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酶结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盐析法,溶菌酶,酶活力
酶结晶论文文献综述
黄赞良,谈海玉,邓彩思,张兆霞,李泳[1](2017)在《溶菌酶结晶法提取及其酶活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光岩鹌鹑蛋为原料,采用结晶法从蛋清中分离提取溶菌酶。探讨不同条件对溶菌酶收率及活性的影响,确定溶菌酶最佳的分离提取条件:盐析Na Cl质量分数为5.1%,pH=10.7,盐析时间为120h,收率达到0.378%,酶活力达到13700 U/mg。(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7年05期)
Anastassios,C.Papageorgiou,陈进银,李多川[2](2015)在《嗜热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结晶、晶体结构解析与催化残基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Beta-1,3-葡聚糖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真菌的众多生长发育过程。尽管目前仅有真菌的一个内切Beta-1,3-葡聚糖酶晶体结构被解析,但它的催化残基是推测性的,没有实验证明;另一方面,真菌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的晶体结构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的Beta-1,3-葡聚糖酶(CtGluN)为研究对象,将它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层析纯化蛋白并进行结晶,得到了它的晶体。X-衍射显示:酶蛋白以单分子不对称形式存在。定点突变实验表明:保守的Q167、Q218、E608、E631涉及酶的催化活性。产物鉴定显示:它是一种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目前酶的晶体结构正在解析中。酶晶体结构解析和定点突变为理解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的催化机制和热稳定性提供证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期刊2015-10-23)
Anastassios,C.Papageorgiou,陈进银,李多川[3](2015)在《嗜热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结晶、晶体结构解析与催化残基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Beta-1,3-葡聚糖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真菌的众多生长发育过程。尽管目前仅有真菌的一个内切Beta-1,3-葡聚糖酶晶体结构被解析,但它的催化残基是推测性的,没有实验证明;另一方面,真菌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的晶体结构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的Beta-1,3-葡聚糖酶(Ct Glu N)为研究对象,将它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层析纯化蛋白并进行结晶,得到了它的晶体。X-衍射显示:酶蛋白以单分子不对称形式存在。定点突变实验表明:保守的Q167、Q218、E608、E631涉及酶的催化活性。产物鉴定显示:它是一种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目前酶的晶体结构正在解析中。酶晶体结构解析和定点突变为理解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的催化机制和热稳定性提供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20)
姬燕培,朱命冬[4](2014)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对溶菌酶结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添加剂,研究离子液体对溶菌酶结晶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离子液体对溶菌酶晶体数量与尺寸、晶体形貌及蛋白质纯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离子液体对结晶过程影响的作用机制.离子液体通过增大溶菌酶的溶解度和其自身低蒸气压两种途径,降低了溶菌酶在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更有利于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得到更好的结果.如避免多晶态现象的发生,增大晶体的尺寸,降低溶菌酶样品纯度的要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离子液体未改变晶体的晶型结构,但可提高晶体的衍射分辨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王永先,吴文惠,包斌,宋瑞瑞,孙立春[5](2012)在《纤溶活性化合物GDG对溶菌酶结晶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鸡蛋白溶菌酶的稳定性、溶解性和易结晶性,被结晶学家作为蛋白质结晶理论的模板而深入研究。通过优化四方晶系溶菌酶的结晶条件,在含5%氯化钠和0.02%迭氮化钠,pH5.2的0.1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中,15mg/mL溶菌酶晶核数量较少,晶体尺寸最佳。向溶菌酶中添加GDG,得到添加GDG(CGDG/CHEWL分别为2:1,1:1,1:2)的溶菌酶晶体,并对添该晶体进行同步辐射光源衍射,收集其叁维结构数据。结果显示GDG可促进溶菌酶晶核的形成,但晶体的尺寸有所减小。由电子密度图可知GDG对溶菌酶的主链和氨基酸残基侧链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姬燕培[6](2010)在《亲水性离子液体1,3-二丁基咪唑氯代盐在溶菌酶结晶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可设计的结构特性使其成为潜力巨大的功能性材料,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使离子液体在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蛋白质结构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X-射线衍射是确定蛋白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但迄今为止,适合X-射线衍射的蛋白质晶体的获取仍是这一领域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发展蛋白质结晶技术以获取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亲水性离子液体1,3-二丁基咪唑氯代盐(BBimCl)为添加剂,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研究了离子液体对蛋白质结晶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离子液体对溶菌酶晶体形貌与数量、晶体生长速度以及蛋白质结晶纯度要求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对所得晶体进行结构测定及解析;并探讨了离子液体对溶菌酶结晶过程影响的相关作用机理。实验发现结晶过程中离子液体可有效地增大溶菌酶的溶解度、降低溶菌酶的过饱和度;离子液体的低蒸汽压有利于调节结晶过程中达到过饱和度的速率和控制晶体生长速率,避免多晶态现象的发生并能够显着增大晶体的尺寸,得到更适合衍射分析的高质量晶体;此外以离子液体为添加剂可显着降低结晶过程中对溶菌酶样品纯度的要求,在高浓度杂蛋白共存的情况下仍能得到高质量的溶菌酶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不影响溶菌酶晶体的空间结构,离子液体的阳离子进入晶体结构内部,其结合位点位于溶菌酶分子表而的狭长空隙,与周围的Trp(色氨酸)62、Trp63、 Aspi(天冬氨酸)101残基之间有相互作用。将新鲜鸡蛋清经过稀释、酸化、加热、冷冻干燥处理后,无须加入外来晶种,采用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即能实现蛋清中溶菌酶的直接结晶,所得晶体具有较高活性和纯度,这为实际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姜萍萍[7](2010)在《离子液体诱导溶菌酶结晶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药物不断涌现,其独特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蛋白质结晶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且蛋白质晶体体积较小,脱水易碎裂,对X-射线的衍射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对温度特别敏感,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下晶体会损坏。制备适合X-射线衍射的蛋白质晶体是蛋白质结晶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严重制约着蛋白质工程等新型生物技术的发展。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盐类化合物。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的分离过程中被称作“绿色溶剂”。本文就是以溶菌酶为实验对象,研究[C_4mim]BF_4,[C_4mim]Cl,[C_4mim]Br,[bmim]I四种离子液体对溶菌酶结晶过程及晶体性质的影响,并对结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了溶菌酶的溶解度,及不同离子液体添加剂对溶解度的影响,并与溶解度经验方程相关联;使用激光动态法测量了离子液体对溶菌酶结晶诱导期的影响,并计算出表面张力和初级成核速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各种热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溶菌酶晶体热变性及热降解过程进行了热动力学研究,用模型函数法(model-fitting method)和无模型函数法(model-free method)求解动力学方程。采用冷却结晶获得溶菌酶晶体,通过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XRD谱图、傅立叶转换红外谱图、拉曼谱图对离子液体诱导溶菌酶结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添加离子液体诱导溶菌酶结晶使溶菌酶晶体形态改变,并且XRD分辨率改善;利用实时在线拉曼光谱仪分析不同离子液体添加剂下过饱和度对溶液中溶菌酶分子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对获得的溶菌酶晶体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研究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诱导溶菌酶结晶对其晶体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示离子液体作用下,溶菌酶晶体的活性提高。在实验的基础上使用Material Studio软件Morphology模块中BFDH、Growth Morphology模型对溶菌酶的理论晶习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获得两种晶型溶菌酶晶体形状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0-06-01)
郭云珠,尹大川,耿利强,卢慧蘻,叶雅静[8](2009)在《超导磁体模拟失重无容器环境下的溶菌酶结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结构生物学的迅猛发展,X射线衍射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手段。而叁维结构的解析需要提供高质量、合适尺寸的蛋白质晶体。本研究利用超导磁体模拟失重无容器环境,进行了溶菌酶结晶研究。研发了一套无容器悬浮设备及周边的控温、焦距光圈可调实时动态观察系统。实验条件为:溶菌酶:30 mg/ml,氯化钠40 mg/ml,pH=4.6,T=20℃。研究发现,超导磁体模拟失重无容器条件下,晶体生长和溶解过程均与磁体外的对照实验结果有所不同。在磁体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期刊2009-08-27)
陶凤云,张新妙,马润宇[9](2006)在《溶菌酶结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菌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型蛋白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晶机理和方法的研究。概括了溶菌酶的结构、性质及应用,总结了溶菌酶的常用结晶方法,探讨了近年出现的新的结晶方法,介绍了结晶条件、结晶机理及主要的观测方法,展望了溶菌酶结晶过程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刘均洪,邱龙辉,曹红光,张媛媛,曹树煜[10](2006)在《一种新的酶结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低酶液纯度的过氧化物酶快速结晶实验,经丙酮-硫酸铵协同沉淀纯化后,快速加入硫酸铵,得到了尺寸为40μm×30μm的晶体。活性检测证实,所得到的晶体为过氧化物酶晶体。结果表明,尽管酶溶液纯度不高,但当迅速达到过饱和时,仍然可以结晶,这与传统的蛋白质结晶过程明显不同。此外,研究了一种新的酶纯化工艺:丙酮-硫酸铵协同沉淀纯化,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06年01期)
酶结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菌Beta-1,3-葡聚糖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真菌的众多生长发育过程。尽管目前仅有真菌的一个内切Beta-1,3-葡聚糖酶晶体结构被解析,但它的催化残基是推测性的,没有实验证明;另一方面,真菌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的晶体结构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的Beta-1,3-葡聚糖酶(CtGluN)为研究对象,将它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层析纯化蛋白并进行结晶,得到了它的晶体。X-衍射显示:酶蛋白以单分子不对称形式存在。定点突变实验表明:保守的Q167、Q218、E608、E631涉及酶的催化活性。产物鉴定显示:它是一种外切Beta-1,3-葡聚糖酶。目前酶的晶体结构正在解析中。酶晶体结构解析和定点突变为理解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的催化机制和热稳定性提供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结晶论文参考文献
[1].黄赞良,谈海玉,邓彩思,张兆霞,李泳.溶菌酶结晶法提取及其酶活力的探讨[J].云南化工.2017
[2].Anastassios,C.Papageorgiou,陈进银,李多川.嗜热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结晶、晶体结构解析与催化残基鉴定[C].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5
[3].Anastassios,C.Papageorgiou,陈进银,李多川.嗜热真菌Beta-1,3-葡聚糖酶结晶、晶体结构解析与催化残基鉴定[C].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4].姬燕培,朱命冬.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对溶菌酶结晶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4
[5].王永先,吴文惠,包斌,宋瑞瑞,孙立春.纤溶活性化合物GDG对溶菌酶结晶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2
[6].姬燕培.亲水性离子液体1,3-二丁基咪唑氯代盐在溶菌酶结晶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
[7].姜萍萍.离子液体诱导溶菌酶结晶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8].郭云珠,尹大川,耿利强,卢慧蘻,叶雅静.超导磁体模拟失重无容器环境下的溶菌酶结晶研究[C].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2009
[9].陶凤云,张新妙,马润宇.溶菌酶结晶的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刘均洪,邱龙辉,曹红光,张媛媛,曹树煜.一种新的酶结晶方法[J].化学工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