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政府论文-段彬

尼赫鲁政府论文-段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尼赫鲁政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印关系,西藏政策,“缓冲区”,“麦克马洪线”

尼赫鲁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段彬[1](2019)在《尼赫鲁政府对藏政策的调整(1949—1951)》一文中研究指出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继承了英国的政策构想,试图利用中国内部动荡之机,支持"西藏独立",以便在中印之间建立"缓冲区"。随着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变得难以为继,印方转而策略性地寻求所谓西藏"自治"。昌都战役爆发后,印度政府外交干涉未果,"缓冲区"的消失促使其着重考虑两国边界问题,进而最终确定了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既定边界"的方针。(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赵毅[2](2017)在《印度尼赫鲁政府排华反华运动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尼赫鲁政府通过颁布宪法,将排华反华政策合法化,以"莫须有"的罪名和设立集中营等措施,在印度全境开始了一场驱逐逮捕华人华侨的运动。尼赫鲁政府排华运动,是印度民族主义的极端体现,是印度力图维护地区霸权野心的表现。印度排华运动给当地的华人华侨带来了永恒的伤痛,妨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化,导致中印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本文来源于《西部发展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王清[3](2016)在《论尼赫鲁政府时期印度的“大国心态”——兼论“大国心态”对中印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印建交后,两国仍存在着边界、安全和西藏等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无法解决的死结。建交初期,新中国怀着真诚的态度,为了两国关系能够长远健康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对印度做出了巨大让步。在印度也愿意做出一定妥协的情况下,两国关系得以进一步向前推进,并在五十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一段友好合作的时期。可见,两国关系是否能够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不在中国方面,而在印度方面。而尼赫鲁政府后期印度愈加膨胀的大国心态,放大了中印之间问题的严重性,影响了中印既存问题的解决,阻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代兵[4](2014)在《论尼赫鲁政府的双重核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尼赫鲁政府时期印度的核政策具有兼顾民用与军用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公开宣布印度决不把核技术用于核武器制造;另一方面,在发展核计划时暗中为制造核武器做准备。此间,印度的《原子能法案》高度强调保密性,科学家得以自由地实施兼顾军事目的的核计划。同时,印度获得了高浓度的武器级钚,并保留了自由使用这些钚的权利。此外,尼赫鲁总理从未放弃在极端条件下印度可以制造并使用核武器的权利。在核裁军问题上,印度的政策也是实用主义的,既积极参加国际裁军议题,主张全面、彻底裁军,又表示如果全面裁军不能实现,印度也应保留包括发展核武器在内的充分的核权利。(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邓红英[5](2013)在《反殖主义与尼赫鲁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之初,相似的反殖经历和诉求将中印两国联合在一起。然而,中印两国的合作基础十分薄弱,在由英国殖民遗产导致的主权纷争和领土矛盾激化后,尼赫鲁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强硬乃至敌对。尼赫鲁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众多,中印在反殖方面的矛盾与分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吕昭义,林延明[6](2012)在《尼赫鲁政府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单边主义及其对1954年《中印协定》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赫鲁政府认为,1954年与中国达成的《中印协定》已全盘解决了中国与印度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该协定及其谈判均未涉及边界问题,因此中印间不存在边界问题。尼赫鲁政府对协定的这一解读是其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施展外交谋略蓄意制造的,其目的在于将印度关于边界问题的单方面主张强加于中国,将其对"麦克马洪线"以南争议地区的侵占合法化。(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母君晨[7](2011)在《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采取进攻性策略的决定——印度对华政策决定因素的一个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印边界问题是影响20世纪中后期乃至21世纪中印关系的一个重大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论题以印度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争端过程中采取进攻性策略的决定为例,简要回顾这一政策形成的过程,并着重从叁个层面分析影响并决定这一政策的因素,从而加深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徐国庆[8](2011)在《南非印度人问题与尼赫鲁政府时期的印度对南非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南非白人政权对南非印度人的歧视与排斥,印度尼赫鲁政府出于民族情感、国家安全、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与南非白人政权的关系日趋恶化。由于自身独立经历、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制约,印度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以支持联合国决议、经济禁运、断交等"非暴力"方式,抵抗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印度对南非的此种"非暴力"抵抗政策,对于聚集世界反对种族政权的舆论,支持人民的解放斗争具有一定的意义。随着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加强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深入,加之中印边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对南非白人政权"非暴力"抵抗政策的调整,亦成为必然。(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1年04期)

马荣久,牛军[9](2010)在《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1949~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需要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它涵盖叁条线索:当时在中印关系中日益凸显的西藏问题、印度国内政治和反对派,以及主要决策者尼赫鲁的认知与心理。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直接催生了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变化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方式。中印争议边界至今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显示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对此既应该从各层面、更需要整体地认识和理解其历史和现实。(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马洪涛[10](2010)在《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但两国关系却长时间受到“西藏问题”的影响,使之不能正常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尼赫鲁政府对藏政策的影响。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当时的两国关系,而且也奠定了今天印度对藏政策的基调。尼赫鲁时期印度在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上,始终都有“以藏制华”的考虑。独立后,尼赫鲁政府继承了英印政府的在藏遗产,否定中国的对藏主权。在1954年两国签署《中印协定》后,印度虽承认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仍支持达赖集团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企图使西藏成为中印间的“缓冲国”。尼赫鲁政府的种种做法,最终导致1962年两国边界冲突的爆发。随后,中印两国关系陷入长期的僵持状态。今天的印度,在对西藏问题上的政策虽有转变,但基本延续了尼赫鲁政府时期的做法。而西藏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在于印度是否放弃“以藏制华”的政策。(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0-06-10)

尼赫鲁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尼赫鲁政府通过颁布宪法,将排华反华政策合法化,以"莫须有"的罪名和设立集中营等措施,在印度全境开始了一场驱逐逮捕华人华侨的运动。尼赫鲁政府排华运动,是印度民族主义的极端体现,是印度力图维护地区霸权野心的表现。印度排华运动给当地的华人华侨带来了永恒的伤痛,妨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化,导致中印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尼赫鲁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1].段彬.尼赫鲁政府对藏政策的调整(1949—1951)[J].中共党史研究.2019

[2].赵毅.印度尼赫鲁政府排华反华运动评析[J].西部发展研究.2017

[3].王清.论尼赫鲁政府时期印度的“大国心态”——兼论“大国心态”对中印关系的影响[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4].代兵.论尼赫鲁政府的双重核政策[J].南亚研究.2014

[5].邓红英.反殖主义与尼赫鲁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J].南亚研究.2013

[6].吕昭义,林延明.尼赫鲁政府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单边主义及其对1954年《中印协定》的解读[J].南亚研究.2012

[7].母君晨.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采取进攻性策略的决定——印度对华政策决定因素的一个案例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8].徐国庆.南非印度人问题与尼赫鲁政府时期的印度对南非政策[J].西亚非洲.2011

[9].马荣久,牛军.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分析框架[J].南亚研究.2010

[10].马洪涛.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0

标签:;  ;  ;  ;  

尼赫鲁政府论文-段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