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南郑中学723100
摘要:高中物理具有知识深度深、知识面广、应用范围大等特点,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对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猜想与假设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猜想与假设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提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
猜想与假设打破了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它鼓励学生去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还让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的问题和因素,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还开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知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总会碰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把猜想与假设引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去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猜想与假设。
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然后让学生对这些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探究,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常识性知识和实验技能。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感应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有着关联性,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记录,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进行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论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学史时养成不怕失败、勇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2.运用直觉进行猜想与假设。
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科学家的直觉而初步被发现的,高中物理教师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直觉区间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对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学生可能很快会产生直觉和灵感,进而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以电磁感应一课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感应课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电流产生的条件,并让学生试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的应用,进而带领学生去学习奥斯特、法拉第是如何通过自然现象去发现电磁感应进而进行论证和提出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直觉进行猜想与假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3.运用求异思维进行物理知识的猜想与假设。
求异思维又称逆向思维,它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思维方式。高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去进行物理知识的猜想与假设,这样不仅可以使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去进行思维论证,让学生把物理实验中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变为简单的、有利于论证的因素,增加学生对于猜想与假设论证的渠道。例如,教师在讲解楞次定律时,这一课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学习,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求异思维去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课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了提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亚妮翟桀浅探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111。
[2]朱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63+68。
[3]李启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S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