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膜厚度论文-耿涛,孟庆丰,贾谦,张凯,袁小阳

润滑膜厚度论文-耿涛,孟庆丰,贾谦,张凯,袁小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润滑膜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球轴承,润滑膜,脂润滑,乏油润滑

润滑膜厚度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我校脂润滑球轴承的润滑膜厚度研究取得新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昌学院岑辉博士课题组在脂润滑球轴承的润滑膜厚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脂润滑滚动轴承的润滑膜厚度通常使用基础油粘度计算,且前提是假设轴承在全侵入润滑条件下运转。众所周知,这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润滑膜厚度值是不准确的,因为脂润滑滚动轴承通常在乏油润滑条件下运行,导致真实润滑膜厚度比计算所得结果要小。有关文献中点接触情况下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乏油润滑情况下,润滑膜厚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岑辉(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于剑锋,徐新平,丁度坤[2](2016)在《轴承润滑膜厚度超声检测法的可检测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分析了影响刚度模型检测法可检测范围与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对比了两种不同轴承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可检测厚度范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轴承与轴颈的介质材料对刚度模型法可检测范围影响较大,不同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具有不同的可检测厚度范围。以水润滑轴承材料为例,轴承材料为不锈钢时,刚度模型法最大可检测厚度约为10μm,并且亚微米级厚度的检测分辨率高于微米级;当轴承材料为石墨时,刚度模型法更适合于2~50μm范围内润滑膜厚度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6年11期)

耿涛,孟庆丰,贾谦,张凯,袁小阳[3](2014)在《薄衬层结构滑动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薄衬层结构滑动轴承润滑膜厚度超声检测时多次反射回波相互迭加而无法求取膜厚的问题,提出了超声回波信号迭加时润滑膜厚度的求解方法。根据迭加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对薄衬层结构滑动轴承的润滑膜厚超声检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原有需要取得轴瓦-空气界面参考反射回波信号的基础上,由厚衬层轴瓦试件或理论计算得到基体-衬层界面的回波信号幅值谱。然后,分别取得参考回波、不同膜厚时的迭加回波信号与基体-衬层界面回波的频域幅值比,并按迭加信号间幅值比关系得到包含膜厚信息回波成分与基体-衬层界面回波成分在峰值频率处的幅值比,由此幅值比的变化关系得到膜厚测量过程中的反射系数值并最终确定润滑膜厚度值。实验结果表明:当润滑膜厚小于5μm时,测量结果与实际膜厚相吻合;随着膜厚增加,特别是大于7μm后,润滑膜的变化及其厚度由多次测量结果的均值表示。在2.3~10.3μm分布范围内的多次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王文霞,王蔚[4](2014)在《冷轧铝塑性变形区润滑膜厚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冷轧铝过程中轧制塑性变形区域润滑膜形成的特点。根据考虑到表面粗糙度因素而改进的Reynold润滑膜计算方程及材料塑性变形特点,研究发现,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轧制区入口与出口的润滑膜厚度不同,轧制压下量越大,两者的差别越大,因此,更容易导致润滑失效。(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谷高磊,严志军,朱新河,程东[5](2012)在《新型光干涉法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一文中研究指出润滑膜厚度的测量是开展纳米量级薄膜润滑状态研究的关键问题。利用光干涉法相对光强原理研制出一种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在低速低载荷条件下对点接触纯滑动润滑接触中心区润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讨论接触中心区和润滑膜厚度与速度和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已测量的膜厚值已达到纳米量级,在设定工况下润滑膜厚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随载荷增大而减小;比较Hamrock-Dowson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论证明,这种仪器能有效实现对纳米级润滑薄膜厚度的测量。(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2年01期)

王宝顺,林奔,张麦仓,董建新[6](2011)在《G3镍基耐蚀合金管材热挤压工艺润滑行为研究 Ⅰ.玻璃润滑膜厚度模型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G3镍基耐蚀合金管材玻璃润滑热挤压工艺中润滑膜的成膜行为,建立了润滑膜厚度的理论计算模型.同时,针对6000 t卧式挤压机,结合G3合金热挤压工艺有限元模拟分析,对热挤压工艺参数和玻璃润滑剂黏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玻璃润滑膜厚度及完成一次热挤压所需玻璃垫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优化G3合金管材热挤压工艺参数,并进一步获得了玻璃润滑剂黏度性质须满足:玻璃粉的软化温度大约为720℃;在720-800℃,玻璃黏温系数在-0.05℃~(-1)和-0.04℃~(-1)之间;热变形温度1100—1200℃区间的黏度为25—200 Pa.s.(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卢洪,杨沛然[7](2010)在《用多重网格法准确计算弹流润滑膜厚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重网格法求解稳态等温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问题,得到了不同工况下使用不同的差分格式并采用不同的网格时的数值解。分析了对Reynolds方程的楔形项使用不同的差分格式时,数值解随着网格层数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种常见工况下,对楔形项无论是采用两点差分还是叁点差分,随着网格层数的增加,得到的最小膜厚、中心膜厚、第二压力峰值及其出现的位置都会趋于稳定。由数值解归纳出了准确计算中心膜厚与最小膜厚的经验公式。网格层数较少时,将对楔形项分别采用两点差分和叁点差分而得到的膜厚代入该公式,即可求出与网格层数较多时的结果非常接近的膜厚值。(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0年04期)

雒建斌,黄平,温诗铸[8](1995)在《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精密机械中,摩擦副(特别是点、线接触的摩擦副)常处于几个到几十纳米厚的薄膜润滑状态。由于测试技术上的困难,这种状态的润滑机理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支介绍了根据光干涉法测膜的基本原理提出的相对光强原理,并经特定光路设计研制的NGY-2型的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该测量仪具有膜厚测量分辨率及精度高和抗外界光场变化能力强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1995年S1期)

黄平,雒建斌,邹茜,温诗铸[9](1994)在《NGY-2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一文中研究指出近30年来,人们在利用光学方法测量润滑膜的厚度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膜厚测量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测量纳米级润滑薄膜时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分辨率和精度都低等缺点。因此,根据光干涉法测量膜厚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对光强原理,并且经过特定的光路设计,研制了一种NGY-2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在给定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测量仪具有膜厚测量分辨率和精度都高,以及抗外界光场变化能力强等优点.关键词(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雒建斌,黄平,邹茜,温诗铸[10](1994)在《变频法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垫层与单色仪分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波长干涉图像。经过图像处理,使按此原理设计的NGY—1型膜厚测量仪实现了纳米量级的膜厚测量。并对测量仪进行了精度分析和实际测试。(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1994年01期)

润滑膜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分析了影响刚度模型检测法可检测范围与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对比了两种不同轴承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可检测厚度范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轴承与轴颈的介质材料对刚度模型法可检测范围影响较大,不同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具有不同的可检测厚度范围。以水润滑轴承材料为例,轴承材料为不锈钢时,刚度模型法最大可检测厚度约为10μm,并且亚微米级厚度的检测分辨率高于微米级;当轴承材料为石墨时,刚度模型法更适合于2~50μm范围内润滑膜厚度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润滑膜厚度论文参考文献

[1]..我校脂润滑球轴承的润滑膜厚度研究取得新突破[J].许昌学院学报.2019

[2].于剑锋,徐新平,丁度坤.轴承润滑膜厚度超声检测法的可检测范围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6

[3].耿涛,孟庆丰,贾谦,张凯,袁小阳.薄衬层结构滑动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

[4].王文霞,王蔚.冷轧铝塑性变形区润滑膜厚度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4

[5].谷高磊,严志军,朱新河,程东.新型光干涉法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J].润滑与密封.2012

[6].王宝顺,林奔,张麦仓,董建新.G3镍基耐蚀合金管材热挤压工艺润滑行为研究Ⅰ.玻璃润滑膜厚度模型建立及应用[J].金属学报.2011

[7].卢洪,杨沛然.用多重网格法准确计算弹流润滑膜厚度的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0

[8].雒建斌,黄平,温诗铸.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95

[9].黄平,雒建斌,邹茜,温诗铸.NGY-2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J].摩擦学学报.1994

[10].雒建斌,黄平,邹茜,温诗铸.变频法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4

标签:;  ;  ;  ;  

润滑膜厚度论文-耿涛,孟庆丰,贾谦,张凯,袁小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