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咪唑论文-苗万春,赵梦苏,杨文静,黄俊峰

双咪唑论文-苗万春,赵梦苏,杨文静,黄俊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咪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O2腐蚀,双咪唑啉,缓蚀剂

双咪唑论文文献综述

苗万春,赵梦苏,杨文静,黄俊峰[1](2019)在《双咪唑啉缓蚀剂抑制油田CO_2腐蚀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葵二酸、叁乙烯四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双咪唑啉缓蚀剂。通过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双咪唑啉缓蚀剂在饱和CO_2油田采出水介质中对J55油管钢的缓蚀性能,并对两口CO_2腐蚀严重的油井进行了现场加注试验。结果表明,双咪唑啉缓蚀剂在油田水介质中抑制CO_2腐蚀性能优异:加入缓蚀剂后可使电荷传递电阻大幅增加,在缓蚀剂浓度为150ml/L时,缓蚀率可达96.3%;两口试验井加注缓蚀剂后,腐蚀速率大幅下降,缓蚀率可达85%以上,现场使用效果优异。(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贾群坡,袁斌,吕松,朱素芳[2](2019)在《双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甘油硼酸酯为原料,采用催化氧化法制备了双甘油酸硼酸酯中间体,再使中间体与邻苯二胺或乙二胺或其衍生物进行酰胺化-环化反应,高效合成了5种标题化合物,并用IR、UV、~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新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合成的因素次序为:原料物质的量比>环化温度>酰化时间>环化时间;实验为工业地沟油水解副产物甘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12期)

李秀梅,潘亚茹,刘博,周实[3](2019)在《两个由双咪唑基配体构筑的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理论计算(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nba)_2(mbix)]_2(1)和[Cd((bib)_2Br_2]_n(2)(Hnba=4-硝基苯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基)苯,bib=1,4-双(咪唑基-1-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零维结构,并通过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为具有(4,4)拓扑的二维网状结构。此外,还用高斯03程序PBE0/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Cd (Ⅱ)离子之间存在着共价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猛猛,董杰,甘锋,郑森森,赵昕[4](2019)在《含苯并双咪唑高阻燃共聚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胺单体2,2′-对苯基双-(5-氨基苯并咪唑)(PBABI)、 1,4-二氨基苯二胺(p-PDA)与二酐单体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进行共聚,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亚胺(PI)前驱体聚酰胺酸(PAA),再通过热酰亚胺化的方式得到含苯并双咪唑重复单元的高阻燃共聚PI薄膜;研究了PI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并双咪唑单体的增多,PI薄膜逐渐从有序堆积向无定型结构演变;苯并双咪唑结构促进了PI薄膜体系中形成分子间氢键作用;苯并咪唑的引入使PI薄膜的最大热分解温度提高5℃、玻璃化转变温度提升90℃、拉伸强度提高126 MPa,同时含苯并双咪唑的PI薄膜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提高到54%。(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刘思语[5](2019)在《基于新型双咪唑配体的混配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吸引人的结构多样性以及在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发光,磁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配位聚合物结晶过程复杂,并且温度,pH,溶剂和抗衡阴离子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结构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所以,定向合成特定结构和性质的配位聚合物很难实现。但是,配体的构型、尺寸、性能等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桥连的双咪唑类配体,采用混合配体的方式,设计、合成出16种结构、功能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光学性质以及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以新型柔性双咪唑配体1-(4-(4-(1H-咪唑-1-基)苄氧基)苯基)-1H-咪唑(ibpi)作为有机连接体,成功合成了7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Cd(cba)(ibpi)](1),[Cd(sdc)(ibpi)]·H_2O(2),[Cd_2(bpdc)_2(ibpi)_2](3),[Ni_2(sdc)_2(ibpi)_2(H_2O)_2]·H_2O(4),[Cd_2(tdc)_2(ibpi)]·H_2O(5),[Cd(Hbtc)(ibpi)](6)和[Co_2(tdc)_2(ibpi)_2·H_2O]·2H_2O(7)。化合物1为sql网络的2重平行互穿。化合物2呈现了sql网络的3重平行互穿。化合物3为sql网络3重平行互穿形成的多聚轮烷结构。化合物4显示了sql网络独特的倾向互穿。化合物5为3重互穿的pcu拓扑结构。化合物6呈现出自穿的mab拓扑网络。化合物7是具有8连接互穿的8T10拓扑网络结构。此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1,2,3,5和6的热稳定性和光化学性质。2、本章选用一种新的双咪唑配体,双(4-(2'-乙基咪唑基-苯基)砜(L)与叁种直链二元羧酸作为配体成功制备了3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Zn_2(cba)_2L_2]·2H_2O(8),[Zn_2(bpdc)_2L_2]·11H_2O(9)和[Zn_4(sda)_4L_2]·14DMF(10)。化合物8为dia网络的4重互穿结构。化合物9呈现出一维管状结构的4重互穿。化合物10为叁重互穿的pcu网络。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3、以一种新的刚性双咪唑配体2,6-双(咪唑-1-基)萘(2,6-bin),通过混合配体策略,合成出6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Cd_2(odc)_2(2,6-bin)_2]·(CH_3)_2NH(11),[Cd_2(tdc)_2(2,6-bin)_2(H_2O)_2](12),[Cd_2(bzdc)_2(2,6-bin)_2]·4DMF(13),[Cd_2(hfdc)_2(2,6-bin)_2]·H_2O(14),[Cd_3(tpo)_2(2,6-bin)_3(H_2O)_4]·2DMF·2H_2O(15)和[Zn_3(btb)_2(2,6-bin)]·8DMF(16)。化合物11为叁重互穿的4T25网络结构,化合物12为五重互穿的dia网络,化合物13为sql网络叁重互穿形成的2D→2D缠绕结构,化合物14为sql网络平行互穿形成的2D→3D多聚轮烷结构,化合物15为自穿的3,4,6T206拓扑网络结构。化合物16为自穿的3,8T72拓扑网络。采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晶体学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所有这些化合物都对阴离子甲基橙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吸附。(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董军良[6](2019)在《基于双咪唑配体的MOFs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因其具有新颖而多变的拓扑结构和不同大小的孔道构型,进而广泛的应用在气体吸附、离子识别、生物活性探针、磁性及电化学等领域,为无机材料化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备受化学研究者所青睐。从MOFs的构筑来看,影响MOFs的形貌因素有:(1)有机配体的结构;(2)反应的微环境;其中反应的原料比、温度、时间、pH值、反应溶剂等;(3)选择的合成手段;例如溶剂扩散法、水热法、界面法等。本论文主要以3,6-双(咪唑-1-基)哒嗪(L~1)和3,6-双(苯并咪唑-1-基)哒嗪(L~2)为构筑模块,以不同的有机羧酸为共配体并结合过渡金属在溶剂热条件下构筑了二十个具有不同功能性的MOFs。通过热稳定性、红外、X-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等方法对二十个MOF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探讨了相应配合物的荧光学性能、磁性能、超电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利用配体L~1和L~2为主配体,以五种有机羧酸(1,4-环己二酸=1,4-H_2CHDA、1,2,4-叁羧基苯=1,2,4-H_3BTC、1,3,5-叁羧基苯=1,3,5-H_3BTC、D-樟脑酸=D-CAM、4,4′-二羧基苯醚=4,4′-H_2OBA)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d~(10)过渡金属锌镉反应构筑了六个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d(L~1)(CHDA)]·H_2O}_n(1)、[Zn_3(L~1)_2(1,2,4-BTC)_2(H_2O)_4]_n(2)、[Zn(L~2)(D-CAM)(H_2O)]_n(3)、[Zn_3(L~2)(1,2,4-BTC)_2(H_2O)_4]_n(4)、[Cd(L~2)(1,3,5-HBTC)]_n(5)和{[Zn(L~2)(4,4′-BOA)]·H_2O}_n(6)。对MOFs-1-6的相纯度、抗热分解性、晶体结构做了研究和讨论,也对MOFs-1-6和配体的光谱学性能做了研究。二、利用配体L~1和L~2为主配体,多元羧酸对结构进行调控,与氟硼酸钴和高氯酸钴在溶剂热体系中反应成功制备出七个结构新颖的Co-MOFs:[Co(L~1)(2,5-TDC)(H_2O)]_n(7)、[Co(L~1)(1,3-BDC)]_n(8)、[Co(L~2)_(0.5)(1,4-BDC)]_n(9)、[Co_3(L~2)(1,2,4-TBC)_2(H_2O)_4]_n(10)、[Co_(1.5)(L~2)(1,2,4,5-HBTC)(H_2O)_2]_n(11)、[Co(L~2)(5-AIPC)]_n(12)和[Co(L~2)(1,4-NDC)]_n(13)。对配合物7-13的电极电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配合物7的电极电容可达到291.35 F g~(-1),经过2000次的循环使用后电极电容降低了27%,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可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容器。叁、以配体L~2为有机主配体,有机二元羧酸对结构进行调控,结合过渡金属镍、锰和铜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七个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Ni(L~2)(2,5-TDC)(H_2O)]_n(14)、[Ni(L~2)(1,3-BDC)(H_2O)]_n(15)、[Ni(L~2)(1,4-BDC)(H_2O)]_n(16)、[Mn(L~2)(2,5-TDC)(H_2O)]_n(17)、[Mn(L~2)(2,6-PYDC)(H_2O)]_n(18)、[Mn(L~2)(1,4-NDC)]_n(19)和[Cu(L~2)(1,4-NDC)]_n(20)。对配合物14-20的结构做了测试,配合物14是基于叁重互穿的叁维框架空间构型,配合物15是基于二重互穿的6-连接新拓扑结构,配合物16、19和20为叁维框架空间构型,配合物17是叁维金刚烷空间构造,配合物18为一维链。对MOFs-14-19的磁性做了研究和讨论。(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陶辉[7](2019)在《四苯乙烯-双咪唑鎓盐阴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法因其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IE)型探针被许多科研人员研究,其中四苯乙烯(TPE)以其合成简单、产率高、易于官能化修饰、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成为较为理想的AIE荧光信号单元。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双咪唑鎓盐四苯乙烯阴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核磁氢谱滴定、动态光散射实验等手段详细研究了探针分子在水溶液中对不同阴离子的荧光识别能力。1.合成了五个具有不同长度间隔基线形四苯乙烯双咪唑鎓荧光探针2-n(2-1,亚甲基;2-2,1,2-乙二基;2-3,1,3-丙二基;2-4,1,5-戊二基;2-5,1,10-癸二基)。通过荧光发射光谱、~1H NMR滴定和动态光散射(DLS)实验详细研究了这些探针的阴离子识别能力。所有双咪唑鎓盐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显示出非常弱的荧光。当与多磷酸盐阴离子,特别是ATP离子作用时,探针的弱荧光显示出聚集诱导荧光增强。重要的是,探针对ATP的结合力可通过间隔基长度来调节,结合常数为2-1>2-2>2-3~2-4~2-5的顺序。~1H NMR滴定和DLS实验揭示了探针和ATP之间的结合机制。对于实际应用方面,探针2-3已经成功用于活细胞中细胞内ATP的荧光成像。2.合成了两种含不同间隔基(1,2-二苯基,3-1;1,2-邻二甲基苯基,3-2)钳形四苯乙烯双咪唑化合物3-n。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探针分子水溶液中阴离子的识别能力,其中3-1对ATP、ADP、HP_2O_7~(3?)、及SO_4~(2?)有很好的荧光增强识别能力,其结合常数依次为3-1-ATP>3-1-HP_2O_7~(3?)>3-1-SO_4~(2-)>3-1-ADP,而3-2仅对ATP、ADP及HP_2O_7~(3?)有很好的荧光增响应。~1H NMR滴定和DLS实验揭示了这些探针与阴离子之间的结合机制。此外,探针3-1已经成功用于活细胞中细胞内ATP的荧光成像。(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4)

刘强,刘宇奇,蒙斌芳,王新颖,李玮[8](2019)在《基于1,4-双(咪唑-1-基)丁烷配位的叁种叁维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_2(BBI)_2]_n(1),[Ni(NCS)_2(BBI)_2]_n(2),[Mn(NCS)_2(BBI)_2]_n(3)(BBI=1, 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叁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温福山,杜永霞,张涵,楚雨格,李白[9](2019)在《双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丁二酸与二乙烯叁胺为原料合成了双咪唑啉(BIM),再与氯化苄季铵化后得到双咪唑啉季铵盐(BIMI)。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BIMI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中对N80碳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其在N80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并与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SIMI)缓蚀剂作比较。应用Gaussian 03W程序,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方法对两种咪唑啉进行了结构优化,分别得到了两者的稳定构型及相关量化参数,同时对两种分子在Fe(001)晶面的吸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双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要明显优于单咪唑啉缓蚀剂的,当其浓度为3.0mmol/L时,缓蚀率达到93.30%,而同样条件下,单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率仅为76.93%。两种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水平解释了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差异,其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2期)

李亚玲,邓冬梅,奉琴,李小洁,卢伟红[10](2018)在《基于柔性双咪唑配体的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柔性双咪唑配体1,4-二(2-甲基-咪唑基)甲苯(L)与过渡金属镉盐和5-溴间苯二甲酸在溶剂热法中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合物,X-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Cd原子与5-溴间苯二甲酸中的羧基氧通过双齿螯合模式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含氮配体中的氮原子采用单齿桥联模式从不同方向无限延展最终形成叁维的叁重贯穿结构.此外,探究该配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其对有机溶剂丙酮和金属Fe3+都表现了重要的猝灭效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双咪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双甘油硼酸酯为原料,采用催化氧化法制备了双甘油酸硼酸酯中间体,再使中间体与邻苯二胺或乙二胺或其衍生物进行酰胺化-环化反应,高效合成了5种标题化合物,并用IR、UV、~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新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合成的因素次序为:原料物质的量比>环化温度>酰化时间>环化时间;实验为工业地沟油水解副产物甘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咪唑论文参考文献

[1].苗万春,赵梦苏,杨文静,黄俊峰.双咪唑啉缓蚀剂抑制油田CO_2腐蚀的性能研究[J].云南化工.2019

[2].贾群坡,袁斌,吕松,朱素芳.双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试剂.2019

[3].李秀梅,潘亚茹,刘博,周实.两个由双咪唑基配体构筑的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理论计算(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4].李猛猛,董杰,甘锋,郑森森,赵昕.含苯并双咪唑高阻燃共聚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5].刘思语.基于新型双咪唑配体的混配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6].董军良.基于双咪唑配体的MOFs构筑及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9

[7].陶辉.四苯乙烯-双咪唑鎓盐阴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D].南昌大学.2019

[8].刘强,刘宇奇,蒙斌芳,王新颖,李玮.基于1,4-双(咪唑-1-基)丁烷配位的叁种叁维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温福山,杜永霞,张涵,楚雨格,李白.双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J].腐蚀与防护.2019

[10].李亚玲,邓冬梅,奉琴,李小洁,卢伟红.基于柔性双咪唑配体的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标签:;  ;  ;  

双咪唑论文-苗万春,赵梦苏,杨文静,黄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