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IP: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络的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陆文辉[1](2012)在《基于NGN嵌入式技术的企业商务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叫中心作为企业和客户沟通的重要工具,伴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融入越来越多的先进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目前演进到了第五代。新一代的呼叫中心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益,被应用到银行、电信、物流、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是未来企业新的增长点。本文所指企业商务系统,是企业对外沟通的软硬结合的通讯服务系统,是广义上的呼叫中心,因此文中所涉及企业商务系统和呼叫中心均为同一含义。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核心内容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开展业务,其在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提供电话、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网上音频、网上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最终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重点。利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提供开放的、综合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电信网络投资收益,并确保现代电信网络能够平稳过渡到下一代电信网络。也就是在不影响已有网络业务的前提下,通过软交换技术以及软交换产品就能够有效实现PSTN/ISDN网络和因特网的互相通联。基于企业信息化需求,本文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NGN嵌入式技术的并与企业业务密切结合的商务系统,该系统提供音频和视频无差别三网共通传输,全线产品可平滑迁移至IMS网络,实现真正的三网合一,并以此实现企业商业服务的系统化、信息化、高效化,将使中小企业以很低成本建立起完善的商用服务系统,提高企业销售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首先,本文简要介绍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电信网络(NGN)的产生背景、概念及特点;其次,讨论了涉及的有关技术,进一步阐述了下一代电信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软交换的核心内容;然后,分析了一般传统呼叫中心的架构及其缺陷,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模型;并以Asterisk为基础设计了软交换企业呼叫中心方案,对体系架构以及各个相关功能进行了完整的介绍;最后,重点介绍了呼叫中心的核心子系统的实现,对ACD子系统的各类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七章说明了系统测试结果,最后一章进行了课题总结及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罗瑶[2](2009)在《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P网络各类应用业务,多媒体通信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的趋势。目前软交换体系主流有SIP体系、H.323体系、H.248体系(用于大型网关控制)。各种协议发展很快,但都保持前向兼容,保护用户投资。目前各厂家的终端、网关设备的兼容性良好,中心控制系统只能保证基本功能互通。根据目前电网语音交换网现状,存在着覆盖面不足,占用资源多,建设、维护费用高,系统健壮性差,智能业务开展难,不支持多媒体业务等不足。软交换系统建设可开通应用:一号多机/一机多号、临时转移、遇忙前转、无应答前转、按时间表转移、来话呼叫筛选、呼叫查询、黑名单、缩位呼叫等,高级应用如多媒体调度、多媒体办公、多媒体会议、文件共享应用等。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一可采用电信级系统,全省建设2个软交换中心,全省统一开通各类软交换应用(包括逐步扩展的高级应用);方案二可采用企业级系统,全省分片区或单个地区建设小型系统,再互相连接。小系统若不同厂家,高级应用功能全省开通可能有问题,但高级应用暂时不是电力系统必需的,且预见随着技术发展互联互通问题应该能解决。建议采用方案二建设方式,更符合电网的管理模式,且投资增加不大。可在局部范围开通试验网,以验证软交换系统的便捷性、可靠性、高级应用等情况,全省大系统可根据试验网情况,各项高级功能可逐年根据需要扩展。开通软交换系统后,可逐步淘汰程控电话系统和专用的PCM、音频配线系统,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系统建设初期可能两套系统并行,互为补充,最终全面替代程控电话系统。
柳云平[3](2009)在《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是世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电信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管制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行为,影响着中国未来市场的走向。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经济方面近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施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后发优势,进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电信和信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语音业务已经相当普及,语音作为基本需求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资源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数据、多媒体成为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电信重点发展的对象。长远来说,升级到数据消费为主的电信网络成为必然趋势。当初的网络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服务于一种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由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并且业务的开发与网络层相分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开发多种业务。现存的各个网络进行技术改造以后逐渐会融入到统一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中。下一代网络分为基础层和业务层进行管理。由于随时随地的服务,接入网逐渐引入多种形式,有Wi-Fi mesh, WiMAX,飞蜂窝,VDSL2, HSPA,LTE等多种形式,本地接入网的长期垄断特性将被打破,多种业务的开发将导致市场呈现越来越多的竞争性。随着我国电信2008年重组完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使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正在大规模进行。下一代网络的骨干核心网仍然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为了解决下一代网络中,新的管制难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行了市场参与家数与市场效率的理论研究,将其应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准入管制指导中,并提出了辅助下一代网络市场准入管制的措施。我们主张我国下一代网络中,核心网和部分基础设施接入网进行一致产权办法进行,解决由于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竞争无效行为;在业务网新兴服务商的接入问题上采用分阶段抽租补偿管制办法,设立创业保险基金,以鼓励市场创新、保护运营商的合理收益。最后,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通信市场面临的决策与体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文中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方向建议。
唐良军[4](2009)在《NGN的演进过程探讨及成都电信NGN项目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互联网使用的增长,新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通用移动性需求的增加,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原先的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因而必须要求我们发展新的一代网络,这就是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的产生,它能够利用宽带和具有QoS机制的传输技术,可以提供电信业务的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该网络中提供的与业务相关的功能独立于底层与传输相关的技术。该网络允许用户不受限地接入网络,可以自由选择服务提供商和业务。该网络支持泛移动性,使得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向用户提供业务。本论文从NGN的定义出发,逐步阐明NGN的目标、功能、用途、技术、发展前景。结合成都电信软交换工程的实施,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得到应用。主要内容有:1,详细叙述了NGN的概念、基本特征、研究范围、目标、以及重点探讨NGN与软交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否定了NGN的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的说法,指出了软交换只是NGN发展历程中的一种技术,而NGN是一种网络架构体系的正确说法。2,通过对成都电信的需求分析,根据成都电信现网状况,对比各种改造方案的优劣,选择适合成都电信智能化改造的设计方案,并对接入层网络的实施进行接入方式的设计。3,在实际工程中,这些设计方案起到了较好的指导效果。成都电信软交换工程实施后期,已经步入对原来老端局的改造进程中,我将全面负责这些改造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NGN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离我们接近。
樊峰[5](2009)在《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NGN在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中逐渐迈出了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步伐,它承载了原有PSTN网络的所有业务,同时把大量的数据传输卸载(offload)到ATM/IP网络中以减轻PSTN网络的重荷,又以ATM/IP技术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讲,NGN是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ATM/IP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向下一代网络(NGN)的逐步演进,软交换技术正扮演着关键角色,日益成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纽带。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通过研读了大量关于NGN及软交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NGN及软交换的一些核心技术,并详细分析了软交换系统体系结构、组网方案及软交换系统互联互通、地址解决方案、QoS、网络安全、网络资源管理、业务提供、计费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分析。并结合上海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部署,从软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业务提供能力,网络管理、QoS保障、网络安全、计费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技术建议。
葛薇[6](2008)在《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技术与电信业务转型研究》文中指出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是传统电信技术发展和演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电信行业转型的情况,从环境变化、行业数据方面分析了电信转型的前提和必要性,解析了电信行业转型的技术要求及本质,并提出了NGN在电信转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各个角度浅析了对NGN的认识,概括了其主要特点及支撑NGN的九大主要技术,总结了NGN相对于这一代网络的几大优势。通过对下一代通信网络(NON)的业务研究,指出NGN在电信业务中的重要性,特别针对软交换、IMS业务深入剖析了对运营商转型提供的支撑。本文从技术和电信本身业务及管理三方面分析了电信转型的必要性,强调了转型的意义。对于NGN在电信方面提供的业务,推动电信运营行业务和网络的转型,以及网络融合的趋势分析电信转型与NGN。对电信转型时期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思考做出了概括,并对目前NGN的应用模式提出了见解。进一步了解其相对于传统电信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基于NGN平台上的各项新业务发展方向,从挖掘现有网络的业务提供能力、防止业务分流、应对市场竞争的角度,提出了组建NGN的相关构思,并针对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特点,就NGN的组网模式及其具体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NGN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表达了下一代通信网络对于电信业务转型的实际意义。本文详细将软交换技术和传统电路交换网、IMS进行对比,说明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并结合中国铁通的网络技术、网络组织和市场业务的情况,对软交换的应用定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描述了软交换网络与其它电信网络的互连以及软交换组网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贵州铁通网络现状,提出贵州铁通软交换组网思路及具体实现方式。以中国铁通贵州分公司软交换的组网和实现为例,详细分析了铁通贵州分公司软交换技术定位的思考。从软交换技术本身以及中国铁通在网络、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研究。主要从铁通贵州分公司组网现状进行改造,以NGN核心接入为主,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在网改成本方面分析了软交换相对于传统交换机的优势,对于现有PSTN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全省整个大网络优化配置做出了部署。
孙雁飞,王攀,张顺颐,冯慧斌,高翔,饶翔[7](2008)在《一种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SIP协议开展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介绍一种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并提出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框架。该监测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联通的VoIP网络优化过程,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监测方法对于解决网络维护问题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具有有效性。
孙勇[8](2008)在《下一代网络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网络通信业务将多媒体数据融合到统一的IP网络上,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本文在探讨IP网络、固网和移动融合网络的视频通信技术基础上,从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不同角度对下一代网络中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下是本论文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在网络层,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启发式智能优化QoS组播路由算法,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对IP层的组播路由寻路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满足带宽、时延、时延抖动、分组丢包率、费用多个QoS约束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DM-ACA)。算法使用逆向路径(Reverse path)机制,蚂蚁从目的节点出发寻找源节点,解决了组播网络动态变化的问题;通过引入洪泛(flooding)机制,初始群筛选(sieving)机制,加性增量乘性减量(AIMD)的信息素启发机制,解决了蚁群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弱、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行有效。(2)在传输层,基于对复杂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网络的建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网络仿真建模模型,针对网络底层拓扑仿真方法提出建议。研究表明,Internet网络中节点的连接度服从幂律分布,且具有无标度(scale-free)特性。基于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的网络仿真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在互联网中应用的演化特征。基于对无标度网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关系的改进的非平稳增长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ossip协议的应用层组播(ALM)的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随机网络模型比较,本文提出的基于无标度网络的模型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更吻合;与Planetlab实验床试验和实际测量数据分析比较,基于无标度网络的仿真可以有效模拟大规模网络上的应用。(3)在应用层,对基于P2P结构的应用层组播数据分发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闲谈机制的节点管理控制策略,对分布式应用系统中的节点对象管理提出了有效的数据分发访问方法,一种被称作Gomcast(Gossip-based Overlay Multicast)的有效的成员管理协议被提出。研究表明,大部分传统的Gossip闲谈解决方案能够在节点小范围配置下很好的工作,但是在节点规模大的情况下会在可靠性和传输性能方面有很大的降低,这是因为单个节点缺乏全局信息、负载流量高和缺乏灵活性等原因。本文提出如下策略以提供给节点一个可靠的局部视图:服从幂律分布并使用优先连接的增长模型,推拉的闲谈机制,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心跳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上策略在节点规模大的情况下有更好的传输管理性能。(4)对P2P SIP的多媒体成员管理模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媒体传输控制机制。设计了一种使用Chord算法实现的、P2P模式的、使用SIP协议作为控制信令的传输模型,并对其中节点的启动和注册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设计了工作过程的详细步骤。(5)对IMS中固网和移动网络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着重对网络融合中PSTN与IMS信令互通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IMS与PSTN互通的参考模型,分析了从SIP到ISUP的典型呼叫会话流程,给出了实现SIP与ISUP信令互通的结构和消息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具体的MGCF,重点分析了MGCF的应用层模块设计,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消息映射状态机的实现过程。(6)提出了一种在异构网络中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的策略机制,使用Click Modular Router模块,设计了一种在无线网络和IP网络的异构环境中,当网络参数发生变化时,客户端自适应调整视频流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参数变化时,VideoLAN视频服务客户端接收到的视频流服务质量可以保证,方案可行有效。
杨威[9](2008)在《SIP协议在NGN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的社会,信息意味着机遇。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类的通信方式提出了更快、更多、更准确的诸多要求。现有的通信网络多而复杂,各有特色,但都不能全方面的满足这些要求。对业务多样化的综合要求和为降低运营成本、简化运营体系的要求是导致电信网向下一代网发展的根本原因。目前,下一代网络是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诱人的多媒体应用,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它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市场的推进。软交换和IP技术是现在支持下一代网络的主要技术,与此同时VOIP (Voice over IP)的出现为我们向下一代网络的迈进提供了切入点,IETF提出的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是为了更好的使IP网络真正地成为下一代网络中的承载核心,其设计思想就是针对IP网络的简洁和可扩展性能。论文主要对NGN中SIP网络进行了研究,对SIP协议与其他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SIP网络结构和在VOIP中的基本应用;阐述了SIP协议栈及其应用;对SIP软终端的Transfer功能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进行了全文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孙霞[10](2008)在《软交换在下一代校园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分组网具有高带宽利用率和开放的协议,可综合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的特点,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向将会是向分组网络迈进。但是传统的语音网络PSTN的用户及业务提供商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网络的演进和融合必须基于原有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分层的、业务驱动的网络。软交换技术是基于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和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以软件功能来实现硬件交换的技术。传统校园网主要为教学和管理服务,作为通信的最终用户,单调的业务应用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学校的通信运营需求。但是传统校园网本身不具有对非IP话音的交换功能,限制了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新的、大量的多媒体业务信息的需求。本文在深入研究软交换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校园网对语音通信应用需求的现状,提出采用软交换实现校园网语音通信的设想,并结合具体的校园网网络实例给出了基于软交换的校园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采用TEKELECT6000作为软交换控制器,并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选择、业务的设计。完成了包括用户号码分配、拨号规则、用户设置的整个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各种语音业务应用。为了提高语音网络的运行性能,本文针对软交换在IP语音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分析了各种QoS模型原理,提出了采用MPLS VPN机制实现QoS保障,并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对语音通信的服务质量进行测试。同时为了完善校园网的语音通信系统,给出软交换计费管理系统实现方案。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在校园网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给出了软交换在校园网上实现语音通信的比较可行的方案,这在扩展校园网络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价值。
二、SIP: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络的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IP: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络的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GN嵌入式技术的企业商务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NGN 的体系架构和软交换 |
2.1 NGN 的体系结构 |
2.1.1 NGN 的定义 |
2.1.2 NGN 的特点 |
2.1.3 NGN 的体系结构 |
2.2 软交换技术 |
2.2.1 软交换的概念 |
2.2.2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2.3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
2.2.4 软交换硬件平台 |
2.3 媒体网关技术 |
2.4 媒体网关控制技术 |
2.4.1 MGCP 协议 |
2.4.2 H.248/MEGACO 协议 |
2.4.3 SIP 协议 |
2.4.4 H.323 协议 |
2.5 软交换发展前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软交换的企业商务系统 |
3.1 软交换应用于呼叫中心 |
3.1.1 呼叫中心向软交换发展的必然性 |
3.1.2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系统 |
3.2 软交换与 CTI 相结合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企业商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企业商务系统关键功能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性能需求 |
4.2.2 系统硬件需求 |
4.2.3 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选择 |
4.3 系统方案设计 |
4.3.1 系统框架设计 |
4.3.2 企业呼叫中心的业务流程 |
4.3.3 系统方案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商务系统软交换服务器设计与关键功能实现 |
5.1 企业商务系统软交换服务器设计 |
5.1.1 关于 Asterisk |
5.1.2 呼叫中心软交换服务器的基本功能 |
5.1.3 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 |
5.2 ACD 功能的实现 |
5.2.1 ACD 子系统功能概述 |
5.2.2 ACD 的功能点及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
5.2.3 ACD 子系统的模块 |
5.2.4 ACD 核心模块实现 |
5.3 IVR 的配置与功能实现 |
5.3.1 IVR 流程的分类和用途 |
5.3.2 IVR 客户上下文 |
5.3.3 IVR 主流程的输入参数 |
5.3.4 IVR 上下文传递 |
5.3.5 IVR 转人工坐席 |
5.4 语音信箱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商务系统测试及分析 |
6.1 通话测试 |
6.1.1 通话测试环境 |
6.1.2 通话测试方案 |
6.1.3 通话测试结果及分析 |
6.2 业务性能测试 |
6.2.1 业务性能测试方案 |
6.2.2 流量发生器与路由器配置 |
6.2.3 业务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信应用情况 |
1.2.1 运营商建设软交换原则 |
1.2.2 运营商组网方案介绍 |
1.3 研究原则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力需求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2.1 电力行政交换网现状 |
2.2 电力行政交换网存在问题 |
2.3 电力行政交换网需求 |
2.4 建设软交换必要性 |
2.4.1 扩大语音网络的覆盖范围,最大实现网络连通性 |
2.4.2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
2.4.3 维护更加方便,减少运维费用 |
2.4.4 提升电话业务的服务质量 |
2.4.5 丰富的业务功能 |
2.4.6 减少带宽需求 |
2.4.7 完善的用户安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原理及技术分析比较 |
3.1 软交换技术 |
3.1.1 软交换概念 |
3.1.2 软交换体系思想的基本要素 |
3.1.3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组成 |
3.1.4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
3.1.5 软交换技术定义 |
3.1.6 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 |
3.1.7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3.1.8 软交换技术成熟度 |
3.1.9 软交换外延知识 |
3.2 程控交换技术 |
3.3 IMS 技术 |
3.4 语音交换技术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网组建 |
4.1 试验网概况 |
4.2 试验网络方案 |
4.2.1 试验网网络拓扑结构 |
4.2.2 试验网设备配置 |
4.3 测试情况及结论 |
4.3.1 测试结果 |
4.3.2 发现的问题 |
4.3.3 各类型终端比较 |
4.3.4 测试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网方案设计 |
5.1 网络建设原则 |
5.2 网络建设总体方案 |
5.2.1 全省集中式控制方式 |
5.2.2 全省分区配置方式 |
5.2.3 各地区独立配置方式 |
5.2.4 建设方案比较 |
5.3 网络建设思路 |
5.3.1 软交换作接入端局 |
5.3.2 软交换作汇接局 |
5.3.3 软交换作省汇接中心 |
5.3.4 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步骤 |
5.4 承载网组网方案 |
5.4.1 承载网带宽需求 |
5.4.2 组网方案 |
5.5 用户接入方案 |
5.6 IP 地址规划方案 |
5.7 穿越防火墙/NAT 方案 |
5.8 QoS 保障方案 |
5.9 可靠性方案 |
5.10 安全性方案 |
5.11 网管方案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应用分析 |
6.1 软交换对其他系统要求和影响 |
6.2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下一代网络的背景 |
1.3 我国下一代网络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结构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结构内容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下一代网络参考文献综述 |
2.1.1 下一代网络及原因 |
2.1.2 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式 |
2.2 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建议研究 |
2.2.1 相关理论研究 |
2.2.2 政策建议研究 |
第三章 下一代网络分析 |
3.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
3.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
3.3 下一代网络业务 |
3.3.1 NGN提供的业务类型 |
3.3.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 |
3.3.3 NGN业务技术 |
3.4 运营商下一代网络的经济驱动原因分析 |
3.4.1 成本的考虑 |
3.4.2 业务的考虑 |
3.4.3 网络融合、演进的考虑 |
3.4.4 运营商自身的考虑 |
3.5 下一代网络不同维度的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分析 |
4.1 电信管制理论 |
4.1.1 电信管制的发展背景 |
4.1.2 电信管制原因 |
4.1.3 竞争条件下电信行业管制原因 |
4.1.4 管制的内容 |
4.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回顾 |
4.2.1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概述 |
4.2.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主要发展阶段 |
4.3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改革评价 |
4.3.1 改革的初始目标基本实现 |
4.3.2 电信行业获得巨大发展 |
4.4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资源浪费现象 |
4.4.2 网间互为壁垒现象 |
4.4.3 通过管制成本、收益比较提高管制效果 |
4.5 中国电信行业现有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内容 |
4.5.1 电信业务经营准入管制 |
4.5.2 电信码号资源管制 |
4.6 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分析 |
4.6.1 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管制 |
4.6.2 自然垄断理论 |
4.6.3 几家寡头垄断最优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下一代网准入对策分析 |
5.1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
5.2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措施 |
5.2.1 一致产权原则 |
5.2.2 分阶段抽租补偿 |
5.2.3 保险合作基金鼓励进入的措施 |
5.2.4 可竞争原理对自然垄断的应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相关管制分析 |
6.1 现有互联互通、价格管制、普遍服务 |
6.1.1 现有互联互通 |
6.1.2 现有价格管制 |
6.1.3 现有普遍服务管制 |
6.2 下一代网络价格管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的主要不同点 |
6.2.1 价格上限管制 |
6.2.2 互联互通管制 |
6.2.3 普遍服务 |
6.3 下一代网络管制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均衡 |
6.3.1 管制过程的博弈性与政府角色 |
6.3.2 管制的成本 |
6.3.3 下一代网络管制者、企业、消费者的关系 |
6.4 当前决策分析 |
6.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得资助 |
后记 |
(4)NGN的演进过程探讨及成都电信NGN项目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GN 的由来 |
1.2 对NGN 的基本描述 |
1.3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GN 概述 |
2.1 NGN 的定义 |
2.2 NGN 的基本特征 |
2.3 NGN 的网络结构 |
2.4 NGN 的研究领域 |
2.5 NGN 的目标 |
2.6 NGN 与软交换机 |
2.6.1 软交换概念的起源 |
2.6.2 软交换机的定义 |
2.6.3 软交换机的技术基础与概念提出的作用 |
2.6.4 软交换机在NGN 中的作用 |
2.7 NGN 的发展趋势 |
2.7.1 NGN 发展趋势总述 |
2.7.2 正确认识NGN 的发展 |
2.7.3 NGN 现阶段首先应考虑IP 技术 |
2.7.4 NGN 发展策略问题 |
2.7.5 实现NGN 长远目标的科学描述 |
第三章 成都电信软交换建设的设计方案 |
3.1 成都电信PSTN 网络现状 |
3.2 成都电信软交换建设的需求分析 |
3.3 固网智能化方案比较 |
3.4 成都电信固网智能化选择方案 |
3.5 成都电信分步实现NGN 的基本思路 |
3.6 成都电信软交换核心层改造方案设计 |
3.7 成都电信软交换接入层改造方案设计 |
3.7.1 成都电信接入层方案设计原则 |
3.7.2 成都电信接入层方案设计 |
3.7.3 成都电信接入层方案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成都电信软交换建设的实施 |
4.1 软交换工程的实施 |
4.2 软交换工程的实施结果 |
4.2.1 软交换工程实施后IP 带宽需求测算 |
4.2.2 软交换工程实施后的话务与信令流 |
4.2.3 软交换工程实施后对成都电信的现实意义 |
4.3 成都电信软交换工程实施后的后期目标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NGN网络概述 |
2.1 概述 |
2.2 NGN概念及应用 |
2.3 NGN网络结构 |
2.4 NGN网络特点 |
2.5 NGN的目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的关键技术 |
3.1 软交换技术 |
3.1.1 软交换的意义 |
3.1.2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
3.1.3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
3.1.4 软交换硬件平台 |
3.2 SIP协议 |
3.3 软交换系统网关技术 |
3.3.1 媒体网关技术 |
3.3.2 信令网关技术 |
3.4 H.323协议 |
3.4.1 H.323协议 |
3.4.2 H.323协议主要部件 |
3.4.3 H.323协议通道 |
3.4.4 H.323与 SIP的比较 |
3.5 MGCP及 H.248协议 |
3.5.1 H.248协议 |
3.5.2 H.248协议主要功能 |
3.5.3 H.248协议消息及命令 |
3.5.4 MGCP协议 |
3.5.5 MGCP协议结构及命令 |
3.6 Parlay技术 |
3.7 QoS模型 |
3.7.1 IntServ服务模型 |
3.7.2 Diffserv服务模型 |
3.7.3 IntServ模型和 DiffServ模型的区别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需求分析 |
4.1 联通城域网的现状分析 |
4.2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功能分析 |
4.2.1 软交换系统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
4.2.2 软交换系统呼叫控制功能 |
4.2.3 软交换系统地址解析功能 |
4.2.4 软交换系统互连互通功能 |
4.2.5 软交换系统资源管理功能 |
4.2.6 软交换系统计费功能 |
4.2.7 软交换系统认证和授权功能 |
4.2.8 业务提供能力 |
4.3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 QoS需求分析 |
4.4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4.4.1 软交换网络安全威胁 |
4.4.2 软交换网络安全域的划分 |
4.4.3 各安全域的安全需求分析 |
4.5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网络管理功能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设计 |
5.1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5.1.1 网络结构 |
5.1.2 路由服务器 |
5.1.3 HLR |
5.1.4 BAC |
5.2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协议及互联互通设计 |
5.2.1 协议接口 |
5.2.2 网络互通 |
5.3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网络安全的设计 |
5.3.1 网络安全设计 |
5.3.2 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设计 |
5.3.3 信息的安全设计 |
5.3.4 终端设备的安全 |
5.3.5 BAC安全策略设计 |
5.3.6 软交换可靠性设计 |
5.4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地址资源管理及 FW/NAT设计 |
5.4.1 软交换地址资源管理 |
5.4.2 NAT技术的设计 |
5.4.3 BAC解决方案 |
5.4.4 防火墙隧道穿透技术 |
5.5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 QoS设计 |
5.6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地址解析及网络编号方案设计 |
5.6.1 定位服务器路由体系 |
5.6.2 基于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的动态路由体系 |
5.6.3 E.164编码 |
5.6.4 编号方案:局号方案 |
5.7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OSS系统的设计 |
5.7.1 软交换运营支持系统结构 |
5.7.2 软交换运营支持系统软件系统设计 |
5.7.3 软交换网络的OSS系统方案及其实现 |
5.8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业务网络的设计 |
5.8.1 软交换业务网网络结构 |
5.8.2 呼叫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5.8.3 业务接入控制点功能实现 |
5.9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计费系统设计 |
5.9.1 软交换业务计费基本内容 |
5.9.2 软交换系统计费系统体系结构 |
5.9.3 软交换计费协议 |
5.9.4 软交换计费过程 |
5.10 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业务平台设计 |
5.10.1 软交换业务平台的构成 |
5.10.2 软交换业务平台的构建 |
5.10.3 软交换业务平台上的业务 |
5.11 联通软交换系统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 |
5.11.1 测试目的 |
5.11.2 测试范围 |
5.11.3 测试环境 |
5.11.4 测试设备 |
5.11.5 测试结果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技术与电信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NGN业务概述 |
2.1 NGN概念 |
2.2 NGN的主要特征 |
2.3 NGN的九大支撑技术 |
2.3.1 IPv6 |
2.3.2 光纤高速传输技术 |
2.3.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 |
2.3.4 宽带接入 |
2.3.5 城域网 |
2.3.6 软交换 |
2.3.7 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 |
2.3.8 IP终端 |
2.3.9 网络安全技术 |
2.4 NGN的技术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在电信业务中的重要性 |
3.1 软交换加快NGN的商用步伐 |
3.2 IMS为NGN指明融合方向 |
3.3 电信转型时期的NGN解析 |
3.3.1 电信转型与NGN |
3.3.2 NGN推动电信运营商业务和网络的转型 |
3.3.3 网络融合趋势向NGN转型 |
3.4 电信转型时期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思考 |
3.4.1 运营商的考验 |
3.4.2 当前NGN的应用模式 |
3.5 NGN改变电信业战略格局 |
3.5.1 NGN带来通信技术升级 |
3.5.2 NGN带来业务转型 |
3.5.3 运营商应该考虑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
4.1 软交换基础概念 |
4.1.1 什么是软交换 |
4.1.2 软交换体系思想的基本要素 |
4.2.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组成 |
4.2.1. 设备组成结构 |
4.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
4.4 软交换技术 |
4.4.1 软交换技术定义 |
4.4.2 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 |
4.5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4.6 软交换外延知识 |
4.6.1 软交换的驱动优势 |
4.6.2 勾画完整的软交换概念 |
4.6.3 多媒体软交换系统 |
4.7 总结 |
第五章 中国铁通软交换技术应用研究 |
5.1 对中国铁通软交换技术应用定位思考 |
5.1.1 软交换技术总结 |
5.1.2 IMS技术分析 |
5.1.3 软交换应用的定位 |
5.2 软交换网络与其它电信网络的互连 |
5.3 软交换组网应注意的问题 |
5.3.1 对IP承载网的QoS的要求 |
5.3.2 网络安全性考虑 |
5.3.3 对IPv6地址的支持 |
5.4 贵州铁通软交换组网与实现 |
5.4.1 方案总体构思 |
5.5 具体实施方案 |
5.5.1 组网方案描述 |
5.5.2 组网具体说明 |
5.6 软交换在贵州铁通的应用前景 |
5.7 软交换的运营管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下一代网络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下一代网络中视频传输技术发展 |
1.2 多媒体业务发展 |
1.3 视频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1.3.1 IP组播 |
1.3.2 无标度网络 |
1.3.3 应用层组播 |
1.3.4 IMS融合网络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约束QoS智能优化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
2.1 IP组播研究现状 |
2.1.1 IP组播协议 |
2.1.2 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 |
2.2 智能优化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
2.2.1 启发式智能优化算法 |
2.2.2 群集智能优化算法 |
2.3 蚁群算法研究及应用 |
2.3.1 蚁群算法进展 |
2.3.2 蚁群算法应用 |
2.3.3 路由算法中的应用 |
2.4 基于蚁群算法的满足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 |
2.4.1 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模型的建立 |
2.4.2 DM-ACA动态组播路由算法模型 |
2.4.3 算法仿真实例和结果分析 |
2.4.4 结束语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无标度网络在ALM中的建模研究 |
3.1 应用层组播模型 |
3.1.1 应用层组播与对等网络 |
3.1.2 应用层组播研究进展 |
3.1.3 基于Gossip的应用层组播 |
3.2 复杂网络理论研究 |
3.2.1 六度分割 |
3.2.2 小世界网络 |
3.2.3 复杂网络的传播动力学 |
3.3 网络建模问题 |
3.4 无标度网络建模 |
3.4.1 标度的概念 |
3.4.2 无标度网络建模研究 |
3.5 改进的非平稳增长演化模型 |
3.5.1 增长网络模型抽象 |
3.5.2 择优的对数模型算法 |
3.6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6.1 演化模型的网络拓扑生成 |
3.6.2 建立基于Gossip协议的应用层组播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3.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视频传输成员管理策略研究 |
4.1 应用层组播成员管理 |
4.2 基于闲谈的成员管理 |
4.2.1 闲谈在复杂网络中的传播 |
4.2.2 闲谈的模型研究 |
4.2.3 闲谈模型用于成员管理 |
4.2.4 伙伴关系的建立 |
4.3 一种基于闲谈的覆盖层成员管理策略 |
4.3.1 相关研究 |
4.3.2 基于闲谈的覆盖层组播协议 |
4.3.3 无标度网络中的优先连接 |
4.3.4 推拉结合的传播机制 |
4.3.5 哈希心跳优化 |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仿真实验 |
4.4.2 结果分析 |
4.4.3 实验总结 |
4.5 基于P2P SIP的新型多媒体成员管理模型 |
4.5.1 P2P SIP研究背景 |
4.5.2 P2P SIP传输模型研究 |
4.5.3 P2P SIP用于成员管理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异构网络视频传输融合技术研究 |
5.1 异构网络中固网和移动网络融合 |
5.2 视频传输中控制协议 |
5.3 IMS技术发展 |
5.4 IMS与PSTN互通研究 |
5.4.1 SIP和ISUP协议转化与消息映射 |
5.4.2 MGCF的设计与实现 |
5.4.3 本节小结 |
5.5 一种自适应的异构网络视频流传输机制 |
5.5.1 系统模型分析 |
5.5.2 系统模块设计 |
5.5.3 系统实现和流程设计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5.7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及科研工作 |
(9)SIP协议在NGN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NGN 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NGN 关键技术 |
2.1 总体结构 |
2.2 主协议介绍 |
2.2.1 H.323 |
2.2.2 SIP |
2.2.3 MGCP/H.248 |
2.3 相互比较 |
2.3.1 各种协议优势和劣势 |
2.3.2 现状及展望 |
第3章 SIP 系统 |
3.1 系统组成 |
3.1.1 体系结构 |
3.1.2 组成元素和作用 |
3.2 SIP 基本功能介绍 |
3.2.1 建立呼叫 |
3.2.2 释放连接 |
3.2.3 媒体承载 |
第4章 SIP 协议栈及主要应用 |
4.1 协议栈组成 |
4.1.1 SIP 协议栈层次结构 |
4.1.2 协议栈各部分功能 |
4.2 SIP 应用和SIP 软终端介绍 |
4.3 现有协议栈比较 |
第5章 SIP 终端TRANSFER 功能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功能概述 |
5.2.1 系统构成 |
5.2.2 模块描述 |
5.3 实现机理 |
5.3.1 消息组成和解析模块 |
5.3.2 消息处理模块 |
5.3.3 UA 部分的添加 |
5.4 系统测试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软交换在下一代校园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
1.1.3 校园网的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原理 |
2.1 软交换的概念 |
2.1.1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 |
2.1.2 软交换的定义 |
2.1.3 软交换的技术基础 |
2.1.4 软交换的结构 |
2.2 软交换网络的分层结构和接口协议 |
2.2.1 软交换网络的分层结构 |
2.2.2 软交换网络的接口协议 |
2.3 软交换功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应用方案设计 |
3.1 研究实例需求分析 |
3.2 软交换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应用方案设计 |
3.3 软交换语音通信系统设备选择与应用设计 |
3.3.1 软交换控制器选择 |
3.3.2 终端设备选择 |
3.3.3 用户号码分配和拨号规则设计 |
3.3.4 校园网语音业务设计 |
3.4 软交换系统在校园网上应用方案实现 |
3.4.1 TEKELEC T6000的系统结构 |
3.4.2 基于TEKELEC T6000应用实例配置 |
3.4.3 基于TEKELEC T6000的业务具体配置 |
3.4.4 系统业务功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网络中QoS的原理和技术 |
4.1 IP QoS概述 |
4.2 IP QoS的解决方案 |
4.2.1 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 |
4.2.2 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 |
4.2.3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
4.3 MPLS VPN |
4.3.1 MPLS VPN模型 |
4.3.2 BGP/MPLS VPN的实现 |
4.4 MPLS QoS |
4.4.1 MPLS与DiffServ的结合 |
4.4.2 MPLS Qos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PLS VPN的QoS方案及测试 |
5.1 基于MPLS VPN的QoS机制提出 |
5.2 实验室测试环境 |
5.2.1 实验组网图 |
5.2.2 配置过程 |
5.3 服务质量测试方案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校园网软交换通信计费管理系统的设计 |
6.1 软交换计费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
6.1.1 软交换计费系统结构 |
6.1.2 资费策略管理 |
6.2 软交换计费管理系统的设计 |
6.2.1 详细呼叫记录CDR |
6.2.2 计费管理系统的开发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SIP: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络的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GN嵌入式技术的企业商务系统研究与设计[D]. 陆文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2]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D]. 罗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3]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D]. 柳云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
- [4]NGN的演进过程探讨及成都电信NGN项目的实现[D]. 唐良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5]联通城域网软交换系统分析与设计[D]. 樊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6]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技术与电信业务转型研究[D]. 葛薇. 贵州大学, 2008(S1)
- [7]一种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J]. 孙雁飞,王攀,张顺颐,冯慧斌,高翔,饶翔. 广东通信技术, 2008(06)
- [8]下一代网络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孙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9]SIP协议在NGN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D]. 杨威. 吉林大学, 2008(11)
- [10]软交换在下一代校园网的应用研究[D]. 孙霞. 东华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