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复分解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氧化碳,羧化偶联反应,银催化剂,交叉复分解反应
交叉复分解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琳,张文珍,石凌龙,任祥,吕小兵[1](2013)在《银催化羧化偶联反应及钌催化交叉复分解反应串联合成官能团炔酸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Ag催化的羧化偶联反应与Ru催化的交叉复分解反应串联,用端炔、二氧化碳、端烯基取代的溴代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高效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炔酸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张叶霞[2](2013)在《钌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的合成和铑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复分解反应是一种构建碳碳双键的有效方法。钌催化剂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烯烃复分解反应在聚合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和绿色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而当前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仍集中在设计合成新配体,根据配体的电子和结构特性来改良催化剂的性能。本文基于对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耐热性的改进,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由于该类催化剂在烃类溶剂中析出,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催化剂与催化产品的分离,且回收的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重复利用达8次。此项研究为新型功能化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报道了一种用芳香醛-对甲苯磺酰腙直接将8-乙酰基喹啉芳乙烯化的高效方法。实验中,8-乙酰基喹啉和N,-亚苄基-4-甲基苯磺酰肼为反应底物,10mol%Rh(PPh3)3Cl为催化剂,0.5equiv Ag2O为氧化剂,2equiv Cs2CO3为碱,二甲苯为溶剂,130℃反应48h,得到了目标产物3-芳基-1-(8-喹啉基)丙-2-烯-1-酮。文章中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机理:(1)氧化加成、Rh卡宾迁移插入Rh-C键、还原消除;(2)金属化/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ation/deprot-onation,简称“CMD”)机理,碱与金属中心Rh配位,同时对底物去质子化,从而活化C-H键。在这一过程中,碱与金属中心的配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05-01)
徐泽辉,顾超然,王佩琳[3](2009)在《非均相催化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作为石油化工领域一种重要过程,为各种单烯烃间的互相转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在利用正丁烯生产丙烯和其它重要单烯烃方面,复分解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CM)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CM各种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反应机理,重点介绍了WO3/SiO2、Re2O7/Al2O3、MoO3/Al2O33类催化剂的最新改进及相应的理论分析,试图理清催化剂今后发展的思路,为进一步改进催化剂的性能提供相关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09年04期)
白晨曦,张红江,李正,鲁建春[4](2006)在《无膦钌卡宾配合物催化丙烯睛和官能团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新的高效钌卡宾催化剂的不断出现以及对烯烃复分解反应机理的深入了解,该类反应已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及工业生产之中,尤其是含官能团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反应(cross metathesis)在有机合成中更具有重要意义。用于交叉复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Schrock钼卡宾配合物1,Grubbs钌卡宾配合物2和3。(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郭盈岑,肖文精[5](2005)在《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反应(CM)及其合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近年来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机中间体制备、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高分子化学以及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5年11期)
交叉复分解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一种构建碳碳双键的有效方法。钌催化剂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烯烃复分解反应在聚合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和绿色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而当前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仍集中在设计合成新配体,根据配体的电子和结构特性来改良催化剂的性能。本文基于对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耐热性的改进,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由于该类催化剂在烃类溶剂中析出,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催化剂与催化产品的分离,且回收的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重复利用达8次。此项研究为新型功能化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报道了一种用芳香醛-对甲苯磺酰腙直接将8-乙酰基喹啉芳乙烯化的高效方法。实验中,8-乙酰基喹啉和N,-亚苄基-4-甲基苯磺酰肼为反应底物,10mol%Rh(PPh3)3Cl为催化剂,0.5equiv Ag2O为氧化剂,2equiv Cs2CO3为碱,二甲苯为溶剂,130℃反应48h,得到了目标产物3-芳基-1-(8-喹啉基)丙-2-烯-1-酮。文章中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机理:(1)氧化加成、Rh卡宾迁移插入Rh-C键、还原消除;(2)金属化/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ation/deprot-onation,简称“CMD”)机理,碱与金属中心Rh配位,同时对底物去质子化,从而活化C-H键。在这一过程中,碱与金属中心的配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复分解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琳琳,张文珍,石凌龙,任祥,吕小兵.银催化羧化偶联反应及钌催化交叉复分解反应串联合成官能团炔酸酯(英文)[J].催化学报.2013
[2].张叶霞.钌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的合成和铑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3].徐泽辉,顾超然,王佩琳.非均相催化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J].化学进展.2009
[4].白晨曦,张红江,李正,鲁建春.无膦钌卡宾配合物催化丙烯睛和官能团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的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5].郭盈岑,肖文精.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反应(CM)及其合成应用[J].有机化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