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涌流闭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电线路,励磁涌流,小波变换,最小二乘法
涌流闭锁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辉,黄纯,石雁祥,王永红,雷一腾[1](2019)在《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配电线路电流信号中励磁涌流特征被正弦信号掩盖导致其无法被可靠识别、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并存时保护被错误闭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线路电流波形在时域内分割为涌流区段与正弦区段,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各区段信号的幅值与相角;然后,取每个周期内幅值最小的区段,判断其幅值与相角是否满足线路保护动作判据,并据此判定线路运行状况,确定是否闭锁线路保护。所提方案不仅能可靠闭锁线路正常运行中的励磁涌流,而且在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并存时不会出现错误闭锁保护,实现了自适应闭锁。所提方案不需另行设定阈值,且不需获取电压信息,便于工程实现。仿真分析和现场录波数据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邢艳荣,秦佳伟[2](2017)在《浅谈变压器励磁涌流闭锁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变压器现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主要作用是升高或降低电压,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随着使用电压等级也逐渐提高,现场运行方式的改变,使得变压器在运行方式改变时出现励磁涌流,保护动作的正确率有下降趋势,存在保护误动的情况。因此对变压器主保护的差动保护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出涌流闭锁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7年01期)
龙艳红,张志刚,莫铭瑞[3](2013)在《基于交叉闭锁方案的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空载投运变压器过程中会导致相邻的运行变压器出现和应涌流。和应涌流将导致电压下降,产生的电压降导致运行变压器反向饱和,从而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基于此,文中基于交叉闭锁原理,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对额定容量100 MVA,一、二次侧电压比为33/11 kV的二次叁相变压器进行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交叉闭锁方案能实现变压器闭锁,且能防止空投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谐波抑制功能失效时误动,进而能解决和应涌流问题,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3年03期)
郑伟,张楠,周全[4](2013)在《和应涌流导致直流闭锁极保护误动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4月16日,高坡换流站极2换流变压器充电产生的和应涌流导致处于闭锁状态的极1换流器桥差保护2段(87CBY-2)误动作,极1由闭锁状态退至备用状态。文中对该事件中的保护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磁链的角度对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特点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合闸相位角的角度对叁相和应涌流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和应涌流的产生及和应涌流中衰减很慢的非周期分量导致换流变压器的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是造成87CBY-2误动作的原因。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和应涌流及叁相和应涌流方向不一致进行了仿真,得到跟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针对和应涌流对直流系统保护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措施,并通过高肇直流RTDS仿真系统得到验证,对直流输电工程的实施及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3年11期)
龚剑超,姚向波[5](2011)在《浅谈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闭锁元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闭锁的主要方式,重点介绍当前保护常用的谐波制动原理的几种常见闭锁方式,并介绍了波形识别原理及应用。(本文来源于《水电站机电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郑玉平,刘小宝,张哲,潘书燕[6](2011)在《基于谐波闭锁涌流的样本电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二次谐波励磁涌流制动使用的2种差电流:Y,d转换差电流ia-ib和D,y转换差电流ia-i0。分析表明,2种方法识别涌流效果相当,存在转换过程中造成二次谐波减小情况,空投时容易出现误动情况,不宜采用分相闭锁。在基于更真实反映励磁电流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样本电流ia+xi0判断励磁涌流的方法。理论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断励磁涌流,实现单相制动,提高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闭锁的可靠性和空投故障灵敏性。同时,通过10 000多组的批量实验仿真数据和现场空投实例,验证了新方法较其他差电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敏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1年18期)
郑涛,曹志辉[7](2009)在《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二次谐波闭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变压器空投时差动保护中3种不同电流相位补偿方式识别涌流的效果,表明3种电流相位补偿方式识别涌流效果相当,可相互补充。引入模糊识别原理,提出了综合利用3种电流相位补偿方式的思想,适当选取二次谐波隶属度函数,分别求取不同电流相位补偿方式下A,B,C叁相的二次谐波隶属度,进而得到各相的综合隶属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综合隶属度的叁取二原则方式来识别涌流,提高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闭锁的可靠性。动模实验数据和现场实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9年02期)
曹志辉[8](2008)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补偿方式分析及涌流闭锁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容量超高压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应用越来越大。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位置日趋重要,对变压器保护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具有Y/△接线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叁种电流补偿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分析了变压器空载合闸产生单相、两相和叁相励磁涌流时各种补偿方式识别励磁涌流的效果,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差动保护TA配置方案来提高励磁涌流的识别能力。在综合叁种电流相位补偿方式基础上,引入模糊识别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二次谐波闭锁方案,通过基于综合隶属度的叁取二原则方式来识别涌流,很好地提高了差动保护的防误动性以及故障情况下差动保护的快速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08-12-01)
孙叶[9](2007)在《和应涌流对变压器TA饱和及涌流闭锁条件影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应涌流影响变压器和发电机正常运行,可能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和应涌流中的直流衰减分量引起电流互感器(TA)饱和,使二次侧波形发生畸变可能导致二次谐波制动式差动保护失效。本文以单相变压器为例,仿真分析了和应涌流对TA饱和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二次谐波制动式差动保护闭锁判据以及现有TA饱和闭锁判据的有效性,并以结合现场实例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7年24期)
刘涤尘,王小璐,郭俊华,田翠华[10](2000)在《励磁涌流闭锁的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正常工作的突出问题 ,分析并利用间断角原理判别变压器中的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 ,采用 80C1 96KC单片机和双端口存储器等数字电路 ,实现一种具有励磁涌流闭锁的微机差动保护装置(本文来源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涌流闭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变压器现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主要作用是升高或降低电压,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随着使用电压等级也逐渐提高,现场运行方式的改变,使得变压器在运行方式改变时出现励磁涌流,保护动作的正确率有下降趋势,存在保护误动的情况。因此对变压器主保护的差动保护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出涌流闭锁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涌流闭锁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辉,黄纯,石雁祥,王永红,雷一腾.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邢艳荣,秦佳伟.浅谈变压器励磁涌流闭锁的方法[J].数码世界.2017
[3].龙艳红,张志刚,莫铭瑞.基于交叉闭锁方案的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J].红水河.2013
[4].郑伟,张楠,周全.和应涌流导致直流闭锁极保护误动作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
[5].龚剑超,姚向波.浅谈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闭锁元件[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1
[6].郑玉平,刘小宝,张哲,潘书燕.基于谐波闭锁涌流的样本电流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
[7].郑涛,曹志辉.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二次谐波闭锁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
[8].曹志辉.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补偿方式分析及涌流闭锁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9].孙叶.和应涌流对变压器TA饱和及涌流闭锁条件影响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7
[10].刘涤尘,王小璐,郭俊华,田翠华.励磁涌流闭锁的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装置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