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潜在植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高寒草地,植被类型预测
潜在植被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伟,岳广阳,吴晓东,张文[1](2019)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根据490个植被调查样点数据和3种遥感数据集的27个变量,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模拟出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10个气候系统模式在2050年和2070年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裸地)潜在分布结果。同时为保证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利用数据对当前高原草地类型也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相比当前高寒草地分布面积,预计在2050年和2070年裸地和高寒草甸面积微弱减少,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面积在微弱增加,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变化不明显。结果在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寒草地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植被类型相关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碳循环的探讨提供部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4期)
高萌[2](2019)在《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我国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我国南北过渡带既是一个气候敏感带也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域,植被生态环境极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潜在植被的分布变化能够为该区域生态恢复建设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潜在植被的分布也有助于该区域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利用1970-2016年南北过渡带内92个气象站点的月均温、月降水量数据和DEM数据对南北过渡带年代际时间尺度下潜在植被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同时使用BCC_CSM_1.1模式驱动下的2070s南北过渡带4个RCPs气候情景下的月最低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对2070s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南北过渡带47年的年均生物温度、年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进行统计,得到1970-2016年区域叁个气候指标的变化曲线及线性趋势。近50年年均生物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526°C/10a,降水量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年降水变化的倾向率为-3.4mm/10a,可能蒸散率表现出不显着的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028/10a,近50年南北过渡带的气候变化表现出了暖干化趋势。通过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各年代际生物温度、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的空间分布图,生物温度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和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两种趋势,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显示出降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可能蒸散率南部低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地,其中青藏高原是一个低蒸散率集中地区,而黄土高原西北部是一个高蒸散率集中区域。(2)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在ArcGIS和matlab软件计算下得到南北过渡带各年代际潜在植被分布图,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50年南北过渡带出现了21种生命地带植被类型,暖温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冷温带草原、冷温带湿润森林和北方潮湿森林是南北过渡带主要分布的生命地带类型,Kappa检验精度为0.508。各年代际生命地带类型的面积变化中,1980s和1970s、1990s相比,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暖温带干旱森林和暖温带湿润森林,新增的暖温带湿润森林绝大部分是由暖温带干旱森林转换而来,这与80年代降水量的增加有关,而在1980s之后,暖温带湿润森林又在后两个年代急剧减少,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变为暖温带干旱森林、亚热带湿润森林和亚热带干旱森林。亚热带干旱森林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在1990s和2000s的面积持续增长,是南北过渡带部分地区潜在植被对气候暖干化的主要响应。利用ArcGIS计算各年代际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发现亚热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有刺草原和冷温带湿润森林的偏移幅度较大,北方干旱有刺灌丛、北方潮湿森林和冷温带有刺灌丛的偏移幅度较小,除冷温带有刺灌丛、暖温带有刺草原和暖温带湿润森林外,其他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均往北偏移了,位于南北过渡带西北处的几类生命地带类型的迁移幅度小于南北过渡带东南处的生命地带类型,位于高原地形的生命地带类型比位于山地、平原地形的生命地带类型偏移幅度小。(3)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预测2070s在4个典型浓度RCPs情景下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变化,2070s南北过渡带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共出现了17种生命地带类型,与2010s相比,高山荒漠、亚高山干苔原、亚高山湿润苔原、北方荒漠以及北方干旱有刺灌丛这5种生命地带类型消失了,新出现了北方雨林、暖温带荒漠灌丛和亚热带有刺疏林3种生命地带植被。暖温带干旱森林、亚热带湿润森林、亚热带干旱森林、冷温带草原等类型是2070s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生命地带类型。从各类生命地带类型的面积变化幅度来看,RCP排放浓度越高,2070s南北过渡带生命地带植被分布格局变化幅度越大,且RCP排放浓度越高,暖温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和冷温带草原的减少越多,亚热带干旱森林和亚热带湿润森林的面积增加越多。在高排放情景(RCP6.0、RCP8.5)下,亚热带森林植被面积逐渐扩大超过暖温带森林植被,成为南北过渡带的优势植被,而这些新增的亚热带植被绝大部分是由暖温带森林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转变而成的。从RCPs情景下2070s生命地带类型平均中心的偏移趋势来看,亚热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有刺草原、冷温带草原和北方湿润森林的偏移幅度比其他生命地带类型的偏移幅度大,且亚热带干旱森林的偏移幅度最大,冷温带有刺灌丛的偏移幅度最小,偏移距离随着RCP排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070s各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与2010s相比大多数都向北偏移了。(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刘鸣,张德顺[3](2018)在《1961—2015年气候变化对上海潜在植被和地域代表性植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在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亦被称为地带性植被,可以反映自然状态下植被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受气候变暖和城市气候效应的双重影响,上海地区的潜在植被和地域代表性植物正在发生变化。本文采用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建立了40种上海现有树种的全球与国内自然地理分布数据库,对各种树种的气候生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包括年均温(Annual mean temperature,AMT,℃)、年均生物温度(Annualbiotemperature,ABT,℃,Holdridge)、温暖指数(Warmth index,WI,℃·month,Kira)、最冷月平均气温(Min temperature of coldest month,MTCM,℃)、最热月平均气温(Max temperature of warmest month,MTWM,℃)、年均降水量(Annual precipitation,AP,mm)、最湿月平均降水量(Precipitation of the wettest month,PWM,mm)、最干月平均降水量(Precipitationof the driest month,PDM,mm)、干湿指数(Humid/arid index,HI,Bailey)9项与潜在植被和地域代表性植物相关的气候指标。将各项气候生态指标的最适幅度与上海前30年以及近30年气候平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1961-2015年这55年间,上海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明显增加。年均温由15.5℃上升为16.6℃。市区温差上升趋势最为突出,徐家汇站点比30年前平均上升了1.42℃,其次是郊区之间的平均温差上升了1.02℃,而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变化最小,仅0.48℃,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年均降水量由1086.0mm上升至1198.9mm,全市湿季平均降水(p=0.035)、郊区之间(p=0.044)、市郊之间(p=0.049)的降水变化均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但市区之间的降水变化未达到显着性水平;(2)按ABT和HI可将40种树种分为4类:炎热干燥气候型、温暖湿润气候型、温凉干燥气候型和温凉湿润气候型;3)前30年,上海郊区气候条件最适宜温凉干燥的落叶树种生长,以悬铃木为地域代表种,温凉湿润型树种次之,温暖湿润型树种再次,炎热干燥气候型树种居末。近30年,市区气候出现新变化,以香樟为地域性代表种的温暖湿润型树种占据绝对优势,温凉湿润型和温凉干燥型居中,炎热干燥型树种仍然居末。综上所述,半个世纪的气候变化使得上海潜在植被和地域代表性植物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于指导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园林植物引种、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杜怀玉,赵军,师银芳,车彦军[4](2018)在《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演替及其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在植被的研究能够真实反映气候条件对植被形态变化的影响,是植被-环境分类与关系研究的起点,也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对区域植被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对过去30年(1986—2015年)和IPCC5发布的RCP4.5情景下未来3个时期(2030s、2050s和2080s)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GIS模拟,并分析了潜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中国分布的潜在植被类型数量及各类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均存在差异,同时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VIIA)为各个时期共同缺失的潜在植被类型。(2)潜在植被的分布面积整体上呈现出冷干型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逐渐减少、暖湿型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逐渐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扩展型、缩减型和波动型3类;潜在植被类组的重心发生了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移动变化。(3)中国潜在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敏感性差异,其空间分布形态总体呈现出不同敏感性程度的区域相间分布的特点。敏感性高的区域、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和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28%、14.39%和43.82%。(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苑全治,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任平[5](2016)在《过去5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动态植被模型IBIS,首先模拟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选定的标准气候态时段(1986-2005年)平均气候状态作为"标准年气候",并将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植被NPP作为评价基准。通过与基准进行比较,计算每一年潜在植被NPP的波动情况,进而评价该年的气候条件是否使潜在植被"不适应"以及"不适应"的程度,最后根据过去50年的"不适应"次数和程度综合判断气候变化下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在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下,天山以南的暖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北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NPP呈现出较高的脆弱性;而大部分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则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NPP脆弱性较低,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的生态系统NPP脆弱性更低。此外,天山以北的温带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的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NPP也呈现出较低的脆弱性。(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车彦军,赵军,张明军,王圣杰,齐月[6](2016)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2070—2099年中国潜在植被及其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在植被作为当前气候条件、无人类干扰下,所能发育演替形成的最稳定、最成熟的一种顶极植被类型,能够反映立地植被发展的趋势。潜在植被的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植被与气候系统的作用机制,可为区域植被恢复工程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利用A1B、A2及B1情景下2070—2099年气象数据对中国潜在植被进行了模拟,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了未来中国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和潜在植被对不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潜在植被分布的规律具有相似性,但潜在植被类在总数和各情景下分布的面积存在差异性;(2)比较发现,中国的气候条件在20世纪和21世纪均不适宜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ⅦA)的发育;(3)中国潜在植被在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表现为敏感性的区域占到国土总面积的64.10%,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及青藏地区不同自然区敏感性地区所占各区的比例不同,分别为68.20%、70.82%、49.94%及66.59%。(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王大为,赵军,韩涛,李丽丽[7](2014)在《基于CSCS的黑河上游潜在植被NPP及其水热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在植被NPP空间分布格局是植被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是NPP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反映,通过这种关系有助于理解地表碳循环发生的环境背景。本研究利用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对黑河上游潜在植被进行模拟,通过植被反演计算潜在植被NPP总量以及累积量,探讨了潜在植被NPP与水热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河上游潜在植被类型共有8个类,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潜在植被NPP积累量分布特征为河流流经的地区高于其他地区,在山区中,随着海拔的上升,NPP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潜在植被的NPP积累量由黑河上游水热分布条件决定的。NPP积累量与≥0℃年积温在寒冷和寒温级内呈正相关,在微温级内呈负相关;与湿润度在干旱、微干、微润和湿润4个等级内呈正相关,在潮湿级内呈负相关。这种分布格局反映了潜在植被对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元适应性结构。(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赵军,马小平,魏伟[8](2014)在《近50年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综合顺序分类法(IOCSG)为基本理论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黑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50年的气候数据模拟出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过程,在此基础上耦合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黑河流域潜在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类型在逐渐减少,到c时期(1991-2010)时仅有11种植被类型,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很大,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类型非常单一。2)黑河中上游气候暖湿化,潜在植被向暖湿的植被类型发展,但变暖的速度大于变湿的速度,使植被类型不断退化;而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气候逐渐暖干化,潜在植被向暖干的植被类型发展,荒漠化较为严重。3)随着气候的变化,全流域植被类型逐渐减少,潜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近年来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车彦军[9](2014)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2070-2099年中国潜在植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命系统的支撑系统,植被—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植被处于陆地表层和大气圈之间,对大气和土壤的变化异常敏感,而潜在植被研究可反映立地植被与气候的真实关系,有助于人类认识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系统。通过对某一地区潜在植被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立地植被的发展趋势和该区自然环境条件下应分布的顶极植物群落,并可反映该区域的气候类型。通过比较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同一区域的潜在植被,可分离出潜在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不敏感性地区,以期为区域生态恢复和潜在植被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被——气候模型: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利用IPCC4发布的A1B、A2及B1情境下2070-2099年气象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对中国潜在植被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不同情景下的潜在植被分布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GIS,在A1B、A2及B1情境下利用CSCS分类系统对中国潜在植被分布模拟的中国潜在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显着。模拟的中国潜在植被分布图较好的体现出我国潜在植被在南北方向上的纬向地带性规律、东西方向上的干湿地带性规律,以及水热随海拔分布的垂直带谱规律;(2)2070-2099年,中国在A1B、A2及B1情境下分布的潜在植被类依次为40类、41类及39类;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发育的中国潜在植被在类型、数量及各类在不同情境下所占比例均存在差异,经比较分析:中国区域的气候条件不适合炎热极干热带荒漠(ⅦA)的形成。(3)中国陆地有64.10%的敏感性地区,分布的潜在植被对立地气候变化相当敏感。敏感性地区的潜在植被很容易随气候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演替。(4)中国陆地有35.90%的不敏感性区,当不敏感性区的气候发生变化时,分布的潜在植被在一定程度上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演替。(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车彦军,赵军,师银芳,王大为[10](2014)在《基于CSCS和RegCM3模型的21世纪末中国潜在植被》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在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真实反映立地气候环境,对其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为生态工程评价提供依据。本文以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理论为基础,选取RegCM3模型及A2情景下的预测数据,模拟了2071—2100年中国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1世纪中国潜在植被均发生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温带森林和冻原高山草地向冷干方向变化,其中温带森林为中国主体潜在植被;亚热带森林向较冷地区演替;温带荒漠、热带森林及热带稀树草原向冷湿方向迁移;半荒漠向暖湿地区集中分布;干草原、温带湿润草地及热带荒漠向暖干方向变化,其中温带湿润草地和热带荒漠的空间分布重心迁移显着。本文揭示了21世纪中国潜在植被的变化规律,可为我国21世纪生态建设战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潜在植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被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我国南北过渡带既是一个气候敏感带也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域,植被生态环境极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潜在植被的分布变化能够为该区域生态恢复建设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潜在植被的分布也有助于该区域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利用1970-2016年南北过渡带内92个气象站点的月均温、月降水量数据和DEM数据对南北过渡带年代际时间尺度下潜在植被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同时使用BCC_CSM_1.1模式驱动下的2070s南北过渡带4个RCPs气候情景下的月最低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对2070s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南北过渡带47年的年均生物温度、年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进行统计,得到1970-2016年区域叁个气候指标的变化曲线及线性趋势。近50年年均生物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526°C/10a,降水量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年降水变化的倾向率为-3.4mm/10a,可能蒸散率表现出不显着的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028/10a,近50年南北过渡带的气候变化表现出了暖干化趋势。通过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各年代际生物温度、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的空间分布图,生物温度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和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两种趋势,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显示出降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可能蒸散率南部低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地,其中青藏高原是一个低蒸散率集中地区,而黄土高原西北部是一个高蒸散率集中区域。(2)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在ArcGIS和matlab软件计算下得到南北过渡带各年代际潜在植被分布图,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50年南北过渡带出现了21种生命地带植被类型,暖温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冷温带草原、冷温带湿润森林和北方潮湿森林是南北过渡带主要分布的生命地带类型,Kappa检验精度为0.508。各年代际生命地带类型的面积变化中,1980s和1970s、1990s相比,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暖温带干旱森林和暖温带湿润森林,新增的暖温带湿润森林绝大部分是由暖温带干旱森林转换而来,这与80年代降水量的增加有关,而在1980s之后,暖温带湿润森林又在后两个年代急剧减少,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变为暖温带干旱森林、亚热带湿润森林和亚热带干旱森林。亚热带干旱森林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在1990s和2000s的面积持续增长,是南北过渡带部分地区潜在植被对气候暖干化的主要响应。利用ArcGIS计算各年代际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发现亚热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有刺草原和冷温带湿润森林的偏移幅度较大,北方干旱有刺灌丛、北方潮湿森林和冷温带有刺灌丛的偏移幅度较小,除冷温带有刺灌丛、暖温带有刺草原和暖温带湿润森林外,其他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均往北偏移了,位于南北过渡带西北处的几类生命地带类型的迁移幅度小于南北过渡带东南处的生命地带类型,位于高原地形的生命地带类型比位于山地、平原地形的生命地带类型偏移幅度小。(3)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预测2070s在4个典型浓度RCPs情景下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变化,2070s南北过渡带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共出现了17种生命地带类型,与2010s相比,高山荒漠、亚高山干苔原、亚高山湿润苔原、北方荒漠以及北方干旱有刺灌丛这5种生命地带类型消失了,新出现了北方雨林、暖温带荒漠灌丛和亚热带有刺疏林3种生命地带植被。暖温带干旱森林、亚热带湿润森林、亚热带干旱森林、冷温带草原等类型是2070s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生命地带类型。从各类生命地带类型的面积变化幅度来看,RCP排放浓度越高,2070s南北过渡带生命地带植被分布格局变化幅度越大,且RCP排放浓度越高,暖温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和冷温带草原的减少越多,亚热带干旱森林和亚热带湿润森林的面积增加越多。在高排放情景(RCP6.0、RCP8.5)下,亚热带森林植被面积逐渐扩大超过暖温带森林植被,成为南北过渡带的优势植被,而这些新增的亚热带植被绝大部分是由暖温带森林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转变而成的。从RCPs情景下2070s生命地带类型平均中心的偏移趋势来看,亚热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有刺草原、冷温带草原和北方湿润森林的偏移幅度比其他生命地带类型的偏移幅度大,且亚热带干旱森林的偏移幅度最大,冷温带有刺灌丛的偏移幅度最小,偏移距离随着RCP排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070s各生命地带类型的平均中心与2010s相比大多数都向北偏移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在植被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伟,岳广阳,吴晓东,张文.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预估[J].草原与草坪.2019
[2].高萌.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我国南北过渡带潜在植被分布模拟[D].兰州大学.2019
[3].刘鸣,张德顺.1961—2015年气候变化对上海潜在植被和地域代表性植物的影响[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4].杜怀玉,赵军,师银芳,车彦军.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演替及其敏感性[J].生态学杂志.2018
[5].苑全治,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任平.过去5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J].地理学报.2016
[6].车彦军,赵军,张明军,王圣杰,齐月.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2070—2099年中国潜在植被及其敏感性[J].生态学报.2016
[7].王大为,赵军,韩涛,李丽丽.基于CSCS的黑河上游潜在植被NPP及其水热关系研究[J].草业学报.2014
[8].赵军,马小平,魏伟.近50年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J].草业学报.2014
[9].车彦军.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2070-2099年中国潜在植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车彦军,赵军,师银芳,王大为.基于CSCS和RegCM3模型的21世纪末中国潜在植被[J].生态学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