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强
(渠县和乐乡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观的影响下,不少语文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串讲串问,面面俱到,生怕学生没有学到,显然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教师要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快乐地成长。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结构呢?我结合自已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一改过去越厨代庖,串讲串问,满堂灌的做法,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1、精选问题。教师应精心筛选,设计思维空间比较广阔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的开放性、探索性、应用性和隐蔽性。
2、推迟判断。教师应留给学生进行思维和实践活动以充足的时间,不要过早地作出评判,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尽可能地展示其思维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3、“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师宁可少讲一点,也要让学生多想一会儿,多争论一会儿。讲了十个问题而学生只会照猫画虎,倒不如让学生吃透一个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小步子,多台阶,大容量,高暗示”等降低学生思维训练水平的模式。
4、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要使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尽可能把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不留隐患,学生的错误暴露得越充分,针对性就越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机”。
二、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他们创造自由,引导他们自主选择,在一定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给学生一种心理自由,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组织学生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读一读。又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精彩的理由。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如喜欢画画的可以把这种景象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喜欢唱歌的以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劲头高涨。他们各抒己见,把认为最精彩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思维活跃,把秋天的迷人景象描述得栩栩如生。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彰显和发展。
三、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形式,学生在独立读书、独立思考、形成自己见解的基础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合作学习不仅能给学生搭建更宽松、自由的学习平台,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让他们集思广益,使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学生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的同步开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而教师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要把握好时机,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巧设悬念,精要点拨,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或新异的见解。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篇篇看似简单、浅薄的课文,其中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题、文中重点语句或精彩片断、课文插图、课文结尾等内容进行质疑,并且引导学生针对质疑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如在教学《欲速则不达》一文时,在学生充分的读、思、议、练的基础上,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沉静片刻,一位学生提出:“有,我很好奇,以前真有这么笨的皇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便产生了,由此也引发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甲:我以为没有。你们想,他既然能做皇帝,难道不明白骑马会比步行快吗?怎么还会做出这种蠢事!我想,这则寓言只是作者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编造出来的。
乙:我认为是有的。因为古时候的皇帝独断专行,从不听人劝告,他又没想到再快的人也不可能赛过马的道理,所以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这时候,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这很好,但教师要适时调控。这则寓言,由于它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我们很难印证它是真是假。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作者之所以写这则寓言,就是想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么,究竟是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学生在继续阅读课文、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则寓言主要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性急,更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一味强调快速到达目的,事情反而会做得不好。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很明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理解也很到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