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观念论文-杨明贵

对象观念论文-杨明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象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康传统家训,公民道德观念,现代启示

对象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贵[1](2019)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的公民道德观念及现代启示——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倡导忠实践行公民道德,是中华传统家庭的核心美德。本文以安康境内留存下来的传统家训为例,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所倡导的公民道德作了概括归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蕴涵的进步的公民道德观念,是现实针对性强、道德引领作用突出的文化建设工程;从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中汲取思想琼浆,涵养国人的家国情怀和公民道德观念,对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思淇[2](2019)在《祖先信仰观念对周代社会影响研究——以《仪礼》为主要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祖先信仰观念起源于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思想,其在先秦古籍中有诸多体现。在此仅以《仪礼》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仪礼》中各种礼节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分析,探讨周人奉祀祖先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伦理、宗教思想,以及这些礼仪与周代政治等级、宗法制度的关系。发现在周代社会中,礼仪祭祀从最初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逐渐被统治者所利用,变为巩固人民宗族家国观念的工具。随着社会发展,人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传统的鬼神观念融入了更多的现实因素,人们开始通过这种祭祀寄托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建次,李甜甜[3](2019)在《晚清民国词学观念的演变——以论词绝句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民国时期的论词绝句,普遍体现出两大倾向:一是在取径宗范上,表现为由习效姜夔、张炎转变为标举苏轼、辛弃疾;二是在艺术尊尚上,表现为由尊南宋抑北宋转变为抑南宋尊北宋。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与艺术宗尚在论词绝句领域的这两大变化,是不同社会文化、时代精神所催生与引导的结果,显示出我国传统词学所内含的生生不息之精神及所呈现之独特面貌。(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马燕洋,章梅芳,王瑶华[4](2019)在《民国时期家庭卫生观念与知识的传播——以新生活运动期间相关纸媒为主要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相关书籍和大众报刊的考察,分析并讨论了民国时期尤其是新生活运动期间家庭卫生观念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状况;发现传播的主体主要是具有西医背景的医师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传播的内容多以西方细菌学、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为基础,其目标在于通过更新和变革时人的家庭卫生观念与知识,推动国人家庭生活逐渐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最终实现国家的强盛和现代化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普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哲罕[5](2018)在《早期德国法治国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康德和费希特为主要对象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德国法治国观念首先以后宗教的自然法与形而上学形象出现,但在随后的演变过程中又开始产生去自然法与去形而上学的实证化倾向。这两次变化伴随着欧洲早期现代国家从罗马天主教神权体系中分化出来(也即世俗化)而产生,以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与之后普罗大众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古今之争在德国的展现。我们只有通过梳理以康德和费希特为代表的早期德国法治国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方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刘颖洁[6](2018)在《洛夫乔伊观念史的意义与局限——以其浪漫主义研究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洛夫乔伊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观念史以及"单元观念"的研究方法在思想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该研究方法已经渐趋式微,其意义与局限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着重分析洛夫乔伊对浪漫主义这一重要思想观念的研究,旨在反映观念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与局限。洛夫乔伊认为,在诸多研究语境下,浪漫主义已经成为过于复杂含混而空无所指的词汇,在其研究后期,他更认为对浪漫主义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他的研究同时反映了"单元观念"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本文将观念史放在其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研究方法;同时也表明在思想史研究中,观念史研究代表了关注观念本身内涵变迁的内向视角,应当与对观念整体的运用和解读相平衡。(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张贤明,张力伟[7](2018)在《找回责任: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分析——以汉娜·阿伦特与齐格蒙特·鲍曼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责任是政治生活中的关键概念,在历史的变动中表现出定义的拓展与重构。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以传统为继承,从现代社会中的大屠杀、碎片化与"被封锁的社会"的社会事实入手,构建自身。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核心是"找回责任",因为责任是克服现代社会矛盾性的关键。文章重点考察两位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与齐格蒙特·鲍曼的责任政治观念:阿伦特着眼于个人"精神生活"的道德责任,并欲通过"积极生活"的责任重塑共同行动的政治;鲍曼继承了"他者"的责任观,深化了面向他者的道德责任,并根据现代世界碎片化的特征提出重新弥合社会的方式。(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8年01期)

曾巍[8](2017)在《对象·媒介·观念:诗画关系的嬗变与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画关系是中西文艺学史上的重要论题。西方代表性的论述是莱辛的"诗画分界说"与"诗优画劣论";而中国传统的看法则可以概括为"诗画同源说"与"诗画一律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同,这与考察的对象、各自艺术对象所采用的媒介以及艺术观念的差异有关。对象、媒介、观念叁个要素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对诗画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任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两外二者的相应调整。而从趋势上来看,"诗"与"画"将在新媒介形式的驱动下进一步融合,由此拓展艺术对象的边界,促进艺术观念的革新。(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袁济喜,迟文颖[9](2017)在《论江淹赋作中的文学审美观念——兼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对象的学科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淹的赋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理念与思想。江淹出身孤寒,在刘宋时代屡受挫折,对于时事的险恶有着独特的体会与感受。这使他的赋作在继承屈骚文学与鲍照诗文的同时,善于出新。他的赋作以悲为美,具有丰富的文学思想。以悲为美既是从个体感受出发,又能够上升到天道人生来思索,从而拓展了汉魏以来赋作的审美境界。这也使他的赋作中具备了自觉为文的思想。(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齐晓[10](2017)在《洛克的“观念”及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把“观念”概念作为中介,对心灵如何获得关于外在事物的认识问题进行了阐明,但学者们对洛克“观念”内涵的解释存在很大差异。按照托马斯M.列侬(Thomas M.Lennon)的划分(1),关于洛克“观念”的理解主要有叁种理论,传统的观点是代理人理论,该立场认为洛克的“观念”才是心灵的直接对象,心灵不能直接认识外在事物,只能借助“观念”的中介作用获得关于外在事物的认识,但问题是:心灵无法确定观念是否与外在事物符合,甚至不能确定外在事物是否存在,观念像幕布一样阻隔在心灵与外在事物之间,这就是所谓的“观念之幕”问题,该问题会让洛克的知识论陷入唯心论和怀疑论的困境。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有些学者提出了精神行为解读,即把洛克的“观念”解读为精神行为,对事物的认识就是精神行为的发生,心灵与外在事物之间就不存在“观念”这个阻碍;另一种摆脱困境的方式是取消“观念”的本体论意义,弱化观念与事物之间的区分,只讨论“观念”将心灵与外在事物之间联系起来的功能性作用上,不对洛克的“观念”的本质作判断,这种解读理论被称为弱化区分理论。以上叁种解读理论各自存在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的观念与对象之间的符合关系,即第一与第二性质的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实体的观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证明代理人理论并不存在“观念之幕”问题,本文将理出洛克“观念”具有的叁层内涵,把精神行为理论对心灵作用的强调,以及弱化区分理论对洛克“观念”概念表征外在事物的功能性作用融合到代理人理论中,从而修正原有的代理人理论。(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5-17)

对象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祖先信仰观念起源于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思想,其在先秦古籍中有诸多体现。在此仅以《仪礼》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仪礼》中各种礼节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分析,探讨周人奉祀祖先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伦理、宗教思想,以及这些礼仪与周代政治等级、宗法制度的关系。发现在周代社会中,礼仪祭祀从最初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逐渐被统治者所利用,变为巩固人民宗族家国观念的工具。随着社会发展,人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传统的鬼神观念融入了更多的现实因素,人们开始通过这种祭祀寄托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象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明贵.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的公民道德观念及现代启示——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J].安康学院学报.2019

[2].黄思淇.祖先信仰观念对周代社会影响研究——以《仪礼》为主要考察对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胡建次,李甜甜.晚清民国词学观念的演变——以论词绝句为考察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2019

[4].马燕洋,章梅芳,王瑶华.民国时期家庭卫生观念与知识的传播——以新生活运动期间相关纸媒为主要考察对象[J].科普研究.2019

[5].李哲罕.早期德国法治国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康德和费希特为主要对象的考察[J].浙江学刊.2018

[6].刘颖洁.洛夫乔伊观念史的意义与局限——以其浪漫主义研究为考察对象[J].史学理论研究.2018

[7].张贤明,张力伟.找回责任: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分析——以汉娜·阿伦特与齐格蒙特·鲍曼为研究对象[J].社会科学战线.2018

[8].曾巍.对象·媒介·观念:诗画关系的嬗变与拓展[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

[9].袁济喜,迟文颖.论江淹赋作中的文学审美观念——兼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对象的学科定位[J].学术研究.2017

[10].齐晓.洛克的“观念”及其对象[D].华侨大学.2017

标签:;  ;  ;  

对象观念论文-杨明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