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静脉留置针属于新型输液器材,具有套管柔软、穿刺次数少、保护血管、操作简单、患者痛苦轻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相关的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静脉留置输液治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不但提高了菌血症的发生率,而且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因此,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因素成为临床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对153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观察,旨在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11月,在我科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共153例,其中,老年女性35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中年女性63例;年龄在35-60岁;年轻女性55例;年龄35岁以下;静脉针留置时间为72~96h,平均病程(9.7±8.1)天。统计穿刺部位:153例患者全部为上肢穿刺,其中85例为前臂,68例为手背。
1.2方法
患者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对留置针进行细致检查,并选择血管直、较容易固定的部位进行穿刺。注意避开皮肤不完整和关节部位,针对性地调整穿刺角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完成后使用3M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并连接输液管。输液接受后,护理人员应充分冲管,将2500U的肝素与250ml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缓慢进行正压封管推注,在推注时做到用力均匀、动作温柔,在封管时应一边退针,一边推注封管液,保证肝素帽中没有空隙。
1.3评价指标
静脉炎程度分级:0级,无临床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2.5cm,有脓液流出。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3例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15.7%。手背留置静脉针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前臂留置静脉针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3d以上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于留置3d及以下
的患者,P<0.05。见表1、表2
3讨论
静脉炎产生的原因:不规范操作,选择穿刺部位欠佳,留置针留置时问过长,患者免疫力低下,高渗及刺激性较强的液体输入。
3.1护理措施
3.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六步洗手法洗手,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不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穿刺时,要采取一人一消毒、一人一止血带的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护士穿刺时要注意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直径大于lOcm,待干后(避免碘伏通过皮肤与针头进入血管,形成化学刺激,出现穿刺部位皮肤的红肿硬结)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无菌薄膜紧贴皮肤固定,套管脱出部位勿再送入血管。当
无菌敷贴有卷边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
3.1.2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选择前臂掌侧、弹性好、走向直、无静脉窦的静脉进行穿刺,从血管远端开始,争取一次穿刺成功。下肢静脉瓣膜较多,血流缓慢,易导致静脉炎发生,应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
3.1.3尽量缩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防止因针头、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引起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造成局部或全身感染「2」。临床输液时,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为3—5d,最好不超过1周,因为置管时间过长,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液体外渗,引,起导管堵塞或脱出面导致留置针失败,不适应及时更换,并准确记录置管留置时间。
3.1.4患者在输液时需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药物,要掌握好药物的浓度及滴入的速度,不易过快;输入不同性质的药物时应冲管,防止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护士应加强巡视,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3.1.5针对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饮食指导,使身体增强抵抗力;加强陪护及巡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体更快的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留置针会对患者的静脉壁内膜产生刺激和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血管壁逐渐变硬,致使液体的回流变慢,甚至出现外渗。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尽量适当地活动留置肢体,从而减少肿胀,促进静脉的回流[3]。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应为患者详细讲解静脉留置针治疗的优缺点,让患者尽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如果是下肢穿刺,应嘱咐患者将下肢抬高大约25°,从而促进血液回流,并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缩短药物滞留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此外,患者的依从性、治疗药物的性质、患者的血管情况等因素也会对静脉炎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留置时间和穿刺部位是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尽可能缩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玉,许彩红,王勇,等.常规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对于导管
堵塞及静脉炎预防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30(5):57-59.
[2]宋瑰琦,乔晓斐,郭兵.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2):11—13..
[3]房丽丽,陈祥菲,兰晓云,等.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影响因
素与治疗方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