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失真估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真模型,立体视频,宏块级
失真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姚婷,周宇,王晓东,章联军,王腾飞[1](2015)在《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快速估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传输丢包会严重影响视频重建质量,甚至大范围传播错误,因此通过研究视频通信质量与传输丢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丢包特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该失真模型结合了快速宏块级失真估计方法及帧间宏块拷贝和视点间宏块拷贝的错误隐藏方法,可在丢包信道下快速估计宏块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准确度较好,可为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对立体视频通信质量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5年02期)
韩峰,刘媛媛,韩冰[2](2013)在《放大电路最大不失真幅度的估算与静态工作点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研究背景,在电路参数和负载电阻已经确定、并且深入分析了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利用放大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得到了放大电路输出最大不失真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估算值。以上结果对放大电路的设计、使用、调试均具有较大帮助,具备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褚宏云,谢正光[3](2010)在《视频图像中端至端失真估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图像数据量大、压缩码流抗误性低,而现有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有限、传输性能不可靠,往往造成解码重建视频图像质量致命性地降低。有效控制信源与信道编码,使端至端失真最小是提高解码重建视频图像质量的关键,而精确的失真估算模型是获得最小端至端失真的前提。对几种典型的端至端失真估算模型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这些模型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端至端失真估算模型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期刊2010年10期)
须磊,刘志明,徐丽,张萌[4](2009)在《一种利用多音激励估算非线性失真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射频通讯电路中的非线性失真,将非线性电路简化为叁阶无记忆模型。利用信号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讨论不同音数的多音信号同窄带高斯白噪声的关系。通过时域随机相位平均的原理,得到了较少音数(K<100)情况下进行非线性参数精确仿真和测试的方法,减少了由于多音音数较少而引起的仿真误差和波动。(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09年03期)
唐振华[5](2009)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失真估算及功率率失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先进的音视频压缩技术的出现以及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的移动终端逐渐得到普及应用,以图像、视频、语音和数据相结合的无线多媒体应用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显着。然而,移动终端主要依靠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频繁地进行充电在实际中并不可行。因而,如何在移动终端功耗受限的条件下,使多媒体数据经编码和传输后的质量最好,或者在多媒体数据质量能被用户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总体功耗,延长电池的更新周期,成为研究和设计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围绕无线多媒体通信中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及失真估算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本文首先分析视频编码流中比特错误的模式对接收端视频重建质量影响,考虑信源量化、信道错误和差错隐藏引起的失真,提出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估算算法。该算法以宏块为单位,采用帧间递归,根据编码过程中提取的码流信息和信道平均误码率,在发送端估算接收端视频的重建失真。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信道误比特率下,该算法对大部分视频序列估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小于8%,平均绝对偏差控制在0.9 dB以内。(2)为解决诸如无线互联网等基于混合信道的视频通信系统的传输失真估算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视频压缩码流中由于有线网络丢包和无线网络的比特错误引起的出错模式,在基于比特错误的端到端失真估算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更通用的视频分组方案,并融合有线网络出错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信道的视频传输失真估算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信道状况恒定条件下,对大部分视频序列估算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平均绝对误差控制在1dB以内;在信道状况可变的条件下,当信道反馈延迟变长时仍能保持较低的失真估算误差。(3)为解决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通用的端到端无线图像通信系统能耗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解决优化问题的快速算法,该算法能充分利用可调系统参数、优化目标以及系统约束的内在关系,大幅度降低最优解的搜索范围,进而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不依赖于初值的设定,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与解决带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的SQP算法相比,在保证结果有效的前提下,平均减少约87.1%的计算操作。(4)为了利用多媒体信源对传输错误敏感性的差异来优化系统资源分配,本文将信道编码的不平等保护和发射功率不平等分配有机结合一起,在分析端到端无线图像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功率率失真的系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一个是基于图像感兴趣区域失真最小的资源优化方案,该方案在保持系统能耗和传输码率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信道状况自适应调整对图像感兴趣区域的传输保护。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采用该方案比平等保护方案更能有效地提升接收端图像感兴趣区域的重建质量。另一个是基于端到端系统能耗最优的资源优化方案,该方案能根据不同图像压缩码流对传输错误不同的敏感性自适应进行传输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编码和传输不同的图片,采用该方案与平等保护方案相比,系统的平均能耗降低约为20.8%。(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唐振华,刘文予,赵爽,韦耿[6](2008)在《基于视频编码流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信源量化、信道错误和差错隐藏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流结构的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采用帧间递归,以宏块为单位根据信道平均误比特率和视频编码信息在编码器端实时估算端到端失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绝大部分视频测试序列,在不同信道误比特率下,该方法模型估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小于8%,平均绝对偏差控制在0.9 dB以内,准确度高,为基于率失真或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中的失真估算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彭强,邓云,杨天武,诸昌钤[7](2006)在《一种通用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考虑差错扩散、差错掩盖策略及信道误码率的基础上,从像素级对端到端的视频传输差错扩散失真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帧间相关系数和掩盖比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时域差错掩盖方法的通用传输失真度估算模型。基于包丢失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近似估计出差错扩散失真情况,可以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时域掩盖方法。实验还显示,基于该模型的宏块编码模式的帧内更新选择,与传统的R-D模式帧内更新算法相比,达到了较好地抑制差错扩散的效果,可适用于多种时域掩盖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袁春[8](2005)在《H.264/AVC中多参考帧下的失真度估算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通信中的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率失真模型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失真度和比特率。比特率经过实际的编码就可以得到,而真实失真度只有在解码器完成解码之后才能真正计算得出。因此如何准确估算出差错环境下从编码器到解码器端的失真度,并由此来决定编码模式就成为率失真优化的关键问题。H.264/AVC测试参考模型中假定传输信道不会出错,忽略了传输过程和解码器端可能引起的失真,将编码量化失真作为总失真。然而现实中基于包交换的网络其丢包率可能高达20%,使用预测编码产生的视频流对包交换网络中的传输错误异常敏感。因此,如何在基于包交换的网络环境中准确估算失真度,最大可能地减少传输差错带来的对编码器的影响,实现差错环境下抑制传输差错的编码效果就成为视频编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论文比较了现有的叁种失真度估算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基于像素级的递归估算方法是最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方法。在此算法基础上,分析了有损信道中的视频传输的差错扩散情况,从可能引起失真的编码器、传输信道和解码器叁个方面分别考虑,得出了H.264/AVC中一种多参考帧下的通用失真度估算算法。算法将总失真度分为编码量化失真、传输扩散失真和解码掩盖失真叁部分,其中,编码量化失真经实际编码后可以计算得到,掩盖失真也可以通过编码器端的模拟解码后计算得到,关键的传输扩散失真经过推导变换后可以通过递归进行计算。估算模型以一个运动向量的函数来表示相关系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基于测试模型参考软件JM7.6的实验结果表明,估算算法可以很好的估算出失真度,从而可以将该算法应用于各种时域掩盖算法中,在基于包交换的网络环境中尽可能地仿真真实失真度,达到率失真优化条件下的最佳的编码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5-06-01)
失真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研究背景,在电路参数和负载电阻已经确定、并且深入分析了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利用放大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得到了放大电路输出最大不失真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估算值。以上结果对放大电路的设计、使用、调试均具有较大帮助,具备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真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1].姚婷,周宇,王晓东,章联军,王腾飞.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快速估算方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5
[2].韩峰,刘媛媛,韩冰.放大电路最大不失真幅度的估算与静态工作点设置[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褚宏云,谢正光.视频图像中端至端失真估算的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
[4].须磊,刘志明,徐丽,张萌.一种利用多音激励估算非线性失真的方法[J].电子器件.2009
[5].唐振华.移动多媒体通信中失真估算及功率率失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6].唐振华,刘文予,赵爽,韦耿.基于视频编码流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彭强,邓云,杨天武,诸昌钤.一种通用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
[8].袁春.H.264/AVC中多参考帧下的失真度估算算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