佩聪,梁小宇,谢琪琦[3](2015)在《基于动态信任管理的云用户行为认证服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鉴定云终端用户身份、确保用户信息数据安全应用需求,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信任管理的云安全认证服务机制。在PKI技术等基础上融入动态信任管理方法,实现了含证书管理、用户管理、用户行为采集、用户信任管理等功能的认证服务系统,适应动态云应用环境的安全认证需求。通过应用实例和测试,对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和效果完成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乐俊杰[4](2015)在《P2P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动态安全信任管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交易的主要途径。而计算机服务器性能无法完全满足交易需求,使其发展受到制约。随着P2P技术的发展、应用,交易方式变得灵活,并适应电子商务对信息的协同、搜度能力。但是,受P2P电子商务匿名性等因素影响,其发展受信任风险问题制约。本文主要对P2P电子商务进行概述,分析P2P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加强信任管理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期刊2015年04期)
周健,李凤银,赵爽[5](2015)在《动态信任管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存的P2P信任管理模型难以准确计算节点间的信任值,导致节点在交易过程中无法有效防止节点的恶意攻击。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推荐信任迭代的信任管理模型TMRTI,通过在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最佳推荐链,更好地计算节点间的推荐信任值,在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历史交易成功率,进而综合评估节点的全局信任值,辅助节点进行交易对象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信任值的动态性和主观不确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TMRTI模型较以往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和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蒋黎明,刘志明,张琨,徐建,张宏[6](2015)在《基于动态分组的开放分布系统信任度量与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组信任模型在维护信任关系的稳定性与负载均衡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性增强的组信任模型SEGTM(stability enhanced group based trust model),以动态组构造与管理为基础,划分同组及跨组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并给予了各自的度量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信任模型因信任网络拓扑动态改变而难以有效维护信任关系度量的准确性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应对网络拓扑动态变化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负载均衡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抵抗恶意节点的攻击。(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朱莉蓉[7](2014)在《云环境下融合动态信任管理的认证服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云计算模式中,服务通过Internet以按需形式提供给用户。这种开放的模式在方便用户访问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其中大多数威胁都来自云终端用户。一方面云终端用户在使用云计算服务时,会对自己存放在云上的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产生担忧;另一方面怀有不良目的的非法用户盗取云终端用户信息,冒充合法用户对云计算服务进行非法访问;再者,也有合法身份云终端用户对云计算服务资源的非法访问。因此,怎样确保合法云服务终端使用者的数据安全,使云计算服务应用安全可信,已经成为对云计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何准确地鉴定云终端用户的身份、确保用户信息数据的安全,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个云环境下基于PKI技术的、融合动态信任管理的认证服务系统。为了适应云环境下的动态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信任度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云终端用户与云计算服务应用的交互行为数据,动态地评估云终端用户信任度。该信任度能够反映出云终端用户实时行为是否异常等情况,据此监控用户的行为可信性,降低恶意用户潜藏身份进行非法行为的风险。通过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信任评估模型能够响应用户的异常行为,从而通过降低其信任度以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本文将基于PKI技术的身份认证与动态信任管理相结合,设计了一个认证服务系统,实现其原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的云科研教学平台中。结果表明,该认证服务系统在云服务应用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能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11-01)
蒋伟进,许宇胜,郭宏,张莲梅[8](2014)在《网络在线交易动态信任计算模型与信誉管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C2C网上拍卖交易领域,各种各样的恶意行为层出不穷,信任缺失信誉欺诈现象非常突出,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现有网络信任交易机制局限性的基础上,针对网络交易信任问题的动态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网络交易动态信任计算模型与信誉系统.模型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为用户时域的信任度,旨在着重近期历史信誉状况对现期信任度的影响,激励用户采取一致的合作策略;第二部分是对信誉反馈评分的加权平均计算,权重部分主要引入了信誉反馈评分人的信任度(反馈评分的可信性)、交易价值(防止"信誉榨取")、时间折现("防范信誉波动")等因素;第叁部分为社区贡献加权,旨在根据某一时域内,一用户对社区其他成员所采取的行为情况,增加或减少此时该用户的信任值,达到孤立信誉反馈提交、惩治欺诈行为的目的.建立了事前开展防范、事中进行协调、事后给予惩罚叁位一体的欺诈约束机制,保障网络在线交易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机制能有效解决叁方面问题:解决难以防范投机用户小额积誉、大宗榨取的问题;有效防止会员通过虚假交易或伪造身份进行欺诈;降低网络交易平台仲裁的工作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刘文芬,代致永,郜燕[9](2014)在《基于信任域的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动态信任模型在适应性、健壮性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分布式信任评估模型。引入时间调整函数和稳定度函数,分别解决了模型的动态适应问题和总体信任计算过程中的权重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交互历史和信任分布情况,制定相应评估策略,节约了计算资源。此外,通过给出一种直接推荐考察表,有效地识别和限制了故意夸大、恶意诋毁等虚假推荐行为,保证了模型的健壮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抵御更加复杂的恶意攻击和恶意欺骗等行为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准确性、收敛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周宇文[10](2014)在《虚拟组织中的动态信任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任管理是保障企业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信任管理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对动态信任管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针对当前软件行业全球化软件开发信任管理的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动态信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存的P2P信任管理模型难以准确计算节点间的信任值,导致节点在交易过程中无法有效防止节点的恶意攻击。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推荐信任迭代的信任管理模型TMRTI,通过在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最佳推荐链,更好地计算节点间的推荐信任值,在直接信任度的计算过程中引入历史交易成功率,进而综合评估节点的全局信任值,辅助节点进行交易对象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信任值的动态性和主观不确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TMRTI模型较以往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信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杨伟,周茵,李瑶.内外部环境动态性权变影响的组织间信任对渠道关系冲突管理效果的研究[J].商业研究.2018
[2].周健,李风银,赵爽.动态信任管理技术研究[J].数码世界.2016
[3].朱莉蓉,陈宁江,何佩聪,梁小宇,谢琪琦.基于动态信任管理的云用户行为认证服务系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乐俊杰.P2P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动态安全信任管理机制[J].电子商务.2015
[5].周健,李凤银,赵爽.动态信任管理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2015
[6].蒋黎明,刘志明,张琨,徐建,张宏.基于动态分组的开放分布系统信任度量与管理研究[J].通信学报.2015
[7].朱莉蓉.云环境下融合动态信任管理的认证服务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4
[8].蒋伟进,许宇胜,郭宏,张莲梅.网络在线交易动态信任计算模型与信誉管理机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
[9].刘文芬,代致永,郜燕.基于信任域的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
[10].周宇文.虚拟组织中的动态信任管理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