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运动论文-高和荣,徐淑玲,杨红,平东沛,史惟

全身运动论文-高和荣,徐淑玲,杨红,平东沛,史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身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全身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高和荣,徐淑玲,杨红,平东沛,史惟[1](2019)在《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在基层医务人员中的应用成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在基层医务人员中的成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2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参加"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GMs联合培训班"的郑州市各区县的70例基层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进行普及性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对GMs案例评估准确性的得分情况。结果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前,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科室的基层医务人员测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级别的基层医务人员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及性培训后,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科室、医院级别的基层医务人员测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及性培训前测评得分趋势分布为:低分段3人,中分段53人,高分段23人;普及性培训后得分趋势分布为:低分段0人,中分段19人,高分段60人。培训前后GMs案例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自身情况的差异不会影响GMs普及性培训的成效,在基层医务人员中开展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培训成效。(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吴燕玲,黄小霏,万瑞平,曾媛媛,刘卫东[2](2019)在《全身运动评估结合头颅MRI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全身运动评估和头颅MRI检查在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随诊、有运动发育结局的高危儿152例进行全身运动评估和头颅MRI检查,分析全身运动评估、头颅MRI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152例高危儿随访至12月龄以后获得运动发育结局,其中110例运动发育正常,21例运动发育迟缓,21例脑瘫。152例高危儿完成了全身运动评估,全身运动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83. 3%,特异度97. 0%,阳性预测值77. 8%,阴性预测值93. 5%; 104例高危儿同时完成了头颅MRI检查,头颅MRI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75. 7%,特异度97. 0%,阳性预测值93. 3%,阴性预测值87. 8%;全身运动评估联合头颅MRI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86. 7%,特异度96. 7%,阳性预测值92. 9%,阴性预测值93. 5%;上述3种方法在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身运动评估及头颅MRI检查均对异常运动发育结局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暂未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性,全身运动评估更适合各级医院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9期)

陈春燕,杨函[3](2019)在《持续性指导下腰背肌训练结合规律全身运动对腰椎固定融合术后的康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明确[1]。研究显示,腰椎融合术融合率接近100%,但长期随访显示融合良好的患者仍有相当比例症状未明显改善[2]。因此,术后给予康复训练可增强腰背肌力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缓解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功能[3]。本研究观察持续性指导下腰背肌训练(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姚寿文,栗丽辉,王瑀,常富祥,Zeyuan,YAO[4](2019)在《双Kinect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的全身运动捕捉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运动数据捕捉技术是虚拟场景中人体模型的建立基础,Kinect作为一种运动捕捉设备被广泛用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而单台Kinect在进行运动捕捉时存在前后模糊、自遮挡的问题,是造成捕捉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为提高人体动作捕捉数据精度,提出了2台Kinect的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方法,各关节的融合权重随跟踪状态和人体面向方向与Kinect方向夹角的变化自适应调整,以融合后的骨骼关节点数据驱动虚拟人体骨骼模型运动,搭建了双Kinect全身运动捕捉系统,实现了骨骼模型与现实场景中人体的实时随动,分析了系统的实时性与动作捕捉性能,解决了单Kinect的自遮挡与前后模糊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闫红霞,沈鹏,倪仙玉,刘林,李文骏[5](2019)在《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等新生儿神经运动发育评估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20项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来咸阳彩虹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8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段内接受GMs[纠正胎龄(5±1)周和(15±1)周各做1次]、NBNA(纠正胎龄1~2周)和20项检测(在纠正胎龄1个月和3~4个月时各做1次检查),分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对叁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BNA评估异常检出率为10.2%(9/88);20项评估结果为:纠正月龄1个月时异常检出率为34.1%(30/88),纠正月龄3~4月时异常检出率为17.0%(15/88);GMs评估结果:扭动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79.6%(49/88),不安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6.8%(6/88)。扭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具有较低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32和0.300,均P<0.05),GMs与NBNA检查结果无一致性(P=0.163);不安运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GMs与NBNA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均具有中等程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85、0.702和0.585,均P<0.05)。结论 GMs质量评估与NBNA、20项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温和花,杨丽娟,吴为,贾飞勇,李洪华[6](2019)在《扭动运动阶段影响婴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身运动(GMs)评估是预测新生儿和小婴儿神经发育结局尤其是运动发育结局的新型敏感评估工具,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婴儿扭动运动阶段GMs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4月接受GMs评估且处于扭动运动阶段的高危小婴儿332例,其中正常性扭动运动(N) 170例为正常组,异常组包括单调性扭动运动(PR) 155例及痉挛-同步性运动模式(CS) 7例。同时对可能会影响小婴儿GMs质量的产前、产时、产后叁大阶段发生的21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Ms评估异常组婴儿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出生胎龄(<30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出生胎龄(<30周)(OR=7. 653; 95%CI 1. 073~54. 597)、新生儿窒息(OR=6. 321; 95%CI 3. 304~12. 09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6. 663; 95%CI 2. 173~20. 429)、胎儿宫内窘迫(OR=8. 122; 95%CI 4. 420~14. 925)。结论出生胎龄(<30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是影响扭动运动阶段婴儿GMs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此类高危因素的小婴儿应给予早期筛查及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6期)

刘艳华[7](2019)在《工会工作是项全身运动——从工会工作的业务逻辑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引领工人阶级跟党走、使之成为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的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职工多渠道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凝聚人心;积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多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聚集正能量。自古以来,人民创造着历史,人心所至,无处不精彩。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广大职工,是人;工会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广大工会干部,也是人。所以,从工会业务逻辑角度来说,工会工作是一项全身运动。(本文来源于《工会博览》期刊2019年22期)

马宗艳,刁颖颖,王存娟,陈建贵,岳保珠[8](2019)在《医院干预对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医院干预对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GMs质量评估异常的高危儿,按医院干预时期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予早期医院干预,对照组予晚期医院干预。分别在纠正月龄6、9、12、18个月时,比较两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在纠正月龄6、9、12、18个月时,观察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GMs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应及早给予医院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GM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医院干预的时机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陈雅琴,蔡琼芳,蓝丽萍[9](2019)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用于早产儿及小婴儿脑发育随访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早产儿和小婴儿脑发育随访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治的100例早产儿和小婴儿作为观察对象,均在扭动运动和不安运动两个阶段进行GMs评估,并随访12个月,应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明确运动发育情况。结果:本组100例早产儿及小婴儿中,脑神经发育正常70例,脑神经发育迟缓27例,脑瘫3例;对脑发育异常预测结果,扭动阶段的敏感性为50.00%、特异性为84.33%、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57.67%、79.68%;不安运动阶段的敏感性为13.33%、特异性为97.1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72.27%;不安运动阶段异常脑瘫预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最高(P <0.05)。结论:在早产儿及小婴儿脑发育随访研究中应用GMs评估有积极作用,尤其在脑瘫预测中有显着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张元铭,杨盛泉,艾莉莉[10](2019)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量表对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量表评估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早产脑损伤高危儿,应用GMs量表分别对其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进行评估,随访至12个月龄,以神经生物学结局(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判定)为标准,评估对比GMs量表、52项神经运动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量表评估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81.11%、阳性预测值48.48%和阴性预测值92.40%;不安运动阶段,GMs量表评估敏感性为59.09%、特异性94.44%、阳性预测值72.22%和阴性预测值90.43%; 52项神经运动检查敏感性为54.55%、特异性68.69%、阳性预测值30.00%和阴性预测值86.11%;不安运动阶段,GMs量表检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大于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s量表可准确预测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全身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评估和头颅MRI检查在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随诊、有运动发育结局的高危儿152例进行全身运动评估和头颅MRI检查,分析全身运动评估、头颅MRI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152例高危儿随访至12月龄以后获得运动发育结局,其中110例运动发育正常,21例运动发育迟缓,21例脑瘫。152例高危儿完成了全身运动评估,全身运动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83. 3%,特异度97. 0%,阳性预测值77. 8%,阴性预测值93. 5%; 104例高危儿同时完成了头颅MRI检查,头颅MRI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75. 7%,特异度97. 0%,阳性预测值93. 3%,阴性预测值87. 8%;全身运动评估联合头颅MRI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灵敏度86. 7%,特异度96. 7%,阳性预测值92. 9%,阴性预测值93. 5%;上述3种方法在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身运动评估及头颅MRI检查均对异常运动发育结局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暂未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性,全身运动评估更适合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身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高和荣,徐淑玲,杨红,平东沛,史惟.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普及性培训在基层医务人员中的应用成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9

[2].吴燕玲,黄小霏,万瑞平,曾媛媛,刘卫东.全身运动评估结合头颅MRI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

[3].陈春燕,杨函.持续性指导下腰背肌训练结合规律全身运动对腰椎固定融合术后的康复作用[J].颈腰痛杂志.2019

[4].姚寿文,栗丽辉,王瑀,常富祥,Zeyuan,YAO.双Kinect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的全身运动捕捉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5].闫红霞,沈鹏,倪仙玉,刘林,李文骏.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等新生儿神经运动发育评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

[6].温和花,杨丽娟,吴为,贾飞勇,李洪华.扭动运动阶段影响婴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7].刘艳华.工会工作是项全身运动——从工会工作的业务逻辑谈起[J].工会博览.2019

[8].马宗艳,刁颖颖,王存娟,陈建贵,岳保珠.医院干预对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

[9].陈雅琴,蔡琼芳,蓝丽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用于早产儿及小婴儿脑发育随访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

[10].张元铭,杨盛泉,艾莉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量表对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J].安徽医学.2019

标签:;  ;  ;  

全身运动论文-高和荣,徐淑玲,杨红,平东沛,史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