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远景评价论文-程正发,李琴,刘伟

油气远景评价论文-程正发,李琴,刘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远景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表化探,化探指标,综合异常,固市凹陷

油气远景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程正发,李琴,刘伟[1](2019)在《渭河盆地固市凹陷化探指标分析及含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区1∶5万地表地球化学勘查诸类指标分析,确定酸解烃甲烷和总烃、酸解烃重烃系列、蚀变碳酸盐、热释烃甲烷及其同系物系列和热释汞为该区评价油气信息的有效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此五项指标的综合异常图,并结合各指标的异常强度、衬度、迭合程度,以及异常形态和组合特点,圈定了5个不同级别的异常区域,其中Ⅰ级异常2个,Ⅱ级异常2个,Ⅲ级异常1个。研究区位于渭河盆地固市凹陷南部,属于构造高部位,且断裂较为发育,是气运移聚集指向所在,因此,预测分析双王至白杨环状综合异常区为研究区内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目标区。可结合地质及其它物探资料,在此目标区域部署一口探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赵文扬[2](2017)在《敦煌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起步较早,但总体研究程度较低,盆地存在物源不明确、层序划分不详细等造成的沉积体系认识不清等问题。随着2013年敦煌盆地五敦凹陷西参1井钻探取得油气发现,开辟了河西走廊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因此,明确敦煌盆地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并对油气远景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以敦煌盆地为研究区,以侏罗系为研究目的层,中下侏罗统为重点研究目的层段,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基础上,通过对盆地重要野外露头进行观察实测,结合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确定区域物源以及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特征,建立了两种沉积相模式,分析总结出中下侏罗统主要的冲积扇-扇叁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冲积扇相、扇叁角洲相、辫状河叁角洲相、湖泊相、沼泽相五种沉积相。通过研究认为敦煌盆地物源主要来自北山、阿尔金-祁连山和叁危山,其中叁危山分别向南北两侧提供双向物源。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的评价,结合生储盖组合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对敦煌盆地中下侏罗统进行石油地质综合评价,认为盆地侏罗系中间沟组烃源岩品质以中等-好为主,侏罗系可划分为两大套生储盖组合;指出盆地中下侏罗统有利沉积凹陷主要是五敦凹陷、阿克塞凹陷和大坝凹陷,有利相带主要位于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接壤地带。(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高莉,杨晓光,刘剑平,张光亚[3](2016)在《斯沃德鲁普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斯沃德鲁普盆地位于北极海域,北美克拉通北部边缘地区,经历了完整的前裂谷—同裂谷—后裂谷期旋回后,已经进入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盆地主要有五个构造变形演化阶段,分为两个造山-裂谷旋回;沉积层序为下石炭统同裂谷期地层单元,上二迭统一上白垩统后裂谷期地层单元,上白垩统阶梯状楔形体地层单元。斯沃德鲁普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为叁迭系谢依点群海相页岩,主要储盖组合为下二迭统礁灰岩-下二迭统页岩,共划分为2个含油气系统和3个成藏组合。根据油田储量增长模型和发现过程模型预测,斯沃德鲁普盆地的己发现储量未来30年增长量和未发现储量分别为6040.5 MMboe、15269.87 MMboe,总剩余可采储量为24367.08 MMboe。(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赵静,梁前勇,张莉,钟广见[4](2015)在《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勘探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海峡盆地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油气远景,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沉积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尚缺少直接的钻探资料来证明其油气资源,或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证明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与否。笔者拟通过该区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普查,探索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性及其地表响应特征,为进一步的海域油气详查提供有力证据。结果表明,各项油气化探指标在该区均有一定的地表响应,为低背景场反映,表明研究区下伏地层中存在烃类渗漏现象;通过化探指标有效性遴选及综合异常评价,在九龙江凹陷和晋江凹陷共遴选了7个异常区,且均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是下一步油气详查的优选靶区。(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5年04期)

杜芳鹏[5](2014)在《宁南地区石炭纪地层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南地区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为主体,地跨相邻陕、甘部分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阿拉善地块、祁连褶皱带和华北板块之间的交汇地带;地层区划上,区内石炭系主体属祁连沉积区。区内石炭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暗色泥页岩发育、煤层分布广泛,为研究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之一。然之前区内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对中生代烃源岩系展开,对石炭系烃源岩工作尚少、研究薄弱。本文在系统梳理、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展开野外地质考察、典型剖面实测,进行多项分析测试等工作。通过地球物理、盆地地质学、沉积学、岩相古地理、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基础学科综合研究,在宁南地区石炭纪地层、沉积相带、油气资源远景等方面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宁南地区石炭系由下至上分为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上石炭统土坡组和太原组,地层发育齐全。前黑山组和臭牛沟组展布范围东以窑山-炭山一线为界,南达屈吴山,向西和北延展,在香山南部局部缺失;上石炭统展布范围扩大,土坡组东界越过罗山至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韦州地区,南达南华山、甘肃静宁一带,展布范围最广;上石炭统太原组在东北部进一步扩展,而西南部地层缺失较为严重。(2)宁南地区石炭系主体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可划分出碳酸盐岩台地、浅海、障壁岛-渴湖-潮坪以及叁角洲四大沉积体系。碳酸盐岩台地相仅出现在早石炭世,故厚层块状碳酸盐岩在早石炭世发育,而上石炭统不发育。具体而言,前黑山组的沉积环境有咸化渴湖、潮坪、局限台地、叁角洲等相带;臭牛沟组为潮坪、开阔台地、叁角洲等相带;上石炭统土坡组和太原组岩性以陆缘碎屑和粘土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以浅海相、潮坪相和叁角洲相为主要相带。(3)宁南地区石炭纪地层厚度大,暗色泥岩十分发育,最大累积厚度超过500m,此外还有煤层,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石炭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高,多集中在2.0%以上,指标显示为好的烃源岩;然而可能受地表样品遭受风化改造等影响,氯仿沥青“A”和岩石热解数据较差。综合来看,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的烃源岩标准。由于整体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偶含Ⅱ型。岩石样品Ro测试和热解Tmax数据表明,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多集中在成熟-高成熟阶段。考虑到覆盖区内石炭系埋深状况,认为烃源岩成熟度以高成熟,甚至过成熟为主。综合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认为宁南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是较好的气源岩。(4)综合对比宁南地区及邻区石炭纪地层、沉积、烃源岩等方面特征,认为宁南地区兼具优良的烃源岩和较好的保存条件,地表油气及其储集砂岩特征显示,石炭系深埋期曾发生过油气充注。宁南地区是良好的石炭系油气远景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刘殊,张虹,唐建明,宁蒙[6](2014)在《川西坳陷二迭系礁滩相预测及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坳陷二迭系拥有巨大资源,具备发现大型气田的可能。为此,利用川西坳陷海相层序地层格架剖面,结合下古生界厚度图,对川西坳陷二迭系成藏条件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分析了生烃中心的发育状况及运移通道;然后通过分析二迭系地震相异常,探索了长兴组、阳新统发育生物礁的可能,描述了阳新统溶蚀性储层发育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震旦系-下古生界地层中,存在一个古坳拉槽——川西古坳拉槽,古坳拉槽边缘为大邑、龙泉山、老关庙3个大型古隆起,槽与隆起之间以基底断层过渡。古坳拉槽表现为复合叁叉裂谷特征,盆地内的叁联点大致在绵竹一带,二迭系绵竹-武胜台洼是古坳拉槽在峨眉地裂运动中的继承发展。在台洼两侧高部位,迭置沉积了阳新统-长兴组生物礁、滩。洛带-广汉长兴组具有典型的生物礁地震相,阳新统也可能发育生物礁。阳新统有较长时间的暴露,顶部发育大量缝洞、冲沟。因基底断层可构成热液运移通道,长兴组-阳新统生物礁、滩有可能发育孔隙性的白云岩储层。综合古坳拉槽巨厚生烃中心、阳新统-长兴组礁滩相发育,以及暴露溶蚀作用和潜在白云岩化储层等因素,预测川西坳陷二迭系阳新统-长兴组存在一个大型气田,两个层的圈闭资源量达15 207×108 m3,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4年01期)

陈思宇,雷宛,赵倩倩,李会娟,陶娟[7](2013)在《综合物探方法联合正、反演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远景区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远景区的物性统计规律为基础,用综合物探方法联合正演,提取出典型构造、断层及油气藏的重磁电理论异常特征;结合重力、大地电磁(MT)油气藏模型正、反演计算,将理论异常特征作为提取研究目标特征的对比依据,进行(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总结出了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远景区典型断层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模型的理论综合物探异常特征,并应用于中上扬子克拉通ZL地区综合物探剖面资料的联合解释,划分了有利储集构造带,推测了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为研究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3年04期)

谢渊,丘东洲,王剑,汪正江,刘建清[8](2012)在《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远景区预测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油气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可能发育3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及1套次要生储盖组合;可能存在原生型油气藏等4种油气藏。依据生储盖及其组合发育特征、保存条件、油气显示、构造圈闭及油气系统分析,初步优选出利川—恩施、石门—桑植、仁怀—金沙、武隆—道真4个有利含气远景区,以及湄潭—思南、黄平—麻江2个较有利含气远景区。这些认识成果,为深入开展雪峰山西侧地区有利油气勘探目标区块优选和评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2年11期)

周世超,胡明,李宇,赵正宝[9](2012)在《武威盆地石炭——二迭系含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含油气盆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且以往勘探多限于盆地周缘(南缘)地区,故武威盆地内部勘探程度较低,给该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带来了难度。本文从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入手,以盆地评价为重点,针对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层,主要对盆地构造特征、烃源岩评价、储集条件等油气地质、地化方面进行了研究,由于评价区沉积岩厚度较小,故采用成因法中的数字化积分法和氯仿沥青"A"法对油气资源进行远景评价。通过资源量的计算,表明武威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魏玉帅,王成善,李亚林,朱利东,王立成[10](2011)在《西藏措勤盆地中生界生储盖特征和含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措勤盆地是青藏高原仅次于羌塘盆地的海相含油气盆地。根据近年来新取得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生代措勤盆地的生储盖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措勤盆地中生界存在3套烃源岩,郎山组灰岩有机质丰度低,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熟阶段;多尼组川巴段泥质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多为Ⅱ2—Ⅲ型干酪根,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接奴群泥质岩有机质丰度低,为Ⅲ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阶段。新发现的雪上勒、革吉和弄瓦3处白云岩是盆地内优良的储层;多尼组泥质岩和郎山组灰岩可作为区域优良的盖层。中生界存在着郎山组和多尼组2套自生自储自盖的组合,且多尼组组合更优。另外,盆地北部中生界目的层大片出露,保存条件较差,建议下一步勘探考虑深部上古生界目的层。(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1年10期)

油气远景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敦煌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起步较早,但总体研究程度较低,盆地存在物源不明确、层序划分不详细等造成的沉积体系认识不清等问题。随着2013年敦煌盆地五敦凹陷西参1井钻探取得油气发现,开辟了河西走廊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因此,明确敦煌盆地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并对油气远景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以敦煌盆地为研究区,以侏罗系为研究目的层,中下侏罗统为重点研究目的层段,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基础上,通过对盆地重要野外露头进行观察实测,结合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确定区域物源以及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特征,建立了两种沉积相模式,分析总结出中下侏罗统主要的冲积扇-扇叁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冲积扇相、扇叁角洲相、辫状河叁角洲相、湖泊相、沼泽相五种沉积相。通过研究认为敦煌盆地物源主要来自北山、阿尔金-祁连山和叁危山,其中叁危山分别向南北两侧提供双向物源。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的评价,结合生储盖组合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对敦煌盆地中下侏罗统进行石油地质综合评价,认为盆地侏罗系中间沟组烃源岩品质以中等-好为主,侏罗系可划分为两大套生储盖组合;指出盆地中下侏罗统有利沉积凹陷主要是五敦凹陷、阿克塞凹陷和大坝凹陷,有利相带主要位于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接壤地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远景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程正发,李琴,刘伟.渭河盆地固市凹陷化探指标分析及含油气远景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2].赵文扬.敦煌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3].高莉,杨晓光,刘剑平,张光亚.斯沃德鲁普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赵静,梁前勇,张莉,钟广见.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勘探远景评价[J].物探与化探.2015

[5].杜芳鹏.宁南地区石炭纪地层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初步评价[D].西北大学.2014

[6].刘殊,张虹,唐建明,宁蒙.川西坳陷二迭系礁滩相预测及油气远景评价[J].石油物探.2014

[7].陈思宇,雷宛,赵倩倩,李会娟,陶娟.综合物探方法联合正、反演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远景区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3

[8].谢渊,丘东洲,王剑,汪正江,刘建清.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远景区预测与评价[J].地质通报.2012

[9].周世超,胡明,李宇,赵正宝.武威盆地石炭——二迭系含油气远景评价[J].内江科技.2012

[10].魏玉帅,王成善,李亚林,朱利东,王立成.西藏措勤盆地中生界生储盖特征和含油气远景评价[J].地质通报.2011

标签:;  ;  ;  ;  

油气远景评价论文-程正发,李琴,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