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照射放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调强放射治疗,腔内放疗,放射性直肠炎
外照射放疗论文文献综述
宋娣,任永霞,刘梦圆,梁天嵩,杨道科[1](2018)在《外照射联合不同时期腔内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不同时期腔内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及对直肠膀胱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75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腔内组(38例)和内外组(37例)。两组均采用IMRT联合腔内放疗,其中两组联合腔内放疗时期不同。腔内组于IMRT第一周末开始实施腔内放疗,内外组于第二周结束后进行。IMRT:1. 8 Gy,1次/d,5次/w,共45 Gy。腔内放疗每周一次,5 Gy/次,共6次。观察两组患者3、5年生存率及直肠膀胱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腔内组3年生存率(81. 6%)较内外组(67. 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内组5年生存率(73. 3%)较内外组(76. 7%)比较,P> 0. 05;腔内组放射性直肠炎3、5年发生率分别为30. 0%和31. 8%,明显高于内外组6. 7%和4.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内组放射性膀胱炎3、5年发生率分别为16. 7%和13. 6%,与内外组相比3. 3%、4. 3%,P> 0. 05。结论外照射期间,两周后开始进行腔内放疗,在不影响远期疗效的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林海敏,孔玲玲,于金明,韩大力[2](2018)在《肝细胞癌外照射放疗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主要为行手术切除、肝移植或消融术。然而,就诊时仅少数病例为可切除病变。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外照射放疗在HCC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放疗对肝功能良好的各期别肝癌均具有明显疗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py,SBRT)可替代射频消融治疗不可行手术切除的早期HCC,放疗联合其他局部或全身治疗,如: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dization,TACE)、索拉非尼适用于局部晚期和远处转移晚期HCC的治疗。粒子束因Bragg峰而较X线具有更佳的剂量分布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重点阐述外照射放疗在各期别HCC治疗中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8年05期)
梁有腾,余辉,张书旭[3](2018)在《基于3种配准方法的宫颈癌外照射放疗累积剂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拟基于3种配准方法(B样条弹性配准、仿射配准和刚性配准),探讨宫颈癌外照射放疗累积剂量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进行了两次放疗定位的10例宫颈癌病例。首先,以第二次扫描的CT图像为参考,采用归一化的互信息(MI)和平均绝对差(MAD)评价3种配准方法(B样条弹性配准、仿射配准和刚性配准)的精度。然后,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将第一次放疗的IMRT剂量,累积到第二次扫描的CT图像,得到3种配准方法的累积剂量D_B、D_F和D_G,最后,以D_B为基准,分别比较D_F与D_B、D_G与D_B的差异。结果:配准精度:本文3种配准方法的MI值分别为1.27±0.02、1.24±0.03和1.24±0.02,MI值越大,精度则越高;MAD值分别为4.93±1.03、6.36±1.59和6.76±1.77,MAD值越小,精度则越高。累积剂量差异:D_F与D_B、D_G与D_B的MAD分别64.8±49.7和72.9±47.5,MAD值越小,剂量差异越小。D_F与D_B、D_G与D_B在直肠和膀胱的V_(50)偏差较大,但是在本研究所选的DVH参数(直肠和膀胱的D_(50%)、V_(50),CTV和GTV的D_(95%)、D_(mean))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不同分次的宫颈癌外照射CT图像进行配准,建议采用叁维弹性配准方法,其配准精度较高,能获得较准确的即往放疗总剂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刘惠明,王奇峰,万欣,贾喜堂,刘波[4](2017)在《~(252)Cf中子近距离放疗加外照射治疗食管鳞癌708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外照射配合内照射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评价锎(~(252)Cf)中子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708例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长治市肿瘤医院2001-01-01-2012-03-01共收治食管鳞癌708例,均采用~(252)Cf中子近距离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6版食管癌分期标准,Ⅰ、ⅡA、ⅡB、Ⅲ和ⅣA期分别为7、254、31、404和12例。近距离治疗2~5次,3.5~5.0Gy/次,总剂量为8~25Gy;外照射剂量为50~56Gy,常规分割,5~6周完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3.6个月、71.6%、41.8%和32.1%。在预后和局部控制率多因素分析中,照射总剂量是唯一与长期生存和局部控制均相关的因素。<60、60~68和>68Gy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5%、35.3%和22.1%,P<0.001。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食管穿孔和大出血。97例(13.7%)发生3度白细胞降低。635例(89.7%)在治疗过程有1~2级的食管炎反应。随访期间18例(2.5%)发生食管穿孔,35例(4.9%)发生大出血。从治疗开始到随访健在,或者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490例(69.2%)患者吞咽普食顺利,放疗后13例(1.8%)发生食管狭窄,需要间断食管扩张治疗。结论 ~(252)Cf中子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提高了食管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毒副作用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7年13期)
马岩,于雷,陈志深,邱玲,葛莹[5](2017)在《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直肠癌术后复发是直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对于直肠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手术还是术后放化疗,其目的均为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因年龄等因素不能手术的患者来说,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放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通过后装腔内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治疗经过。(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齐曼,张文博,王立志,宋冀[6](2017)在《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调强放疗与叁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调强放疗与叁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对比研究。方法:收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中采用叁维适形放疗25例,采用调强放疗25例。比较两种放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调强放疗计划中CI平均0.98,高于叁维适形放疗(0.58),更接近于1;调强放疗计划中HI为0.87,低于叁维适形计划中的1.12;直肠、膀胱、肠道、股骨头在调强放疗计划中受照射的体积均明显小于叁维适形放疗计划;肠道的最大剂量在调强放疗计划中低于叁维适形放疗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计划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获得更高的治疗增益比。(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7年01期)
吴文安,赵金,雎岩,廖娟,梁静[7](2017)在《外照射联合锎-252腔内放疗在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再程外照射放疗联合锎-252腔内放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外照射+腔内)3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照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缓解率、前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患者近期缓解率分别为86.2%(25/29)和75.0%(21/28),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第1、2年生存率分别为24.1%和21.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和食管穿孔,对照组表现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结论:外照射联合锎-252腔内放疗可以提高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局控率,同时食管穿孔的风险增大。(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张文博,齐曼,王立志,廉蕊,郑艳杰[8](2016)在《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叁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计划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在我院放化疗中心住院的21例宫颈癌患者,行CT扫描,设靶区,勾画周围危及器官,剂量50Gy。分别行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照射最大剂量、照射最小剂量、照射平均剂量及周围器官的照射体积,计算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5F-IMRT、7F-IMRT、9F-IMRT的靶区适形度优于3D-CRT;在受累的周围器官保护方面,IMRT计划均优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IMRT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保护方面要好于3D-CRT,同时也表明5野与7野、9野比较,在治疗的经济效益方面有优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6年11期)
甘勇,林珠,林正忠,林浩,陈泽伟[9](2016)在《腘窝固定法减少宫颈癌外照射放疗摆位误差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与腘窝固定法在宫颈癌外照射放疗中摆位误差的优劣,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两组宫颈癌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传统组)和腘窝固定法(改进组),通过Varian TrueBeam治疗系统的锥形束CT(CBCT)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采集摆位误差数据用于比较分析,并依据Van Herk外扩边界计算公式计算两种固定法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扩值。分别以两种外扩值建立新的PTV并计算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结果]传统组与改进组X/Y/Z轴向上PTV外扩值分别为0.63cm、0.65cm、0.76cm和0.61cm、061cm、0.58cm。依据改进组外扩值建立靶区可以显着减少PTV及膀胱、直肠、小肠、骨盆的照射体积(P值均为0.000)。改进组降低了Y轴上误差的倾向性(P值为0.029),缩小了向左,向头、向腹部及向背部的误差大小,传统组及改进组在上述4个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29±0.20)cm、(0.25±0.23)cm、(0.27±0.18)cm、(0.30±0.26)cm和(0.22±0.16)cm、(0.17±0.13)cm、(0.18±0.17)cm、(0.23±0.17)cm,P值分别为0.001、0.000、0.001和0.001。[结论 ]腘窝固定法缩小了宫颈癌外照射放疗所需PTV外扩值,减少了PTV及正常器官照射体积,是一种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肿瘤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张旭,李凯,李娜,贾明轩[10](2016)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同外照射技术所致皮肤受照剂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D-CRT、IMRT、VMAT叁种技术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皮肤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3D-CRT、IMRT、VMAT叁种计划,比较叁种计划间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等剂量学参数及皮肤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度IMRT(0.64±0.04)及VMAT(0.64±0.09)均优于3D-CRT(0.33±0.03)(F=82.2,P<0.05);均匀指数IMRT及VMAT分别为(0.12±0.02)和(0.11±0.02),好于3D-CRT(0.14±0.01)(F=8.1,P<0.05)。皮肤受照剂量比较中V_(30)、V_(40)、V_(45)、V_(50)、Dmean各项指标IMRT及VMAT均好于3C-CRT(F=9.0~125.6,P<0.05);对IMRT及VMAT作进一步LSD比较:V_(30)、V_(5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等于0.109、0.571、0.258),而V_(40)及V_(45)VMAT比IMRT分别降低了5.6%和3.47%(P分别等于0.000及0.027)。结论:左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中相比于3DCRT,IMRT及VMAT两种技术提供了更好的靶区剂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受照剂量;而VMAT相比于IMRT可进一步降低皮肤V_(40)及V_(45)受量。(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6年20期)
外照射放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主要为行手术切除、肝移植或消融术。然而,就诊时仅少数病例为可切除病变。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外照射放疗在HCC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放疗对肝功能良好的各期别肝癌均具有明显疗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py,SBRT)可替代射频消融治疗不可行手术切除的早期HCC,放疗联合其他局部或全身治疗,如: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dization,TACE)、索拉非尼适用于局部晚期和远处转移晚期HCC的治疗。粒子束因Bragg峰而较X线具有更佳的剂量分布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重点阐述外照射放疗在各期别HCC治疗中的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照射放疗论文参考文献
[1].宋娣,任永霞,刘梦圆,梁天嵩,杨道科.外照射联合不同时期腔内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8
[2].林海敏,孔玲玲,于金明,韩大力.肝细胞癌外照射放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8
[3].梁有腾,余辉,张书旭.基于3种配准方法的宫颈癌外照射放疗累积剂量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4].刘惠明,王奇峰,万欣,贾喜堂,刘波.~(252)Cf中子近距离放疗加外照射治疗食管鳞癌708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
[5].马岩,于雷,陈志深,邱玲,葛莹.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
[6].齐曼,张文博,王立志,宋冀.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调强放疗与叁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
[7].吴文安,赵金,雎岩,廖娟,梁静.外照射联合锎-252腔内放疗在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7
[8].张文博,齐曼,王立志,廉蕊,郑艳杰.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叁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探讨[J].河北医学.2016
[9].甘勇,林珠,林正忠,林浩,陈泽伟.腘窝固定法减少宫颈癌外照射放疗摆位误差的价值[J].肿瘤学杂志.2016
[10].张旭,李凯,李娜,贾明轩.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同外照射技术所致皮肤受照剂量的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