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轮对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展,弹性定位,影响分析
轮对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楠,李东君[1](2018)在《铁路轮对定位研究及经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向架方面一项重要的不同是轮对定位方式,客车转向架均采用弹簧一阻尼形式的弹性定位,具有适当的一系静挠度,以改善乘坐舒适度,同时又能适应较大的空重车变化,而绝大多数货车转向架为叁大件转向架,轮对采用弹性定位。(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8年12期)
胥朝霞[2](2017)在《基于轮对转臂定位的城轨车辆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也以其节能、环保、准时等优点取得了各大中城市的青睐,这其中广为人知的当属地铁车辆。地铁在解决市民出行难、交通堵和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由于其线路受到地理条件和交通布局的制约,曲线多、曲线半径小,传统转向架难以满足减小车辆运行噪声和降低轮轨磨耗的要求。因此,采用径向转向架对于提升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和改善运行环境有着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设计基于轮对转臂定位转向架开发了采用“叁无”结构的城轨车辆非动力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对轴箱转臂进行重新设计,使其能够与迫导向径向机构相互耦合,起到轮对定位和导向的双重功能,构成新型的地铁车辆径向转向架。新型转臂装置在车辆通过曲线路段时,能够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角有效地传递给轮对,实现转向架的径向导向功能,对于降低车辆运行噪音和轮轨间的磨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利用SIMPACK建立了安装径向转向架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前后轮对均安装径向机构的对称式径向转向架和只有导向轮对安装径向机构的非对称径向转向架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径向转向架车辆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分别为209km/h、207km/h,基本相当,均能满足运行稳定性的要求;二者的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达到GB/T5599-1985的优级;二者的曲线通过安全性指标均小于GB/T5599-1985标准规定的限度值,非对称转向架导向轮对的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均大于对称式转向架,而非导向轮对的曲线通过性能指标一般小于对称式转向架。表明对称式径向转向架能够重新分配轮轨横向力,有效降低轮轨横向力的最大值。为了分析径向杠杆弹性对转向架导向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ANSYS对径向杠杆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子结构分析,并在SIMPACK中建立了对称式径向转向架整车刚柔耦合模型,与刚体模型进行了动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为198km/h,小于刚体模型;车体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为优级;刚柔耦合模型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和轮轴横向力均大于刚体模型,而非导向轮对则相反;刚柔耦合模型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均小于刚体模型,而刚柔耦合模型的磨耗功率和轮对冲角大于刚体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安装对称式径向机构的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更优;而径向杠杆的弹性将削弱其导向功能,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确保径向杠杆具有足够的刚度。(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驰[3](2016)在《高速列车多组轮对叁维缺陷定位探伤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铁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速列车的安全行驶就变得尤其重要,而车轮的健康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最至关重要的保障之一。因此,研制一种快速、准确并且成本低廉的车轮自动探伤检测系统就成了行业内关注的重点。本文研究了一种便携式的对轮对进行叁维缺陷定位智能化探伤系统,其具有车轮缺陷检测快速准确、操作流程简洁、缺陷显示直观、机械结构便携、工作界面友好的特点。论文首先根据跟随式的概念设计出了系统总体方案,以超声波检测为基本方法,采用了多探头组合的检测方式,装置小巧便携且易于固定,在检测过程中叁组采集设备分别固定于叁个不同待检车轮的踏面,采集系统以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机实现实时数据交互,检测轮对数量可选。针对车轮缺陷检测的特点,论文给出了一种以叁维显示方式定位缺陷的方法。该方法以原始A扫波形数据为基础结合超声波特性编写缺陷深度算法,并计算得到缺陷深度信息,再从探头组合中反应缺陷信号的来源分析出缺陷在车轮踏面上的分布,接着通过编码器记录下的信息计算探头相对车轮移动的路程,最后结合上述叁类信息在绘制出的透明叁维车轮中标示出具体的缺陷分布。系统以Labview平台为工具,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所要达到的智能化检测的效果,在检测过程中界面会指引操作人员来完成一系列操作,并采用一键设置的方式省去复杂的操作,还根据Labview编程语言图形化的特点设计出了友好的人机界面,集成对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的功能。在完成系统的硬件的制作和软件编写后,论文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另外,针对该系统未来的发展,论文还探讨了智能化探伤系统与云平台的结合的方案,通过Hadoop分布式系统中的HDFS文件系统将列车在不同机务段检测到的数据快速汇总,并综合评估车轮的健康状态。(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18)
吕陈[4](2016)在《列车轮对加工的几种方法和定位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轮对同钢轨接触的轮缘和踏面就会出现磨耗,就需要对轮对进行旋修,修复轮对的几何尺寸和精度。详细阐述了列车轮对加工的几种方法和定位方式,并从质量和效率方面进行了对比,从中指出了今后轮对加式方面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6年20期)
李国祥[5](2015)在《DLC-25G数控不落轮对车床轴向辅助定位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DLC-25G数控不落轮对车床的实际使用中,由于该车床设计上轴向定位存在不足,导致车轮踏面加工质量达不到段修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分析加工现状,在不改变机床结构的情况下,设计制作了车床轴向辅助定位装置。经实际验证,该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方便,解决了车床轴向定位问题,满足车轮踏面加工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机车车辆工艺》期刊2015年05期)
刘韦,马卫华,罗世辉,刘凯[6](2014)在《轮对轴箱定位偏心引起的轮对纵向振动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双拉杆式轮对轴箱定位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产生轮对轴箱定位偏心的原因,并且由于轮对轴箱定位偏心而使轮对在滚动过程中产生纵向振动,轮对的纵向振动又会引起轮轨纵向蠕滑率的变化,进而引起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机车对轮轨蠕滑力的调整和轮轨黏着的利用。从轮轨接触点位移量动态变化的微观角度分析轮对纵向振动与纵向蠕滑率/力振动之间的关系,并仿真研究轮对纵向振动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轮对发生较大纵向振动时,对机车的垂向平稳性影响较大,而对机车的横向平稳性影响很小;当轮对轴箱定位偏心量达到5mm时,机车的垂向平稳性超标;当一系纵向定位刚度为1.6MN·m-1时,轮对受到的激励频率与其纵向振动固有频率相近,引起轮对的纵向共振,进而使得机车纵向失稳;在轮对纵向振动的作用下,随着轮轨纵向蠕滑率的增大会引起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增大,当轮轨纵向蠕滑力超过轮轨摩擦极限时,车轮将发生宏观滑动进而引起车轮空转。(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张笑华[7](2012)在《直接驱动转向架轮对定位形式及牵引机构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安全、高效、节能、低噪音等特点,直接驱动转向架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直接驱动转向架取消了齿轮传动机构,车轴就是电机转子,轮对的定位导向和牵引力的传递异于传统转向架,因此,分析直接驱动转向架轮对定位形式和牵引机构对直接驱动动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很有必要。以西门子的Syntegra转向架为参考,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直接驱动动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对直接驱动转向架牵引杆节点刚度进行了理论等效分析,推导出牵引杆节点在X、Y、Z叁个方向的等效计算公式,得到牵引杆等节点效刚度的影响因素。对不同的牵引杆节点等效刚度和拉杆长度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得出牵引杆节点等效刚度对动车直线运行性能影响很小;当牵引杆节点横向等效刚度大于二系横向刚度时,对动车的曲线通过有很大的影响,当节点横向等效刚度增大到1e6N/m时,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均超出评价指标;牵引杆长度对动车曲线通过影响有限,但较长的牵引杆对曲线通过是有利的。其次分析了叁角拉杆节点不同的刚度和横向位置对动车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以及一系横向止挡间隙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叁角拉杆的纵、横向定位刚度和节点横向位置的变化对动车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刚度值增大,稳定性增加,当纵向刚度为2e7N/m、横向刚度为5e6N/m、拉杆节点横向位置为0.55m时动车非线性临界速度达到140km/h。叁角拉杆的纵、横向定位刚度和节点横向位置的变化对动车曲线通过影响比较明显,较小的纵、横刚度和横向位置绝对值对动车的曲线通过是有利的。一系横向止挡间隙在1~5mm范围内变化对动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较明显,在5~10mm范围内变化较小,根据计算结果,取一系横向止挡间隙为10mm较合适。(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4-01)
王祯[8](2011)在《轮对超声探伤系统缺陷自动定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对机车车辆走形部件进行严格而精密的检修与监控。尤其是高速动车组的开行给铁路安全检测部门提出了新的考验。目前,德国、法国等铁路发达国家均设计研发了先进的超声车轮探伤设备,我国也自主研发了移动式轮辋轮辐探伤系统,该设备采用先进的相控阵超声探伤技术和常规探伤技术,对各型动车组车轮进行在线的轮辋轮辐探伤,实现对各类疲劳缺陷及材质缺陷的检测。但检测结果中缺陷的定位,还需现场操作员手动拖动标定框实现,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人为误差,限制了探伤效率,难以适应我国高速列车迅猛发展的要求。本课题旨在对移动式轮辋轮辐探伤系统的车轮现场检测数据,设计一系列缺陷定位算法,改善设备实车检测数据分析时间性能指标,提高设备校验标定准确性。本文在调研总结国内外车轮探伤技术及检测设备的前提下,结合对我国高速动车车轮结构特性和相控阵超声车轮探伤工艺分析,对不同检测通道扫查数据中目标缺陷及干扰进行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区域分割、区域生长、对比度自动调节、周期迭加延拓、相关、KMEANS聚类及HOUGH变换等处理的缺陷定位算法。最终实现了检测图像缺陷的准确定位,达到了预期设定的效果。然后利用现场样板轮检测数据验证了各个探伤扫查通道缺陷定位算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定位算法的现场应用实施方案,为后期工作的展开给出了指导意见。(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11-01)
乔力伟,桑琮辉[9](2010)在《新型轮对定位技术在机车抗蛇行运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铁路运输中采用的液压式抗蛇行减震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当列车由直线线路进入曲线线路时,转向架必定随线路径向发生回转,传统的液压式抗蛇行减震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向架的这种回转,增加了车轮与钢轨以及道岔之间的磨损;加之液压减震器在工作时容易损坏,使用寿命很短.结合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非接触式电磁减震技术在刚性转向架抗蛇行运动中的应用:通过闭合电磁铁电路的形式解决直、曲线线路转向架回转问题.(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姚远,张红军,罗赟[10](2009)在《轮对纵向定位误差对高速动车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高速动车模型,通过改变轮对初始偏转角来模拟轮对安装误差以及运用过程中一系橡胶定位装置出现的纵向定位误差,讨论了这些误差对车辆直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系定位纵向误差使得车轴偏转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09年06期)
轮对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也以其节能、环保、准时等优点取得了各大中城市的青睐,这其中广为人知的当属地铁车辆。地铁在解决市民出行难、交通堵和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由于其线路受到地理条件和交通布局的制约,曲线多、曲线半径小,传统转向架难以满足减小车辆运行噪声和降低轮轨磨耗的要求。因此,采用径向转向架对于提升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和改善运行环境有着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设计基于轮对转臂定位转向架开发了采用“叁无”结构的城轨车辆非动力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对轴箱转臂进行重新设计,使其能够与迫导向径向机构相互耦合,起到轮对定位和导向的双重功能,构成新型的地铁车辆径向转向架。新型转臂装置在车辆通过曲线路段时,能够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角有效地传递给轮对,实现转向架的径向导向功能,对于降低车辆运行噪音和轮轨间的磨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利用SIMPACK建立了安装径向转向架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前后轮对均安装径向机构的对称式径向转向架和只有导向轮对安装径向机构的非对称径向转向架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径向转向架车辆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分别为209km/h、207km/h,基本相当,均能满足运行稳定性的要求;二者的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达到GB/T5599-1985的优级;二者的曲线通过安全性指标均小于GB/T5599-1985标准规定的限度值,非对称转向架导向轮对的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均大于对称式转向架,而非导向轮对的曲线通过性能指标一般小于对称式转向架。表明对称式径向转向架能够重新分配轮轨横向力,有效降低轮轨横向力的最大值。为了分析径向杠杆弹性对转向架导向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ANSYS对径向杠杆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子结构分析,并在SIMPACK中建立了对称式径向转向架整车刚柔耦合模型,与刚体模型进行了动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为198km/h,小于刚体模型;车体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为优级;刚柔耦合模型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和轮轴横向力均大于刚体模型,而非导向轮对则相反;刚柔耦合模型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均小于刚体模型,而刚柔耦合模型的磨耗功率和轮对冲角大于刚体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安装对称式径向机构的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更优;而径向杠杆的弹性将削弱其导向功能,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确保径向杠杆具有足够的刚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对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楠,李东君.铁路轮对定位研究及经济影响[J].时代农机.2018
[2].胥朝霞.基于轮对转臂定位的城轨车辆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王驰.高速列车多组轮对叁维缺陷定位探伤系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4].吕陈.列车轮对加工的几种方法和定位方式[J].科技风.2016
[5].李国祥.DLC-25G数控不落轮对车床轴向辅助定位装置研制[J].机车车辆工艺.2015
[6].刘韦,马卫华,罗世辉,刘凯.轮对轴箱定位偏心引起的轮对纵向振动问题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4
[7].张笑华.直接驱动转向架轮对定位形式及牵引机构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2
[8].王祯.轮对超声探伤系统缺陷自动定位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9].乔力伟,桑琮辉.新型轮对定位技术在机车抗蛇行运动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姚远,张红军,罗赟.轮对纵向定位误差对高速动车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J].铁道车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