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密封论文-蔡智媛,王冰清,彭旭东,郭生荣,孟祥铠

静密封论文-蔡智媛,王冰清,彭旭东,郭生荣,孟祥铠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密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压缩有限元模型,格莱圈,静密封性能

静密封论文文献综述

蔡智媛,王冰清,彭旭东,郭生荣,孟祥铠[1](2019)在《基于两种预压缩模型的格莱圈静密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液压格莱圈密封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对模拟密封圈安装过程中采用的轴向推进和径向压缩两种预压缩有限元模型及相关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给出了两种模型下格莱圈密封应力分布的差异.其次,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下不同压缩率和介质压力对静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下获得的静密封性能影响规律基本相同,且应力分布基本相似,但对密封圈应力集中部位预测结果存在偏差,表现为径向压缩模型下的应力集中部位更靠近空气侧;此外,轴向推进预压缩模型的模拟结果揭示出聚四氟乙烯滑环靠介质侧的倒角处易发生磨损,这一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符合.(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白少先,李栋,樊世超[2](2019)在《真空环境下高温气体静密封界面泄漏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气体热流润滑理论,建立高温气体静密封混合润滑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相关因素对静密封界面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气体温黏效应和稀薄效应后,温度对气体静密封的泄漏率影响显着,温度从200 K升高到400 K时,泄漏率可降低20%以上;泄漏率亦受表面粗糙度大小、方向和分布形式的影响,其中粗糙度大小是主要因素,粗糙度越低泄漏率越小,表面粗糙度由0.8μm减小到0.1μm时,泄漏率可降低约3个数量级。可见,真空低泄漏静密封设计时气体热黏效应不可忽略;低泄漏率静密封表面的工程实现依赖于表面粗糙度的合理设计和工艺实现。(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齐冠然,蔡智媛[3](2019)在《振动环境下O形圈静密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加挡圈O形圈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对高压工况下振动对密封圈静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振动工况下O形圈的密封行为变化,预测密封件易失效部位;其次,对比分析了不同压力和振动幅值对密封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介质压力加剧O形圈被挤入张开的密封间隙,活塞杆振动挤压O形圈材料,从而造成应力集中,因此在介质压力较大时,需要注意防震;而提高挡圈材料的回弹性,能有效防止由于振动造成的O形圈的失效损坏。(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08期)

王欢,向宇,黄乐[4](2019)在《一种静密封寿命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静密封机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加速老化试验以及时温等效原理,以最大接触压力是否大于临界接触压力为失效评价准则,提出一种静密封寿命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试验确定垫片的仿真失效边界,确定密封垫片实现密封功能的临界接触压力,作为寿命评估的判定参数;然后通过加速老化试验,拟合得到垫片的老化模型,并预测正常工况下老化后的接触压力;最后通过比较临界接触压力和老化后的接触压力评估垫片寿命。以一个65℃下要求使用寿命达到10年的垫片为例,介绍寿命预测的方法和步骤。该方法预测使用寿命与台架模拟的结果基本相符,验证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5期)

刘鸣,唐煊,张子煜,张岚,王立权[5](2019)在《气体加载式表面接触静密封实验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接触静密封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静密封介质流经接触表面的泄漏情况,在紧密接触状态下,密封介质泄漏量低、实验周期长,严重降低了实验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气体加载式功能的表面接触静密封实验装置,通过气体压强驱动密封液体通过密封面泄漏,有效缩短实验周期,提高实验效率。实验结果证明气体加载的实验方法与传统密封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5期)

董海军[6](2019)在《建立静密封点泄漏防控机制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泄漏"是石油化工装置难以治愈的"顽疾",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还会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据统计,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约1/5的阀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问题;在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数百起爆炸着火事故中,有近1/3是由泄漏导致的。兰州石化公司2010年"1·7"爆(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安全》期刊2019年04期)

谢宗晟,李吉兴,徐四海[7](2019)在《基于MBD的电机静密封结构工艺协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课题相关概念1、MBD技术MBD技术是信息化在航天机电产品设计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将生产制造和原理设计用同一种"通用语言"进行定义,这种"通用语言"即为叁维数字模型。使用叁维模型替换传统的二维工程图,可以确保电机装配工艺相关讯息的完整性,电机装配工艺所需叁类信息即:产品、工艺和资源,其中产品是指产品中所需装配的具体对象,可能是零件、部件和组件甚至是整机;工艺是指装配产品具体对象的过程、顺序以及方法;资源是指装配产品使用的人员、设备和工具。(本文来源于《智能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沈国强,孔凡胜,潘雅琼,吴欣,施明烁[8](2019)在《唇形密封圈静密封性能快速仿真流程定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唇形密封圈性能评估过程繁琐且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唇形密封圈物理模型与Femap&NX Nastran平台,研究了基于物理模型的唇形密封圈静密封性能快速仿真流程定制技术。首先,基于Mooney-Rivilin模型的橡胶材料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唇形密封圈的轴对称数值模型,针对该模型的非线性问题,采用收敛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收敛性;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了唇形密封圈装配过程中相关密封性能参数,并通过旋转力矩实验验证了密封圈性能评估有限元模拟技术的有效性。其次,基于唇形密封圈物理模型并结合设计工程师对产品性能评估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物理模型的仿真流程定制技术,并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结合Femap API,开发了唇形密封圈密封性能评估软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软件的有效性与通用性,结合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技术,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唇形密封圈静密封性能为目标进行结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密封性能与密封圈性能评估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易文,栗付平,朱丽平,冷显刚[9](2018)在《一种CRH3型动车组制动系统静密封用NBR材料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CRH3型动车组制动系统静密封用NBR材料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NBR的压缩模量、压缩应力松弛变化趋势,并得到了相应的阿累尼乌斯方程。通过100℃高温实际密封制件加速老化和实际功能密封试验,确定了NBR材料的失效临界值,并以NBR材料压缩模量进行寿命预测,预测了CRH3型动车组制动系统静密封用NBR材料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特种橡胶制品》期刊2018年06期)

徐齐[10](2018)在《丁睛橡胶圈微动密封及其静密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法,通过建模分析了丁睛橡胶O形圈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的受力与失效形式。在静态时只承受压力作用,失效形式为边缘倒角处的剪切失效;微动状态下时失效形式取决于移动的速度,当速度小于临界值时,O形圈的工作状态与静态时类似;当速度大于临界值时,O形圈的工作状态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为滑动状态。(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静密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气体热流润滑理论,建立高温气体静密封混合润滑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相关因素对静密封界面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气体温黏效应和稀薄效应后,温度对气体静密封的泄漏率影响显着,温度从200 K升高到400 K时,泄漏率可降低20%以上;泄漏率亦受表面粗糙度大小、方向和分布形式的影响,其中粗糙度大小是主要因素,粗糙度越低泄漏率越小,表面粗糙度由0.8μm减小到0.1μm时,泄漏率可降低约3个数量级。可见,真空低泄漏静密封设计时气体热黏效应不可忽略;低泄漏率静密封表面的工程实现依赖于表面粗糙度的合理设计和工艺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密封论文参考文献

[1].蔡智媛,王冰清,彭旭东,郭生荣,孟祥铠.基于两种预压缩模型的格莱圈静密封性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2].白少先,李栋,樊世超.真空环境下高温气体静密封界面泄漏特性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

[3].齐冠然,蔡智媛.振动环境下O形圈静密封性能分析[J].液压与气动.2019

[4].王欢,向宇,黄乐.一种静密封寿命评估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9

[5].刘鸣,唐煊,张子煜,张岚,王立权.气体加载式表面接触静密封实验装置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9

[6].董海军.建立静密封点泄漏防控机制及实践[J].现代职业安全.2019

[7].谢宗晟,李吉兴,徐四海.基于MBD的电机静密封结构工艺协同设计[J].智能制造.2019

[8].沈国强,孔凡胜,潘雅琼,吴欣,施明烁.唇形密封圈静密封性能快速仿真流程定制技术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9

[9].周易文,栗付平,朱丽平,冷显刚.一种CRH3型动车组制动系统静密封用NBR材料寿命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8

[10].徐齐.丁睛橡胶圈微动密封及其静密封特性研究[J].炼油与化工.2018

标签:;  ;  ;  

静密封论文-蔡智媛,王冰清,彭旭东,郭生荣,孟祥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