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缺氧好氧生物滤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回用水,深度处理,两级组合工艺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论文文献综述
娄宏伟,邱兵,陈元彩,邵思城,雷鑫[1](2018)在《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能力有待改善。前置反硝化与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的硝化作用完成快速且充分,但试验对比发现前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比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更好,前者的TN去除率可达53%,明显高于后者40.8%的TN去除率,可见,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能够改善微生物反硝化缺乏碳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最后,经过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能够满足反渗透处理的进水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梅含,樊磊磊,艾海男,刘体淼,何强[2](2015)在《DO对好氧/缺氧生物滤池脱氮过程N_2O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N_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远大于CO2和CH4。研究表明,污水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N_2O产生的主要人为释放源。采用两段式生物滤池工艺,将好氧池和缺氧池串联起来,使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分别在好氧池和缺氧池进行,重点考察DO为2、4、6 mg/L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量。结果表明,当DO为2 mg/L时硝化过程的N_2O产生量最高,达到1.850 mg/g COD。随着DO浓度的升高,N_2O的产生量迅速减少,当DO为4和6 mg/L时N_2O产生量分别降为0.742和0.504 mg/g COD;而DO浓度过高又会促进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生成,当DO为6 mg/L时N_2O产量最大为0.600 mg/g COD。综合硝化、反硝化过程的N_2O总产生量可以发现,当DO>4 mg/L时,继续提高DO浓度,N_2O释放量减小缓慢,因此结合节能降耗考虑控制DO为4mg/L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7期)
李悦,高建锋,赵建树[3](2015)在《缺氧-好氧生物滤池的脱氮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前置反硝化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研究了前置反硝化滤池工艺的启动挂膜特性及C/N值对去除氨氮和总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滤池采用接种挂膜法,21 d挂膜成功;缺氧池采用自然挂膜法,投加乙酸钠7 d后挂膜成功。前置反硝化滤池对实际二级出水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当好氧滤池和缺氧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8、8 min,C/N值为4.7~5.6时,工艺出水NH+4-N、TN和COD浓度分别在0.5、2和15 mg/L以下,达到了《深圳市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5期)
王康伟[4](2015)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磷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诱因。厌氧(缺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AABF)不仅具有同时脱氮除磷功能,同时大量节约碳源。本研究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处理含氮磷废水,利用动态投加碳源方式提高系统除磷、回收磷效果,提高AABF厌氧释磷、好氧吸磷,脱氮效率;研究氨氮和硝态氮进水浓度对AABF不同位置释磷、除磷的影响及其在反应器内的分布规律。探索利用GC-MS检测生物膜中PHAs的最佳方法,并分析动态投加碳源激发释磷的运行方式对AABF脱氮、除磷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动态投加碳源后AABF的TP、TN去除率有明显提高,动态投加碳源后AABF中的生物膜体内合成了大量PHAs,主要用于PAOs除磷的PHB占PHAs的比例有明显提高,PHAs和PHB占细胞干重也有提高,生物膜中的PHAs和PHB浓度均明显提高,说明动态投加碳源对于AABF中的生物膜储存PHAs有显着作用。(2)氨氮和硝态氮的进水浓度对AABF释磷有较大影响,配制四种含氮进水条件:低氨氮、高氨氮、低硝态氮、高硝态氮,AABF释磷和吸磷变化为:低氨氮进水时AABF释磷量最高,达到40±2mg·L-1,高氨氮进水时释磷量次之,为35±1.8mg·L-1。加入硝态氮后,AABF释磷量明显降低,且硝态氮浓度越高,释磷量越低,预计当进水硝态氮浓度高于40mg·L-1时,AABF在缺氧段的缺氧吸磷能力会大于好氧吸磷能力。(3)AABF中低氨氮、低硝态氮、高硝态氮进水时,好氧最终出水磷浓度维持在3.5±0.18mg·L-1左右;高氨氮进水条件下AABF出水磷浓度为4.5±0.22mg·L-1左右。氮源种类和浓度对AABF吸磷速率的影响为:低氨氮、高氨氮、低硝态氮、高硝态氮四种进水条件下吸磷速率依次降低。(4)氨氮在AABF内的去除率较高,低、高浓度的氮源进水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最低出水浓度为0.15mg·L-1、1.5±0.5mg·L-1;高硝态氮进水时总氮的去除率最高,为78%,低氨氮、高氨氮、低硝态氮进水条件下总氮去除率依次降低,最低为47%。(5)建立了GC-MS分析AABF生物膜中PHAs的合适方法。将生物膜消解、萃取分步进行更有利于准确检测PHAs组分和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PHAs为聚3-羟基丁酸,出峰时间为4-6分钟,内标为苯甲酸出峰时间为8分钟;PHAs占细胞干重在动态投加碳源前后分别为1-10%和12-30%。(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5-05-26)
李博,熊小京,赵志新,王慧,郑天凌[5](2009)在《缺氧-好氧生物滤池中高效菌对活性红KN-3B的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效脱色菌在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O biofilter)中对偶氮染料的降解特性,以活性红KN-3B(C.I.reactive red 180)为降解对象,缺氧生物滤池以火山碎石为填料,接种高效脱色菌CK3柯氏柠檬酸杆菌启动,好氧生物滤池以牡蛎壳为填料,接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启动。试验考察了不同工况下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滤池中微生物对偶氮染料活性红KN-3B的脱色和对COD降解的最适pH条件为弱酸性;缺氧滤池中高效菌对色度的去除需要外加碳源,且增加外加碳源有助于脱色率的提高;该高效菌为耐盐菌,当进水NaCl浓度达30 g/L时,色度去除率仍可达93%以上;当染料负荷达500 mg/L时,脱色率仍可达95%。通过紫外-可见扫描图谱分析初步推断CK-3柯氏柠檬酸杆菌对偶氮染料活性红KN-3B的脱色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韩在锋[6](2008)在《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鸭屠宰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依据鸭屠宰废水的特点,将BAF工艺加以改进,增加了缺氧段,形成缺氧-好氧一体式曝气生物滤池,并对宰鸭废水进行了实验,试验结果表明:(1)缺氧-好氧一体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浓度鸭屠宰废水,对COD去除率达79.3%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有关,水力停留时间为4.0h、2.8h和1.25h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8.6%、47.2%和26.0%。(2)实验中在气水比2:1-8:1的范围内,随着气水比的增大,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呈升高趋势。(3)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对COD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当COD容积负荷在2.5kg/(m~3.d)-8.5kg/(m~3.d)范围内变化时,COD的去除率均在79.3%以上;而氨氮的去除率则随容积负荷从0.13kg/(m~3.d)升高到0.88kg/(m~3.d)时,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实验表明,采用出水回流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当回流比提高至2:1以上时,氨氮去除率略有降低。(5)实验还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认为当温度下降至5~12度时,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与出水稳定性都会降低,尤其对氨氮的影响比对COD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卢建国[7](2008)在《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及回用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它具有去除SS、COD、BOD、脱氮、除磷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为强化脱氮效果,本试验增加缺氧段,组成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工艺(好氧生物滤池由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组成),本论文研究该工艺的启动与影响因素、脱氮工艺与过程控制的相关内容以及反冲洗特性。本试验挂膜分两个阶段:闷曝阶段(3d)、自然挂膜阶段(17d),COD_(Cr)及NH_3-N的去除率达到75%左右,挂膜成功。通过试验证明该工艺能有效进行脱氮,其出水水质好,基本上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并且该工艺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容积负荷在0.05~0.91kgNH_3-N/(m~3·d)之间变化时,系统对NH_3-N的平均去除率约为90.8%,出水NH_3-N浓度大部分在5mg/L以下。由于硝化液的大量回流,使得缺氧滤柱的功能较特殊,具有去除有机物、硝化及反硝化多种功能,COD_(Cr)去除率均值32.1%、平均硝化率23.94%,平均反硝化率57.03%。碳化柱完成了对大部分NH_3-N、有机物的去除,平均硝化率38.58%,平均COD_(Cr)去除率24.4%。后面硝化柱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明显,NH_3-N平均减少2.76mg/L,但NO_x~--N平均增加只有0.87mg/L。试验中城市污水的COD_(Cr)/NH_3-N均值7.15,适合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进行,故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NO_2~--N积累问题。通过试验确定该系统较优化的运行参数:总HRT=48min=0.8h(缺氧段20min,好氧段28min,均是最短HRT),气水比1:1~2:1,系统回流比1:1~2:1。反冲洗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功能的关键性操作,本试验采用的反冲洗程序:单独气洗强度为8L/(s·m~2)、单独气洗时间为3min、联合气洗强度为8L/(s·m~2)、联合水洗强度为3L/(s·m~2)、联合冲洗时间6min、单独水洗强度为3L/(s·m~2)、单独水洗时间为4min。通过试验确定反冲洗周期,柱1:24~36h,柱2:2~3d,柱3:5~6d BAF;反冲洗用水量约占产水量的7~9%。对缺氧滤池(柱1)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得反硝化效率不是很高(只达到了57.03%)。(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1)
张忠波,陈吕军[8](2008)在《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硝化菌和异养菌之间相互竞争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采用悬浮填料的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中污染物质沿填料高度的去除规律,发现滤池填料层好氧段内的硝化菌与异养菌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滤池出水中的氨氮浓度,这一点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5-01)
肖文胜[9](2006)在《厌氧/缺氧/两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焦化废水成分复杂,难于处理。以实际焦化废水为对象,采用不同规格的球形轻质陶粒作填料,在上向流厌氧/缺氧/两级好氧生物滤池中对其进行了处理。该工艺的厌氧段强化了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及部分水解功能,缺氧段强化了反硝化脱氮功能,好氧第一级强化了对有机物的去除功能,第二级强化了对氨氮的硝化去除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161.5mg/L、BOD5为271.9mg/L、NH3-N为230.2mg/L、挥发酚为105.5mg/L、氰化物为3.2mg/L、TOC为281.6mg/L,总停留时间为24h,回流比为(3~4)∶1,好氧曝气的气水比为(3~6)∶1的条件下,系统对COD、BOD5,NH3-N、挥发酚、氰化物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95.0%、98.5%、99.8%、93.8%和91.2%,出水水质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6年11期)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_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远大于CO2和CH4。研究表明,污水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N_2O产生的主要人为释放源。采用两段式生物滤池工艺,将好氧池和缺氧池串联起来,使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分别在好氧池和缺氧池进行,重点考察DO为2、4、6 mg/L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量。结果表明,当DO为2 mg/L时硝化过程的N_2O产生量最高,达到1.850 mg/g COD。随着DO浓度的升高,N_2O的产生量迅速减少,当DO为4和6 mg/L时N_2O产生量分别降为0.742和0.504 mg/g COD;而DO浓度过高又会促进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生成,当DO为6 mg/L时N_2O产量最大为0.600 mg/g COD。综合硝化、反硝化过程的N_2O总产生量可以发现,当DO>4 mg/L时,继续提高DO浓度,N_2O释放量减小缓慢,因此结合节能降耗考虑控制DO为4mg/L较为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论文参考文献
[1].娄宏伟,邱兵,陈元彩,邵思城,雷鑫.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2].梅含,樊磊磊,艾海男,刘体淼,何强.DO对好氧/缺氧生物滤池脱氮过程N_2O产生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5
[3].李悦,高建锋,赵建树.缺氧-好氧生物滤池的脱氮效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
[4].王康伟.厌氧(缺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5
[5].李博,熊小京,赵志新,王慧,郑天凌.缺氧-好氧生物滤池中高效菌对活性红KN-3B的降解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09
[6].韩在锋.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鸭屠宰废水的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
[7].卢建国.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
[8].张忠波,陈吕军.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硝化菌和异养菌之间相互竞争关系的研究[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2008
[9].肖文胜.厌氧/缺氧/两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焦化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