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界面模型论文-赵凯琳

软件界面模型论文-赵凯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界面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Kano模型,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软件界面设计研究,功能需求层次模型

软件界面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琳[1](2017)在《基于Kano模型的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软件界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患有脑卒中等疾病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不断增多,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后期康复治疗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以往人工物理治疗方式存在的效率低、重复性差等问题。国内外有大批的研究人员致力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但由于机器体积庞大,因此多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不能满足患者在家进行长期康复治疗的使用需要。目前,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对康复机器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主要限于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临床试验方面,很少有研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人机界面领域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Kano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归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界面设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基于Kano模型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一种适用于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软件功能需求选取的设计流程,并详细介绍了这种设计流程的具体步骤。然后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特征分析,这样可以使设计的产品功能更符合实际用户需求,并对用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行整理,将其转化为任务的形式,以指导后续功能的汇总排序工作。接着,通过实地调研,发放初步需求问卷,得到了初步的用户软件功能需求,进而利用亲和图法和卡片分类法分层级分类别地对软件的初始功能需求进行梳理,构建出初始功能需求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Kano问卷对上一步得到的初始功能进行筛选分类,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定量的数据分析,得出Better-Worse四分位图,近似比对各功能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接着,利用权重分析进行确切的功能需求重要性排序,确定了Kano模型在新产品初始开发设计阶段对于提取用户功能需求的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的最后,在最终的软件功能需求层次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软件界面的视觉设计要求,将此次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软件界面设计当中。通过信息架构模型的构建和软件使用流程的设计,有效的指导了该软件的高保真原型设计,同时保证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界面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熊思齐,姚直象[2](2016)在《声纳人机交互软件界面的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声纳作为反潜战的重要装备,其用户界面设计对装备效能发挥有重要影响。基于用户心理学和界面设计的相关原理,结合声纳装备的特点和用户调查,确定了影响声纳软件界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改进现有的软件质量模型,构建一个实用的声纳人机交互软件界面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胡晓晔[3](2015)在《基于动态网络分析理论的大规模软件故障预测模型与可视化界面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大规模软件动态运行信息映射为随时间变化的调用关系网络,通过采用K核分解算法提取此静态网络的层次结构与核心节点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同时基于矩阵二范数方法对动态网络的结构进行频谱分析实现故障定位;对大规模软件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可更新的监控,实现了异常的预测,把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为本模型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可能。最后实现了该系统的可视化界面。(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5年09期)

黄卫庭[4](2013)在《自动线仿真实训软件模型与登录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工业控制实训室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为模型产品,提出和设计了基于机电控制仿真软件平台上进行研究开发自动生产线仿真实训,分析和论述了如何进行运用该软件开放元器件库来转化在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实训中的应用库,结合我校现有设备情况,分析研究相关对策和方法。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仿真软件登录界面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3年05期)

樊银亭,滕东兴,马翠霞,杨海燕,戴国忠[5](2012)在《一种模型驱动的笔式表单界面软件开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用传统的开发方法开发笔式表单界面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适应需求变更,难以提供用户概念模型和系统实现模型相一致的软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驱动的笔式表单界面软件开发方法,首先提出笔式表单用户界面模型——PFUIM.然后,基于PFUIM提出模型驱动的笔式界面软件的开发框架.该框架描述了笔式用户界面软件的开发模型,详细论述了各个模型的结构以及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开发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笔式表单界面软件的建模方法和系统自动生成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框架指导笔式表单界面软件开发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2年12期)

林茂盛,岳春生,王万请[6](2012)在《一种基于软件行为的界面识别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采集技术是软件自动评测、软件训练评估领域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且部分界面非标准化的应用软件,会出现部分界面难以识别且采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界面特征的识别模型,运用软件行为学理论描述界面交互行为,采用加权欧式距离与句法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界面进行匹配,较好解决了目标界面识别问题。实验测试证明该模型有效、实时性好。(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李晓帆[7](2009)在《界面设计与业务功能设计分离的软件开发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B/S软件设计是基于页面的,通常会把HTML代码作为UI页面,而用脚本语言作为后台来实现业务功能,但是由于B/S程序的结构模式, UI页面与后台程序中有太多的关联,如参数的传递、元素组建的调用、表单提交等等,这就导致了UI与后台程序间的结合十分紧密,在开发修改、版本控制等方面对界面设计者与业务功能设计者间的合作分工造成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模式,将图形界面数据和业务功能数据分别放入数据库中,通过该结构模式,系统分别从数据库中提起图形界面数据和业务功能数据,在对图形界面数据和业务功能数据进行解析组合后,实现界面设计与业务功能设计的整合。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从软件的设计层面来说,实现了界面设计与业务功能设计完全分离,而从表现层面来说与传统的B/S软件设计无异。该模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软件产品开发、修改所需的人力成本,该设计模型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并且通过该设计模型,图形界面设计人员和业务功能人员可以同时对软件产品的同一模块进行修改,而不会发生版本冲突,从而达到软件产品开发修改的快速、高效,以及管理者对软件开发过程可控性的提高。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模型试图降低图形界面设计者与业务功能设计者间的交互程度,降低在软件设计中,界面设计与业务功能设计的耦合度。最后,本文还将结合实际,通过对一个信息化发布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等工作与本文所阐述设计模型相结合,证实该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9-12-01)

高建华,顾燕萍[8](2009)在《基于模型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GUI(图形用户界面)软件的规格说明、GUI结构、GUI代码,构造用于GUI测试的四种不同层次的GUI表示方法,该表示方法可以描述界面间关系的界面调用关系图、界面信息的对象-事件分析图、界面内事件间关系的事件关系流图以及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的事件程序控制流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这些模型的复合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并用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9年02期)

边凯[9](2008)在《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软件设备模型库建立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设计是关系到系统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其设计过程又非常复杂,设计效率比较低,同时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引入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设计中开发一种“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设计软件”将是一项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软件中设备模型库的建立和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展开。首先,本文采用EMTP预编译的方法建立了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设计软件的设备模型库。特别是为了降低高压直流系统的建模难度,对高压直流系统的设备模块进行了集成化处理,建立了六脉动阀及其触发电路模块、交流滤波器模块等六个直流系统一次设备模块的模型库文件,并建立了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中的定电流控制模块和锁相倍频器(PLL)模块的模型库文件其次,对图形用户界面与核心计算层的数据接口文件的文件格式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接下来,详细设计了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采用栅格矢量图的方式建立了图形用户界面的设备标识库。并完成了模型搭建子程序、网络拓扑识别子程序、波形显示子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最后,作为对软件功能的测试,在软件中实现一个±500KV直流系统整流侧的仿真模型搭建,运算和波形输出。(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庞庆华[10](2007)在《基于灰色理论的软件系统人机界面综合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机界面是影响软件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评判人机界面设计质量。该文分析了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统计方法建立了测评矩阵,借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软件的人机界面进行了合理的评价。(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7年18期)

软件界面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声纳作为反潜战的重要装备,其用户界面设计对装备效能发挥有重要影响。基于用户心理学和界面设计的相关原理,结合声纳装备的特点和用户调查,确定了影响声纳软件界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改进现有的软件质量模型,构建一个实用的声纳人机交互软件界面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界面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赵凯琳.基于Kano模型的家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软件界面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熊思齐,姚直象.声纳人机交互软件界面的评价模型[J].舰船电子工程.2016

[3].胡晓晔.基于动态网络分析理论的大规模软件故障预测模型与可视化界面实现[J].电脑与电信.2015

[4].黄卫庭.自动线仿真实训软件模型与登录界面设计[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5].樊银亭,滕东兴,马翠霞,杨海燕,戴国忠.一种模型驱动的笔式表单界面软件开发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

[6].林茂盛,岳春生,王万请.一种基于软件行为的界面识别模型[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

[7].李晓帆.界面设计与业务功能设计分离的软件开发模型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9

[8].高建华,顾燕萍.基于模型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测试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

[9].边凯.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软件设备模型库建立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庞庆华.基于灰色理论的软件系统人机界面综合评价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7

标签:;  ;  ;  ;  

软件界面模型论文-赵凯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