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乳头水螅论文-杨好强

大乳头水螅论文-杨好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乳头水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分子克隆,原核表达

大乳头水螅论文文献综述

杨好强[1](2013)在《大乳头水螅原癌基因c-Myc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癌基因是参与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正常基因,但当其发生突变后就会变成致癌基因。目前已经已发现100余种原癌基因,其中核酸转录因子c-Myc是许多癌症的致病因子之一。基于2010年完成的低等无脊椎动物水螅基因组计划得到的DNA序列数据进行理论推导,发现水螅具有原癌基因c-Myc类似基因。水螅的原癌基因c-Myc是否也能像高等动物c-Myc一样可以转变为癌基因?水螅的原癌基因c-Myc确切的生理功能是什么?c-Myc在水螅体内的表达是否与水螅较强的再生能力相关?这些疑问亟待解答。鉴于此,我们围绕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运用SMART技术构建了大乳头水螅SMART RACE cDNA文库,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编码区核酸序列全长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c-Myc蛋白分子由转录激活区和HLH(helix loop helix domain)结构域两部分构成。本研究成功克隆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为深入探讨水螅c-Myc的功能及系统进化奠定基础。2.依据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及原核表达质粒pET-LT多克隆位点的特征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出带有特殊酶切位点的c-Myc基因cDNA序列,经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LT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LT-c-My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c-Myc蛋白。重组c-Myc蛋白的成功表达有助于揭示水螅c-Myc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制备c-Myc蛋白抗体等后续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赵凤霞,杨好强,钱小成,潘红春[2](2013)在《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筛选和克隆大乳头水螅发育调控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方法:提取大乳头水螅总RNA后从其中分离mRNA,运用SMART技术构建RACE cDNA文库。为鉴定所构建文库的质量,根据GenBank中大乳头水螅actin基因cDNA序列设计5'RACE和3'RACE的引物及用于扩增act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的引物。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RACE cDNA文库中全长cDNA的长度集中在500-2 000 bp之间。5'RACE、3'RACE PCR及扩增act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时均以本文构建的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为模板,这3个PCR反应均能扩增出产物,产物大小与目标片段预计大小相似。PCR产物分别经T/A克隆及测序后证明为大乳头水螅actin基因cDNA的相应序列。结论:RACE 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通过RACE方法获得大乳头水螅功能基因cDNA全长序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胡正宏,李玉成,郝家胜[3](2011)在《微囊藻毒素-LR对大乳头水螅的急性毒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藻毒素对水生模式动物水螅的毒性效应。[方法]以大乳头水螅(Hydramagnipapillata)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MC-LR溶液处理下,观察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MC-LR对水螅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12.158mg/L,48h的LC50为4.029mg/L,72h的LC50为1.799mg/L。[结论]较低浓度的MC-LR溶液即可引起水螅的死亡,说明蓝藻水华产生的MC-LR对水螅等一些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致水螅等一些低等水生动物的死亡。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的检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10期)

胡正宏,李玉成,郝家胜[4](2011)在《微囊藻毒素-LR对大乳头水螅的急性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藻毒素对水生模式动物水螅的毒性效应。[方法]以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MC-LR溶液处理下,观察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MC-LR对水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2.158 mg/L,48 h的LC50为4.029 mg/L,72 h的LC50为1.799 mg/L。[结论]较低浓度的MC-LR溶液即可引起水螅的死亡,说明蓝藻水华产生的MC-LR对水螅等一些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致水螅等一些低等水生动物的死亡。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的检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9期)

徐金金,潘红春,金灿,郝家胜[5](2010)在《大乳头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基盘再生进程中基盘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情况,探讨水螅基盘过氧化物酶的生理作用。方法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水螅基盘过氧化物酶的表达。结果水螅基盘再生20h后其基盘过氧化物酶开始出现少量表达,其后过氧化物酶表达量逐渐增加;基盘再生52h后该酶表达量趋于稳定。过氧化物酶仅在基盘周边区域外胚层中表达,而在基盘中央区域(反口孔)外胚层中无表达。结论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直接反映了基盘再生时细胞分化过程,基盘表达的过氧化物酶可能在维持基盘结构的稳定上起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郭慧[6](2010)在《恒定磁场对大乳头水螅及日本叁角涡虫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对大乳头水螅及日本叁角涡虫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2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另外还探讨了恒定磁场及磁化水对大乳头水螅和日本叁角涡虫头部再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恒定磁场对大乳头水螅无性出芽生殖及2种抗氧化酶活力有显着影响。培养23d后,所有曝磁梯度下的水螅种群密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梯度下的水螅种群密度,从实验第3d到实验结束,场强190mT梯度下水螅种群密度始终最高。另外,对照梯度下水螅种群瞬时增长率始终明显低于曝磁梯度下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对照组、场强190mT梯度水螅在第7d时种群瞬时增长率最大,第7d后种群瞬时增长率逐渐降低;场强310mT、450mT梯度水螅在第9d时种群瞬时增长率最大,第9d后种群瞬时增长率逐渐降低;而场强418mT梯度水螅在第11d时种群瞬时增长率最大。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SOD和CAT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2.恒定磁场对日本叁角涡虫无性横裂生殖及2种抗氧化酶活力有明显影响。培养15d后,所有曝磁梯度下的涡虫种群密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梯度下的涡虫种群密度,而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SOD和CAT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场强大小在200mT-500mT范围的恒定磁场能促进涡虫的无性横裂生殖,且恒定磁场显着抑制涡虫的SOD及CAT活力。低剂量的磁处理对涡虫的无性生殖有一定的刺激作用。3.恒定磁场及磁化水对大乳头水螅头部再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恒定磁场处理下,再生8h-24h时,磁处理促进了水螅头部再生;再生28h后,所有实验组再生速度均低于对照组。磁化水条件下,再生早期时,磁化水促进了水螅头部再生进程;再生后期,磁化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螅头部再生。4.恒定磁场及磁化水对日本叁角涡虫头部再生具有显着的影响。不同强度的磁处理对涡虫头部再生进程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头部再生的整个发育进程中,场强大小在400mT-450mT范围的恒定磁场下涡虫头部再生速度始终快于其它实验组,促进作用极其显着。磁化水对涡虫的头部再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磁化强度的增加,促进作用明显加强。适度的磁处理(磁场及磁化水)促进了涡虫头部再生进程,加速了伤口愈合。(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徐金金[7](2010)在《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及相关生化与细胞学指标的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及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对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再生进程的影响,并着重对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中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以及刺细胞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及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对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把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温度范围9℃-30℃,每个温度梯度间隔3℃)培养的水螅通过切割手术得到的水螅前段和后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梯度下(温度范围9℃-30℃,每个温度梯度间隔3℃)培养,观察其再生进程。在切割手术前同一培养温度下,随着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的升高(9℃除外),水螅再生完成所需时间呈减少趋势;在切割手术后同一培养温度下,随着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的升高(27℃和30℃除外),水螅再生完成所需时间同样呈减少的趋势。切割手术前高温梯度下(27℃和30℃)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在低温梯度(9℃)下培养,头部和基盘均未再生完成。另外,水螅再生进程中出现了多头和多基盘等异常发育现象。在低温9℃、12℃、15℃下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其身体前段于9℃-30℃下再生完成的水螅中有少数个体出现多基盘的异常现象;低温9℃下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其身体后段在27℃和30℃下再生完成的水螅中有极少数个体出现双头的异常现象。2.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中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变化明显。在20℃时水螅头部和基盘在56h内均可完成再生。随着头部再生时间的延长,水螅SOD和CAT活力呈下降趋势,GSH-PX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随着基盘再生时间的延长,水螅SOD和GSH-PX活力呈下降趋势,CAT活力呈上升趋势。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与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的情况相比存在明显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螅头部再生机制与基盘再生机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3.大乳头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仅在基盘周边区域外胚层中表达,而在基盘中央区域(反口孔)外胚层中无表达。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水螅基盘再生20h后其基盘过氧化物酶开始出现少量表达,其后过氧化物酶表达量逐渐增加;基盘再生52h后该酶表达量趋于稳定。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直接反映了基盘再生时细胞分化过程,基盘表达的过氧化物酶可能在维持基盘结构的稳定上起一定的作用。4.水螅的每个刺细胞中含有一个特殊细胞器即刺丝囊,大乳头水螅体内共有穿刺丝囊、钩刺丝囊、卷刺丝囊、粘刺丝囊4种类型的刺丝囊,并且在水螅不同体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新生头部和身体后部的刺丝囊的类型和数量均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头部再生时间的延长,新生头部穿、钩、卷、粘刺丝囊数量不断增多;而身体后部的穿刺丝囊和钩刺丝囊数量变化不明显,但卷刺丝囊和粘刺丝囊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新生头部不断增加的刺细胞不仅来自于间细胞的分化,还可能来自于其身体后部刺细胞的转移。(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李华玲,潘红春,尹峥花,徐金金,郝家胜[8](2010)在《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pH值对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以及水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螅存活的pH上限为10.5,下限为4.0,水螅存活的最适pH范围为5.5~9.5;pH值对水螅种群增长有显着影响,种群密度及种群瞬时增长率均随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培养15 d后,除了pH 4.0时水螅种群为负增长外,其他pH梯度下的水螅种群为正增长,其中pH 6.5时水螅种群密度最高。以pH 6.5为起始点,随着培养液酸性或碱性的增强,水螅种群密度整体都呈递减趋势。水螅SOD活力的转折点在pH 6.5,当pH值偏离6.5时(酸性或碱性增强),水螅SOD活力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水螅GSH-PX和CAT活力的转折点却在pH 7.0,当pH值偏离7.0时(酸性或碱性增强)GSH-PX和CAT活力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pH 6.5时水螅SOD活力最低与pH 6.5实验组水螅的无性出芽生殖率最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室培养水螅提供适宜的pH值指标。(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赖璟琦,陈仲钊,汪安泰[9](2008)在《大乳头水螅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淡水水螅有效物种已记述36种。史新柏等(1987)对哈尔滨的强壮水螅Hydra robustaIto,1947作过报道;范学铭报道了中国水螅4个新种,即哈尔滨水螅Hydra harbinensisFan、漠河水螅Hydra mohensisFan,199(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8年06期)

大乳头水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筛选和克隆大乳头水螅发育调控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方法:提取大乳头水螅总RNA后从其中分离mRNA,运用SMART技术构建RACE cDNA文库。为鉴定所构建文库的质量,根据GenBank中大乳头水螅actin基因cDNA序列设计5'RACE和3'RACE的引物及用于扩增act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的引物。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RACE cDNA文库中全长cDNA的长度集中在500-2 000 bp之间。5'RACE、3'RACE PCR及扩增act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时均以本文构建的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为模板,这3个PCR反应均能扩增出产物,产物大小与目标片段预计大小相似。PCR产物分别经T/A克隆及测序后证明为大乳头水螅actin基因cDNA的相应序列。结论:RACE 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通过RACE方法获得大乳头水螅功能基因cDNA全长序列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乳头水螅论文参考文献

[1].杨好强.大乳头水螅原癌基因c-Myc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赵凤霞,杨好强,钱小成,潘红春.大乳头水螅RACEcDNA文库的构建[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

[3].胡正宏,李玉成,郝家胜.微囊藻毒素-LR对大乳头水螅的急性毒性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

[4].胡正宏,李玉成,郝家胜.微囊藻毒素-LR对大乳头水螅的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5].徐金金,潘红春,金灿,郝家胜.大乳头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

[6].郭慧.恒定磁场对大乳头水螅及日本叁角涡虫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7].徐金金.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及相关生化与细胞学指标的动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8].李华玲,潘红春,尹峥花,徐金金,郝家胜.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10

[9].赖璟琦,陈仲钊,汪安泰.大乳头水螅在中国的首次发现[J].四川动物.2008

标签:;  ;  ;  ;  

大乳头水螅论文-杨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