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害虫论文-张圣昕,张大治,马志芳

种子害虫论文-张圣昕,张大治,马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害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境破碎化,斑块面积,豆荚螟,寄生性天敌

种子害虫论文文献综述

张圣昕,张大治,马志芳[1](2019)在《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寄生性天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我国西部荒漠区重要的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其自然种群呈典型的斑块化格局分布。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是危害苦豆子种子的主要害虫,该物种有一些寄生性天敌。于2016-2017年6月至9月苦豆子豆荚成熟期间,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选取了羊场湾(YCW2016,7个斑块)、刘家寨(LJZA,8个斑块;LJZB 6个斑块)3个样地共21个苦豆子植物斑块,调查了各斑块内苦豆子种子害虫(豆荚螟)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等,分析了寄生性天敌的群落结构,生境破碎化、斑块面积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等。结果共获得苦豆子种子害虫寄生性天敌10种,隶属于3科8属。不同样地在种类上稍有差异,小蛾扁股小蜂(Elasmus hyblaeae)、黄愈腹茧蜂(Phanerotoma flava)、黑胸茧蜂(Braccon nigrorufum)、苦豆子扁股茧蜂(Iconella sp.)是3个样地的共有物种,其中小蛾扁股小蜂是共有优势种,分别占寄生性天敌总数量的52.48%(LJZA)、34.85%(LJZB)和22.72%(YCW);古毒蛾金小蜂(Pteromalus orgyiae)是LJZA和LJZB样地的优势种(分别占总数量的29.08%、19.7%),苦豆子扁股茧蜂是YCW样地的优势种(占总数量的37.62%)。3个样地寄生性天敌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4321(LJZB)、1.2124(LJZA)和0.9545(YCW),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6513 (YCW)、1.6340(LJZB)、1.2521(LJZA)。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天敌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景观形状破碎化指数(FS_2)具有不显着负相关关系(R~2=0.70903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景观内部样地面积破碎化指数(FI1)存在不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758665)。对斑块面积与天敌数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y=6.83388937+0.006412211669x,F=3.380、P=0.090、R=0.393441)显示天敌数量与斑块面积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豆荚螟数量与其寄生性天敌数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y=739.284138-4.756675941x,F=5.908,P=0.025,R=0.443904),害虫与天敌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生境破碎化影响豆荚螟寄生性天敌的多样性,寄生性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控制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马志芳,张大治,贺泽帅,张圣昕[2](2019)在《沙冬青种子害虫-天敌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分布格局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沙冬青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豆荚螟是危害沙冬青种子的主要害虫,研究种子害虫及其天敌的区域性空间分布格局是害虫宏观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地统计学是深入研究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之一。2018年5-6月,选择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冬青分布片区,样地面积300m×400m,对样地内的沙冬青进行逐株系统调查并编号,记录其地理坐标,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沙冬青种子害虫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格局。本试验共剥检沙冬青豆荚23755枚,结果显示沙冬青有虫株率为100%,荚内豆粒最多8粒/荚,最少1粒/荚,平均2.5385粒/荚;豆荚受害率23.02%,豆粒受害率14.11%。沙冬青豆荚螟幼虫的数量为0.2969±0.0020个/荚,寄生性天敌数量为0.0120±0.0002个/荚。在受害的豆荚中,绝大多数荚内只有1个豆荚螟幼虫(分别占剥检豆荚总数的18.71%和受害豆荚数的81.28%),有时有2个幼虫(分别占3.37%、14.63%)或3个幼虫(分别占0.74%、3.22%),个别豆荚有4个(分别占0.16%、0.69%)或5个(分别占0.03%、0.15%)幼虫,极少数豆荚可达6个豆荚螟幼虫(分别占0.01%、0.04%%)。根据建模误差最小原则,优选出豆荚螟幼虫的最优模型为高斯模型,天敌的最优模型为球面模型。采用最优模型来拟合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半方差函数值,其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害虫和天敌存在一定空间相关性,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88.61m-434.05m和159.05m-426.88m,说明沙冬青种子害虫豆荚螟的幼虫及其天敌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连续性,其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间隔距离超过最大变程(分别为434.05m和426.88m)时,空间相关性变差,甚至没有相互作用。从空间结构比率看,豆荚螟幼虫的为30.5768%,寄生性天敌的为49.3601%,介于25%-75%之间,表明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程度主要是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最优模型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害虫和天敌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害虫和天敌的空间异质性较强,空间分布呈斑块状,存在空间依赖性和互补性。豆荚螟幼虫在样地中东部至东北部密度相对较大,由样地西南侧向北侧和东侧逐渐增多,东北侧的异质性大于西南侧,而豆荚螟幼虫的寄生性天敌情况则刚好相反,可以看出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空间跟随效应和控制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张大治,张圣昕,马志芳,吴光胜[3](2019)在《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种群数量及危害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豆子是一种典型的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其生长分布呈典型的斑块化格局。于2017年6月至9月在宁夏灵武市宁东镇刘家寨地区选取了LJZ2017A(01—08斑块)和LJZ2017B(01—06斑块)两个样地共14个苦豆子植物斑块,调查了各斑块内苦豆子种子害虫(豆荚螟)的种群数量及其危害率。结果表明:在LJZ2017A样地斑块面积平均为1457.79m~2,种子害虫数量平均为0.69只每荚,密度为0.65只·m~(-2);在LJZ2017B样地斑块面积平均为949.87m~2,种子害虫数量平均1.46只每荚,密度为1.30只·m~(-2)。种子害虫对豆粒的危害率在LJZ2017B样地为49.91%,明显高于LJZ2017A样地的24.50%。种子害虫密度与斑块面积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呈显着下降趋势(F=16.58,P=0.0015, R=0.7617),对豆粒的危害率随着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呈增加趋势(F=7.45, P=0.0183, R=0.6189)。(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戴光明[4](2019)在《噻虫胺18FS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噻虫胺18FS种子处理剂拌种防治水稻害虫,并以高巧、锐胜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噻虫胺18FS防治水稻害虫药效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噻虫胺18FS 5~15 mL拌种1 kg,对处于苗芽期的水稻生长安全及水稻苗期蓟马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对飞虱也有一定的防效。推荐用药剂量为每拌1 kg干种子以噻虫胺18FS 7~9 mL为宜。(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刘刚[5](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及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该实验室自制)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地上害虫花生蚜的综合防治效(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何发林[6](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叁种玉米田地下害虫》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免耕技术、秸秆还田、轮作模式等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导致玉米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以及苯基吡唑类等高残留或剧毒农药控制地下害虫,随着该类药剂的禁用或限用,导致地下害虫防治药剂稀缺,因此,亟待开发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作为玉米地下害虫防治的优选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由杜邦公司发现并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对鳞翅目害虫有较高活性,研究表明其对花生田地下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在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叁种玉米田地下害虫毒力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地下害虫具有增效活性的配方组合;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以及通过拌种处理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综合评价该药剂在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策略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2龄幼虫、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14.8988 mg/L(浸渍法)、8.9531 mg/L(浸虫法)和2.7256 mg/L(浸叶法),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溴虫腈、毒死蜱、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及噻虫嗪复配时均有对小地老虎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及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时均有对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2.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LC_(50)值为1.2397 mg/kg土(土壤混药法),LC_(10)、LC_(25)和LC_(40)剂量处理对沟金针虫营养指标、能量物质含量、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3.氯虫苯甲酰胺对小地老虎具有较高毒力,其LC_(50)值为0.1870μg/g(人工饲料混毒法),LC_5、LC_(25)和LC_(45)剂量处理能干扰小地老虎幼虫取食和消化能力,抑制消化酶活力,降低体内能量物质含量,诱导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繁殖力、生命表参数均有明显影响。4.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69.54%和78.15%;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68%和80.26%;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田间接虫防治效果分别为82.26%和83.87%;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39%和86.27%;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氯虫苯甲酰胺1、2、3、4 g a.i./kg种子剂量玉米出苗后21 d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分别为48.65%、58.11%、66.22%和75.68%。(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何发林,姜兴印,尚佃龙,姚晨涛,李向东[7](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及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以及地上害虫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15 d,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用量为2.40、3.20 g/kg种子处理对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77.42%和82.58%,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7.12%和85.62%;田间拌种处理收获时,2.40、3.20 g/kg种子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田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68.12%和76.33%,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1.38%和80.71%;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对花生蚜的防治效果最高,为36.39%;该药剂拌种处理后对花生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0、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后增产率为16.16%和18.44%。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同时对花生蚜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尚栋亮,于慧敏,张金良,岳瑾,班丽萍[8](2019)在《鲜食玉米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的防控以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3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种衣剂。试验以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为试验品种,比较了3.5%满适金+30%锐胜、福亮(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3种种衣剂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鲜食玉米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没有发现药害植株。种子包衣可提高种子活力和出苗率,其中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京科甜183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91.5%和92.75%;京科糯2010在50亿/g球孢白僵菌的处理下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3.00%,发芽势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达到最高,为91.50%。3种种衣剂都能促进幼苗的株高和干物质的积累。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其中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对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的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9.67%和88.67%。为了既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又能很好的防治地下害虫,生产中推荐球孢白僵菌与低毒种衣剂菌药混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叶世青[9](2018)在《水稻超干种子的贮存及灭杀种子害虫技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贮存处理方法对水稻超干种子的质量进行试验,旨在找出水稻种子长期贮存控制种子发芽率下降和灭杀种子害虫的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干种子经先低温后高温干烘处理成超干种子,然后立即用害虫咬不破材料密封不透气包装超干种子放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自然室温贮存,2年能保障种子超低水分,不生害虫,发芽率无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8年10期)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10](2018)在《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明确在河北省行唐县新发现的一种为害春玉米种子和幼苗根蛆的分类地位、为害特点及不同种植模式下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情况。【方法】以从河北行唐采集的虫源进行室内饲养后,对该虫各虫态进行了形态描述,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种类鉴定;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了该害虫对河北行唐不同种植模式(施腐熟有机肥的玉米单作田、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玉米单作田、施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和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下春玉米的为害情况。【结果】待鉴定根蛆经室内饲养后各虫态的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COⅠ基因和Cytb基因分别与GenBank的灰地种蝇COⅠ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99%,从而确定其为灰地种蝇幼虫。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被灰地种蝇幼虫为害后不能萌发,幼苗被害后萎蔫枯死;在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中为害严重,种子和幼苗总被害率高达39. 33%,被害玉米苗单株最高虫量为8头。【结论】首次报道了灰地种蝇在中国为害玉米,该虫可为害玉米种子和幼苗根系,在施用未腐熟动物粪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具有较高的危害风险。(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种子害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分布格局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沙冬青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豆荚螟是危害沙冬青种子的主要害虫,研究种子害虫及其天敌的区域性空间分布格局是害虫宏观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地统计学是深入研究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之一。2018年5-6月,选择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冬青分布片区,样地面积300m×400m,对样地内的沙冬青进行逐株系统调查并编号,记录其地理坐标,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沙冬青种子害虫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格局。本试验共剥检沙冬青豆荚23755枚,结果显示沙冬青有虫株率为100%,荚内豆粒最多8粒/荚,最少1粒/荚,平均2.5385粒/荚;豆荚受害率23.02%,豆粒受害率14.11%。沙冬青豆荚螟幼虫的数量为0.2969±0.0020个/荚,寄生性天敌数量为0.0120±0.0002个/荚。在受害的豆荚中,绝大多数荚内只有1个豆荚螟幼虫(分别占剥检豆荚总数的18.71%和受害豆荚数的81.28%),有时有2个幼虫(分别占3.37%、14.63%)或3个幼虫(分别占0.74%、3.22%),个别豆荚有4个(分别占0.16%、0.69%)或5个(分别占0.03%、0.15%)幼虫,极少数豆荚可达6个豆荚螟幼虫(分别占0.01%、0.04%%)。根据建模误差最小原则,优选出豆荚螟幼虫的最优模型为高斯模型,天敌的最优模型为球面模型。采用最优模型来拟合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半方差函数值,其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害虫和天敌存在一定空间相关性,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88.61m-434.05m和159.05m-426.88m,说明沙冬青种子害虫豆荚螟的幼虫及其天敌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连续性,其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间隔距离超过最大变程(分别为434.05m和426.88m)时,空间相关性变差,甚至没有相互作用。从空间结构比率看,豆荚螟幼虫的为30.5768%,寄生性天敌的为49.3601%,介于25%-75%之间,表明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程度主要是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最优模型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害虫和天敌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害虫和天敌的空间异质性较强,空间分布呈斑块状,存在空间依赖性和互补性。豆荚螟幼虫在样地中东部至东北部密度相对较大,由样地西南侧向北侧和东侧逐渐增多,东北侧的异质性大于西南侧,而豆荚螟幼虫的寄生性天敌情况则刚好相反,可以看出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空间跟随效应和控制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害虫论文参考文献

[1].张圣昕,张大治,马志芳.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寄生性天敌多样性的影响[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2].马志芳,张大治,贺泽帅,张圣昕.沙冬青种子害虫-天敌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3].张大治,张圣昕,马志芳,吴光胜.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种群数量及危害率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9

[4].戴光明.噻虫胺18FS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J].种子科技.2019

[5].刘刚.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J].农药市场信息.2019

[6].何发林.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叁种玉米田地下害虫[D].山东农业大学.2019

[7].何发林,姜兴印,尚佃龙,姚晨涛,李向东.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学报.2019

[8].尚栋亮,于慧敏,张金良,岳瑾,班丽萍.鲜食玉米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的防控以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9].叶世青.水稻超干种子的贮存及灭杀种子害虫技术探究[J].中国种业.2018

[10].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J].昆虫学报.2018

标签:;  ;  ;  ;  

种子害虫论文-张圣昕,张大治,马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