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粒级浮游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湖,浮游植物,粒级结构,HPLC
粒级浮游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徐悦馨,刘卓星,刘科赛,侯建军[1](2019)在《网湖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丰水枯水环境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化学分类法,结合冗余分析对网湖丰水和枯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丰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较枯水期高。网湖各粒级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除Nexo外,丰水期各色素含量均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中,网湖优势种群均为裸藻门;枯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为硅藻门。小型浮游植物中优势类群依次为硅藻门与裸藻门,微型与超微型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为硅藻门和蓝藻门,其次为裸藻门。各粒级浮游植物表现为裸藻门和硅藻门之间相互演替的特征。通过RDA分析发现,丰水期关键环境因子为氨氮,枯水期为总磷和氨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桂芬,徐文龙,周雯,许占堂,曹文熙[2](2018)在《基于船载走航观测高光谱颗粒物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光谱监测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组成是当前海洋光学和水色遥感的研究热点。文章采用大西洋经向断面航次中走航式观测系统测量的海水总颗粒物吸收光谱数据,尝试建立了两种模型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Phytoplankton size class,简称PSC)进行反演和比较讨论。一类模型是基于总颗粒物吸收光谱高斯分解获得的典型波段高斯带强度与色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简称PLS回归模型);另一类模型是采用长波波段吸收基线高度推算海水总叶绿素a浓度,进而根据Brewin等(2010)生物量算法推算PSC的叁组分模型(简称叁组分模型)。模型比较验证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对海水总叶绿素浓度的反演都有较高的精度,相对偏差ME在15%左右;对于叁个粒级浮游植物对应的叶绿素浓度(Pico级C_p, Nano级C_n, Micro级C_m)的反演效果也相当, PLS回归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28.4%、31.9%和41%,叁组分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31%、35.9%、37.7%。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采用高光谱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潜在优势,可为不同海域走航式高光谱观测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黄大力[3](2018)在《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布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海洋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许多生理生态功能是由粒径决定的,其粒级结构的变化影响并反映着该海域的海洋环境状况。本文根据2017年8月(夏季)和12月(冬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粒级结构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营养盐、温度、盐度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差异明显,夏季Chl a的平均浓度(6.68 μg/L)远高于冬季(2.23 μg/L),整体上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逐渐减小的趋势。夏、冬两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组成均以微型(Nano级,2-20 μm)浮游植物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2.5%和44.7%,小型(Micro级,>20 μm)浮游植物次之,贡献率分别为41.0%和36.9%,微微型(Pico级,<2 μm)浮游植物占比最少,贡献率为16.5%和18.4%。空间分布上近岸海区多以较大粒径的小型(Micro级)和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为优势种群,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微微型(Pico级)浮游植物的占比提高,此外,小型(Micro级)和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在生物量较高时占主导,微微型(Pico级)在生物量较低时贡献率有明显提高。(2)研究海域营养盐的测定结果表明,夏、冬两季水体中DIN、P04-P和 SiO3-Si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0.39 μmol/L、0.43 μmol/L、37.38 μmol/L 和11.33 μmol/L、0.6 μmol/L、12.5 μmol/L,各形态营养盐含量均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湾内向湾外逐渐减小的特征。受沿岸径流大量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基本不受营养盐的绝对限制,P为调查海域的潜在限制因子。两个时期营养盐结构N/P、Si/P、Si/N均偏离Redfield比值,夏季营养盐的离散程度更高。(3)由分粒级Chl a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粒级浮游植物与各形态营养盐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当不同粒级浮游植物与同种营养盐均显着相关,但符号相反时,说明浮游植物间可能存在竞争。研究海域冬季微微型(Pico级)浮游植物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则相反,夏季小型(Micro级)浮游植物较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更适应低盐度环境。对研究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含量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4](2018)在《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着。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曹文熙,孙兆华,李彩,周雯,许占堂[5](2018)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粒级通常采用采集水样的分级叶绿素法来测定,比较费时且难以实现剖面连续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定海水光吸收来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硬件主要由高稳定光源、光学窗口、样品管、光纤高精度微型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测量数据基于遗传算法来分析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海上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测定水下300 m之内的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实现1 m剖面分辨率的连续测量,尤其适用于分析50~80m深度叶绿素最大值层的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化,在未来海洋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测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张晶晶,刘东艳,孙慧慧,王晓峰[6](2018)在《液质联用技术在测定浮游植物色素与粒级分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探讨液质联用技术在测定黄海浮游植物特征色素含量与粒级分类中应用的可行性,在黄海47个站位取表、中、底叁层水样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UHPLC-MS/MS)两种仪器的色素检测结果。研究发现UHPLC-MS/MS的灵敏度更高,但多数情况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吻合度较好,均适用于黄海色素样品的测定。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半岛近岸和长江口东北侧海域,Chl a浓度较高,小型浮游植物占优势;黄海冷水团海域,Chl a浓度较低,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比例明显升高。该航次的Chl a绝对浓度和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率与历史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这与调查时间、站位以及粒级分析方法的差异有关,需进一步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8年02期)
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7](2017)在《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月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区域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分粒级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观测,同时结合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浓度,研究了M2海山的总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规律,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初级生产力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2海山各水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4—0.304mg/m~3,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0.094mg/m3。微微型浮游植物在整个调查区域内为最优势类群,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达到了85%,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的贡献率均较低,分别为10%和5%。M2海山的叶绿素a浓度最大层均在100m深度附近的次表层,其中西南部和东南部为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M2海山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71.31mg C/(m~2×d),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其中微型浮游植物贡献率达到了72%,微微型浮游植物贡献率为28%。M2海山的海山效应不明显,浅海山(<200m)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存在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6期)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8](2017)在《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本文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着。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蔺凡[9](2018)在《獐子岛及邻近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年10月对獐子岛及邻近海域进行了航次调查,研究了獐子岛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秋季表层总叶绿素a、小型(>20μm)、微型(2—20μm)和微微型(0.45—2μm)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52—1.25、0.03—0.81、0.33—0.91、0—0.09μg/L,平均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为0.76、0.19、0.53、0.03μg/L,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3.77%、72.26%和3.98%;底层总叶绿素a、小型(>20μm)和微型(2—20μm)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14—1.5、0.04—1.04、0.08—0.47μg/L,平均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为0.46、0.22、0.24μg/L,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1.46%、58.50%。从垂直分布上来看,总叶绿素a浓度垂直变化为,表层>底层;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微型浮游植物垂直变化为,表层>底层;微微型浮游植物垂直变化为,表层>底层,且在表、底层均保持较低水平。秋季表层微型浮游植物(2—20μm)浓度与盐度呈正相关。底层总叶绿素a浓度与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小型浮游植物(>20μm)浓度与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均表现为正相关,微型浮游植物(2—20μm)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盐度、磷酸盐及硅酸盐浓度是影响獐子岛及邻近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亚锋[10](2017)在《近海浮游植物粒级及被摄食和河口pH的生物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之间的关系受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以及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黄海与南海,远海与河口水域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状态,进而使这些水域中的海洋生物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些生态特征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方式,对认识海洋碳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尺度海洋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仍然不足。为了研究富营养和寡营养海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河口富营养对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以及在河口藻华爆发水体中浮游植物如何克服碳限制以维持生长,本研究通过收集历史黄海和南海的历史数据、南海航次实验、以及珠江口和特拉华湾水体的室内培养实验,开展四方面的研究工作:(1)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受营养盐调控,进一步影响浮游动物的摄食活动,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类型和碳循环产生影响。黄海3月与5月和南海5月叁个航次的历史数据表明:与黄海相比,南海水温较高、水体层化较强、无机营养盐浓度较低,叶绿素浓度、初级生产力和细菌生物量较低;而细菌生产力、小型浮游动物摄食及其摄食粒级偏好较高。与黄海相比,南海较高的小型浮游动物摄食速率和较低f值意味着:循环营养盐在维持南海浮游生物群落方面作用更大,细菌在寡营养盐的南海的碳循环过程中更加重要。以上这些在富营养和寡营养水域所表现出来环境因子和生物变量的差异,促使了生物群落在富营养的黄海由经典食物链主导,而在寡营养的南海由微食物环主导。从黄海到南海,随着无机营养盐降低、水温和小型浮游动物摄食活动增加,水柱积分细菌生产力与积分初级生产力的比值增加,这意味着生物群落从黄海的自养型变成了南海的异养型,同时水体也从大气的碳汇变成了碳源。(2)南海海域表层和叶绿素最大层中的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活动以及浮游植物对光照和营养的响应实验表明:叶绿素最大层小型浮游动物在白天的摄食活动强于晚上,但总体小于表层水体。另外,表层水体的小型浮游动物倾向于摄食大粒级的浮游植物(>5μm),而叶绿素最大层的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没有粒级选择性。真光层内粒级>70μm浮游动物的丰度在白天明显小于晚上,说明较大粒级的浮游动物的昼夜变化是影响小粒级浮游动物摄食活动的重要的原因。光照能明显促进叶绿素最大层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大粒级浮游植物的占比;叶绿素最大层浮游植物对营养加富能快速响应,而表层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粒级结构不产生明显变化。该研究表明:深层浮游植物面临较小的摄食压力,拥有更大的光照和营养盐需求潜能。这对理解海洋在物理作用下发生垂向混合后,藻类出现短暂爆发的生态现象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3)为探究河口水体中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对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珠江口水域水样进行连续5天稀释培养实验,来探究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μ),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m),以及它们在藻华爆发生长过程中的耦合关系。相比控制组,营养盐加富不仅能增加水体中叶绿素最大值,而且能延长藻华的持续时间。总体而言,m在培养的前2,3天逐渐增加,然后下降。在培养结束时,低盐度水体中的叶绿素已经开始下降,而中、高盐度水体中叶绿素的浓度依然在增加,并且μ仍然保持增长。在培养开始时,水体由超微型和微型浮游植物主导,而培养结束时优势种变为小型浮游植物。浮游植物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的比例(m/μ)随着浮游植物的比生长速率降低而增加,这意味着在藻华爆发生长过程中,下行控制随着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降低而增强。m/μ和超微型浮游植物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比例显著负相关,说明下行控制对超微型浮游植物严格控制。因此,我们认为在浮游植物爆发生长过程中,富营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体粒级结构的变化是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浮游植物的生长会造成水体pH升高,而河口富营养水体藻华过程中浮游植物如何摆脱无机碳限制以维持光合作用是本部分研究的重点。特拉华湾和珠江口水域的3组(低、中和高盐度水体)连续5天的培养实验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pH值持续增大,溶解无机碳(DIC)的减少量大于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增加量,这意味着部分DIC消失了。同时发现,在低盐度水体,pH的最高值最大,消失的DIC也最多。在培养结束时,水体总碱度(TA)在低盐度水体中出现了大幅度下降。TA的下降和DIC的消失说明随着pH的升高,水体中形成了碳酸盐沉淀。因为浮游植物只能直接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pH很高时,存在某种生成CO2的机制,以维持浮游植物的生长。我们假设:当浮游植物快速生长提高水体的pH后,高pH能促使碳酸盐沉淀形成并释放CO2,释放的CO2被浮游植物利用后,促进pH的进一步升高。基于DIC、pH和TA的实验数据建立的模型的模拟结果证实了该假设,说明碳酸盐沉淀释放的CO2维持了在高pH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驱动了水体pH的进一步升高。由于较高盐度水体拥有较强的水体缓冲能力,该机制的效率在河口随水体盐度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7-05-23)
粒级浮游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高光谱监测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组成是当前海洋光学和水色遥感的研究热点。文章采用大西洋经向断面航次中走航式观测系统测量的海水总颗粒物吸收光谱数据,尝试建立了两种模型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Phytoplankton size class,简称PSC)进行反演和比较讨论。一类模型是基于总颗粒物吸收光谱高斯分解获得的典型波段高斯带强度与色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简称PLS回归模型);另一类模型是采用长波波段吸收基线高度推算海水总叶绿素a浓度,进而根据Brewin等(2010)生物量算法推算PSC的叁组分模型(简称叁组分模型)。模型比较验证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对海水总叶绿素浓度的反演都有较高的精度,相对偏差ME在15%左右;对于叁个粒级浮游植物对应的叶绿素浓度(Pico级C_p, Nano级C_n, Micro级C_m)的反演效果也相当, PLS回归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28.4%、31.9%和41%,叁组分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31%、35.9%、37.7%。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采用高光谱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潜在优势,可为不同海域走航式高光谱观测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级浮游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徐悦馨,刘卓星,刘科赛,侯建军.网湖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丰水枯水环境响应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桂芬,徐文龙,周雯,许占堂,曹文熙.基于船载走航观测高光谱颗粒物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J].热带海洋学报.2018
[3].黄大力.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布及影响因素[D].广西大学.2018
[4].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18
[5].曹文熙,孙兆华,李彩,周雯,许占堂.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8
[6].张晶晶,刘东艳,孙慧慧,王晓峰.液质联用技术在测定浮游植物色素与粒级分类中的应用[J].海洋通报.2018
[7].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7
[8].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9].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蔺凡.獐子岛及邻近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8
[10].张亚锋.近海浮游植物粒级及被摄食和河口pH的生物调控机制[D].中山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