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媒体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辰[1](2019)在《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分享服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终端的普及已成为人们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会在不定的时间内被分享到不同终端,因此流媒体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过程中用户体验的好坏。终端用户要想获得内容分享,就需要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再通过解码过程,将传输数据传送到终端。因为无线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终端播放质量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因此,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让终端能够接受到较为满意的数据,故需要一个机制对网络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本论文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对流媒体系统进行研究,以寻求适时的调整方案。通过终端对传输参数的反馈,对发送环节中的速率、码率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当前变化,从而保证用户流畅的体验感。最后形成一个基于Dss框架结构的流媒体系统,包括流媒体服务器和终端。因此,流媒体服务器是流媒体应用系统的基础,也是主要性能体现,这些都取决于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和服务质量。通过RTSP、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对终端的传输。RTSP是用来控制声音或影像,并允许同时多个串流需求控制。RTP作为一种传输协议是通过控制数据流来负责管理当前应用进程之间的传输质量交换控制信息,从而获得数据分发质量的反馈信息,并与其它传输协议一起控制拥塞和流。作为RTP传输协议的部分功能,它为数据包的有效传输提供安全的平台。终端主要的工作为接受数据、反馈网络情况、解码数据。终端通过使用JRTPLIB库实现服务端和终端通讯。FFMPEG开源库实现了解码流数据。因此通过在安卓系统上对FFMPEG开源框架的使用,让显示功能得以实现。最终经过反复的实验,通过对机制的调整可以很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状况,保证了终端的数据流接收和显示。
张晨[2](2019)在《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文中提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流媒体技术为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流媒体直播的时代,而在这个新兴的媒体领域,相关的学术性研究却相对薄弱。传统的学术论述角度大多来自分析直播内容,运营模式以及狂欢体验。提出一种关于日常形象微政治的可能性,需要为流媒体直播挖掘新的研究视角,以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居伊·德波的景观理论和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从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去研究直播中的日常形象展示,探讨塑造形象背后的表演性社会,媒介化的日常政治意涵。文章首先阐述了流媒体直播所营造出的有别于场景社会,以情感互动为基础的情境空间,从辅助直播技术的美颜应用、弹幕、媒介形象工程中的皮肤加持、打赏机制形构出资本与技术合体下景观社会的更新形态——表演性社会,以及主体-中介-客体的全新三元认知结构。接着本文从流媒体直播平台的界面设计和内容模块论述了日常在流技术更新后的转变,文章着重分析了“漫视”这一在流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全新视觉范式,以及流量数据催化的数字资本运作,以此来探讨被包装的日常如何在直播平台创造梦想工厂的主体,以及在媒介化的日常生产中,人们又如何全情地投入以身体为前线的生产与消费生态中。以网络直播中美食主播形象的变迁为例,分析媒体形象背后的权力运作,名人的形象经营,直播中日常形象展示等等去揭示形象生产的政治属性。同时预言日常形象作为表演性的建构,在流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可以形成千万个临时的主体,为形象的政治重新定义。
郑辉[3](2017)在《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宽带网络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需要将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宽带网络中,不仅能够提高整个流媒体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优化用户宽带网络的效果,同时还能极大的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针对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
柳艳茹[4](2012)在《浅谈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颗闪亮的明星———流媒体.流媒体是当前十分流行的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是人类传播科技的又一次革新,也是人类传播力量的又一次突破,在网络媒介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流媒体为网络媒介的带来了全新的媒介景观,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流媒体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简要分析流媒体的关键技术,并谈谈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石志磊[5](2011)在《流媒体技术及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流媒体技术是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媒体应用技术。流媒体是指应用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包括视频、动画、音频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就是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网络和终端上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利用3G的移动通信网,为手机终端用户提供视频、音频等流媒体服务。随着我国3G用户的不断增长、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和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种新的多媒体业务和3G数据增值业务及应用将极大丰富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将为中国联通等其他运营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因而对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说明了课题的背景及意义,流媒体及移动流媒体技术,接着重点分析和论述了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流媒体系统新建工程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对流媒体系统的业务功能等进行了实验测试,最后,分析和探讨了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联通WCDMA网络的不断完善及用户数的不断增长,以手机电视、移动视频监控等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流媒体业务的重要作用也将日益显现,并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联通数据增值业务的发展速度及收入规模。
秦丰林[6](2011)在《对等网络流媒体关键技术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向大规模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例如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互联网,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应用之一。大规模网络流媒体应用面临着可扩展性和服务质量两个关键技术需求,由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存在可扩展性问题、IP组播面临发展困境的制约以及内容分发网络(CDN)受制于昂贵的投资和维护成本,P2P流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大规模流媒体应用最流行的实现方案。近十年来P2P流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诸如PPLive、PPStream、UUSee和SopCast等许多P2P流媒体系统不断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005年,英国BBC使用iPlayer进行了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直播电视节目的实验;2009年,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也通过CBox客户端基于P2P流媒体技术来提供大规模网络电视服务。对PPLive的测量结果表明,2006年初超过20万用户以400-800Kbps的速率同时收看4小时的春晚直播,网络总聚合带宽达到100Gbps,而据报道同期整个Akamai网络的总聚合带宽仅为300Gbps。对国内互联网流量的测量发现,以PPLive为代表的P2P流媒体应用约占主干网流量的10%,已经超越BitTorrent的流量份额(8%),成为占用互联网流量最高的网络应用,这进一步表明P2P流媒体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毋庸置疑,P2P流媒体技术给解决当前大规模网络流媒体应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因而对其开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P2P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系统建模与理论分析、覆盖网络构建以及数据调度策略、网络性能测量等多个方面对P2P流媒体技术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虽然相关研究已经为现有的P2P流媒体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然而,不同的网络性能测量结果显示,现有PP网络流媒体系统的服务质量仍然不高,影响其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1)视频质量普遍不高,大多仅支持流速率为450-700Kbps电视质量的视频直播,而且频繁遭遇“停顿”、“跳帧”等现象;(2)播放启动延时偏长,结点从程序启动到可以观看视频的延时一般在20秒至1分钟之间;(3)相比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基于组播的IPTV技术,在播放启动延时、视频播放质量、健壮性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可见,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仍面临着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覆盖网络的影响。对Joost的测量结果显示P2P结点仅提供了1/3所需的网络带宽,而其余2/3的带宽仍由服务器结点来提供,因此,仅使用P2P网络技术来提供流媒体服务,并不能满足对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设计一种基于混合结构的P2P流媒体覆盖网络;(2)网络异构性的影响。P2P网络结点的带宽存在着明显的异构性,因此,如何克服网络异构性的影响是P2P流媒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P2P流媒体系统一般采用与新型视频编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结点异构性的影响。由于现有的P2P流媒体系统大多是基于网状结构,需要进一步研究网状结构P2P流媒体系统与新型视频编码技术相结合的问题;(3)搭便车问题的影响。P2P网络结点具有自治、理性以至自私的特点,由此产生了搭便车问题,即结点仅使用其它结点的网络资源而不作任何贡献。搭便车问题一直是P2P网络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由于流媒体数据对实时性和顺序性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相比P2P文件共享应用,搭便车问题对P2P流媒体系统服务质量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搭便车问题对P2P流媒体系统性能的影响作进一步的研究,而且,需要设计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以降低搭便车问题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侧重于对P2P流媒体关键技术及激励机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混合结构的覆盖网络构建、基于可伸缩视频编码的P2P流媒体技术、搭便车问题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信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本文的主要贡献简要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结构的P2P流媒体覆盖网络构建方法HybridStream。HybridStream综合利用了P2P、CDN和IP组播技术的优点,其中,P2P和CDN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系统带宽,提高结点的服务质量,为有效地降低CDN网关的部署成本,提出了一种CDN网关选举算法来产生新的CDN网关;P2P与IP组播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密集用户模式下的数据转发效率,降低对主干网流量的影响。对网络性能改进和控制开销的计算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提出了一个基于SVC编码的网状结构P2P流媒体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异构互联网中结点下载带宽受限会导致网状结构P2P流媒体系统产生额外的控制开销和数据包冗余,进而提出了一个基于SVC编码的网状结构P2P流媒体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P2P覆盖网络的构建方法和数据调度策略,并设计了一个自适应视频层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SVC编码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异构性对网状结构P2P流媒体系统性能的影响。(3)基于概率模型对P2P流媒体系统的搭便车问题作了建模研究。通过一个概率模型分析了搭便车问题对系统效率、播放连续度、传输延时和鲁棒性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讨论了系统参数与搭便车问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关系,并通过一些数值结果,表明了P2P流媒体系统引入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设计了一个基于内容区分服务策略的激励机制。首先给出了一个P2P流媒体系统中结点的信誉评价方法,根据结点的贡献和节目的流行度两个因素来计算结点的信誉值。进而,基于该信誉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区分服务策略的激励机制,以降低P2P流媒体系统中搭便车问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视频播放质量。
韩占柱[7](2010)在《浅析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要适应未来信息化的社会、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必然导致教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章从流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入手,通过探讨其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促使教育技术人员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发挥流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宋维虎[8](2010)在《流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策略综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层出不穷,但网络带宽却影响着信息传输的速度,因此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进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流媒体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李华[9](2008)在《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发展策略》文中提出流媒体技术是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媒体应用技术。所谓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应用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包括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就是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网络和终端上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利用2.5G或3G的移动通信网,为手机终端提供音频、视频的流媒体服务。我们国家随着3G的日益临近、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强和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可以开展新的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各种无线应用将极大丰富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将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流媒体作为未来移动数据的主要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成为未来3G网络中移动增值业务的热门业务之一。因而对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说明了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移动流媒体技术,国内外移动流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用户特点,接着重点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流媒体系统工程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对视频信号在GPRS和EGPRS网络的传输进行了实验测试,最后,针对3G的即将来临,分析和探讨了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发展前景。移动流媒体业务作为未来3G的重要应用,分析探讨在3G时代移动流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运营商对流媒体的应用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移动流媒体属于一项新业务,也是3G的核心业务,3G逐渐临近,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如何发展和盈利是各大运营商共同关注的问题。
严成林[10](2007)在《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较详细的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支持各种学习活动开展的教学应用平台的可能性,和利用流媒体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信号类型,形成数字化的、统一格式的教学资源的可能性。同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利用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来支持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支持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具体应用模式。通过这样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在校园局域网环境下利用流媒体技术整合或部分代替各种教学技术设备的应用,构建统一的流媒体教学平台,及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数字化的、统一格式的教学资源环境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流媒体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媒体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移动流媒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移动流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关键技术 |
2.1 移动流媒体相关的分类 |
2.1.1 视频点播 |
2.1.2 视频直播 |
2.2 网络传播的移动流媒体技术 |
2.2.1 网络传播的流媒体控制协议 |
2.2.2 流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 |
2.3 移动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
2.4 ANDROID平台 |
2.5 移动流媒体的关键技术 |
2.5.1 对服务质量的控制 |
2.5.2 统一的标准 |
第3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自适应调整方案的研究 |
3.1 移动流媒体控制协议方案和码流传输 |
3.2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调整方案 |
3.3 通过分布式系统实现转码功能 |
3.4 移动流媒体系统实现架构 |
第4章 对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编译设计 |
4.1 对移动流媒体系统的编译设计 |
4.2 实现移动流媒体系统的模块 |
4.2.1 分布式实时转码服务器 |
4.2.2 流媒体服务器 |
4.3 流媒体服务器关键技术的实现 |
4.3.1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简介 |
4.3.2 Dss开源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过程 |
第5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终端功能的实现 |
5.1 终端系统功能的模块设计 |
5.1.1 移动终端模块的相应功能 |
5.2 关于网络传输部分的设计 |
5.2.1 对会话控制流程的处理 |
5.2.2 对数据的接收工作 |
5.2.3 对RTCP网络的反馈处理 |
5.3 对视频解码显示模块的设计 |
5.3.1 对解码模块的设计 |
5.3.2 对播放模块的部分设计 |
5.4 对终端处理流程的设计 |
第6章 对移动流媒体的系统测试 |
6.1 对首次接入码率的效果测试 |
6.2 对自适应调整方案的效果测试 |
6.2.1 不做任何机制上的调整 |
6.2.2 对视频传输的速率进行调整 |
6.2.3 对视频传输的动态视频码率和速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
6.3 论文中提出的方法的效果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从“景观”到“奇观”:表演性社会的完成态 |
(一)情境博物馆 |
(二)观看到参与:心灵投射场 |
1 情感体验需求转向 |
2 重置的“社会”情境 |
(三)为了展示的技术应用 |
1 民主化美颜 |
2 展演性弹幕 |
(四)表演性社会 |
1“景”观到“奇”观 |
2 主体-中介/媒体-客体三元结构 |
3 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开发商 |
4 媒介下的形象工程 |
(1) 铸“形”的人工配件 |
(2) 理想的自我表演 |
(3) 形象的文本生产 |
5 围观的力量:情感共同体 |
6 社交帝国:从未中性的展示 |
第三章 从凝视到漫视:媒介化的日常生产 |
(一) 被谋划的平等日常 |
1 日常超市入口 |
2 从凝视到漫视 |
3 实时“在场”的日常模块 |
(二) 为了占领日常的技术 |
1 实时流媒体技术 |
2 从流量到数据 |
3“主体”梦工厂 |
4 数字异化的平台 |
5 作为形象的商品 |
(1)着迷的形象“物” |
(2)身体管理学 |
(3)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 |
第四章 从技术到权力:形象的政治 |
(一)“主播”与形象 |
(二)隐秘的封套 |
(三)技术的政治属性 |
(四)政治的形象和形象的政治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媒体技术的组成及格式分析 |
二、流媒体关键技术分析 |
三、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发展 |
1.流媒体技术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 |
2.流媒体技术的发展 |
结语 |
(4)浅谈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
2 流媒体的关键技术 |
3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
3.1 视频点播VOD |
3.2 远程教育 |
3.3 视频会议 |
3.4 校园网 |
3.5 数字图书馆 |
3.6 远程医疗 |
3.7 视频监控 |
3.8 3G手机 |
3.9 航空探测 |
4 流媒体的发展 |
4.1 制约流媒体发展的因素 |
4.2 流媒体的发展前景 |
(5)流媒体技术及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流媒体技术概述 |
2.1 技术概述 |
2.2 流媒体传输和控制协议 |
2.2.1 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 |
2.2.2 实时流协议RTSP |
2.2.3 资源预订协议RSVP |
2.2.4 会话描述协议(SDP) |
2.3 流媒体传输基本原理 |
2.3.1 流媒体传输原理 |
2.3.2 流媒体系统结构 |
2.4 流媒体编码格式 |
第三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 |
3.1 移动流媒体系统构成 |
3.2 移动流媒体业务模式 |
3.2.1 流媒体点播 |
3.2.2 流媒体直播 |
3.2.3 流媒体下载 |
3.3 移动流媒体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3.3.1 高压缩比与低运算量 |
3.3.2 高容错性 |
3.3.3 实时适应网络带宽的变化 |
3.3.4 终端适配 |
3.3.5 内容的版权管理问题 |
3.4 3GPP移动流媒体技术规范 |
3.4.1 用户对带宽的需求 |
3.4.2 3GPP移动流媒体的编解码类型 |
3.4.3 3GPP PSS协议 |
第四章 中国联通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建设内容与规模 |
4.2 业务及功能 |
4.2.1 基本业务描述 |
4.2.2 功能要求 |
4.3 技术方案 |
4.3.1 中国联通音视频类业务平台系统体系架构 |
4.3.2 中国联通音视频类业务平台系统逻辑架构 |
4.3.3 中国联通流媒体系统逻辑结构 |
4.3.4 业务流程 |
4.3.5 系统接口 |
4.4 建设方案 |
4.4.1 建设原则 |
4.4.2 组网方案 |
4.5 能力估算和设备配置建议 |
4.5.1 处理能力估算 |
4.5.2 服务器性能估算 |
4.5.3 磁阵存储容量估算 |
4.5.4 网络带宽估算 |
4.5.5 系统能力需求指标 |
4.5.6 设备配置汇总 |
4.5.7 计费 |
4.5.8 对相关系统的要求 |
4.5.9 设备选型要求 |
4.5.10 应用软件技术要求 |
第五章 中国联通内蒙流媒体系统性能分析 |
5.1 测试方法 |
5.1.1 测试环境设备 |
5.1.2 测试结构说明 |
5.1.3 测试前提条件 |
5.1.4 主要性能指标 |
5.2 测试内容 |
5.2.1 视频点播业务测试 |
5.2.2 视频直播业务测试 |
5.2.3 HTTP下载业务测试 |
5.2.4 端到端播放延迟测试 |
5.2.5 端到端下载延迟测试 |
5.2.6 直播端到端延迟测试 |
5.3 系统性能分析 |
5.4 提高系统QoS性能的措施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流媒体业务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对等网络流媒体关键技术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混合结构的P2P流媒体覆盖网络构建 |
2.1 引言 |
2.2 相关工作 |
2.3 基于混合结构的覆盖网络构建方法 |
2.4 性能分析和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VC编码的P2P流媒体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应用场景和问题分析 |
3.3 基于SVC编码的P2P流媒体技术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概率模型的P2P流媒体系统搭便车问题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理论分析 |
4.4 数值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2P流媒体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基于CDS的激励机制 |
5.4 基于CDS机制的P2P流媒体系统设计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6.3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附录:英文论文2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浅析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媒体技术概述 |
2 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 |
2.1 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
2.1.1 课件点播 |
2.1.2 实时同步授课 |
2.1.3 网上教学与培训 |
2.2 流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
2.2.1 流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
2.2.2 实时性的多媒体教学 |
2.2.3 教学监控、电子考勤功能 |
2.2.4 数字化网络图书馆 |
2.2.5 远程视频会议 |
3 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
4 结论语 |
(8)流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策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
1.1 流媒体技术的概念 |
1.2 流媒体技术的特点 |
1.2.1 节约空间 |
1.2.2 节省时间 |
1.2.3 实况转播 |
1.2.4 随机访问和互动操作 |
2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
2.1 目前网上流媒体传输系统的主流技术 |
2.2 我国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1 流媒体技术发展中的瓶颈 |
2.2.2 流媒体在我国的宽带建设中被列为最主要的应用之一 |
2.2.3 人们普遍看好流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 |
3 流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
3.1 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问题 |
3.2 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与直播中的问题 |
3.3 流媒体技术在视频会议中的问题 |
4 流媒体技术应用中的策略 |
4.1 提高共享意识, 合并不同的教育资源存储服务器 |
4.2 提高播放技术, 增加片源量 |
4.3 提高通信质量, 增加资金投入 |
5 结束语 |
(9)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技术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课题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及策略分析 |
2.1 传统流媒体系统简介 |
2.2 流媒体技术原理 |
2.3 移动流媒体业务 |
2.4 移动流媒体关键技术分析 |
2.5 3GPP PSS |
2.5.1 用户对带宽的需求 |
2.5.2 3GPP移动流媒体的编解码类型 |
2.5.3 3GPP PSS加快移动流媒体技术规范改进 |
2.5.4 3GPP PSS协议 |
2.6 移动流媒体应用分析 |
2.7 移动流媒体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2.7.1 日韩移动流媒体应用现状 |
2.7.2 国内移动流媒体应用现状 |
2.8 消费者行为分析 |
2.8.1 用户分类 |
2.8.2 手机上网用户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
2.8.3 流媒体应用最受期待 |
2.9 移动流媒体产业链分析 |
2.9.1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裂变 |
2.9.2 移动流媒体产业链分析 |
2.9.3 移动流媒体运营策略 |
第三章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系统建设思路 |
3.1 移动流媒体逻辑结构 |
3.2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组网方式分析 |
3.2.1 单点系统结构 |
3.2.2 多点系统结构 |
3.2.3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系统结构初步设想 |
3.2.4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系统与外部组网方式设想 |
3.3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业务需求分析 |
3.3.1 广西经济环境分析 |
3.3.2 移动流媒体业务类型分析 |
3.3.3 移动流媒体的服务对象分析 |
3.3.4 业务模型 |
3.3.5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业务发展思路 |
3.4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系统的建设原则 |
第四章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移动流媒体系统建设方案 |
4.1 业务预测 |
4.2 业务功能需求 |
4.3 建设方案 |
4.3.1 建设目标 |
4.3.2 组网方式 |
4.3.3 与外部系统接口 |
4.3.4 系统设备配置 |
4.3.5 系统网络结构图 |
4.3.6 设备物理连接图 |
4.4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流媒体业务实现方案 |
4.4.1 手机端用户使用流程 |
4.4.2 业务发现 |
4.4.3 移动流媒体业务流程 |
4.5 认证鉴权方案 |
4.6 计费方案 |
4.6.1 计费方式 |
4.6.2 计费触发方式 |
第五章 实验测试 |
5.1 移动流媒体传输数据速率需求分析 |
5.2 移动流媒体无线网接入速率 |
5.3 移动流媒体测试结果分析 |
5.3.1 测试条件 |
5.3.2 移动终端设置 |
5.3.3 测试结果 |
5.3.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移动流媒体发展前景分析 |
6.1 3G网络中的流媒体业务 |
6.2 发展前景 |
第七章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缩略语 |
致谢 |
(10)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内容 |
3、当前研究现状 |
4、研究方法 |
二、流媒体技术的常见应用及分析 |
1、流媒体技术的概念 |
2、流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3、流媒体技术的主要技术标准 |
4、流媒体技术常见的软件产品 |
5、流媒体技术在互连网中的应用 |
三、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1、远程教育中的点播应用方式 |
2、远程教育中点播应用方式的特点 |
四、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统一的教学资源库 |
1、现有教学资源的媒体种类 |
2、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统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
五、流媒体技术有利于构建统一的教学应用平台 |
1、几种典型的教学技术设备应用情况分析 |
2、从学校教育技术工作全局出发的反思 |
3、流媒体技术在教与学环境构建中的应用 |
4、流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
六、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平台建设 |
1、我校建设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背景介绍 |
2、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功能规划 |
3、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应用效果 |
4、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建设及应用的反思 |
七、流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
1、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应用模式分析 |
2、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应用模式分析 |
3、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影响和促进 |
八、结论和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四、流媒体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D]. 朱辰.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2]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D]. 张晨.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3]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之我见[J]. 郑辉. 中国新通信, 2017(05)
- [4]浅谈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柳艳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 [5]流媒体技术及其系统设计与实现[D]. 石志磊.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8)
- [6]对等网络流媒体关键技术及激励机制研究[D]. 秦丰林. 山东大学, 2011(12)
- [7]浅析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韩占柱.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12)
- [8]流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策略综述[J]. 宋维虎. 科技广场, 2010(09)
- [9]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发展策略[D]. 李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4)
- [10]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D]. 严成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