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陈黛诗,郑朝攀,杜甲珺,胡继良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陈黛诗,郑朝攀,杜甲珺,胡继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胶质瘤,CD68,xCT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陈黛诗,郑朝攀,杜甲珺,胡继良[1](2018)在《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的表达,以及TAMs对胶质瘤进展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新鲜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TAMs。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M2表型标记物CD14和CD86,促血管生成因子Arg-1和CD209,以及xCT mRNA表达水平。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和xCT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xCT和CD68在胶质母细胞瘤(WHO°Ⅳ)中的表达明显高于WHO°Ⅱ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且xCT和CD68共同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xCT mRNA在分化程度差的胶质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此外,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记物表达水平(CD14和CD86)、活化状态的TAMs数目和促血管生成因子(Arg-1和CD209)与肿瘤分级相关。结论:TAMs能够通过xCT过表达,促炎症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胶质瘤的发展。肿瘤中M2表型的TAMs募集与脑胶质瘤的不良预后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林举择[2](2018)在《肝癌肿瘤休眠中健脾化瘀方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究原发性肝癌从脾虚血瘀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相关理论基础,并抓住肝癌脾虚血瘀的基本核心病机,论证了临证上以健脾化瘀法为主要治法并组成中药复方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理论依据。(2)在健脾化瘀方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动物体内试验,掌握肝癌术后休眠/复发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动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体内外双水平实验进一步探讨了 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在肝癌休眠中的作用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为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也为中药复方今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从古今论述肝癌的中医典籍和文献资料入手,本别探究了肝癌从脾虚证和血瘀证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分别在给药后的第1、4、8、15天,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情况,采用q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HIF-Ⅰ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情况;采集裸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CECs)。第叁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制备SPF级裸鼠的健脾化瘀方加药血清,HPLC鉴定健脾化瘀方中药与加药血清中药指纹图谱。配制体外细胞完全培养基,根据添加物不同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DAPT抑制剂对照组和加药血清组叁组培养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先采用CCK8法分别在0、24、48、72 h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在倒置显微镜下拍照对比观察血管形成实验;之后进一步运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Co-IP实验检测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体内动物实验: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复发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打破肝癌术后裸鼠的肿瘤休眠状态,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病理情况;四组瘤体切片,CD43标记后在倒置显微镜下(×200)进行拍照对比观察;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通过Co-IP实验检测各组瘤体中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结果:第一部分: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是脾虚血疲,于此确立的健脾化瘀法是肝癌的关键治法。第二部分:在相同时间点上,肝癌复发模型组的HIF-Ⅰ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和CECs和vCECs的比例都要显着高于健脾化瘀方组。与此相应指标对比的是,四组中高剂量健脾化瘀方组表达最低(P<0.01),且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和数量值呈现一定的递减趋势。第叁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在24、48、72 h时点上正常血清对照组的细胞比加药血清组的增殖快,差异显着(P<0.01);加药血清组的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较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均较正常血清对照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血管管道更稀疏;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明显比正常血清对照组减弱(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水平相比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体内动物实验:(1)实验中通过HE染色观察四组肿瘤病理情况,镜下(x200)发现肝癌模型组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高,排列最紊乱;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镜下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低,排列最接近正常。四图中所呈现的肿瘤细胞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从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病理切片观察情况来看,体内试验的病理结果与体外细胞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基本一致。(2)进一步比较四组裸鼠瘤体内肿瘤的血管形成能力。从实验免疫组化检测(CD43标记)四组瘤体内的肿瘤微血管形成的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瘤体的新生血管面积较大,新生血管管道较稠密。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的瘤体内形成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新生血管更少,血管密度更稀疏。四组所呈现肿瘤微血管的大小和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血管形成能力观察结果与体外培养肝癌细胞血管形成实验结果相类似。(3)通过qPCR法检测了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四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及VEGF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均较肝癌模型组明显下降,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VEGF表达水平下降最显着。(4)再次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和肝癌模型组四组瘤体细胞中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均依次减弱,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数值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值下降最明显,表达水平最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亦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5)从Co-IP实验检测四组瘤体中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依次减弱,四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最弱。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结论:(1)紧抓住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以健脾化瘀法立治法组方,临床上有望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2)成功建立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和肝癌术后肿瘤休眠/复发动物模型;(3)健脾化瘀方对肝癌术后肿瘤细胞的休眠状态和休眠时间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4)健脾化瘀方促进肿瘤休眠和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与抑制了肿瘤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且这种作用亦呈现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5)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新生的部分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降低了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了肿瘤细胞HIF-1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以及降低了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CECs)有密切关联。(6)健脾化瘀方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这些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肿瘤细胞中配体Jagged1的表达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结合,降低了肝癌细胞VEGF的活性并下调了其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发挥其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9-01)

聂小娟[3](2016)在《表皮肿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表皮肿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实验目的: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在人类皮肤恶性肿瘤中是最常见的,其生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发展过程从无血管缓慢生长逐渐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的增长,当血液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肿瘤生长发育的需要时,将导致肿瘤内部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促进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来诱导肿瘤产生新的血管的形成。肿瘤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液营养的供应,而新生血管的生成将保证肿瘤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导致肿瘤得以迅速生长并可对周围组织浸润、侵袭和发生远处转移。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1α)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及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实验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及皮肤病理研究室2010年1月-2014年12月存档皮肤癌组织蜡块,BCC 56例,cSCC46例,共102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中位数为58(26-90)岁。选择同一时期采集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40例做为对照,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中位数为44(20-68)岁。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无合并重要脏器疾病史,无放疗及化疗等治疗病史。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材部位分别来自头面部、躯干、四肢及会阴等部位,应用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56例皮肤BCC、46例cSCC和40例采集的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中的HIF-1α和VEGF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和Scheffe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进行分析,α=0.05作为显着性水准,P<0.05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 VEGF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细胞的胞质中,部分血管的内皮细胞、外毛根鞘细胞也可见到弱表达,新生血管旁的肿瘤细胞可见到高度表达。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3.93%(19/5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9%(31/46);在正常皮肤中,VEGF蛋白表达率为12.50%(5/40)。与正常皮肤相比,在BCC和cSCC中VEGF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VEGF的表达在cSCC中又明显高于BCC(P<0.05)。2HIF-1α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肿瘤细胞胞浆中,也可偶见于胞核着色,在肿瘤坏死区域的周边也可见到阳性细胞,在部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也可见到阳性着色。正常皮肤则呈现阴性表达。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32%(27/5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2.60%(38/46);在正常皮肤中,HIF-1α蛋白无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在BCC和cSCC中,HIF-1α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BCC与cSCC中,VEGF阳性病例中有5例HIF-1α呈现阴性;HIF-1α阳性病例中有20例VEGF呈现阴性,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6,P<0.05)。研究结论: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VEGF和HIF-1 α高表达,表明两者通过促进皮肤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促进BCC与cSCC的生长、浸润或向远处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EGF表达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促进BCC与cSCC的生长发展、浸润或转移中发挥协同作用。第二部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小干扰RNA对皮肤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影响实验目的:大多数研究表明,HIF-1α调控着缺氧诱导表达的多种基因如血管生成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的生成,因而可将其作为缺氧的固有标志并且可为肿瘤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检测手段。前期实验研究中发现,在BCC和cSCC组织中,HIF-1α及其下游的靶基因VEGF的表达均是增高的,HIF-1α在VEGF启动子上的位点与其结合,从而启动VEGF的转录和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在BCC和cSCC中,VEGF与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细胞的增殖。目前,对于BCC和cSCC的治疗,仍以手术方法为主,不适合手术或者有远处转移者可行放疗和化疗。放疗和化疗虽能有效消灭肿瘤细胞,但很难实现精准的靶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导致很多正常细胞死亡,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先前的研究提示了缺氧机制可能参与了BCC和cSCC的发生和发展。鉴于HIF-1α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以HIF-1α为靶点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抑制肿瘤细胞HIF-1α基因的表达,阻断肿瘤细胞缺氧信号的传递等治疗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而针对HIF-1α靶基因的RNAi (RNA interference, RNAi)方法可以使其结构域失活或者抑制HIF-1α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断HIF-1α的生物学作用,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恶性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实验研究目的是通过RNAi方法抑制HIF-1α基因表达,并探讨HIF-1α-siRNA对皮肤肿瘤细胞中HIF-1α mRNA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方法:采用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软件,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构建目的基因的si RNA和阴性对照NC(Negative Control),其序列由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构建针对HIF-1α的特异性小干扰RNA,同时构建转染阴性对照组,采用瞬时转染人皮肤鳞癌细胞A431细胞,在低氧状态下培养3天,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RT-q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α mRNA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凝胶分析软件分析条带光密度值,计算RT-qPCR实验结果,采用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目的蛋白与内参β-actin条带灰度值,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两个样本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显着性水准,P<0.05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 RT-q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HIF-1α-siRNA皮肤肿瘤细胞低氧培养后,与空转染对照相比,siRNA-1、siRNA-2和siRNA-3对HIF-1 a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P<0.05)。2RT-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HIF-1α-siRNA组与空转染对照组、阴性转染siRNA对照组相比,低氧培养人皮肤鳞癌细胞A431细胞中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通过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IF-1α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低氧条件下皮肤鳞癌细胞与血管发生相关基因VEGF表达的上调机制,导致VE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着下调,这也证明了HIF-1α是通过转录激活途径参与低氧诱导皮肤鳞癌细胞VEGF的生成,从而刺激肿瘤新的血管形成。下调低氧条件下培养皮肤鳞癌A431细胞中HIF-1α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VEGF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由此可见,低氧状态下皮肤鳞癌A431细胞中VEGF的表达受HIF-1α调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8-25)

苏娟,吉晓滨,谢景华,李雯[4](2015)在《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D105和β-半乳糖凝集素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Endoglin(CD105)、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及与L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LSCC和25例喉正常黏膜中CD105、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1LSCC中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为10.33±2.29,大于喉正常黏膜(1.20±1.04,t=18.732,P<0.05)。CD105标记的MVD(CD105-MVD)的表达与LSCC的组织学分级、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预后有关(P均<0.05)。2Galectin-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CC为86.84%,大于喉正常黏膜36%(χ2=25.44,P<0.05)。G a le c t i n-3蛋白表达与L SCC的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预后有关(P均<0.05)。3CD105和Galectin-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4生存分析显示,CD105、Galectin-3、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分级、有无复发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C中CD105与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均促进LSCC的发生、恶性发展及不良预后,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LS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5年10期)

刘玉芝[5](2015)在《含硒复合物对犬乳腺肿瘤细胞CTM1211的生长抑制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疾病,且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乳腺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硒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能从生长抑制、免疫调节、细胞凋亡、抗氧化、血管生成等多个方面防治癌症,而硒抗击癌症的具体机制、合适剂量、具体形式和联合用药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均比较缺乏。硒防治癌症这一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硒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联的诸多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a和Ang-2分别促进微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出芽,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的成熟,同时激活基质降解酶使内皮细胞便于出芽和移行,为肿瘤转移和发展提供可能;HIF-1a是一种氧敏感性转录因子,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当微环境缺氧、肿瘤恶化时进一步升高,可调控肿瘤干细胞生存及自我更新的能力,对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迁移和侵袭具有重要意义;PTEN是一种抑癌基因,PTEN可以拮抗PI3K,催化磷酸肌醇的转化,抑制PI3K-Akt依赖性细胞增殖、迁移和肿瘤血管生成。宠物犬与人类处于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以犬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模型,对研究硒对乳腺癌的防治作用,具有实际意义。因此,研究不同剂量、形式、配伍的含硒复合物对犬乳腺癌细胞的细胞生长、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以探究硒抗癌的有效剂量、形式和机制。方法和结果如下:(1)用低、中、高浓度的CTX(1、2、4 mg/m L)、SSE(10、20、40 umol/L)、MSA(10、20、40 umol/L)、MSC(200、400、800 umol/L)、CTX+SSE(0.5 mg/m L+5 umol/L、1 mg/m L+10 umol/L、2 mg/m L+20 umol/L)、CTX+MSA(0.5 mg/m L+5umol/L、1 mg/m L+10 umol/L、2 mg/m L+20 umol/L)、CTX+MSC(0.5 mg/m L+100umol/L、1 mg/m L+200 umol/L、2 mg/m L+400 u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24h、48h、72h,MTT法检测以上各组细胞存活率。各硒作用组的细胞存活率在48h/72h时显着降低(P<0.01或P<0.05),且除低中浓度SSE外,其他各组均有显着药效-时间依赖性(P<0.05),但随着各组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没有显着的下降趋势;CTX与MSA配伍后低、中浓度的CTX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着增强(P<0.01),而CTX与SSE、MSC配伍后,其细胞抑制作用没有显着变化。(2)用CTX(2mg/m L)、SSE(40umol/L)、MSA(20umol/L)、MSC(400umol/L)、CTX+MSA(2mg/m L+20 u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各硒作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增高(P<0.01),其中CTX+MSA组效果最显着。(3)用CTX(2mg/m L)、SSE(40umol/L)、MSA(20umol/L)、MSC(400umol/L)、CTX+MSA(2mg/m L+20 u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48h,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a、PTEN、Ang-2、HIF-1a蛋白的表达。除SSE组VEGF-1a蛋白表达的下降不显着外,VEGF-a、Ang-2和HIF-1a蛋白的表达均被显着下调,PTEN蛋白的表达均被显着上调(P<0.01或P<0.05)。(4)用CTX(2mg/m L)、SSE(40umol/L)、MSA(20umol/L)、MSC(400umol/L)、CTX+MSA(2mg/m L+20 u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48h,RT-q PCR法分别检测VEGF-a、PTEN、Ang-2、HIF-1a的m RNA表达。除SSE组对细胞PTEN m RNA表达量的上调作用、CTX+MSA组对HIF-1a m RNA表达量的下调作用不显着外,VEGF-a、Ang-2和HIF-1a m RNA的表达均被显着下调,PTEN m RNA的表达均被显着上调(P<0.01或P<0.05)。结论:叁种硒复合物(SSE、MSC、MSA)均可有效抑制CTM1211,其中有机硒MSA效果最显着,其与CTX配伍后更佳,但硒的抑癌作用不一定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硒可以有效诱导CTM1211细胞凋亡,下调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HIF-1a、VEGF-a和Ang-2,上调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PTEN,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郭晓川,张婷婷,苏丹,毛志远,白莉[6](2013)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肿瘤血管生成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Folkmant提出,称为"血管生成开关";当肿瘤体积达到2 mm3时,肿瘤需要独立的血供,血管生成在维持肿瘤快速生长中起关键性作用[1]。肿瘤血管生成方式包括出芽式、套入式、血管生成拟态、马赛克血管等,其中出芽方式最早报道且适用于大多数肿瘤。该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3年10期)

李彩虹,李涛,张群洲,丁航,周克元[7](2013)在《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L-6作为鼻咽癌复发治疗靶点的可行性。观察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初期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血管生成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ELISA检测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初期细胞因子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情况;进而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IL-6干扰前后HIF-1α、STAT3、VEGF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并采用平板克隆形成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分化初期的鼻咽癌肿瘤干细胞与未分化细胞及普通鼻咽癌细胞CNE-2细胞株比较,具有更强的分泌IL-6及VEGF的能力,且IL-6、HIF-1α、STAT3、VEGF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都有较高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IL-6基因表达后,能够明显降低HIF-1α、STAT3、VEGF的表达;分化初期的鼻咽癌肿瘤干细胞上清液较未分化细胞上清液具有更强的促HUVECs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而在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初期沉默IL-6基因后所得到的细胞上清液的促HUVECs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IL-6可作为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治疗靶点,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在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初期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升高并且具有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3年07期)

吕天娇,冯炜炜[8](2012)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过程受到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这种调控既包括遗传学方面的,也包括表观遗传学方面的。与遗传学的变化不同,表观遗传学变化大多是可逆的。研究者正试图应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来拮抗肿瘤及其血管的生成,从而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表观遗传调控的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2012年04期)

李媛,杨新杰,刘源,陆伟,董绍忠[9](2010)在《分化抑制因子-1在颊黏膜鳞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Id1)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颊黏膜鳞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70例颊黏膜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颊黏膜组织Id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CD34的表达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进行计数。应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d1在颊黏膜鳞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0.0%,显着高于正常颊黏膜组(P<0.01)。ID1表达与颊黏膜鳞癌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显着性相关(P>0.05)。Id1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与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结论:Id1的表达与颊黏膜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Id1可能通过促进颊黏膜鳞癌的血管生成而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冯红超,马洪,宋宇锋[10](2008)在《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的相互关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管生成中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人口腔鳞癌组织标本,光学显微镜进行巨噬细胞和微血管的计数,图像分析软件检测VEGF的表达;8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组。结果:在口腔鳞癌中,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巨噬细胞计数呈现正相关(P<0.05);VEGF的表达、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口腔癌浸润的巨噬细胞中有29%~10%的细胞内有VEGF的表达。结论:VEGF的表达、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血管生成之间具有相关性,二者共同参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探究原发性肝癌从脾虚血瘀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相关理论基础,并抓住肝癌脾虚血瘀的基本核心病机,论证了临证上以健脾化瘀法为主要治法并组成中药复方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理论依据。(2)在健脾化瘀方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动物体内试验,掌握肝癌术后休眠/复发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动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体内外双水平实验进一步探讨了 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在肝癌休眠中的作用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为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也为中药复方今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从古今论述肝癌的中医典籍和文献资料入手,本别探究了肝癌从脾虚证和血瘀证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分别在给药后的第1、4、8、15天,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情况,采用q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HIF-Ⅰ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情况;采集裸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CECs)。第叁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制备SPF级裸鼠的健脾化瘀方加药血清,HPLC鉴定健脾化瘀方中药与加药血清中药指纹图谱。配制体外细胞完全培养基,根据添加物不同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DAPT抑制剂对照组和加药血清组叁组培养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先采用CCK8法分别在0、24、48、72 h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在倒置显微镜下拍照对比观察血管形成实验;之后进一步运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Co-IP实验检测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体内动物实验: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复发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打破肝癌术后裸鼠的肿瘤休眠状态,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病理情况;四组瘤体切片,CD43标记后在倒置显微镜下(×200)进行拍照对比观察;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通过Co-IP实验检测各组瘤体中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结果:第一部分: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是脾虚血疲,于此确立的健脾化瘀法是肝癌的关键治法。第二部分:在相同时间点上,肝癌复发模型组的HIF-Ⅰ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和CECs和vCECs的比例都要显着高于健脾化瘀方组。与此相应指标对比的是,四组中高剂量健脾化瘀方组表达最低(P<0.01),且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和数量值呈现一定的递减趋势。第叁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在24、48、72 h时点上正常血清对照组的细胞比加药血清组的增殖快,差异显着(P<0.01);加药血清组的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较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均较正常血清对照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血管管道更稀疏;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明显比正常血清对照组减弱(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水平相比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体内动物实验:(1)实验中通过HE染色观察四组肿瘤病理情况,镜下(x200)发现肝癌模型组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高,排列最紊乱;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镜下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低,排列最接近正常。四图中所呈现的肿瘤细胞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从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病理切片观察情况来看,体内试验的病理结果与体外细胞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基本一致。(2)进一步比较四组裸鼠瘤体内肿瘤的血管形成能力。从实验免疫组化检测(CD43标记)四组瘤体内的肿瘤微血管形成的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瘤体的新生血管面积较大,新生血管管道较稠密。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的瘤体内形成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新生血管更少,血管密度更稀疏。四组所呈现肿瘤微血管的大小和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血管形成能力观察结果与体外培养肝癌细胞血管形成实验结果相类似。(3)通过qPCR法检测了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四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及VEGF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均较肝癌模型组明显下降,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VEGF表达水平下降最显着。(4)再次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和肝癌模型组四组瘤体细胞中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均依次减弱,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数值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值下降最明显,表达水平最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亦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5)从Co-IP实验检测四组瘤体中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依次减弱,四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最弱。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结论:(1)紧抓住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以健脾化瘀法立治法组方,临床上有望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2)成功建立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和肝癌术后肿瘤休眠/复发动物模型;(3)健脾化瘀方对肝癌术后肿瘤细胞的休眠状态和休眠时间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4)健脾化瘀方促进肿瘤休眠和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与抑制了肿瘤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且这种作用亦呈现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5)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新生的部分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降低了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了肿瘤细胞HIF-1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以及降低了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CECs)有密切关联。(6)健脾化瘀方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这些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肿瘤细胞中配体Jagged1的表达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结合,降低了肝癌细胞VEGF的活性并下调了其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发挥其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陈黛诗,郑朝攀,杜甲珺,胡继良.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2].林举择.肝癌肿瘤休眠中健脾化瘀方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3].聂小娟.表皮肿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苏娟,吉晓滨,谢景华,李雯.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D105和β-半乳糖凝集素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

[5].刘玉芝.含硒复合物对犬乳腺肿瘤细胞CTM1211的生长抑制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5

[6].郭晓川,张婷婷,苏丹,毛志远,白莉.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3

[7].李彩虹,李涛,张群洲,丁航,周克元.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细胞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3

[8].吕天娇,冯炜炜.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J].肿瘤.2012

[9].李媛,杨新杰,刘源,陆伟,董绍忠.分化抑制因子-1在颊黏膜鳞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

[10].冯红超,马洪,宋宇锋.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的相互关系(英文)[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论文-陈黛诗,郑朝攀,杜甲珺,胡继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