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减压内固定术,疗效,并发症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霍晓锋[1](2019)在《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某院接受医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其中A组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B组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对应数值(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相当,但前路术后下床活动间较短,且术后住院天数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永灵,丁晓云[2](2019)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占颈部外伤的3.19%,患者颈脊髓损伤后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导致多系统合并症,甚至会引起死亡。这些合并症的预防及发生后的处理与临床护理质量直接有关。对于此类患者,护理的主要任务是积极落实各项基础和专科护理,做好围术期护理,尤其是呼吸道管理及中枢性高热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为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创造条件。我科收治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病程中发生中枢性高热、频(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梅伟[3](2019)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I脊髓高信号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和颈髓内高信号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将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伴有脊髓高信号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前MRI检查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根据患者颈髓内高信号的情况分为3组:A组16例,发现单或双节段髓内高信号,以颈椎间盘突出或(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耿捷,马虎升,王雷,吕振超,卜保献[4](2019)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与保守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3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21例,保守治疗组15例。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JOA评分在治疗3、6、12个月后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手术组治疗后3、6、12个月JOA评分增加幅度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只要全身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段少华,齐秀会,周治国,王河[5](2019)在《康复护理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于我院行手术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颈部神经功能改善的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病几率。(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吴成如,孙国荣,石林新,廖国权,顾庆陟[6](2019)在《12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与患病年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患病年龄特点,为其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年龄分布纳入不同年龄组别,分析各年龄组患者的致伤原因及发病机制。结果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在35-65岁年龄组呈现一高峰,该段年龄组患者活动强度大,损伤机会更多,并且多存在颈椎退行性变,故被认为是其高发人群。结论对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患病的年龄探讨,可对其发生和发展进行评估,有利于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范会龙,吴华荣,连芳,徐伟坤,蔡金生[7](2019)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椎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保守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82例)和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68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柱神经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脊椎功能和神经功能,评估患者治疗12个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相对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分均显着提高,手术组患者提高程度更显着(P<0.05)。治疗12个月,手术组患者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保守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相对保守治疗对患者颈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有更高的改善价值。(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崔学锋,梁文杰[8](2019)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SCIWORA患者34例为研究组,并取同时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予以常规MRI及DTI检查,对比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差异,观察两组DTI检查FA图及ADC图表现差异。[结果]研究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ADC值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RI检查发现研究组大多数患者出现点状、片状或稍长T2信号;且DTI检查发现明显波动异常信号。[结论]DTI可及时有效的发现SCIWORA,能够更加直观反映颈髓纤维束损伤情况,为SCIWORA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黄坤,蔡小军[9](2019)在《影像学检查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以颈椎过伸性损伤为主要损伤机制,患者多有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以及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疾病,导致迟发性颈椎不稳,出现颈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普通X片检查不能发现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但可反映颈椎管狭窄以及颈椎不稳等病理改变,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率,可用于评价颈椎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并明确脊髓损伤节段。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DTI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精准诊断和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2期)
宇洪浩,原泉[10](2019)在《老年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CSCIWFD)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5岁以上CSCIWFD患者304例,利用患者人口学、实验室和手术相关信息,计算CSCIWFD后路术后谵妄发病率。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CSCIWFD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04例患者中有48例(15.79%)发生术后谵妄,年龄65~88岁,平均74.5岁。发生时间为手术当天至手术后3 d之间,平均为1.2 d。谵妄的持续时间为1~8 d,平均为3.1 d。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酗酒史、糖尿病、术后低血红蛋白和脑脊液漏是老年CSCIWFD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酗酒史、糖尿病、术后低血红蛋白和脑脊液漏是老年CSCIWFD后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占颈部外伤的3.19%,患者颈脊髓损伤后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导致多系统合并症,甚至会引起死亡。这些合并症的预防及发生后的处理与临床护理质量直接有关。对于此类患者,护理的主要任务是积极落实各项基础和专科护理,做好围术期护理,尤其是呼吸道管理及中枢性高热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为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创造条件。我科收治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病程中发生中枢性高热、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霍晓锋.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2].张永灵,丁晓云.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
[3].梅伟.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I脊髓高信号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耿捷,马虎升,王雷,吕振超,卜保献.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5].段少华,齐秀会,周治国,王河.康复护理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9
[6].吴成如,孙国荣,石林新,廖国权,顾庆陟.12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与患病年龄探讨[J].颈腰痛杂志.2019
[7].范会龙,吴华荣,连芳,徐伟坤,蔡金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椎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8].崔学锋,梁文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9].黄坤,蔡小军.影像学检查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19
[10].宇洪浩,原泉.老年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
标签: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减压内固定术; 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