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大学9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表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冯亭玉[2](2020)在《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的普及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效便捷,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形成和发展独特自我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还未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容易沉迷于网络,并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目前关于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和网络成瘾三者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也未探明。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以安庆市某中学的4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接纳量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进行测试,对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对网络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成瘾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在家庭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接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4)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好,网络成瘾可能性越低;自我接纳程度越差,越容易网络成瘾;自我接纳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王晓丹[3](2020)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情绪适应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压力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个体通过对情境与情绪关系的积极调节和自我控制,体验更多的正性情绪、更少的负性情绪。大学生由于需要面对和完成很多新的环境、社交和学业等任务,情绪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情境性,容易受负性情绪的困扰,造成情绪适应不良,从而影响学习与生活。学校的同学、朋友这些同伴作为大学生重要的支持来源,是帮助大学生适应不利处境的重要保护因素。同伴支持从支持来源的角度可以分为熟悉同伴和陌生同伴;从支持类型的角度常分为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从支持形式的角度分为可见支持、不可见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以往关于同伴支持与情绪适应的研究多为问卷调查,难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伴支持的构成要素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最优匹配研究也相对缺乏,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探讨了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一选取河南省某高校480名大学生,运用实验法,通过演讲任务,控制演讲话题,诱发大学生在中等强度压力情境下的负性情绪,采用2(同伴支持来源:熟悉同伴,陌生同伴)×2(同伴支持类型:信息支持,情感支持)×2(同伴支持形式:可见支持,不可见支持)三因素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检验了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究了中等压力强度情境下,同伴支持的来源、类型、形式与大学生情绪适应的最优匹配。研究二选取河南省两所高校720名大学生,运用问卷法,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与无同伴无支持组和陌生同伴无支持对照组相比,熟悉同伴无支持组和实验组被试在同伴支持后的负性情绪得分较支持前有显着降低。接受不可见支持与可见支持被试负性情绪差值显着高于无支持对照组,接受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被试负性情绪差值值显着高于无支持对照组。熟悉同伴支持组被试负性情绪差值显着高于陌生同伴支持组和无支持对照组,陌生同伴支持组被试负性情绪差值显着高于陌生同伴无支持和无同伴无支持组。第二,同伴在提供信息支持时,接受不可见支持被试负性情绪的缓解显着高于可见支持。熟悉同伴提供支持时,接受不可见支持被试负性情绪的缓解显着高于可见支持。第三,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情绪适应在性别、新老生、留守经历上有显着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着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着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着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第四,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中等强度压力情境下,同伴支持的来源、类型、形式与大学生情绪适应的最优匹配为不可见信息支持和熟悉同伴不可见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宋丹[4](2019)在《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居所,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和微理论框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切入,探讨家庭因素中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全国16所高校的7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采集大学生家庭诸因素信息。分析了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远近环境各自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并以此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同时在研究中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度剖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并就咨询方向和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从家庭因素角度进行多维的探讨,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三个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系统,分析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差异,但依恋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不大,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得分显着低于双亲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大学生在胜任感、情绪表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对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依恋均有显着影响,说明了其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在失能混乱、躯体反应、人际问题及心理症状总分上均显着。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四个次系统均能显着影响心理社会发展。家庭系统分化对依恋的影响,只有母子次系统在依恋的四个类型上显着。家庭系统分化中各次系统的分化水平与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婚姻次系统与家庭结构显着相关;母子次系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着相关。不同家庭结构中,在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上,双亲家庭优于单亲家庭;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系统分化差异不显着。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症状;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社会发展;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依恋。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学业、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研究二:基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系统分化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且家庭系统分化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子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关系,母子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以及婚姻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情况概述、分析成因、解开症结的路径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就治疗方向和对策提供思路和建议。纵观以上三个研究发现:首先,家庭结构是重要的远环境;其次,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近环境。通过“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讨论,发现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家庭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家庭系统分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系统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进行讨论,发现:(1)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2)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良好的家庭系统分化,能够降低或减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最后,家庭远近环境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远环境是基础保护系统,近环境是免疫防御系统,两者是层层递进关系。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要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视角,更好地回归教育本位,共同营造育人氛围,既关注特殊群体,更惠及众多学生。
吴维维[5](2019)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差异教学现象的人种志研究》文中指出自学校产生之日起,差异就一直存在,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实现个性和谐发展提供支持的活动。遗憾的是,与“差异教学”相关理论的日趋完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却依旧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学生差异、致力于学生差异发展的学校教育。鉴于此,本研究试图采取人种志的研究方法,深入学校这片田野,描述教师面对差异化的学生展开教学的各类现象,并尝试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以探寻“差异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未来走向。论文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为依照,在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后,主要围绕差异教学是什么、小学中的差异教学怎么样以及小学中的差异教学怎么发展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索。论文第二章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首先是对差异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再将它与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等概念进行了区分,然后基于内涵归纳出了差异教学的一般实施模式,并构建出了教育公平的三条基本原则。论文第三、四、五章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即解释研究者如何用人种志的研究方法获取到了什么田野资料以及有什么发现和思考。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人种志的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四章以ZS小学为田野,获取到了与差异教学相关的课堂内、外的现象,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围绕“机会是否公平?”、“过程是否公平?”和“结果是否公平?”三个问题开展课堂内的分析。并通过课堂外的新生入学分班面试、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研活动、学校的社团课程、期末考试的安排等现象解释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五章针对上述课堂内外的观察收获进行思考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论文第六章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基于第二部分的观察与思考,从课堂、学校、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构想差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韩雪[6](2019)在《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研究 ——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十年来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在校人数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跨学科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对一个跨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言,是否有端正的入学动机,是否认同所选择的专业,是否对现在所学专业感兴趣等对于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都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问卷》,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跨学科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以推拉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为支撑,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现状和特征,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入学动机有:进一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本科学历层次不满,提高学历、希望更换一所更好的学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较好考取、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感兴趣,想进行此方面的学术研究。2.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在性别、年级、本科学校层次、是否应届、是否有工作经历、是否打算继续考博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存在以下特征:(1)入学动机呈多样化,受主导性入学动机支配;(2)入学动机趋于理性,但理性中存在盲目性;(3)跨学科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与入学动机不一定成正比;(4)入学动机有一定的消极成分;(5)入学动机在就业方面的考虑不够周全。4.建议:(1)国家层面: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选拔机制;(2)学校层面:加强专业引领、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3)导师层面:做好学术引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4)学生层面:做好自我评估、端正入学动机。
蔡丹[7](2019)在《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水平逐步提高,高校招录的学生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厌学、退学等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大学新生学习适应能力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育环境均与高中有所不同,快速地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提升学习适应能力成为高校新生入学后面对的首要挑战,对高校新生未来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重点关注。本研究结合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学习支持理论,基于本人在吉林省某高校的实习经历,以该大学2017级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法和小组工作法,介入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欠佳的新生群体,对介入过程描述和介入效果进行评估与总结。调查发现:第一,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普遍不高,对提升学习适应能力缺乏认知;第二,高校新生在入学后家长普遍不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生缺乏家庭的合理约束;第三,学校入学教育针对性较弱,新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难以找到对应教师辅导,新生提升学习适应能力的个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针对高校新生提升学习适应能力的困境,本研究采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工作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了新生学习适应能力。
代梦雅[8](2019)在《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已经到了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作为未来的教师,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公费师范生的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又关系着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笔者以F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对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再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特点,最后对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宏观政策、中观学校和公费师范生个人这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关建议。全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公费师范生政策是一项示范性的举措谈起,结合个人实际经历,谈及对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在明确研究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笔者首先梳理了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政策,然后对F大学公费师范生试点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包括招生情况和具体培养措施;其次,在阅读了与公费师范生政策相关的文献、论文以及政策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问卷和访谈提纲编写的基本方法编制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和访谈提纲;最后,对F大学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数据特征。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特征和访谈结果分析总结出F大学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入学动机受就业、他人、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受自身内部想法的影响相对较小;学习动力不强,不能及时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对待成绩消极,自主学习性差;专业承诺受社会规范的影响较大;对于所学专业并没有寄予深厚的感情等。然后从政策、学校和公费师范生个人层面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语。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包括问题分析,现状分析,启示和建议等。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改进的方向。以期为端正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加强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和提高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提供借鉴,为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陈大威[9](2019)在《基于328运动模式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人才。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时间紧张,学习业务繁忙,脑力负担加重,就业压力增强,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等原因,导致其身心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以菏泽学院2017级本科生为实验对象,以基于328运动模式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当今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堪忧。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访谈部分专家,得出现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每况愈下,表面上看起来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通过调查,大学生由于学习、活动、以及其他一些事情实际可用于锻炼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本研究中通过对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逐渐增多,用于运动的时间就更加减少。(2)基于328运动模式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通过对身体各项指标的分析可知相对于对照组的学生而言实验组学生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有一定的增长,尤其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一指标成绩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但是对于坐位体前屈这一指标实对照组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实验组,说明在短时间内通过练习,虽然各项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是柔韧素质在短时间内效果并不大,而且通过其他素质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柔韧素质的发展。(3)基于328运动模式的运动干预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用SCL-90量表对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大部分心理指标的得分都有所下降,其中敌对、焦虑这两个指标得分下降的最为明显。但对于强迫症状这一指标的得分并没有起到降低的作用,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与实验前相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在躯体化这一指标上与实验组降低幅度相差不大,在偏执这一指标得分上增长幅度最为明显。(4)328运动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人们利用闲散零碎的时间进行运动。该模式为忙于工作、学习的上班族、学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传统运动模式相比,不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约束,而且需要时间较短,动作安排也能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对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曲鹏达[10](2019)在《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云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增强大学生健康的针对性建议。为大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高校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大学生健康指导、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并且一定程度上丰富云南省范围内涉及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大样本调查研究内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的3111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由专员对数据进行双重录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各研究因素发生频率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大学生的量表总分及3个维度的得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若方差齐采用Bonferroni校正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amhane’s法。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ForwardLR逐步法)分析量表总分及3个维度的人口学方面、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包含哪些及关联强度,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检验,若拟合效果不好(P<0.05)则对其中多分类变量设置为哑变量并设置参照类(以每个变量最后一类为作为参照类)再次统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针对性措施。结果1.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学科、学校、学院、专业、父母婚姻状况、既往史、家族史大学生的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恋爱史大学生的心理表现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躯体表现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总体和躯体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母亲学历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其余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生活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结果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午睡习惯、三餐规律情况、走路吃饭情况、早餐习惯、食用水果情况、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锻炼身体情况、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学生健康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方面Logistic回归分析:总分方面,共有5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专业、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父母婚姻状况。躯体表现维度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学校、性别、年龄、民族、既往史、家族史。心理表现维度方面,共有5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性别、既往史、家族史、母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社会适应维度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学院、民族、既往史、家族史、父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生活习惯方面Logistic回归分析:总分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躯体表现维度方面,共有7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2每周购买路边摊或小吃街食物频次、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心理表现维度方面,共有7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7三餐是否规律、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社会适应维度方面,共有9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6是否有午睡习惯、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69是否有吃早餐习惯、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此外,对以上每个统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细化统计,如以性别为例,按照不同学校、年级、民族、父母婚姻状况等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或按照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学校、年级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筛选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各细化统计结果大体上与未进行细化统计的总的结果相同,但也有不同。结论1.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结论男性、汉族、城市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的健康状况分别好于女性、少数民族、农村大学生(P<0.05)。19岁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及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年龄(P<0.05)。从未恋爱过的大学生躯体健康状况较好、曾经恋爱过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好、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较好(P<0.05)。工学学科和农学学科大学生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学科大学生(P<0.05);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高校大学生(P<0.05);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林学院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学院大学生(P<0.05);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和林学专业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专业大学生(P<0.05)。云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差于其它高校(P<0.05);中医学专业的总体及躯体健康状况均差于其它专业(P<0.05)。低年级的总体和躯体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年级(P<0.05)。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父母学历的大学生(P<0.05)。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的健康状况相较较好(P<0.05)。无既往史、无家族史的大学生的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好于有既往史、有家族史的大学生(P<0.05)。2.不同生活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结论睡眠时长为8小时左右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好,6小时左右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差,7小时左右的各方面健康状况介于6小时和8小时之间(P<0.05)。0点以后入睡的大学生的各方面健康状况差于0点之前入睡的大学生、2123点入睡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好(P<0.0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为基本不用或30分钟左右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使用时间越长其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越差。很少、时有时无午睡的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差于其他午睡情况的大学生(P<0.05)。三餐总是规律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三餐规律情况的大学生(P<0.05)。从不走路吃饭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边走边吃情况的大学生(P<0.05)。总是吃早餐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食用水果为12次/周的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状况好于56次/周;从不食用水果、食用水果为12次/周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差,7次及以上/周的较好(P<0.05)。吃饭时从不使用电子设备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使用频率越高其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越差。从不购买路边摊等食物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与购买频次呈负相关(7次及以上/周例外)。如厕时从不或很少使用电子设备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总是使用的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差(P<0.05)。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对如厕时长没有影响的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最好,其次为影响不太大(P<0.05)。从不锻炼身体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最差(P<0.05),7次及以上每周的最好(P<0.05),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与锻炼频次大体呈正相关。锻炼时从不大汗淋漓的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差。3.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父母婚姻状况;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性别、年龄、民族、既往史、家族史;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既往史、家族史、母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社会适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学院、民族、既往史、家族史、父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的生活习惯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2每周购买路边摊或小吃街食物频次、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7三餐是否规律、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社会适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6是否有午睡习惯、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69是否有吃早餐习惯、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以上所有内容的细化统计结论与总体结论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同。4.大学生中存在有“惑其现状,向成为成”、“乐其现状,不病未病”阶段特点。建议睡眠时灭灯;睡时不宜当风;枕头高度宜侧卧时与肩平,不用睡帽;睡姿应宜右侧卧为主;睡眠时间宜根据四季适当调整,春夏睡眠宜夜卧早起,秋季宜早卧早起,冬季宜早卧晚起;冬季午睡宜盖薄被,夏季午睡后宜喝热饮;睡眠环境宜寒热适中,不宜潮湿;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晚睡时间应不宜晚于23点,睡眠长度以78小时为佳,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宜小于30min,最好不用电子设备,宜规律午睡。饮食方面宜合理搭配、全面饮食;宜五味和调;宜四气和调,即寒热温凉相互调适;忌过食寒凉;饥饱宜适度;不宜极饥而食、极渴而饮;宜食不过饱、饮不过多;不宜在无食欲时强饮强食;忌常使肠胃充满;不宜食后即睡,宜小动后就寝;食物宜熟,菜不宜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三餐时间要规律(尤其是早餐),就餐时安静坐在一处不走动,就餐时不使用电子设备专心就餐,少购买最好不购买路边摊及小吃街的食物。适度运动,运动频率不宜过繁,也不应从不运动;不宜刚开始就进行高难度的运动内容;运动频率、强度及运动内容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宜过用身体,使其力竭;宜借鉴传统运动养生内容中的转睛法、提肛法,或传统养生功法、武术,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频次为7次及以上/周的大学生、经常在锻炼时大汗淋漓的大学生健康状况较好。但不建议目前运动频次少、运动强度低的大学生立即进行高频次、高强度的运动。建议大学生适度、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除学习及必要用途外,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大学生还应加强“治未病”意识。
二、宁波大学9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大学9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控制 |
2.1.1 自我控制的定义 |
2.1.2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接纳 |
2.2.1 自我接纳的定义 |
2.2.2 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
2.3 网络成瘾 |
2.3.1 网络成瘾的定义 |
2.3.2 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
2.3.3 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及网络成瘾间的相关研究 |
2.4.1 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 |
2.4.2 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 |
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现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总体状况 |
3.4.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3.5 讨论 |
3.5.1 初中生自我控制总体状况分析 |
3.5.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4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现状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总体状况 |
4.4.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4.5 讨论 |
4.5.1 初中生自我接纳总体状况分析 |
4.5.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5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统计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4.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总体状况 |
5.4.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5.5 讨论 |
5.5.1 初中生网络成瘾总体状况分析 |
5.5.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6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工具 |
6.3.3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
6.4.2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
6.4.3 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讨论 |
6.6 实践启示 |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3)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情绪适应 |
2.1.1 情绪适应的概念 |
2.1.2 情绪适应的测量 |
2.2 同伴支持 |
2.2.1 同伴支持的概念 |
2.2.2 同伴支持的理论 |
2.2.3 同伴支持的测量 |
2.2.4 同伴支持的影响因素 |
2.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2.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3.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2.4 同伴支持、情绪适应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
2.4.1 同伴支持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
2.4.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
2.4.3 同伴支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已有研究局限 |
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4 同伴支持影响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设计 |
4.3.3 实验材料与人员 |
4.3.4 实验步骤与程序 |
4.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同伴支持实验条件操纵有效性检查 |
4.4.2 同伴支持前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配对样本t检验 |
4.4.3 同伴支持的来源、类型、形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4 同伴支持的来源、类型、形式的三因素完全随机化方差分析 |
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材料与计分方法 |
5.3.3 研究步骤与程序 |
5.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2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描述性统计 |
5.4.3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人口学特征 |
5.4.4 同伴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情绪适应的相关分析 |
5.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情绪适应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讨论 |
6.1 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 |
6.1.1 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 |
6.1.2 同伴支持的来源、类型、形式与大学生情绪适应的最优匹配 |
6.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
6.2.1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现状分析 |
6.2.2 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关系 |
6.2.3 同伴支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6.2.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
6.2.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创新之处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演讲任务压力情景下大学生对同伴支持类型需求情况的调查表 |
附录B 研究一实验材料 |
附录C 研究二问卷 |
致谢 |
(4)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
1.1.4 本研究心理健康衡量指标 |
1.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
1.2.1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
1.2.2 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
1.2.3 家庭系统分化的相关研究 |
1.2.4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
1.3 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生态理论 |
1.3.1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 |
1.3.2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微理论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1.1 理论框架 |
2.1.2 现有研究不足 |
2.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
2.2 研究目的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总体设计 |
3 研究一:家庭远近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3.4.3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3.4.4 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3.4.5 家庭结构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
3.4.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
3.4.7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3.5 研究小结 |
4 研究二:家庭近环境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统计结果 |
4.3.1 中介检验 |
4.3.2 有中介的调节检验 |
4.4 研究小结 |
5 研究三: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成因的个案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呈现 |
5.3.1 案例一:家庭期望过高引发的自杀男孩 |
5.3.2 案例二:再婚家庭引发的抑郁症女孩 |
5.3.3 案例三:丧偶式婚姻引发的个体分化不良男孩 |
5.3.4 案例四:家庭期望调适疗愈的焦虑症女孩 |
5.3.5 案例五:关爱与支持疗愈的残缺家庭男孩 |
5.4 研究小结 |
6 对策与展望 |
6.1 家庭因素倒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革新 |
6.1.1 审视当下现状 |
6.1.2 展望未来趋势 |
6.1.3 构建家校成长模式 |
6.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补家庭因素缺位 |
6.2.1 重塑育人氛围 |
6.2.2 关注特殊症候群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后记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差异教学现象的人种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主题的浮现 |
1.3 研究的内容 |
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2.1 差异教学 |
2.1.1 差异教学的内涵解析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差异教学的一般实施模式 |
2.2 教育公平 |
2.2.1 教育机会均等 |
2.2.2 有差异的平等 |
2.2.3 教育公平 |
3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 |
3.1 教育人种志的研究规范 |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2 田野研究方法 |
3.2 研究的伦理考虑 |
3.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4 我的在场与观察 |
4.1 田野概况 |
4.1.1 基本信息 |
4.1.2 ZS小学如何分班 |
4.1.3 二(4)班课程表 |
4.1.4 二(4)班学生差异诊断 |
4.2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差异教学课堂观察 |
4.2.1 机会公平——教师提问的内容与方式暗含不公 |
4.2.2 过程公平——教师对相对弱势的学生抱有恻隐之心 |
4.2.3 结果公平——不同的学生没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
4.3 来自课堂外的解释 |
4.3.1 闲话家常中现教师教学理念——关注班级中的大多数 |
4.3.2 社团课中现学校办学倾向——拓展课程处于边缘地位 |
4.3.3 “变味”的数学教研活动——科研任务优先于教学研讨 |
4.3.4 备受重视的期末考试——考试成绩是硬道理 |
5 我的思考 |
5.1 差异教学缺失的显性现象探讨 |
5.1.1 学校在新生分班时有考虑学生差异,但更多以方便管理为目的 |
5.1.2 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门类,但未落到学生差异发展实处 |
5.1.3 不同学科地位的悬殊差异与差异教学的理念相悖 |
5.1.4 教师区别对待学生,这既弥补也助长了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
5.1.5 学生的差异发展主要归功于校外教育的投入 |
5.1.6 学校应该在学生的差异教育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
5.2 差异教学缺失的隐性因素分析 |
5.2.1 传统教学模式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 |
5.2.2 公开课似乎落实了公平的差异教学的理念,但这不是教学的常态 |
5.2.3 公开课与常规课的悬殊差异说明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 |
5.2.4 “纸质练习”举足轻重的地位助长了教师教育变革的惰性 |
5.2.5 “为考而教”的大环境是制约常规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 |
5.2.6 教师的“单打独斗”难以促成公平的差异教学 |
5.2.7 教师还需要其它专业支持与培训 |
6 差异教学走向何方 |
6.1 课堂层面:合理对待学生间差异而非差距 |
6.1.1 理论上没有学困生,只有差异化的学生 |
6.1.2 基于学生共性展开差异教学 |
6.1.3 基于学生个性展开差异教学 |
6.1.4 “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公平的差异教学 |
6.2 学校层面:指向差异教学的学校变革需要校长领导与统筹兼顾 |
6.2.1 简化学校各类工作,让教师把精力真正放到教学上 |
6.2.2 校长认可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并领导改革 |
6.2.3 教师开展以学生差异发展为目标的教研活动 |
6.2.4 家校联手促成学生差异发展 |
6.2.5 在“四点钟学校”中落实差异教学 |
6.3 社会层面:普及资优生教育,满足资优生发展的正当需求 |
6.4 文化层面:考试文化转型引领差异教学实现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二(4)班学生差异诊断分析表 |
附录 B 一堂典型课的课堂实录 |
附录 C 课堂实录中班级座位俯视图 |
附录 D 课堂实录中举手学生与回答问题学生的统计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研究 ——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研究 |
(二)关于入学动机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一章 调查的实施 |
一、调查过程 |
(一)初测问卷的编制 |
(二)初测问卷的施测及分析 |
(三)正式问卷的结构和施测 |
二、调查结果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过程性问题调查 |
(三)入学动机调查 |
第二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现状分析 |
一、入学动机基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差异性检验 |
二、入学动机基于过程性问题的差异性检验 |
第三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特征分析 |
一、入学动机呈多样化,受主导性入学动机支配 |
二、入学动机趋于理性,但理性中存在盲目性 |
三、读研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与入学动机不一定成正比 |
四、入学动机有一定的消极成分 |
五、入学动机在就业方面的考虑不够周全 |
第四章 对策和建议 |
一、国家层面: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选拔机制 |
二、学校层面:加强专业引领、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
三、导师层面:做好学术引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
四、学生层面:做好自我评估、端正入学动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5.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吉林省某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
2.1 吉林省某高校新生基本情况及调查问卷设计 |
2.1.1 吉林省某高校情况 |
2.1.2 调查问卷设计 |
2.2 吉林省某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
2.2.1 高校新生基本情况分析 |
2.2.2 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 吉林省某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需求分析 |
2.3.1 学习心态转换的需求 |
2.3.2 提高学习行动力的需求 |
2.3.3 家庭支持的需求 |
2.3.4 学校支持的需求 |
第3章 小组工作介入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实务过程 |
3.1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 小组活动准备 |
3.3 小组目标 |
3.4 小组基本情况 |
3.5 小组总安排及实施目标 |
3.6 小组活动实施过程 |
3.7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第4章 个案工作法介入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实务过程 |
4.1 个案介入基本准备 |
4.2 个案介入过程 |
4.3 个案介入效果评估 |
第5章 社会介入的总结与启示 |
5.1 总结 |
5.1.1 信任是个案介入的工作基础 |
5.1.2 小组介入的经验不足 |
5.1.3 个案和小组工作缺乏后续服务 |
5.2 启示 |
5.2.1 借助“榜样的力量”提升新生学习适应能力 |
5.2.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互动机制 |
5.2.3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专业队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F大学公费师范生试点实施现状 |
一、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政策 |
二、F大学公费师范生招生情况 |
三、F大学公费师范生培养措施 |
第二节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项目的编制 |
二、被试 |
三、施测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数据呈现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的数据特征与结果 |
三、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的数据特征与结果 |
四、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的数据特征与结果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调查结论 |
一、入学动机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多 |
二、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动力不强 |
三、专业承诺受社会规范影响较大 |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一、政策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结论 |
附件1:问卷 |
附件2:访谈提纲 |
附件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328运动模式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
2.1.1 国外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
2.1.2 国内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
2.2 国内外有关运动干预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外有关运动干预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
2.2.2 国内有关运动干预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
2.3 328运动模式研究现状 |
2.3.1 国内有关328 运动模式的研究 |
2.3.2 国外328 运动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相关问题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对象问卷调查相关问题的结果与分析 |
4.1.2 实验后实验组问卷调查相关问题的结果与分析 |
4.2 实验过程与分析 |
4.2.1 基于328 运动模式的运动干预方案 |
4.2.2 实验程序 |
4.2.3 实验实施方案 |
4.2.4 实验中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测量方法与要求 |
4.2.5 实验中练习项目及动作内容的选定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4.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健康指标变化的分析 |
4.3.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指标变化的分析 |
4.4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实验时间较短 |
4.4.2 实验项目选择单一 |
4.4.3 实验对象较少 |
4.4.4 其他因素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 A 大学生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 B 运动干预后练习效果及感受问卷 |
附录 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和评分表 |
附录 E SCL-90 量表国内常模 |
附录 F 实验对象实验前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
附录 G 实验对象实验后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
附录 H 实验前实验对象体质测试结果 |
附录 I 实验后实验对象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大学生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1 调查前期准备 |
1.1 调查工具及使用方法 |
1.2 调查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社会调查法 |
1.4 统计处理 |
1.5 质量控制 |
1.5.1 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阶段 |
1.5.2 现场调查阶段 |
1.5.3 数据录入及统计阶段 |
1.6 现场调查 |
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2.1 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
2.1.1 问卷回收情况 |
2.1.2 不同人口学特征人数分布 |
2.1.3 问卷得分及调查生活习惯题目选择情况 |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龄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校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学院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专业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年级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恋爱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既往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家族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4)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2 不同年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3 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院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专业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年级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恋爱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既往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家族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院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专业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年级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恋爱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既往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家族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5 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6 不同学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7 不同学院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8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9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性别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民族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0 不同恋爱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专业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年级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1 不同既往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2 不同家族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3 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4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5 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医学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6 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7 小结 |
2.3 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3.1 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2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3 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5 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6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7 小结 |
2.4 不同生活行为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 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2 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3 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4 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5 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6 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7 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8 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9 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0 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1 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2 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3 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4 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5 小结 |
2.5 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1 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2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3 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5 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6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7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及建议 |
1 讨论 |
1.1 大学生现阶段特点——惑其现状,向成未成;乐其现状,不病未病 |
1.2 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
1.2.1 不同人口学特征方面 |
1.2.2 不同生活习惯方面 |
(1)睡眠方面 |
(2)饮食方面 |
(3)运动方面 |
(4)如厕习惯方面 |
1.2.3 影响因素方面 |
2 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建议 |
2.1 睡者,有所宜有所不宜 |
2.2 食者,有所取有所不取 |
2.3 动者,有所可有所不可 |
2.4 行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
2.5 思者,有所虑有所不虑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宁波大学9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D]. 冯亭玉.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0)
- [3]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D]. 王晓丹. 河南大学, 2020(02)
- [4]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宋丹. 苏州大学, 2019(06)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差异教学现象的人种志研究[D]. 吴维维. 宁波大学, 2019(06)
- [6]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动机调查研究 ——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D]. 韩雪. 青岛大学, 2019(02)
- [7]高校新生学习适应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 蔡丹.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8]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D]. 代梦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基于328运动模式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大威.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10]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 曲鹏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