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掺锌硫化铜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透明导电薄膜,p型半导体,渠道火花烧蚀,霍尔效应
掺锌硫化铜铝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华,张群,李桂锋,施展,谭华[1](2008)在《P型掺锌硫化铜铝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渠道火花烧蚀技术,在普通玻璃基板上制备掺锌硫化铜铝CuAl0.90Zn0.10S2透明导电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研究不同的制备条件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薄膜表面平整致密,均为p型导电。氩气压强和基板温度对薄膜的电阻率和载流子浓度具有显着影响,例如,随着氩气压强增加,电阻率会先降低再上升,而载流子浓度则先增加再降低。在优化的制备条件下,薄膜的电阻率最小值为0.2Ω.cm,载流子浓度为6.67×1018cm-3,载流子迁移率最大为1.06 cm2V-1S-1。在基板温度Ts=500℃时,获得了室温下最高电导率为50.9 S.cm-1的薄膜。薄膜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射率大于60%。(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王颖华,张群,李桂锋[2](2007)在《P型掺锌硫化铜铝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实际应用的透明导电薄膜均为 n 型半导体薄膜,且都作为无源器件的单一电学涂层或光学涂层使用。相应的 p 型材料的研究进展缓慢,这就制约了透明 pn 结,透明 TFT 等全透明有源器件的实现。早期 p 型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铜铁矿结构的氧化铜材料体系。这是因为铜离子的3d 能级与氧的2p 能级相差不大,可以形成相互作用,削弱氧离子的负电性对引入的空穴的局域化作用,使空穴可以自由移动,有利于 p 型导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用与氧同族的硫代替氧形成的硫化物硫化铜铝也会在价带顶产生 Cu 的3d 与 S 的3p 轨道的杂化,使得硫离子相比氧离子对空穴的局域化更弱,因此它具有比氧化铜铝更好的 p 型导电性能。而用锌部分替代铝后因为生成了更多的空穴,又可以进一步降低薄膜的电阻率,因此掺锌硫化铜铝作为一种新型 p 型导电材料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本文介绍采用新型渠道火花烧蚀法(CSA)制备掺锌硫化铜铝 p 型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条件,并研究和讨论制备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8-01)
掺锌硫化铜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迄今为止,实际应用的透明导电薄膜均为 n 型半导体薄膜,且都作为无源器件的单一电学涂层或光学涂层使用。相应的 p 型材料的研究进展缓慢,这就制约了透明 pn 结,透明 TFT 等全透明有源器件的实现。早期 p 型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铜铁矿结构的氧化铜材料体系。这是因为铜离子的3d 能级与氧的2p 能级相差不大,可以形成相互作用,削弱氧离子的负电性对引入的空穴的局域化作用,使空穴可以自由移动,有利于 p 型导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用与氧同族的硫代替氧形成的硫化物硫化铜铝也会在价带顶产生 Cu 的3d 与 S 的3p 轨道的杂化,使得硫离子相比氧离子对空穴的局域化更弱,因此它具有比氧化铜铝更好的 p 型导电性能。而用锌部分替代铝后因为生成了更多的空穴,又可以进一步降低薄膜的电阻率,因此掺锌硫化铜铝作为一种新型 p 型导电材料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本文介绍采用新型渠道火花烧蚀法(CSA)制备掺锌硫化铜铝 p 型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条件,并研究和讨论制备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掺锌硫化铜铝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华,张群,李桂锋,施展,谭华.P型掺锌硫化铜铝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
[2].王颖华,张群,李桂锋.P型掺锌硫化铜铝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C].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