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潜浮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半潜浮式风力机,全耦合模型,运动反应,响应频谱
潜浮式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新,李昕,施伟,王文华[1](2019)在《超大型半潜浮式风力机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NREL 5 MW无撑杆的半潜浮式风力机支撑平台进行放大设计,用于支撑DTU 10 MW风力机;基于浮式风力机"气动-水动-控制-弹性"全耦合分析模型,使用FAST软件对DTU10 MW浮式风力机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5 MW浮式风力机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风力机大型化后,风荷载低频激励作用更为突出,且系统动力反应有所增加,但整体运动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7期)
石教煌[2](2019)在《半潜浮式平台螺杆钻具+PDC钻头滑动钻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滑动钻进时,PDC钻头上产生的反扭矩变化较大,导致工具面不稳,同时加上半潜浮式平台随涌浪影响产生深沉,造成施加到钻头的钻压不恒定,井下马达承受的扭矩变化,定向工具面也要随之改变,精确定向钻井变得越来越难。通过合理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头及钻进参数,结合半潜平台深沉补偿系统,有效控制定向钻井时PDC钻头上产生的反扭矩及其变化,从而提高钻进效率。(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施伟,郑侃,任年鑫[3](2018)在《南海海况下半潜浮式风机在故障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作为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备受瞩目。随着风力发电由陆上向海洋发展,海上浮式风电发展迅速。[方法]以南海海况下半潜浮式风机为研究背景,采用ANSYS-AQWA分析软件,对浮式风机在南海典型海况下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采用等效载荷法模拟空气动力荷载,采用势流理论计算水动力荷载和系泊系统的锚链荷载。[结果]研究表明:当单根锚链发生断裂时,浮式风机的纵荡和运动会大幅增加,可能会引起平台失控。当两根锚链断裂时,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响应会适当增加。因此建议采用冗余系泊系统,即单组多根锚链,从而在单根锚链失效后为更换锚链赢取时间。[结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深海浮式风电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于舱室破损工况的破损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南方能源建设》期刊2018年04期)
温宇鹏[4](2018)在《基于长期性能的半潜浮式风机平衡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蓬勃发展的风电市场已证明了陆上风电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实力,而我国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同样蕴含着巨量风能亟待开发。深圳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城市,海上风力发电可直接利用到城市的发展中去,故本文的研究将结合深圳市海况,围绕一种合理高效的海上风机长期性能评价方法,以期提高海上风机的长期发电效率和疲劳性能。首先统计分析了深圳市周边海域的24年连续后报海况数据,通过与深圳市海洋局提供的近2年来的风浪实测数据对比,确保长期数值模拟数据的可靠性。其次探究了风速、有义波高和波浪周期等的边缘概率分布形式。最后使用Copula函数给出了风速、浪高和波浪周期叁者的联合分布。直接计算所有长期海况下的风机性能耗时巨大,本章旨在找到一种高效评价浮式风机长期性能的方法。首先,使用最大差异算法在24年的总样本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00组数据。每个海况样本点包括风速、风方向、有义波高、波浪方向以及波浪周期等5个变量。以NERL的OC4Deep Cwind半潜式风机为对象,批量计算其在筛选海况下的风机响应,包括平台的纵摇、纵荡、横摇和横荡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机舱加速度、塔底弯矩和发电量等11个变量。最后通过径向基插值法,重构24年所有海况下的风机响应。进而研究不同超越概率阈值下风机机舱加速度以及平台纵倾对塔底疲劳损伤和风机发电量的影响。针对OC4Deep Cwind半潜式风机基础,设计一套利用压载调节风机平衡的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平台侧浮筒压载的移动与平台倾角的关系,并确保海上风机可通过调节其侧浮筒的压载使得风机基础在不同的风向及风速下都能保证其平台倾角在一定的阈值内,从而减少风机的停机时间、增加发电量,提高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胡超[5](2018)在《半潜浮式风力机平台概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可持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海上风能作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陆上风,海上风具有风速高、湍流小、风向稳定等优势。我国目前建成的海上风电场多采用近岸固定基础风力机,但是我国适合近海风能开发的区域有限,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海上风能,推进国家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走向深海是必然趋势。本文以国家风电产业大开发、促进能源消费革命为背景,针对我国东海地区实际海域情况,基于空气动力学和水动力学理论,采用理论推导、基础设计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东海地区深海风能开发的半潜式浮式风力机平台类型。首先基于浮式平台设计基本原理及目标海域环境条件,设计一种适合我国东南深海海域的半潜式浮式风力机基础。然后基于叁维势流理论,在频域范围内对半潜式浮式风力机基础在规则波中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在湍流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水动力学软件AQWA进行二次开发,将实时变化的风轮载荷加载到基础上进行时域耦合计算。在此基础上,基于悬链线理论设计一种带有弹性索的组合锚泊系统。最后,针对半潜式浮式风力机设计两种不同的锚泊方案,分别对设计工况和生存工况下的平台位移和系泊缆张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极限生存工况下的浮式风力机进行校核,校核结果表明组合系泊系统设计在满足定位要求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降低锚泊线张力,减小锚链疲劳。本文可为半潜式浮式风力机基础运动响应预报及组合锚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并为我国东海深海浮式风电场的开发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邹春玲,廖康平,马庆位[6](2017)在《垂荡板对半潜浮式风机的水动力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能利用向深海处的不断推进,固定式风机在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半潜式浮式风机具有适用水深范围广、成本及施工难度较低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恶劣海况下,半潜式浮式风机通常会产生大幅度运动,对风机结构产生较大载荷,同时影响风机发电效率。为此,有效抑制浮式风机的运动成为设计的关键。本文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垂荡板对浮式风机水动力性能及运动响应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研究无垂荡板、有垂荡板两种情况下半潜浮式风机的水动力性能,并同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数值算法的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垂荡板参数(大小、形状、厚度),研究垂荡板对半潜浮式风机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特性及规律。研究表明垂荡板能够有效地抑制半潜浮式风机的运动幅值。(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期刊2017-09-23)
张新曙,尤云祥,滕明清[7](2016)在《深海半潜浮式生产平台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半潜浮式生产平台FPU(floating production unit)是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基础性装备。针对半潜浮式生产平台的技术特点,系统阐述其各方面特性(包括:总布置、系泊和立管、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与分析等)及相关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南海地理、水文和资源环境等特点,对未来半潜浮式生产平台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陈文文[8](2014)在《新型叁浮筒Windsea式半潜浮式风电基础结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陆地资源是有限的,风电由陆上向海上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海上风电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和应用集中于近海的固定式海上风电,对于科技含量最高的浮式风电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针对我国南海海域海况条件设计了一种装机容量达到3×(3~3.6)MW的新型半潜浮式风电基础,在传统的半潜浮式基础底部增加了叁个浮筒的设计用以增大排水体积和加强整体结构强度。浮式基础的水动力性能、环境运动响应、锚泊系统设计、装机容量及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参考挪威最新研究的新型海上浮式风电基础结构Windsea,基于国内某型号风机算出的上部气动荷载及风机塔筒质量等基本要素,详细设计了叁浮筒半潜式浮式基础结构的主要的浮筒、立柱排水尺寸和整体结构形式,通过GeniE建立完成浮式风电模型,并导出多种类型的有限元模型用于频域、时域分析。2.文中利用HydroD分析浮式基础的水动力性能,通过对整体结构形式、尺寸的调整以及压水板的设计,能够使本文所设计的新型半潜浮式平台水动力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半潜浮式风电平台,浮式基础的纵摇、横摇及垂荡周期要远离南海波浪能量集中区,具有良好的耐波性,适宜在南海海域工作。3.通过DeepC模块完成浮式风电系统在设计的系泊系统约束下的时域分析,要求在短时预报周期内浮式风电系统六自由度位移、偏转响应符合国内外规范要求,设计的系泊系统钢缆强度满足海上风机安全运营要求。针对文中设计的浮式基础进行极限装机容量研究,分析出其最大承载能力。4.稳性是平台性能指标的重要衡量标准,直接关系到造价昂贵的海上风机运行安全和对风资源的利用效率,文中针对浮式平台在各种海况下的整体稳性及破舱稳性展开研究,要求保证风机在工作海况下平稳运行,在极端海况、破舱条件下能够生存。本文所设计的叁风机一体的新型半潜浮式结构平台,相对于国内半潜浮式风电平台的研究是一种创新,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设计平台水动力性能优越,耐波性能良好,3×3MW风电系统能够在有义波高不大于4.5m时安全发电,平台最大装机容量可达3×3.6MW,在50年一遇海况及任意两压载舱破损的情况依然能够保证风电系统的生存。这对我国近海乃至深海风电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6-05)
[9](2013)在《“单浮管可潜浮式集约化海珍品养殖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滨副研究员等发明的"单浮管可潜伏式集约化海珍品养殖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装置是根据海珍品底栖的生长习性特点,通过潜浮升降控制技术,将其沉入水底或不同水层进行集约化养殖生产;它不仅具有同步升降多组养殖箱笼的功能,还可以布置在较为开阔的外海海域,躲避强风暴袭击和赤潮灾害。该装置浮潜操作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移动灵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潜浮式鱼礁,为海洋牧场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养殖增殖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西饲料》期刊2013年05期)
魏跃峰,杨建民,陈刚,胡志强[10](2011)在《深海多立柱半潜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概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floating,drilling,production,storage and offloading vessel,简称FDPSO)是具备油矿钻探、原油生产以及储备等多功能的海洋平台。对FDPSO概念设计过程做了初步研究,提出深海多立柱半潜FDPSO概念,并对其做了稳性计算、水动力性能分析和系泊系统设计,研究该概念在中国南海海域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潜浮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定向滑动钻进时,PDC钻头上产生的反扭矩变化较大,导致工具面不稳,同时加上半潜浮式平台随涌浪影响产生深沉,造成施加到钻头的钻压不恒定,井下马达承受的扭矩变化,定向工具面也要随之改变,精确定向钻井变得越来越难。通过合理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头及钻进参数,结合半潜平台深沉补偿系统,有效控制定向钻井时PDC钻头上产生的反扭矩及其变化,从而提高钻进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浮式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志新,李昕,施伟,王文华.超大型半潜浮式风力机动力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2019
[2].石教煌.半潜浮式平台螺杆钻具+PDC钻头滑动钻井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9
[3].施伟,郑侃,任年鑫.南海海况下半潜浮式风机在故障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2018
[4].温宇鹏.基于长期性能的半潜浮式风机平衡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胡超.半潜浮式风力机平台概念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6].邹春玲,廖康平,马庆位.垂荡板对半潜浮式风机的水动力性能影响研究[C].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2017
[7].张新曙,尤云祥,滕明清.深海半潜浮式生产平台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J].海洋工程.2016
[8].陈文文.新型叁浮筒Windsea式半潜浮式风电基础结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9]..“单浮管可潜浮式集约化海珍品养殖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J].江西饲料.2013
[10].魏跃峰,杨建民,陈刚,胡志强.深海多立柱半潜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概念设计研究[J].海洋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