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随行装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包覆药,随行装药,炮射导弹
随行装药论文文献综述
豆松松,狄加伟,聂奎,李媛,黄诚[1](2019)在《采用包覆随行装药提高炮射导弹内弹道性能的数值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增加过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炮射导弹发射初速,提出采用包覆随行装药的火炮装药结构。建立了包含半可燃药筒在内的混合装药内弹道模型,主装药选取高能钝感发射药,随行装药利用低燃速药进行包覆处理,分析了不同随行率和包覆层厚度条件下内弹道性能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随行率的增加,弹丸初速提高;通过改变包覆层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钱环宇,余永刚[2](2018)在《埋头弹随行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埋头弹火炮的更优性能,基于2次点火及火药程序燃烧控制技术,建立了埋头弹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零维模型。针对某埋头式榴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的初速、膛压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加载随行装药后多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随行装药可提高炮口初速6%;随行装药量、燃速系数及点火延迟时间叁者合理优化匹配,才能实现最佳的内弹道性能。(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怡,余永刚[3](2016)在《液体随行装药内弹道计算中液滴喷雾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行装药是一种能在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膛压曲线充满系数,从而提高弹丸初速的新型技术。针对30 mm液体随行装药结构,建立内弹道零维模型,其中随行液体药采用喷雾燃烧模型。为了寻找较好的液滴直径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定直径液滴模型、气动破碎的变直径液滴模型以及破碎液滴直径呈正态分布的模型进行内弹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3种液滴直径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液滴直径呈正态分布的模型计算结果最接近实验值。(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梁泰鑫,肖忠良,吕秉峰,马忠亮,代淑兰[4](2015)在《颗粒固结发射药作随行装药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颗粒固结发射药应用于随行装药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随行装药方案。通过密闭爆发器与30 mm弹道炮试验,对该随行装药的点火延迟时间、力学强度、燃速和燃烧性能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依托随行装药高力学强度,延迟机构可对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进行控制。初步验证了该随行装药的燃烧性能基本稳定。增加延迟机构的厚度、乙基纤维素(EC)含量,均可使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延长。增加随行装药的粘结剂含量、压制密度,均可使其力学强度增加、燃气释放速率降低。随行装药具有较高的燃速,粘结剂含量5%、压制密度1.5 g·cm-3时,随行装药燃速最大值是6/7发射药的46倍。主装药量113 g、延迟机构厚0.4 mm时,在最大膛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行装药在内弹道试验中的初速较标准弹丸初速增加73.3 m·s-1,增幅约8%。(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5年11期)
梁泰鑫,吕秉峰,马忠亮,肖忠良[5](2015)在《一种随行装药的燃烧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随行装药的点火延迟控制及能量释放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随行装药方案,采用密闭爆发器与30 mm火炮试验对其延时机构的有效性、能量释放的稳定性及燃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依托随行装药高密实性,延时机构可对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主装药量一定,延时机构厚度存在较佳值,以获得较优的随行装药效应;试验结果基本稳定,初步验证了随行装药结构可靠,燃烧性能基本稳定,有较好的能量释放规律;随行装药具有较高的燃速、燃气释放速率,多-125发射药含量95%时,其燃速最大值是6/7发射药的46倍,最大动态活度达7.4 MPa-1·s-1.改变随行装药中多-125发射药的含量,其燃速、燃气释放速率可调。(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祁臣勇,朱林[6](2015)在《随行装药的响应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是优选出30 mm火炮随行装药结构的点火延迟时间、随行药燃速和随行药量叁者的优化组合,保证在最大膛压不超出指标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弹丸初速。采用固体随行装药零维内弹道模型编写程序求模型数值解,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在点火时间1.71~1.83 ms,随行药压力全冲量在20~100 k Pa·s,随行药量25~35 g范围内分析叁种因素对弹丸初速和最大膛压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求出了局部最优解并用模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模拟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随行装药弹丸初速比相同膛压水平下非优化实验的结果提高约5%。(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邹华,陆欣,周彦煌[7](2015)在《固体差动随行装药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原理的固体差动随行装药的高初速火炮发射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克服传统随行装药技术提高初速必将伴随射弹底部最大压力增加的缺点。它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差动原理,实现不同组合件之间的速度不同,自动压缩储能室使随行工质向弹后连续喷射,有效抑制和消除了弹丸运动引发的稀疏波影响,提高了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推导了差动随行组合弹丸不同组合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弹载工质物理量分布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飞行弹丸底部最大压力、弹重及弹丸行程等不变条件下,随行药量取10.2kg,某大口径火炮的弹丸初速可提高26%,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提高约44%。该方案可为火炮提高初速和实现超远程发射提供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5年01期)
祁臣勇[8](2015)在《随行装药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选出30 mm随行装药结构的点火延迟时间、随行药燃速和随行药火药力叁者的优化组合,保证在最大膛压不超出指标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弹丸初速。采用固体随行装药零维内弹道模型编写程序求数值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随行装药结构的优化试验方案,利用正交表安排数值模拟试验,运用综合平衡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优选方案并用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优选方案为:点火延迟时间1.766 ms,随行药燃速系数2.67×10-8m/(s.pan),随行药火药力1 050 MPa.dm3/kg。验证结果说明用正交法安排数值模拟试验可以优选出较好的随行装药结构参数。(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邹华[9](2014)在《基于差动原理的新型随行装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现代战争需要,大幅地提高智能弹药火炮的初速至关重要,而随行装药技术是公认的能够明显提高火炮初速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对随行装药技术的研究,按其工作模式不同,主要有捆绑式、弹底粘结式和包容式等。虽然这些随行技术都有一定的增速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如捆绑式和粘结式随行装药要求具有比主装药更高的燃速,有时甚至要求具有特别高的燃速;而包容式随行装药,其弹丸消极重量增加较多。从而给随行装药方案的实现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特别当要求现有随行装药较大幅度提高射弹初速时,最终都将伴随弹底最大压力明显增加,即伴随射弹承受过载的增加的风险,这是这几种随行装药发射方案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然而,这对于火炮发射智能炮弹而言,过载超过极限是不允许的。为了克服传统随行装药方案存在的缺点,本文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研究:1.简要地评述了现有几种随行装药方案提高初速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包容式固体随行装药方案,建立了内弹道理论模型,并编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式固体随行装药在取得一定增速效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增加射弹过载和显着增加射弹消极质量等问题,其中关于射弹过载对智能弹药的重要性在以往同类论文中尚未充分展开研究和讨论。2.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包覆随行装药发射方案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针对105mm坦克炮建立了包覆阻燃层受热融化与随行发射条件下两区域内弹道模型,并编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和编制的相应软件是正确可信的。初步研究表明,在不改变火炮和弹丸结构以及不增加最大膛压和弹丸过载条件下包覆随行装药取得4.4%的增速效果,且弹丸不存在消极质量问题。理论研究表明若将随行药量相对主装药的比例调整至30%左右,包覆随行装药方案的初速增幅将达到6.7%。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随行装药方案,该方案运用差动原理,采用多体组合设计,保证发射过程中弹丸不同组合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实现弹载随行工质能自动向弹后空间连续喷射。在弹后空间高温燃气作用下,喷射出来的未燃随行工质就地继续燃烧,产生的燃气能有效弥补或消除弹丸运动引发的稀疏波影响,从而提高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弹丸初速得以显着提高。同时,构建了设计必要条件,为通过内弹道优化、设计出既能增加初速又能有效地控制射弹过载的差动自喷弹药奠定了基础。4.建立了液体发射药作为随行装药的差动随行发射方案火炮内弹道理论模型,包括差动随行组合弹药动力学模型及弹后空间伴随加质加能的内弹道模型。分别考虑液体药不可压缩和可压缩两种情况,编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现有155mm口径火炮参数及其相应装填条件结果表明,液体差动随行装药可以显着地提高射弹初速,在额定的最大膛压和弹丸过载条件下,比现有常规装药射弹初速的增幅可达到21%。5.建立了采用现有固体发射药作随行药的固体差动随行装药方案内弹道理论模型,并编程进行了多方案数值计算,该方案与现有火炮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计算分析针对两种不同的应用背景,一种是以超远程发射需求为背景,以160mm和155mm口径火炮为对象,结果表明,在保持最大膛压、身管行程长、飞行弹重和射弹底部最大压力不变条件下,比常规装药提高初速能达到17%,远远超过现有随行装药方案。第二是以提高现有155mm加榴炮装备的炮射导弹初速和射程为背景,为提高现有炮射智能弹药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寻求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固体差动随行装药方案,在保持现有最大膛压和炮射导弹承受过载不变条件下,提高射弹初速200m/s,提高比例为31.8%;如同时采用次口脱壳设计技术,射弹质量40kg,初速提高260m/s,提高比例为37.7%。6.采用现有修正质点外弹道模型和优化气动参量,对差动随行提高射弹初速而带来的射程增加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差动随行发射方案,增大射距存在很大空间。7.提出了一种弹装电容式高过载微型加速度计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案,其量程为13300g,固有频率高达100KHz,并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本文成果为现有火炮武器系统的改进、革新以及未来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方向,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1)在不改变现有火炮和射弹结构条件下,采用包覆随行装药方案,实质上是通过装药结构的改进设计,可将现装备的火炮初速提高4.4%~6.8%。(2)在不改变火炮最大膛压、射弹过载、弹重和弹丸行程长条件下,采用差动随行装药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弹丸初速(17%~21%)。该发射方案与滑翔弹设计技术相结合,应用于160mm口径火炮,可将50kg质量的弹丸发射至98.85km,从而实现超远程发射;将这一组合技术应用于现有155mm炮射智能弹,可将射程增加100%以上。(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邹华,陆欣,周彦煌[10](2013)在《基于液体随行装药的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药的新型随行装药高初速火炮发射方案。该方案运用差动原理,即多体组合弹丸不同组合件之间的速度差,实现弹载液体药向弹后连续喷射。在弹后空间高温燃气作用下,喷射出的液体药就地燃烧,弥补或消除了弹丸运动引发的稀疏波影响,有效提高了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推导了组合弹体的动力学方程和弹后空间准平衡态热力学体系中弹底不断有质量能量流入的火炮内弹道方程组。数值计算及多方案对比结果表明,某大口径火炮基于液体随行装药组合发射方案,在最大膛压、弹质量及弹丸行程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丸初速可提高26%,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提高约44%。(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随行装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埋头弹火炮的更优性能,基于2次点火及火药程序燃烧控制技术,建立了埋头弹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零维模型。针对某埋头式榴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的初速、膛压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加载随行装药后多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随行装药可提高炮口初速6%;随行装药量、燃速系数及点火延迟时间叁者合理优化匹配,才能实现最佳的内弹道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行装药论文参考文献
[1].豆松松,狄加伟,聂奎,李媛,黄诚.采用包覆随行装药提高炮射导弹内弹道性能的数值预测[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9
[2].钱环宇,余永刚.埋头弹随行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分析[J].弹道学报.2018
[3].刘怡,余永刚.液体随行装药内弹道计算中液滴喷雾模型分析[J].弹道学报.2016
[4].梁泰鑫,肖忠良,吕秉峰,马忠亮,代淑兰.颗粒固结发射药作随行装药的应用研究[J].含能材料.2015
[5].梁泰鑫,吕秉峰,马忠亮,肖忠良.一种随行装药的燃烧性能[J].兵工学报.2015
[6].祁臣勇,朱林.随行装药的响应面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5
[7].邹华,陆欣,周彦煌.固体差动随行装药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分析[J].爆炸与冲击.2015
[8].祁臣勇.随行装药优化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15
[9].邹华.基于差动原理的新型随行装药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0].邹华,陆欣,周彦煌.基于液体随行装药的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研究[J].弹道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