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哈尔滨实业开发总公司医院(哈尔滨电机厂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对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间来院进行体检的78例健康人群,将所有人员的血液样本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溶血素进行处理,将其作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处理,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溶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标本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46.8±11.7)g/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标本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偏高,但可以对其进行纠正。

【关键词】新型溶血素;传统溶血素;血常规;血红蛋白

近年来,我国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提升,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也越来越高,检测速度也越来越快。传统溶血素毒性较大,处理难度较高,而新型溶血素作为无毒、环保的试剂,因此在临床检验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医师的欢迎,但其对临床检验的影响尚无太多研究[1]。为此,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间,选择了78例健康的体检人群,对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间来院进行体检的78例健康人群,患者年龄为26-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2±24.5)岁,男性42例,女性36例,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1.2一般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将其平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常规溶血素,将其作为对照组,另一份加入新型溶血素,将其作为观察组。将血液标本采用稀释液稀释,加入全血质控物,标本均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

1.3效果观察

对两份标本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进行调查,所有内容均由检测医师负责调查、整理。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标本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46.8±11.7)g/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标本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也是最基础的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针对贫血、炎症、感染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常规检测还能够对消化道出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2]。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需要对标本进行处理,而标本的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溶血素是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的试剂,传统的溶血素能够利用血红细胞表面的活性促使其溶解,释放血红蛋白,促使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与氰化钾结合后能够形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进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3]。新型的溶血素为无氰型试剂,其稳定性较比传统试剂要差,因此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标本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46.8±11.7)g/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标本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虽然新型溶血素的稳定性较差,标本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调整和矫正,使其获得理想的检查结果。此外,传统的溶血素中含有氰化钾等剧毒物质,在废液处理中要格外谨慎,一旦出现纰漏不仅会威胁医护人员生命,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但新型溶血素则不同,其中不含有剧毒物质,安全性更高,废液处理也更加简便,成本也更低,因此更受到临床中的欢迎。

总的来说,新型溶血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其稳定性较差,因此,在临床检验中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调整,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参考文献

[1]韩霜.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5):172-173.

[2]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625-2626.

[3]白旭纯,林绿红.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5,12(34):194-196.

标签:;  ;  ;  

分析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