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艺论文-李健

古代工艺论文-李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镜,磨镜,镜面,修补

古代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19)在《古代铜镜镜面加工修补工艺浅议——以馆藏古代铜镜观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镜面加工修补,是针对铜镜铸后镜面砂眼、铸洞等缺损现象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对这种古代工艺,尤其宋代以后的工艺发展状况,学界关注不多,相关实物资料也几乎未见公开发表、披露。笔者根据文物实践工作中的观察收获,将首博馆藏铜镜中具有明显的铸后镜面加工修补痕迹特点的部分例证,予以公示、介绍。并在实物观察、比较总结的基础上,对这种古代工艺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进行蠡测,同时就该工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展开初步讨论与探究。(本文来源于《首都博物馆论丛》期刊2019年00期)

尚刚[2](2019)在《古代工艺美术留给我们的诸多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演讲地点:人文清华讲坛演讲时间:2019年10月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研究集中在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主张以尽可能全面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以建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发表学术(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1-16)

姚智辉[3](2019)在《对古代错金、鎏金工艺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学界对错金工艺认识的分歧,从器物分析观察、金属器的铭文和文献多角度对"错"和"金涂"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属于不同工艺表述。汉代金属器物铭文中"错"和汉代文献中"错",内涵不尽相同。若将错金作为金属表面工艺,显然参照前者更为合理。错金包括槽—嵌—磨砺系列工序,用嵌错金表述更直接和恰当。金涂即鎏金,认为错金工艺中所谓的第二种金涂法是不存在的,凹槽鎏金存在与否需要实物的证实。(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9年05期)

[4](2019)在《“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9月10日至11日,中国钱币学会与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在山东临淄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白云翔研究员、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刘健副行长及淄博市、临淄区政府领导分别作了开幕讲话和致辞。(本文来源于《中国钱币》期刊2019年05期)

刘瑞,孙雅頔[5](2019)在《“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学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9月10日至11日,"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在山东临淄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钱币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钱币学、考古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钱币》期刊2019年05期)

王静[6](2019)在《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古人制造出来的工艺品更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每件器物都能展现古人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在智慧和技艺的双重作用下,器物的美感具有了多样性、复杂性,成了值得人们赏玩的工艺品。古代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讲究含蓄深沉、典雅蕴藉,向往自然、和谐、恬静的境界,这些思想深入古人内心,表现在古代的工艺品中,展现出了中国独有的美学思想。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分为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典雅(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0期)

王挺[7](2019)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工艺技术史料的类型、分布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笔记小说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但这部分笔记小说对各大类工艺技术的记录不均,其中文房用品制作、工具器械制作和农畜矿产品加工叁大类记载较为丰富全面;工艺技术史料的条目式分布在笔记小说中最为常见,但也经常出现"专卷"记录,这为了解某类工艺技术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极大便利。笔记小说不仅为传统工艺技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记载,有些甚至是独家记载或最早记载,而且为当前传统工艺研究某些重要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主要依据或者类似观点。(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翔[8](2019)在《装饰、风格与源流:印度尼西亚古代工艺美术概览(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古代宗教艺术与设计发展历经本土信仰、佛教初传、夏连特拉王朝以及"更纱织品"四个时期。装饰是贯穿印尼古代宗教艺术与设计文化的重要命题;印度教艺术影响着其艺术文化全局并与佛教艺术双向影响;后印度教、佛教艺术时期,这两种文化艺术渗透到印尼艺术的方方面面,影响直至近现代。(本文来源于《民艺》期刊2019年05期)

陆江艳,郎玉帅,吕杰锋[9](2019)在《中国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散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案例,找出这些古代手工艺的相关设计标准以及这些设计标准所体现出来的多方面文本内容。方法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分别对文献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研究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案例的类型与特质,从历史证据走进现代逻辑诠释。结论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手工艺设计标准案例,从形制、尺度、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设计标准的文本内容及其内涵与特质。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它们并没有对创新构成阻碍,而是为手工艺的基本品质提供了保障。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的实施存在着一些基本形式,目前来看有统一化、组合化、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等基本形式。(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6期)

张翔[10](2019)在《装饰、风格与源流:印度尼西亚古代工艺美术概览(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经本土信仰、佛教初传、夏连特拉王朝以及"更纱织品"四个时期。装饰是贯穿印尼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命题;印度教艺术影响着其文化面貌的全局并与佛教艺术双向影响,在后印度教、佛教艺术时期,这两种文化渗透到印度尼西亚工艺美术的方方面面,影响直至近现代。(本文来源于《民艺》期刊2019年04期)

古代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演讲地点:人文清华讲坛演讲时间:2019年10月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研究集中在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主张以尽可能全面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以建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发表学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健.古代铜镜镜面加工修补工艺浅议——以馆藏古代铜镜观察为例[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

[2].尚刚.古代工艺美术留给我们的诸多视角[N].光明日报.2019

[3].姚智辉.对古代错金、鎏金工艺的再认识[J].华夏考古.2019

[4]..“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在临淄召开[J].中国钱币.2019

[5].刘瑞,孙雅頔.“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专业名词术语研讨会”学术综述[J].中国钱币.2019

[6].王静.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J].艺术家.2019

[7].王挺.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工艺技术史料的类型、分布与价值[J].云南社会科学.2019

[8].张翔.装饰、风格与源流:印度尼西亚古代工艺美术概览(下)[J].民艺.2019

[9].陆江艳,郎玉帅,吕杰锋.中国古代手工艺设计标准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9

[10].张翔.装饰、风格与源流:印度尼西亚古代工艺美术概览(上)[J].民艺.2019

标签:;  ;  ;  ;  

古代工艺论文-李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