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王鑫,吴玉梅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王鑫,吴玉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关性肾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复方α酮酸片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吴玉梅[1](2018)在《ANCA相关性肾炎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14岁。患者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疑诊为"肾病综合征"(具体诊疗不详),未予重视,未行系统、规范治疗。患者1个月前因双侧脚踝水肿加重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系统彩超检查示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肾活检病理示:显微镜下见肾小球9个,其中球性硬化6个,节段性硬化2个;大部分肾小球呈球性及节(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刘清彪,罗慧嫦[2](2018)在《28例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PRES症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血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首发症状惊厥者16例(57.14%),头痛、呕吐者8例(28.57%),视觉模糊者4例(14.29%)。所有患儿病程中均有>2次的惊厥发作,16例(57.14%)仅发生于起病1 d内,12例(42.86%)1 d后仍有间断发作。24例(85.71%)存在局限性发作,12例(42.86%)存在全面性发作,持续抽搐8例(28.57%)。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28例存在顶、枕叶病变,均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同时累及额叶者12例(42.86%),累及岛叶、颞叶、海马、胼胝体、丘脑者各8例(28.57%),累及基底核者2例(7.14%)。24例(85.71%)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4例(14.29%)为等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稍高信号。8 d内MRI复查病灶均基本消失。后期复发3例(10.71%),头颅MRI显示出现新病灶,信号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所有患儿惊厥症状8 d内均得到控制。12例昏睡患儿2~8 d后好转。16例头痛、呕吐患儿中12例(42.86%)于1 d内好转,4例(14.29%)持续4 d后好转。12例视觉模糊患儿中9例(32.14%)2 d内消失,3例(10.71%)持续17 d。1例(3.57%)偏瘫患儿41 d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例(10.71%)复发。结论 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复杂,主要表现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早期诊断并对症治疗于PRES患儿恢复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07期)

韩子明,韩玫瑰,赵德安,黄倩[3](2015)在《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组以头痛、意识状态改变、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后部脑灰白质受累为主要影像表现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主要见于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或子痫、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的患者。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较为少见。分析6例肾病综合征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明确诊断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头颅影像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患儿,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岁6月至12岁,病程1月至4年6月,2例行肾穿刺病理诊断分别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和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6例在出现可逆性后部脑病时均有大量蛋白尿及明显水肿,其中3例单纯应用泼尼松治疗,1例应用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1例应用泼尼松+环孢素A治疗,1例应用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治疗。临床表现为抽搐(6/6)、意识丧失(6/6)、头痛呕吐(4/6)、视觉障碍(5/6)、腹痛(2/5),3例患儿有血压升高。1例患儿行头颅CT检查示两侧额叶及顶叶低密度灶;5例患儿行头颅MRI检查,表现为双侧顶枕叶对称性TI低或等信号,T2和FLAIR像呈高信号,其中2例合并额叶、1例合并基底节区病变。给予降压、止惊、降颅压、改善微循环药物等应用,1-3天后抽搐停止、意识恢复,2-3周后复查头颅MRI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2例失访,随访4例中1例患儿出现癫痫后遗症。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大量蛋白尿水肿明显时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等表现,应考虑到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及早诊断及治疗,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期刊2015-11-06)

张仙桃[4](2015)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等多个系统,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血尿及关节肿痛等症状,累及神经系统(CNS)较少见。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其典型临床症状为意识状态改变、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痫性发作及局部神经系统缺失症状等。头颅MRI是(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5年18期)

胡火军,黄益玲,汪雷,郭金满,马金阳[5](2014)在《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例临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病例1,男,47岁,因头痛1个月,伴加重2d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头痛,感恶心,无呕吐。入院前2d感头痛加重,呕吐胃内容物,视物模糊。CT扫描示:双侧顶枕叶低密度灶,怀疑颅内肿瘤。头颅MRI示:双侧顶枕叶散在长T1长T2信号。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肾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90/105 mm Hg,嗜睡,反应迟钝,颈软,四肢肌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4年12期)

毛中臣,高园林,贾永林,付志新[6](2013)在《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6例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0-02~2013-02收治的16例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病因:高血压脑病7例(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4例),子痫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右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1例。临床表现以头痛、谵妄、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性抽搐、视幻觉为主。头颅MRI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加权呈短信号及T2加权呈长信号的病灶,常双侧对称。经及时适当的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和高压氧等治疗,全组16例中,症状与体征消失者14例(87.5%),明显好转者2例(12.5%)。结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具有自身病因、临床表现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经及时有效治疗,大多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3年10期)

魏磊,冯照新,范波胜[7](2013)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脑CT及MRI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以头痛、视觉障碍、癫等症状为临床表现,影像学常表现为大脑后部灰白质受累为主的临床-放射学综合征[1],近年来对于此病的报道不断增多,现收集我院2007年以来收治8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认识,指导临床诊治。(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谭莉平,黄迪开,陆建常[8](2012)在《孕产妇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及MR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产妇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MR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孕产妇PRES患者的CT、MRI及临床资料,分析PRES影像表现。结果 13例患者均行CT扫描,主要表现为以脑白质为主的多发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多呈左右对称分布,其中病灶位于顶枕叶8例,顶枕叶并基底节3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区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8例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扫描(其中3例行MRA检查),病灶位于顶枕叶3例,顶枕叶并基底节2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顶枕叶并小脑半球、脑干1例,主要表现为双侧大脑皮质下或白质区对称的异常信号,在T1WI上有的病灶显示为等信号,有的病灶显示为稍低信号,在FLAIR及T2WI上病灶均显示为高信号,在D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图表现为高信号,MRA表现正常。结论 PRES的CT及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上明显优于CT,根据DWI及ADC图的表现可预测预后情况,MRI扫描应该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2年08期)

邵炬[9](2010)在《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种经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和被误诊为脑梗死的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头痛、谵妄、抽搐和视力减退,伴有大脑双侧皮质和皮质下水肿的影像学改变(过去常诊断为脑梗死),在血压得到控制后症状可以发生戏剧性的缓解。1996年首次由Hinc(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0年11期)

刘英,唐锁勤,冯晨,于芳,张昊[10](201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化疗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诱发因素,以便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4例ALL患儿诱导缓解化疗合并PRES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4例PRES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癫、行为异常、认知障碍、昏迷、幻视和皮质盲;头颅MRI检查均显示双侧顶枕叶白质水肿的长T1长T2信号,此外2例额叶受累,1例颞叶受累。4例PRES除可能与联合化疗相关外,2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败血症。予停化疗、降血压、控制感染等处理,2例临床表现和影像病灶2周内缓解,1例临床表现1周内缓解而影像病灶8个月无明显改善,1例临床表现和影像病灶8个月随访逐渐好转。结论 ALL诱导缓解化疗合并PRES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联合化疗、高血压和感染等。行头颅MRI检查以早期确诊并及时去除病因,避免永久性脑损伤。(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PRES症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血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首发症状惊厥者16例(57.14%),头痛、呕吐者8例(28.57%),视觉模糊者4例(14.29%)。所有患儿病程中均有>2次的惊厥发作,16例(57.14%)仅发生于起病1 d内,12例(42.86%)1 d后仍有间断发作。24例(85.71%)存在局限性发作,12例(42.86%)存在全面性发作,持续抽搐8例(28.57%)。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28例存在顶、枕叶病变,均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同时累及额叶者12例(42.86%),累及岛叶、颞叶、海马、胼胝体、丘脑者各8例(28.57%),累及基底核者2例(7.14%)。24例(85.71%)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4例(14.29%)为等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稍高信号。8 d内MRI复查病灶均基本消失。后期复发3例(10.71%),头颅MRI显示出现新病灶,信号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所有患儿惊厥症状8 d内均得到控制。12例昏睡患儿2~8 d后好转。16例头痛、呕吐患儿中12例(42.86%)于1 d内好转,4例(14.29%)持续4 d后好转。12例视觉模糊患儿中9例(32.14%)2 d内消失,3例(10.71%)持续17 d。1例(3.57%)偏瘫患儿41 d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例(10.71%)复发。结论 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复杂,主要表现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早期诊断并对症治疗于PRES患儿恢复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鑫,吴玉梅.ANCA相关性肾炎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一例[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

[2].刘清彪,罗慧嫦.28例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

[3].韩子明,韩玫瑰,赵德安,黄倩.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C].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15

[4].张仙桃.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5].胡火军,黄益玲,汪雷,郭金满,马金阳.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例临床报告[J].四川医学.2014

[6].毛中臣,高园林,贾永林,付志新.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6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

[7].魏磊,冯照新,范波胜.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脑CT及MRI表现[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8].谭莉平,黄迪开,陆建常.孕产妇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及MR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2

[9].邵炬.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研究.2010

[10].刘英,唐锁勤,冯晨,于芳,张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合并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诊治[J].临床儿科杂志.2010

标签:;  ;  ;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论文-王鑫,吴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