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文化论文-蔺九章

食色文化论文-蔺九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游记》,“食色”叙事,结构功能,文化意蕴

食色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蔺九章[1](2011)在《《西游记》中的“食色”叙事形态及其文化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通过"食色"叙事形态营构小说,即唐僧的"被食被色"、妖魔鬼怪的"恶食恶色"、猪八戒的"善食善色"、孙悟空的"反食反色"以及沙僧的"不食不色",几乎整部《西游记》都是依此敷衍而成。透过人类"食色"的自然属性这一富于张力性的叙述来审视人性美丑,洞悉社会世相,极具中华民族审美特色和中国小说的特质,它所传达出的极幻极真、妙趣横生的审美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叙事经验。而且在怡情悦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林方直[2](2010)在《《祝福》的食色文化底韵》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冲破封建礼教对人欲的禁锢扼杀,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肯定张扬食色文化。鲁迅也是张扬食色文化最有力的一员。《祝福》中的"我"寄寓作者的食色文化意识:通过"我"对身临境界和心造境界的依违去就,结合"鱼"的符意、《祝福》篇名、祥林嫂悲剧,论述作品的食色文化底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李春辉[3](2007)在《论唐代仙道小说中的道教食色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仙道小说中常表现出道教关注现实人生、重生恶死的宗教情怀。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仙道小说中蕴含着人们普遍追求享乐的食色文化心理;食色文化是对唐代士人在仕途、婚姻的现实选择中所作的心理补偿和人生抚慰。(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林方直[4](2002)在《《祝福》中的食色文化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有传统的食色文化观念 ,承认食欲性欲是人的自然本性。程朱后儒否定食色 ,“存天理、灭人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使命是 ,猛烈攻击礼教对食色人欲的扼杀 ,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祝福》体现的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主体意识。小说开头再叁声言“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去吃“福兴楼的清炖鱼翅”。这是营造意象 ,是象征隐喻。“我”要弃绝礼教理学窝子 ,向往“福兴楼”,那里能“兴”幸“福”。得鱼即得福 ,因为“鱼”是食色象征符号。(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食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冲破封建礼教对人欲的禁锢扼杀,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肯定张扬食色文化。鲁迅也是张扬食色文化最有力的一员。《祝福》中的"我"寄寓作者的食色文化意识:通过"我"对身临境界和心造境界的依违去就,结合"鱼"的符意、《祝福》篇名、祥林嫂悲剧,论述作品的食色文化底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色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蔺九章.《西游记》中的“食色”叙事形态及其文化意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林方直.《祝福》的食色文化底韵[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李春辉.论唐代仙道小说中的道教食色文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林方直.《祝福》中的食色文化精神[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标签:;  ;  ;  ;  

食色文化论文-蔺九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