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扬子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笔石带,优质页岩,形成环境,五峰—龙马溪组
中扬子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韩京,蔡全升,黎洋,李旭文[1](2019)在《海相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以中扬子地区秭归新滩剖面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地球化学和岩石学方法,从古盐度、古气候、古生产力、海域封闭性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分析中扬子地区秭归新滩剖面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并探讨了优质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模式。结果表明:中扬子地区五峰—龙马溪组优质页岩以硅质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五峰组至埃隆阶底部;优质页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潮湿、低盐度—正常盐度、弱封闭—半封闭的缺氧环境中,并且具有较高的古生产力;海相优质页岩的发育是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以及陆源—生物硅质供应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埃隆期之后,随着扬子板块的持续向西北推进,海域面积不断萎缩,生物硅质供应降低,陆源碎屑供应迅速增加,优质页岩不再发育。最后,总结了海相优质页岩的发育模式。(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郑志锋[2](2019)在《中扬子地区晚中生代构造转型—秭归盆地沉积及黄陵背斜隆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扬子地区晚中生代盆-山演化对深入理解华南大陆中生代构造转型及南北重力梯度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秭归盆地侏罗纪地层沉积相及砂岩碎屑组分的系统分析,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探讨了秭归盆地沉积充填、周缘造山带盆-山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地貌转型过程。(1)通过秭归盆地多个剖面的野外地质观察,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结构及沉积构造特征,对秭归盆地沉积相进行了分析。早侏罗世早期为河流沉积,中晚期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湖泊相碎屑岩。中侏罗世由温暖潮湿的湖泊环境过渡为炎热干燥的河流环境,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曲流河相碎屑岩。晚侏罗世继承了中侏罗世的沉积特征,主体为一套曲流河相沉积。(2)综合秭归盆地砂岩碎屑组分、古水流方向、黄陵背斜及周缘造山带隆升历史分析,秭归盆地沉积物来源在侏罗纪经历了两次明显的转变。早侏罗世,秭归盆地下侏罗统桐竹园组古水流方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石英含量高,变质岩岩屑为主要岩屑成分,指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北北西方向的南秦岭地区。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湖盆沉积中心逐渐向西迁移,古水流方向转变为南西向。中侏罗统砂岩长石及岩屑含量明显增多,火山岩屑和变质岩屑特征明显,结合部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指示位于盆地北东方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盆地主要物源区。中侏罗统砂岩碎屑组分的垂向变化记录了秭归盆地东北部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强烈抬升剥蚀。晚侏罗世,地层沉积物继承了中侏罗统砂岩部分物源,碎屑物质沿南西西向古河道进入秭归盆地,但上侏罗统砂岩的碳酸盐岩岩屑含量明显增加,表明秭归盆地以东的中扬子地区大面积抬升为盆地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3)低温热年代学的热史演化分析表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秭归盆地东侧黄陵背斜存在差异性隆升。黄陵背斜南部于晚侏罗世隆升,为秭归盆地提供部分沉积物源。至早白垩世早期,黄陵背斜整体隆升,且黄陵背斜北部隆升速率明显高于南部。(4)秭归盆地沉积物来源及黄陵背斜隆升过程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由早侏罗世近南北向挤压至早白垩世早期近东西向挤压的转变。早侏罗世,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近南北方向汇聚。中侏罗世,扬子陆块顺时针侧向持续俯冲挤入,秦岭-大别造山带发生北东-南西向强烈地构造挤压。晚侏罗世,秭归盆地东北方向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沿襄樊-广济断裂带向中扬子陆块发生逆冲推覆。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域应力转变为近东西向挤压,形成秭归盆地-黄陵背斜-当阳盆地东西向展布的构造格局。晚白垩世,研究区应力转变为近东西向伸展。(5)秭归盆地-黄陵背斜正处于东西两侧构造差异的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上,通过低温热年代学热演化历史分析指示:晚侏罗世中国大陆地区构造地貌表现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至早白垩世早期,构造地貌沿现今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转变为东西分异,早白垩世早期(140-120Ma)可能是现今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形成的初始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康玉柱[3](2019)在《中扬子地区是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扬子地区包括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中扬子地区从构造上可划分为江汉盆地、秭归盆地、湘鄂西地区、湘中地区和洞庭湖地区。取得页岩气首次重大突破2017年5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湖北西部宜昌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3-25)
周思宇,肖传桃,杨爱英[4](2018)在《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微生物礁和壳体生物礁》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松滋和宜昌地区下奥陶统发育有丰富的生物礁,其中,以南津关组、分乡组和红花园组最为发育,包括微生物礁和壳体生物礁。微生物礁中造礁生物主要为蓝藻类,壳体生物礁造礁生物以苔藓虫、瓶筐虫类和海绵类为主,其次为蓝藻类。这些造礁生物也随着时间而呈现出一定的发育和演化规律。其中,南津关组主要以葛万藻Girvanella为主的蓝藻类生物作为主要造礁生物,以形成微生物礁-迭层石礁为特色,其类型在松滋刘家场地区发育最全面,包括层状、波状、柱状以及凝块状迭层石礁(肖传桃等,2018)。近年来在南津关组下部首次发现有柄棘皮动物Pelmatozoan最早形成的障积礁(肖传桃等,2016),该类生物不仅可以单独成礁,还可以与低等微生物蓝藻类一起联合形成宏体生物-微生物礁即有柄棘皮动物Pelmatozoan障积礁-粘结礁。分乡组造礁生物除蓝藻类之外出现了底栖固着型并以滤食方式生活的壳体生物如攀苔藓虫及海绵类等。在松滋刘家场地区分乡组下段上部则发育以藻类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灰泥礁及网状凝块石礁丘,在该组的中上部主要发育有由蓝藻类为主及少量瓶筐虫的藻迭层石层状礁,礁体类型主要以波状和柱状体为主;而在宜昌黄花场地区则以发育Pelmatozoan、攀苔藓虫及海绵类等壳体生物礁,体现了两地不同的特色。在红花园组则发育有由多种壳体造礁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礁,其中,在红花园组下部发育有以蓝藻和瓶筐虫为主要造礁生物的藻粘结礁和瓶筐虫壳体障积礁;而在红花园组上部则发育有瓶筐虫、藻类,偶见苔藓虫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瓶筐虫组合礁,附礁生物可见海百合、硅质海绵、腕足类等。上述各组之间的生物礁的演替特征反映出了该地区古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特征;其中,南津关组到分乡组的生物礁类型从障积-粘结礁即迭层石礁到凝块石礁最后到波状-柱状迭层石礁反映了叁个古环境和海平面旋回。而从分乡组上部开始,造礁生物从蓝细菌、苔藓虫向瓶筐虫转化,在向红花园组演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几个次一级海平面变化和几次水体浑浊度增加的过程,其造礁生物类型也慢慢由蓝藻类向瓶筐虫、海绵类转变,微生物逐渐减少。总体来讲,整个中扬子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厚度小和规模变化快的特征,且以微生物礁与壳体生物礁交替生长为特色,其生物礁演化一方面体现了早奥陶世微生物逐渐衰退、微生物礁逐渐减少和壳体生物逐渐复苏甚至辐射以及壳体生物礁逐渐繁盛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了研究区早奥陶世生物礁的生长遭受了多个次一级海平面的变化旋回的控制。最终,由于中奥陶世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和水体不断变深,导致了研究区生物礁发展历史终止。(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王保忠[5](2018)在《创新思维培育 提升成果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调查”项目组与“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组日前联合开展了野外考察与交流活动。基于对我国中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中基础地质问题攻关的共同目标,两个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8-06-20)
常晓琳[6](2018)在《晚奥陶世古海洋环境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奥陶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受到重创。关于此次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奥陶纪古海洋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奥陶纪末期的两次冰川事件和海洋大规模缺氧事件是此次大灭绝事件的主因。然而,几乎所有对海洋缺氧事件的研究均仅关注于奥陶纪末期近100-200万年内的海洋环境变化,鲜有关注晚奥陶世以来至大灭绝前夜古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历程。而后者对全面评价古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及其极端变化对海洋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为揭示奥陶纪生物从大繁荣走向大灭绝过渡时期的古海洋学重大变化模式和规律提供有力的证据。基于此,本论文选择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的大湾沟剖面与中扬子地区宜昌市普溪河剖面出露的上奥陶统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层记录中的草莓状黄铁矿大小和形态分析、微球粒成因研究、沉积相/微相的精细刻画、碳、锶同位素与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重建晚奥陶世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过程,探讨环境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塔里木柯坪地区的大湾沟剖面为全球上奥陶统下部桑比阶(Sandbian)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与点位辅助层型剖面(GSSP),该剖面桑比阶—凯迪阶地层出露完整,富含生物化石。本次研究对大湾沟剖面的上奥陶统地层进行了系统密集采样,并进行碳、氧、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测定,获得该地区碳、氧、锶同位素演化特征。根据锶同位素及生物地层对比厘定了各界线年龄值:桑比阶—凯迪阶界线为453 Ma,其浪组/印干组为450.6 Ma,印干组/铁热克阿瓦提组年龄为450Ma。根据大湾沟剖面碳同位素曲线变化特征,识别出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Guttenberg碳同位素正偏移(GICE)事件,首次发现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的GICE并不仅限于桑比阶—凯迪阶界线处的短暂而迅速的单次正漂移,而是具有叁段式的波状变化规律,可依据波峰将其划分为GⅠ、GⅡ与GⅢ叁个波段。该认识得到了中扬子宜昌地区普溪河奥陶系金钉子剖面上奥陶统碳同位素曲线的佐证,仅在漂移幅度上有所差别。在碳同位素地层曲线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了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析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相结合的方法,重建了晚奥陶世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历程。来自塔里木盆地柯坪大湾沟剖面和中扬子区普溪河剖面的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最大粒径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成明显的负相关,与δ~(13)C曲线则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它们共同表明,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及中扬子地区的古海洋环境经历了极其相似的四个阶段:桑比期—凯迪期初,古海洋环境从硫化环境→次氧化→氧化环境;早凯迪期,为反复的缺氧—硫化阶段,研究区开始长期遭受硫化水体的侵扰;早—中凯迪期,水体硫化持续时间延长,为变化程度剧烈的次氧化—幕式缺氧阶段;中凯迪期进入稳定的滞留缺氧阶段,此时由于海退,水体不断变浅,将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岩性与生物量变化相结合,显示出缺氧硫化水体可能已经侵入到了透光带,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将以往认为是在赫南特阶中期发生的缺氧事件时间大大提前,长期的硫化缺氧环境极可能是奥陶纪末灭绝事件(Late 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简称LOME)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还首次在上奥陶统地层中发现了连续沉积的微球粒,按照成分可分为铁质微球粒、钙质微球粒、硅质微球粒、钛铁质微球粒和有机质微球粒。钙质微球粒、有机质微球粒仅分布与坎岭组下部的层位,结合同层产出大量细菌化石与宏观古生物化石,推断其为生物成因微球粒,应形成于氧化环境;硅质和钛铁质微球粒在剖面其浪组中部连续产出,结合其外部形态、成分组成与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认为是同时期周边地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所致。很好的佐证了草莓状黄铁矿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分析所得的古海洋环境研究结果:坎岭组下部的氧化环境与草莓状黄铁矿所反映的一致,并且火山微球粒频繁出现的层位对应于氧化还原环境频繁变化的早凯迪期,指示火山事件的频繁发生可能是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波动的主要原因。在大湾沟剖面还进一步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识别出了陆源风化加强、火山—热液活动、古生产力变化等重大地质事件。其中通过Hf、Zr、Th、∑REE及Eu*,识别的陆源输入加强事件,其原因可能为火山运动致使陆地生态系统崩溃并促进了大陆风化作用的加强。此外,研究剖面所有样品都表现出明显的正Eu异常,变化趋势由强烈到弱而稳定,说明火山岩浆活动对该地区的影响为先强烈后稳定的过程,这与火山成因微球粒所得结论较为一致。结合上述多方面的分析,本次研究认为火山岩浆活动和与之伴随的海洋缺氧/硫化等一系列环境恶化事件早在晚奥陶世中期已出现,长期的环境恶化可能是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的主因,而其它环境变化事件(如陆源风化加强、火山—热液活动、古生产力)促进了海洋缺氧事件的发生,与生物灭绝之间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但相关证据仍需进一步补充研究。(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雷丽,韩于,李奇[7](2017)在《一体化项目管理创多项施工纪录》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7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宣布:鄂宜页1HF井页岩气调查获重大突破。该井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地层形成于约5亿年前)获得6.02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形成于约6亿年前)获得迄今全球最(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7-07-24)
龙幼康[8](2017)在《中扬子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推进,上扬子威远、中扬子宜昌等地先后在牛蹄塘组(水井沱组)见良好气显示,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该套页岩较为发育,勘探前景广阔。结合中扬子重点钻井取心资料,采用X-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等实验测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认为:牛蹄塘组主要为深水陆棚-盆地相沉积环境,富有机质页岩厚度50~200m,孔隙度2.0%~3.0%。在此基础上,对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孙杰[9](2017)在《中扬子地区下组合成藏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油气源对比、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以及运用TemisFlow软件进行盆地模拟,对中扬子下组合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两套泥质岩是中扬子地区下组合的主要供烃层系,泥盆—二迭纪为中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的主生油期,生烃时间可持续至侏罗纪,且志留系烃源岩以侏罗纪为主供烃期,有利于晚期成藏;鄂西渝东—湘鄂西地区燕山期以来经历了叁段式抬升冷却,晚侏罗世以来的剥蚀幅度,自西北向东南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燕山-喜山期的构造改造程度决定了埋藏条件下保存条件的有效性;鄂西渝东区位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油气运聚,鄂西渝东地区生烃演化时间较晚,志留系烃源岩至今仍保持较好的生烃状态,燕山期以来鄂西渝东地区抬升晚且程度低,封盖条件受影响较小,因此鄂西渝东区至今还是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宋芳,牛志军,何垚砚,杨文强[10](2016)在《中扬子地区南华纪早期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物源特征和古地理格局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华纪早期中扬子地区以鄂中古陆为主体,在其周缘发育以莲沱组为代表、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本文通过对湖北通山、长阳以及湖南杨家坪3个地区代表性剖面的莲沱组及相应层位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已发表的相关成果,对中扬子地区不同地理位置南华纪早期物源特征及其对古地理格局的约束进行探讨。根据研究区碎屑锆石年龄谱~810Ma、~860Ma、~2000Ma及~2500Ma的年龄峰值,认为其物源为典型的亲扬子型,主要物源区为鄂中古陆的隆起剥蚀区;>3000Ma的崆岭杂岩物源只分布于宜昌莲沱、长阳以及随州大洪山地区,在该线南东方向应存在一个地势较低的区域。(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中扬子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扬子地区晚中生代盆-山演化对深入理解华南大陆中生代构造转型及南北重力梯度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秭归盆地侏罗纪地层沉积相及砂岩碎屑组分的系统分析,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探讨了秭归盆地沉积充填、周缘造山带盆-山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地貌转型过程。(1)通过秭归盆地多个剖面的野外地质观察,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结构及沉积构造特征,对秭归盆地沉积相进行了分析。早侏罗世早期为河流沉积,中晚期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湖泊相碎屑岩。中侏罗世由温暖潮湿的湖泊环境过渡为炎热干燥的河流环境,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曲流河相碎屑岩。晚侏罗世继承了中侏罗世的沉积特征,主体为一套曲流河相沉积。(2)综合秭归盆地砂岩碎屑组分、古水流方向、黄陵背斜及周缘造山带隆升历史分析,秭归盆地沉积物来源在侏罗纪经历了两次明显的转变。早侏罗世,秭归盆地下侏罗统桐竹园组古水流方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石英含量高,变质岩岩屑为主要岩屑成分,指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北北西方向的南秦岭地区。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湖盆沉积中心逐渐向西迁移,古水流方向转变为南西向。中侏罗统砂岩长石及岩屑含量明显增多,火山岩屑和变质岩屑特征明显,结合部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指示位于盆地北东方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盆地主要物源区。中侏罗统砂岩碎屑组分的垂向变化记录了秭归盆地东北部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强烈抬升剥蚀。晚侏罗世,地层沉积物继承了中侏罗统砂岩部分物源,碎屑物质沿南西西向古河道进入秭归盆地,但上侏罗统砂岩的碳酸盐岩岩屑含量明显增加,表明秭归盆地以东的中扬子地区大面积抬升为盆地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3)低温热年代学的热史演化分析表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秭归盆地东侧黄陵背斜存在差异性隆升。黄陵背斜南部于晚侏罗世隆升,为秭归盆地提供部分沉积物源。至早白垩世早期,黄陵背斜整体隆升,且黄陵背斜北部隆升速率明显高于南部。(4)秭归盆地沉积物来源及黄陵背斜隆升过程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由早侏罗世近南北向挤压至早白垩世早期近东西向挤压的转变。早侏罗世,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近南北方向汇聚。中侏罗世,扬子陆块顺时针侧向持续俯冲挤入,秦岭-大别造山带发生北东-南西向强烈地构造挤压。晚侏罗世,秭归盆地东北方向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沿襄樊-广济断裂带向中扬子陆块发生逆冲推覆。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域应力转变为近东西向挤压,形成秭归盆地-黄陵背斜-当阳盆地东西向展布的构造格局。晚白垩世,研究区应力转变为近东西向伸展。(5)秭归盆地-黄陵背斜正处于东西两侧构造差异的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上,通过低温热年代学热演化历史分析指示:晚侏罗世中国大陆地区构造地貌表现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至早白垩世早期,构造地貌沿现今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转变为东西分异,早白垩世早期(140-120Ma)可能是现今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形成的初始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扬子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韩京,蔡全升,黎洋,李旭文.海相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以中扬子地区秭归新滩剖面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古地理学报.2019
[2].郑志锋.中扬子地区晚中生代构造转型—秭归盆地沉积及黄陵背斜隆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3].康玉柱.中扬子地区是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区[N].中国石化报.2019
[4].周思宇,肖传桃,杨爱英.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微生物礁和壳体生物礁[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王保忠.创新思维培育提升成果水平[N].中国矿业报.2018
[6].常晓琳.晚奥陶世古海洋环境演化过程[D].成都理工大学.2018
[7].雷丽,韩于,李奇.一体化项目管理创多项施工纪录[N].中国石化报.2017
[8].龙幼康.中扬子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J].江汉石油科技.2017
[9].孙杰.中扬子地区下组合成藏过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10].宋芳,牛志军,何垚砚,杨文强.中扬子地区南华纪早期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物源特征和古地理格局的约束[J].地质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