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hop IBM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汪琦[1](2021)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视角下人物传记翻译策略研究 ——以《谁是比尔·盖茨》和《谁是华特·迪士尼》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俊[2](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车辆数量的急剧增长,现有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一方面,有限的停车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信息的不透明性还导致随机停车和道路拥堵,综合以上原因导致了城市停车难问题。针对城市停车位信息具有不透明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位管理系统,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地下停车场蜂窝网络弱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停车场局域网络系统。LoRa局域网由LoRa子模块与主模块组成,基于硬件通讯协议进行地磁子模块与地磁主模块间的通信。采用SX1278芯片作为通讯载体,设计了硬件电路并测试了LoRa网络的可用性。2.鉴于服务器后端无法直接与硬件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树莓派的停车场控制器网络。树莓派作为停车场控制器,实现了硬件数据的接收与指令下发,通过MQTT协议可以建立服务器与树莓派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终端硬件与服务器间接通信。3.为了确保系统的并发性与扩展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接口的分布式服务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系统并发性要求,将本系统服务抽象成独立项目,其他系统可以作为本系统的消费者对本系统进行调用与整合,对实现城市级停车管理项目具有启示意义。最后,根据系统设计搭建了测试环境,并对系统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了测试,包括停车场网络自组织功能测试,节点网络适应性测试,登录系统功能测试,信息检索功能测试和后端服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可靠,实现了车位状态的查询、显示、车位占用时长统计、硬件信息的及时上报与指令的下发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受高并发情景。本系统具有适应强、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减少了系统硬件端的布线成本,停车场节点的部署也具有了灵活性,服务器端基于SOA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系统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
魏嘉宏[3](2021)在《科技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处理-《工业4.0新范式-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物理系统》(第1-3篇)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实践报告基于Srikanta Patnaik所编着的《工业4.0新范式——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物理系统》(New Paradigm of Industry 4.0–Internet of Things,Big Data&Cyber Physical System)一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内容。所选文章详细讲述了工业4.0特定领域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为典型的科技文本。科技文本具有表述客观、用词正式的特点。原文作者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阐释许多晦涩抽象的科技概念之外,为帮助读者理解,还使用了丰富的概念隐喻。考虑到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语篇所应达成的交际功能,笔者需要妥当地处理原文中的概念隐喻。根据源语文本当中隐喻的特点,笔者将实践中所遇问题分为本体隐喻的翻译、方位隐喻的翻译和结构隐喻的翻译,随后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结合意译和直译的翻译方法,采用词性转换、增译、减译、释义等翻译技巧,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对科技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翻译处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亦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文本类型的翻译提供帮助、参考与借鉴。
张艺竞[4](2021)在《经济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战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战略》(Digit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 Blockchain Ecosystems)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为语料,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原文是经济类文本,具有用词准确生动,句式结构严谨,逻辑性严密等特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行文逻辑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差异,如何再现原文的逻辑性成为笔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的问题,笔者利用逻辑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结合文本,在词汇层面,笔者通过明晰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来准确定位词义,凸显文本逻辑严谨性;在语篇层面,笔者主要研究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以及转折关系的逻辑性再现,使用了增译、转换等翻译技巧将文中隐含的逻辑关系显化处理。通过撰写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对区块链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提高了翻译水平,希望所总结的翻译方法能为从事经济类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朱玉[5](2021)在《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主要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重点归纳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该文本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带领读者回顾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十九世纪的无情竞争到二十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成熟,再到今天金融业的衰落。该文本引用大量评论性话语,其中包含丰富的具有文学色彩的概念隐喻,并且该文本作者也习惯使用较为隐晦的隐喻,来表达自己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某些历史现象的态度。这些都增加了本次翻译实践的难度。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信息兼表达型文本。因此,在翻译该文本时,既要传达源语文本承载的信息,又要体现其蕴涵的情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辅以转换、引申、增译等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概念隐喻分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对这三类隐喻的翻译难点、解决过程与方案进行汇报,加深了笔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翻译方法的理解。本报告有望为从事经济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韩莹[6](2021)在《《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中国面临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改革。业务流程管理的应用对各个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增强其竞争优势。《完整业务流程手册》对我国企业结构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次翻译实践节材料选自《完整业务流程手册》一书。译者将此书全部章节翻译完成后节选了其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进行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这几章主要介绍了业务流程的发展进程以及BPM的思维模式。本实践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完整业务流程手册》的翻译材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阐明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译后的校对;第三章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方面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译者主要运用了直译、倒译、分译等方法;第四章总结翻译技巧及本次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希望为国内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经营方式,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贾岩[7](2020)在《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设备已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智能门锁、报警器、智能插座、智能语音助手等。随着设备的日益增多,为满足设备厂商接入物联网生态系统的迫切需要,物联网平台顺势而生。物联网平台是一个采用各种应用组件提供全面物联网服务和服务管理的实体系统,这些服务包括且并不限于通信、设备操作和管理等。尽管物联网平台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物联网平台系统却没有统一的标准,鲜有工作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性地安全分析。因此,本文工作对国际主流物联网平台系统的关键组件开展了实践安全分析,通过对真实物联网设备和平台系统的实验,首次发现了许多通信、授权、设备管理等方面新的设计与实现漏洞,具体内容及贡献如下:1.对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进行了总结与梳理。近年来消费物联网发展迅速,并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现有研究工作往往仅关注一面而缺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理解。因此,基于四年来实践中对消费物联网系统的观察研究,本文对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试图为纷繁而碎片化的消费物联网领域理出清晰的线索,作为全文的背景知识,并供未来研究者参考。具体包括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参与方、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架构、物联网平台参与的设备生命周期和物联网平台分类介绍。2.发现物联网平台在应用通用通信协议时的新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设计准则。物联网云、设备与终端用户三者通过协议进行通信交互,因此,物联网平台访问控制的实施须作用于使用的通信协议。然而,由于通用消息传输协议最初的设计与物联网应用场景存在差异,各平台不得不定制并部署适应于物联网场景的安全措施。本文研究发现物联网平台针对MQTT协议补充的安全措施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无法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有效保护协议中关键作用的实体与状态,导致攻击者能够实施大规模拒绝服务、敏感信息窃取、非法远程控制等后果严重的攻击。本文同时更进一步地评估了问题的危害严重性与影响广泛性,并提出了对应的安全设计原则和一个面向消息的访问控制模型。评估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忽略的性能开销。3.发现物联网云间权限委派时的新安全问题,并实现了基于模型检测的半自动化漏洞检测工具。物联网平台允许用户通过云间权限授权方式从一个统一的用户接口控制来自不同云的设备。然而,区别与常见理论方案所设计的授权模型,不同物联网云出于自身业务应用考虑,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授权机制。本文工作首次基于半自动的模型检测方法对物联网云间权限委派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揭示出由于缺乏安全策略协商和多级权限传播管理的复杂性,物联网平台的云间权限委派机制存在安全问题,导致攻击者的权限无法被有效撤销,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越权访问。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同时探讨了物联网云间授权机制应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4.发现支持多管理通道的物联网设备的新安全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快速部署的临时解决方案。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偏好,许多智能家居设备同时支持多种管理通道供用户选择。其中,每种设备管理通道均能单独完整地管控设备,然而,多种管理通道共存时却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本文工作通过研究当前主流的第三方管理通道和设备厂商管理通道,发现多通道间缺乏必要的安全策略协调机制,导致敌手能够打破设备主人所使用管理通道的安全策略,实现对设备的越权访问。为解决相应问题,本文工作设计并实现了临时缓解方案CGuard,使得厂商无需与第三方协商,仅通过单方面的软件更新即可实现对其他管理通道的协调。
张艳云[8](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平台应用研究 ——以圣戈班中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互联网迅速普及到城乡,移动互联网已经广泛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第44次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6.39亿,比2018年底增加2871万,占网民总数的74.8%。网络购物市场保持快速发展。二、三线城市的乡镇市场、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为网购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区域方面,以中小城市和农村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扩大了网络消费,电子商务平台加速了渠道的下沉”(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0.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实体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增长19.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建材企业的销售完全依靠经销商的线下渠道,极度依赖一级经销商对下游经销商和门店等线下终端的开拓来保证其销量的增长。这种传统销售模式在目前互联网时代面临供应链冗长、物流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在电商平台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同时,政府开始将原来市中心的线下建材市场搬离到偏远地区,家装行业辅助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采购时间加长和采购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传统建材企业传统销售模式增长的业绩压力却越来越突显。网络购物的快速增长打破了传统线下建材市场的渠道销售模式,让建材企业的管理者看到了渠道下沉、拓展偏远销售区域的可能: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找到新的销售目标、区域的切入点和经营模式,获取新的发展和提升。财务分析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财务分析,管理者能够切实掌握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通过数据寻求发展规律,继而对企业未来的运营进行战略性规划。对传统建材企业而言,财务分析的作用同样重要。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大多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方法而且信息滞后,而且对于传统财务分析来说也无法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不过传统的财务分析已经无法满足他们获取新发展和提升的需求。传统建材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将财务分析和大数据有机结合,是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也需要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财务分析模式进行有效融合,提升财务分析的效率,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财务分析使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突显必要性和时代性。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搜集和存储海量的数据,财务分析人员需要能够对企业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使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并快速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和经营业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突显财务分析在预测和高级分析方面的重要性。不同行业的财务分析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针对建材行业的特性,首先探讨了当前大数据背景对建材行业财务分析的影响,以及利用大数据及相关技术进行财务分析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框架。然后以圣戈班中国为例,法国圣戈班集团是全球工业企业百强之一,2019年财富全球500强名列226位,建筑材料名列世界首位,拥有356年悠久历史。以实例探讨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如何帮助圣戈班中国寻找到下一个着力开发的新市场和盈利增长点。论文分析了圣戈班中国原有传统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型财务分析平台的构建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而指出,财务分析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多的承前启后的赋能职能。数字化转型使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成为可能,基于这些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平台可以帮助传统建材企业管理层更加快速高效实时地掌握更加精准的客户销售行为、客户群等大数据信息。圣戈班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及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其他同行业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同时,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也顺应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进而说明在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对会计职能的影响和变化。
丁杨科[9](2020)在《信息与通信设备再制造供应链系统的博弈分析与决策研究》文中认为自从进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时代以来,信息与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被废弃的信息与通信设备。它们可能是污染环境的废物,也可能是“城市矿山”。为此,世界多国纷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强制要求生产者对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进行回收处理。对于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而言,再制造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截至2020年1月1日,工信部已经发布了八批再制造产品目录,越来越多的信息与通信设备再制品入选。本文首先研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和我国的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管理政策和实践,随后紧扣这些国家的废旧品回收处理特征,分别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古诺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以及竞合演化博弈模型,用于研究在多层次竞争和多因素影响下欧洲国家的回收方案和定价决策,研究针对于零售商回收订购竞争并应用于美国惠普打印机墨盒案例的定价决策和回收策略,以及研究基于我国“互联网+回收”的回收策略和激励机制。首先,归纳总结了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和我国的管理政策和回收实践,描述了各国有关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的回收处理特征,最后根据我国的废旧品回收处理现状,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7项关于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回收处理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欧洲国家、美国(许多州)、日本以及我国都采用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强制要求生产者负责或资助废旧品的回收处理;(2)欧洲国家建立了高效完善的废旧品回收处理管理体系,实现了回收责任化与处理市场化的有机结合;(3)美国的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主要是通过消费者进店(如零售店、直营店、运营商门店等)投放回收或者邮寄回收;(4)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在日本的回收需增设隐私保护方式,且回收主体需经过授权认证;(5)如今,以“互联网+回收”为代表的正规方式逐步成为我国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的主要回收渠道。其次,研究了在多层次竞争和多因素影响下欧洲国家回收方案和定价决策。具体而言,本文针对欧洲国家的回收方案,提出了两个制造商与两个回收处理商的上下层级和同一层级之间的竞争,分析了销售与回收处理竞争、废旧品回收处理规模经济、回收率和再制造率等特征因素对闭环供应链主体回收方案和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一定条件下,竞争回收方案比垄断回收方案对各方参与者更为有利,即回收处理商与制造商可以通过选择竞争回收方案而使得消费者、制造商与回收处理商实现共赢;(2)在垄断回收方案中,存在着不公平的“搭便车”现象:回收处理商竞争能力的增强虽然会增加废旧品回收处理量,但却减少其收费和收益;(3)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大会提升制造商产品售价和废旧品回收处理费;(4)废旧品回收处理规模经济和回收率的增大会降低制造商产品售价和废旧品回收处理费;(5)再制造率的增加会降低制造商产品售价,提高废旧品回收处理费;(6)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废旧品回收率以及回收处理竞争能力较其它因素对回收处理费的影响更大,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对制造商产品售价、回收处理商和制造商均衡利润的影响最大。再次,研究了基于零售商回收与订购竞争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耦合关系。具体而言,本文考虑两个零售商之间的回收和订购竞争,研究了制造商的批发价和转移价决策与零售商的订购和回收策略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还首次探讨了在多种最优定价下,制造商的利润、销售业绩与回收效果,零售商的利润、订购数量与回收表现。研究发现:(1)在低定价时,零售商倾向于选择从事回收;在中等定价时,回收与不回收共存,其中选择回收的均衡概率由转移价格和回购费决定;在高定价时,零售商不与制造商有业务往来;(2)选择回收的零售商的市场需求与其回收努力呈正相关,选择不回收的零售商的市场需求与从事回收的竞争对手的回收努力呈负相关;(3)在低定价时,废旧品回购费是由制造商以转移价格的形式承担,而不是由零售商,因此,当回购费提高时,只有制造商的利润小幅下降;然而,在中等定价时,提高回购费对于零售商下订单和从事回收极为不利;(4)不管是在低定价还是在中等定价时,制造商应对制造成本增加的最好方式都是降低批发价;(5)基于收益的视角,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倾向于选择低定价策略,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基于废旧品回收数量的视角,制造商应实施中等定价策略,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和回收数量。最后,研究了针对“互联网+回收”的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奖惩机制。具体而言,本文着眼于我国“互联网+回收”中的制造商回收与线上回收商回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回收竞争与合作策略以及演化趋势,首次研究了在平等逆向供应链结构下基于竞合演化动态均衡的双边奖惩机制。研究发现:(1)达成双边合作对制造商和线上回收商最为有利,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再制造原材料,线上回收商获得更多的回收收益;(2)由于制造商或线上回收商违约、奖惩机制不合理、运营能力不足等原因,所以从长期看,他们会出现合作和竞争交替呈现的情形;(3)可以建立一个双边内部奖惩机制,促使双方在不稳定状态时向合作趋势演化;(4)制造商应该在采取合作策略前认真评估线上回收商的履约历史与运营能力,一旦达成合作,就忠实履行;(5)线上回收商应该提高运营管理能力以增强制造商承担合作机会成本的意愿,增加回收数量和质量以提高服务成功概率,还应充分利用制造商的资源,如利用制造商的销售网点进行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的回收以减少其合作转移成本。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多层次竞争和多因素影响的博弈模型理论研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新产品订购与废旧品回收的动态耦合关系理论研究,以及再制造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理论研究;为我国提供了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回收处理的政策建议,为在零售商回收渠道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成员提供了决策支持,为“互联网+回收”的新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结构形态提供了激励机制保障。
朱丹丹[10](2020)在《急诊患者扰动医疗服务重调度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预防性医疗愈加重视,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支出和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院在提高运营效率方面面临着持续的挑战,医疗卫生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先进的医疗服务调度技术是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疗服务调度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意外状况的发生导致事先安排好的患者就诊时间及顺序被打断,进而需要重新安排,常见的扰动事件包括:患者临时到来、急症患者的到来、患者爽约、患者迟到、患者取消预约、医疗设备故障、医生迟到、以及病床、医护人员不足等。鉴于医疗服务调度现实中的扰动事件特点及其理论研究现状,本文围绕医疗服务调度中计划外急诊病人这一扰动事件,在急诊病人到达后对包括计划内常规病人(原始病人)和计划外急诊病人在内的所有病人的就诊顺序、及医疗资源重调度问题展开研究。主要考虑两种医疗环境:多患者共用单台CT诊断的医疗服务调度环境和多患者多种医疗设备的健康体检医疗服务调度环境;扰动准则包括原始病人在重调度与初始调度中的就诊序位扰动量约束及诊断完成时间扰动量约束,用来衡量扰动对原始病人的就诊满意度;在急诊病人扰动单机重调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又将医疗设备等医疗资源的准备/设置时间考虑进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急诊患者扰动单CT诊断服务重调度问题。该问题假设在某一时段所有患者共用单台CT诊断服务环境下,急诊病人到达时初始调度已经制定完成但还未执行,对包括急诊患者和原始患者在内的所有患者在该CT设备上就诊顺序进行重新排序,在满足急诊患者相对紧迫性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初始调度的扰动。具体讨论研究了以原始病人的最大就诊位序扰动限制、总就诊序位扰动限制、最大诊断完成时间扰动限制和总诊断完成时间扰动限制为约束条件,以原始病人的延迟惩罚和诊断完成时间等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重调度问题,包括:以最小化最大延迟惩罚为优化目标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U-RLMT)、以最小化总诊断完成时间为优化目标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U-RLTC)、以最小化最大延迟惩罚与扰动成本为混合优化目标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U-RHTD)、以最小化总诊断完成时间与扰动成本为混合优化目标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U-RHCD)。对这四种优化目标问题分别在上述扰动约束下对问题构建了数学模型、设计了求解算法并分析给出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第二,研究了考虑设置时间的急诊患者扰动单CT诊断服务重调度问题。该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将医疗设备等医疗资源的设置时间考虑进来做进一步的研究。从患者满意度出发,扰动优化目标分别考虑了原始患者在重调度相对于初始调度中的最大就诊序位变化量扰动、诊断完成时间最大绝对变化量、诊断完成时间绝对变化量之和;从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出发,原始患者的初始调度以最小化设置时间为目标,急诊患者到达后的重调度必须保证扰动成本与总调度的设置时间总和最小化。根据设置时间类型及扰动标准,研究该问题的五个变体问题:(1)以原始患者最大就诊序位变化量最小化及以所有患者最大完成时间最小化为双优化目标且设置时间是族独立、序列无关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2)以原始患者诊断完成时间最大绝对变化量的最小化及以所有患者最大完成时间的最小化为双优化目标且设置时间族独立、序列无关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3)以原始患者最大就诊序位变化量的最小化及以所有患者最大完成时间的最小化为双优化目标且设置时间是族依赖、序列无关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4)以原始患者诊断完成时间最大绝对变化量的最小化及以所有患者最大完成时间的最小化为双优化目标且设置时间是族依赖、序列无关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5)以原始患者诊断完成时间绝对变化量之和最小化及以所有患者最大完成时间的最小化为双优化目标且设置时间是族依赖、序列无关的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对这五类问题设计提出了能够求出严格帕累托最优解的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算法。第三,研究了考虑设置时间的急诊患者扰动健康体检医疗服务重调度问题。该部分考虑了多患者需要在多台医疗设备进行检测的健康体检诊断网络环境下,在有急诊患者扰动的情况下,研究了具有序列相关设置时间的急诊患者扰动的重调度问题(UDHERP-SDS)。假设每个医疗设备对一个患者的设置时间的长短是序列相关的;考虑原始患者在重调度与初始调度中就诊序位扰动量存在给定上限的约束;以所有患者总诊断完成时间和设备的设置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以健康体检的医院诊断设备网络重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结合问题的特点,设计提出一种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并通过仿真数据实例的计算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
二、Shop IBM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hop IBM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需求分析 |
2.1.引言 |
2.2.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
2.3.功能性需求 |
2.3.1.停车场控制系统 |
2.3.2.用户自主停车系统 |
2.3.3.后台管理系统 |
2.4. 非功能性需求 |
2.4.1. 性能需求 |
2.4.2. 安全性需求 |
2.4.3.实用性需求 |
2.5. 开放式系统接口设计 |
2.5.1.开放式系统接口总体设计思路分析 |
2.5.2.开放式系统接口设计方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停车场网络分析与设计 |
3.1.引言 |
3.2.总体设计思路分析 |
3.3.几种常见物联网技术对比与分析 |
3.4.LoRa协议栈 |
3.5.MQTT协议栈 |
3.5.1.MQTT协议结构 |
3.5.2.MQTT协议报文格式 |
3.5.3.MQTT协议主要特性 |
3.6.节点硬件设计 |
3.6.1.SX1278硬件电路设计 |
3.6.2.扩展电路设计 |
3.7.节点软件设计 |
3.7.1.车位终端节点 |
3.7.2.车位节点主模块 |
3.8.停车场控制器(树莓派模组) |
3.9.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端分析与设计 |
4.1.引言 |
4.2.后端技术架构分析与设计 |
4.3.开放式系统接口(服务层)设计 |
4.4.Web层设计 |
4.5.数据库设计 |
4.5.1.数据持久化分析与设计 |
4.5.2.数据缓存机制分析与设计 |
4.6.单点登录服务 |
4.6.1.基于Redis的session持久化 |
4.6.2.用户(管理员)注册 |
4.6.3.单点注销 |
4.7.信息检索服务 |
4.8.数据管理服务 |
4.8.1.处理停车场控制器消息 |
4.8.2.LoRa地磁传感器网络的绑定 |
4.8.3.系统各项数据查询 |
4.9.自主停车服务 |
4.10.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部署与功能测试 |
5.1.引言 |
5.2.测试环境搭建 |
5.2.1.停车场控制网络环境搭建 |
5.2.2.服务端测试环境搭建 |
5.3.功能性测试 |
5.3.1.停车场网络自组网功能测试 |
5.3.2.节点网络自适应性测试 |
5.3.3.登录系统功能测试 |
5.3.4.信息检索功能测试 |
5.3.5.后台管理功能测试 |
5.4.非功能性测试 |
5.4.1.并发性能测试 |
5.4.2.系统可扩展接口测试 |
5.5.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总结 |
6.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3)科技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处理-《工业4.0新范式-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物理系统》(第1-3篇)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的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的分析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1.4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审校 |
2.3.2 他人审校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本体隐喻的翻译 |
3.1.1 实体和物质隐喻的翻译 |
3.1.2 拟人隐喻的翻译 |
3.2 方位隐喻的翻译 |
3.2.1 “上下”方位隐喻的翻译 |
3.2.2 “前后”方位隐喻的翻译 |
3.3 结构隐喻的翻译 |
3.3.1 战争隐喻的翻译 |
3.3.2 建筑隐喻的翻译 |
第4章 翻译总结 |
4.1 翻译问题总结 |
4.2 翻译中的不足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 2 术语表 |
致谢 |
(4)经济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战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外因素分析 |
1.2.2 文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确定文本 |
2.1.2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1.3 相关理论的准备 |
2.1.4 制定翻译计划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校对 |
2.3.2 他人校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的逻辑性再现 |
3.1.1 概念外延之间逻辑关系的再现 |
3.1.2 概念内涵之间逻辑关系的再现 |
3.2 语篇层面的逻辑性再现 |
3.2.1 因果关系再现 |
3.2.2 递进关系再现 |
3.2.3 转折关系再现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心得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原文与译文 |
附录 2:术语表 |
致谢 |
(5)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确定 |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4 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本体隐喻 |
3.1.1 实体和物质隐喻 |
3.1.2 拟人隐喻 |
3.2 方位隐喻 |
3.2.1 上/下方位隐喻 |
3.2.2 前/后方位隐喻 |
3.3 结构隐喻 |
3.3.1 动植物隐喻 |
3.3.2 战争隐喻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问题总结 |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6)《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Background Knowledge Expansion |
2.1.2 Glossary Building and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2.2 Translation Expression |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2.3.1 Self-Proofreading |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At Lexical Level |
3.1.1 Technical Terms |
3.1.2 Abbreviation |
3.2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Passive Sentences |
3.2.2 Attributive Clauses |
3.2.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3 At Textual Level |
3.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3.3.2 Consistenc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kills |
4.2 Deficiencies in the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ranslation Text |
AppendixⅢ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7)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 |
2.1 消费物联网中的参与方 |
2.2 常见消费物联网技术架构 |
2.3 设备生命周期 |
2.4 物联网平台简介 |
2.4.1 通用型物联网平台 |
2.4.2 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 |
2.4.3 服务型物联网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联网云平台消息传输协议安全风险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MQTT相关研究 |
3.2.2 物联网平台安全 |
3.3 背景 |
3.3.1 MQTT及其物联网应用 |
3.3.2 物联网云平台的安全措施 |
3.3.3 威胁模型 |
3.4 云平台MQTT安全措施实践分析 |
3.4.1 MQTT消息授权漏洞 |
3.4.2 MQTT会话管理漏洞 |
3.4.3 MQTT身份管理漏洞 |
3.4.4 MQTT主题授权漏洞 |
3.5 影响度量 |
3.5.1 安全问题对各平台的影响 |
3.5.2 消息泄露的隐私危害 |
3.6 防御方案 |
3.6.1 管理协议中的身份与会话 |
3.6.2 面向消息的访问控制模型 |
3.6.3 仿真与评估 |
3.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3.7.1 本章工作启示 |
3.7.2 自动化漏洞检测 |
3.7.3 MQTT5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云间授权安全风险分析 |
4.1 本章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物联网权限委派 |
4.2.2 基于模型的漏洞发现 |
4.3 物联网云间授权 |
4.3.1 背景 |
4.3.2 物联网授权的复杂性 |
4.3.3 安全要求 |
4.3.4 威胁模型 |
4.4 研究动机 |
4.5 系统建模与模型检测 |
4.5.1 概览 |
4.5.2 物联网授权建模 |
4.5.3 检测缺陷 |
4.5.4 VerioT的实现 |
4.5.5 结果 |
4.6 物联网云间授权的安全问题 |
4.6.1 不同云间协调不足导致的安全问题 |
4.6.2 策略实施中的安全问题 |
4.6.3 VerioT的局限性与覆盖率 |
4.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4.7.1 本章工作启示 |
4.7.2 新的设计准则 |
4.7.3 未来对Verio T的改进 |
4.8 本章小结 |
4.9 本章附录:授权操作的形式化定义 |
第五章 多设备管理通道安全风险分析 |
5.1 本章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设备管理通道 |
5.3.1 设备厂商DMC |
5.3.2 Apple Homekit DMC |
5.3.3 基于Zigbee/Z-Wave的DMC |
5.3.4 语音助手DMC |
5.3.5 DMC的安全策略设计 |
5.4 多设备管理通道安全问题实践分析 |
5.4.1 Home Kit DMC带来的风险 |
5.4.2 基于Zigbee/Z-Wave的DMC带来的风险 |
5.4.3 语音助手DMC带来的风险 |
5.4.4 厂商内不同DMC带来的安全风险 |
5.5 影响度量 |
5.5.1 度量结果 |
5.6 防御措施 |
5.6.1 解决Codema问题的挑战 |
5.6.2 缓解方案概览 |
5.6.3 CGuard设计方案 |
5.6.4 CGuard实现 |
5.6.5 应用举例 |
5.6.6 性能评估 |
5.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5.7.1 本章工作启示 |
5.7.2 CGuard管理其他DMC的可行性 |
5.7.3 CGuard的局限性 |
5.7.4 从根本上解决Codema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数据环境下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平台应用研究 ——以圣戈班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章节概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创新管理理论 |
二、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
三、大数据与数据处理和应用创新 |
四、财务分析的外延扩展与财务管理创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大数据环境下的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平台应用 |
第一节 大数据对建材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 |
一、建材企业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
二、大数据给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带来的挑战 |
三、大数据给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带来的机遇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平台的应用条件 |
一、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对财务分析职能的深化 |
二、建材企业利用大数据应用于财务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建材企业大数据财务分析应用框架 |
一、建材企业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分析设计原则 |
二、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平台的功能 |
三、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的路径 |
第四章 圣戈班中国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圣戈班中国背景介绍 |
第二节 圣戈班中国传统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圣戈班中国财务分析平台的应用开发 |
一、圣戈班中国财务分析平台的搭建思路 |
二、圣戈班中国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的实际应用 |
三、圣戈班中国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的应用效果 |
第四节 圣戈班中国财务分析平台优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信息与通信设备再制造供应链系统的博弈分析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再制造供应链回收策略 |
1.2.2 再制造供应链定价决策 |
1.2.3 再制造供应链激励机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再制造的理论概述 |
2.1.1 再制造的概念界定 |
2.1.2 再制造的行业应用 |
2.1.3 再制造管理的研究概述 |
2.2 再制造供应链的相关理论 |
2.2.1 逆向供应链 |
2.2.2 闭环供应链 |
2.3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2.3.1 博弈论 |
2.3.2 Stackelberg博弈 |
2.3.3 古诺博弈 |
2.3.4 演化博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旧信息与通信设备管理政策和实践研究 |
3.1 欧洲国家 |
3.1.1 管理政策 |
3.1.2 回收实践 |
3.1.3 管理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3.2 美国 |
3.2.1 管理政策 |
3.2.2 回收实践 |
3.2.3 管理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3.3 日本 |
3.3.1 管理政策 |
3.3.2 回收实践 |
3.3.3 管理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3.4 中国 |
3.4.1 管理政策 |
3.4.2 回收实践 |
3.4.3 政策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方案和定价决策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描述与假设 |
4.2.1 模型描述 |
4.2.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4.3 模型构建 |
4.3.1 垄断回收方案 |
4.3.2 竞争回收方案 |
4.4 模型求解 |
4.4.1 垄断回收方案 |
4.4.2 竞争回收方案 |
4.4.3 纳什均衡解唯一存在条件 |
4.4.4 市场需求的非负约束 |
4.5 模型分析 |
4.5.1 纳什均衡解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
4.5.2 垄断回收方案与竞争回收方案的比较分析 |
4.6 数值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4.7.1 研究结论 |
4.7.2 对中国回收的启示 |
4.7.3 研究拓展 |
第五章 基于古诺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与回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描述与假设 |
5.2.1 模型描述 |
5.2.2 符号说明与模型假设 |
5.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5.3.1 两个零售商的古诺博弈 |
5.3.2 零售商回收策略的纳什均衡 |
5.3.3 制造商的最优定价 |
5.4 美国惠普原装墨盒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对中国回收的意义 |
5.5.3 研究拓展 |
第六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回收策略与奖惩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描述与假设 |
6.2.1 模型描述 |
6.2.2 符号说明与模型假设 |
6.3 模型构建 |
6.4 模型分析与讨论 |
6.4.1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4.2 竞合演化分析 |
6.4.3 灵敏度分析 |
6.5 奖惩机制仿真 |
6.6 本章小结 |
6.6.1 研究结论 |
6.6.2 研究建议 |
6.6.3 研究拓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急诊患者扰动医疗服务重调度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调度理论 |
2.1.1 调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2 调度问题的复杂度分类 |
2.2 医疗服务调度 |
2.2.1 患者调度 |
2.2.2 医疗资源调度 |
2.2.3 门诊预约调度 |
2.3 医疗服务调度中的不确定性 |
2.3.1 不确定性医疗服务调度研究现状 |
2.3.2 扰动事件分类 |
2.3.3 扰动度量 |
2.3.4 扰动事件应对研究进展 |
2.4 调度算法 |
2.4.1 传统调度算法 |
2.4.2 智能调度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急诊患者扰动单CT诊断服务重调度问题的研究 |
3.1 急诊患者相关理论知识 |
3.1.1 相关定义 |
3.1.2 插队的方法及流程 |
3.2 UDSR问题假设及符号说明 |
3.2.1 UDSR问题假设 |
3.2.2 UDSR符号说明 |
3.3 以最小化最大迟时间惩罚为优化目标的U-RLMT问题 |
3.4 以最小化完成时间和为优化目标的U-RLTC问题 |
3.4.1 U-RLTC问题的数学模型 |
3.4.2 U-RLTC问题的求解算法 |
3.5 以最大延迟惩罚与扰动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的U-RHTD问题 |
3.5.1 U-RHTD 问题的数学模型 |
3.5.2 U-RHTD 问题的求解算法 |
3.6 以诊断完成时间与扰动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的U-RHCD问题 |
3.6.1 U-RHCD问题的数学模型 |
3.6.2 U-RHCD问题的求解算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设置时间的急诊患者扰动单CT诊断服务重调度问题的研究 |
4.1 设置时间调度相关知识 |
4.1.1 设置时间调度的应用领域 |
4.1.2 设置时间调度分类 |
4.1.3 设置时间调度问题表示法 |
4.2 UDSR-S问题假设、符号说明及问题描述 |
4.2.1 UDSR-S问题假设 |
4.2.2 UDSR-S符号说明 |
4.2.3 UDSR-S问题描述 |
4.3 FISIS-P_(MAX),C_(MAX)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 |
4.3.1 FISIS-P_(MAX),C_(MAX)问题数学模型 |
4.3.2 ε约束求解方法 |
4.4 FISIS-Δ_(max),C_(max)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 |
4.4.1 FISIS-Δ_(max),C_(max)问题数学模型 |
4.4.2 FISIS-Δ_(max),C_(max)问题求解 |
4.5 FDSIS-P_(MAX),C_(MAX)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 |
4.5.1 FDSIS-P_(MAX),C_(MAX)问题数学模型 |
4.5.2 FDSIS-P_(MAX),C_(MAX)问题求解 |
4.6 FDSIS-Δ_(max),C_(max)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 |
4.6.1 FDSIS-Δ_(max),C_(max)问题数学模型 |
4.6.2 FDSIS-Δ_(max),C_(max)问题求解 |
4.7 FDSIS-Σ_jΔ_j,C_(max)急诊患者扰动重调度问题 |
4.7.1 FDSIS-Σ_jΔ_j,C_(max)问题数学模型 |
4.7.2 FDSIS-Σ_jΔ_j,C_(max)问题求解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设置时间的急诊患者扰动健康体检重调度问题研究 |
5.1 UDHERP-SDS问题假设、符号说明 |
5.1.1 UDHERP-SDS问题假设 |
5.1.2 UDHERP-SDS符号说明 |
5.2 UDHERP-SDS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
5.2.1 UDHERP-SDS问题描述 |
5.2.2 UDHERP-SDS数学模型 |
5.3 混合GA-SA算法 |
5.3.1 编码方案 |
5.3.2 译码方案 |
5.3.3 基于BICH-MIH方法的种群初始化 |
5.3.4 选择算子 |
5.3.5 交叉算子 |
5.3.6 变异算子及重启动 |
5.4 SA局域搜索策略 |
5.5 实验设计 |
5.5.1 评估指标 |
5.5.2 测试实例和算法参数选择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6.2.1 医疗服务调度研究展望 |
6.2.2 生产调度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Shop IBM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视角下人物传记翻译策略研究 ——以《谁是比尔·盖茨》和《谁是华特·迪士尼》汉译为例[D]. 汪琦. 济南大学, 2021
- [2]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 杨俊. 汕头大学, 2021(02)
- [3]科技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处理-《工业4.0新范式-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物理系统》(第1-3篇)的翻译实践报告[D]. 魏嘉宏.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经济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战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艺竞.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5]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D]. 朱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6]《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韩莹.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7]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D]. 贾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8]大数据环境下建材企业财务分析平台应用研究 ——以圣戈班中国为例[D]. 张艳云.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9]信息与通信设备再制造供应链系统的博弈分析与决策研究[D]. 丁杨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急诊患者扰动医疗服务重调度问题的研究[D]. 朱丹丹.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