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步对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脏功能影响的追踪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颜芬[1](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符波[2](2020)在《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者的群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悦跑圈APP作为新时代的新产物,悦跑圈APP的使用,将健身跑带入了健身行业的潮流中,为健身跑注入新的血液,二者互利共赢,相助相生,健身跑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并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跑团形成,而智能科技(悦跑圈APP)和跑团为健身跑运动更加便利、科学、交流推广范围助力。本研究为了调查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者的在锻炼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跑团健身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促进全民健身和悦跑圈APP的运动参与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对运动类APP的发展状况、我国跑团发展现状、国内外健身跑运动及群特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发现发达国家对健身跑的研究较多,我国关于健身跑这一群体的研究非常少。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与者的基本信息、锻炼行为、心理行为的群体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参与运动的影响因素,为悦跑圈APP跑团参与和体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参与群体主要以企、事业单位,18-40岁本科及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为主。2.参与群体比较喜欢在公路、公园以独自跑或与他们结伴跑方式锻炼;在运动时间上男性比女性长,且运动习惯好于女性;有73.4%对跑步姿势回答错误,13.2%节食;热身人数有77%,但放松只有28%;运动损伤和不适反应比例为62.3%、78.1%,为下肢肌肉拉伤、擦伤,肌肉酸痛等情况。3.参与者群体体育消费82.7%的以运动服装为主;54.4%参赛频率在1-3次/年的亲子跑、10公里跑和半马居多;参与者获取信息渠道广泛,活动通知以微信为主。4.参与者群体男性参与动机为缓解压力和兴趣爱好,女性为追逐时尚;与年龄的关系,年龄小偏向于减重和追逐时尚,大偏重于身体健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但自觉性差;在主观体验中,青、老年人(28岁以下和55岁以上)幸福感强,但易疲劳,少年、中年(28-55岁)易有心里烦恼。5.参与者群体跑团运动参与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因素: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影响,媒体与互联网传播的影响;微观环境因素:不正确健身知识观念影响,个人社会特征影响。通过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政府应肩负起帮扶健身跑者修建和维护体育锻炼的责任。2.媒体应监管正确健身知识的传播,避免负面消息阻碍健身跑运动的发展。3.学校和相关健身运动的研究所应多关注健身行业的发展。4.跑团组织管理者加强跑团的科学组织、严格管理。
王敏[3](2020)在《健康人力资本积累视角下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双肩挑”干部承担着管理与育人重任,是影响未来国家整体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的“关键少数”群体,他们的精力、健康对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责极其重要,培养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和优秀教师,国家、家庭和个人的投入都非常大。当前,各高校“双肩挑”干部无论在管理岗位上,还是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都承担了极其繁重的工作任务,尤其在“久坐不动”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在影响国民健康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双肩挑”干部的健康。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负荷与工作强度、工作特点及工作压力,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参与情况以及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和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精神压力大,其产生的工作焦虑远大于普通的高校教师人群。(2)缺乏稳定的时间、精力投入、科学合理锻炼方案是制约高校“双肩挑”干部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3)由于保持和提高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行动投入不足,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占比较高。
张志雷[4](2019)在《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苯丙胺类兴奋剂(ATS)等新型合成毒品已经代替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成为现阶段中国的主流毒品,ATS滥用可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和高危行为,危害个人健康及社会稳定。在联合国的倡导下,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体育介入药物滥用研究,研究显示身体活动和锻炼影响的多巴胺受体激活、多巴胺浓度增加,这与药物滥用具有相同的奖赏途径;同时大量研究证实了太极拳锻炼对正常人群及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效益;所以设计太极拳干预ATS依赖者康复的锻炼方案,检验干预效果,对促进ATS依赖者康复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为四个研究进行,研究一设计太极拳锻炼方案,要求锻炼方案普遍适用于戒毒场所ATS依赖者。研究二至研究四分别用三个平行对照实验检验太极拳锻炼的效果。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实验设计组间因素为组别(太极拳组、对照组),组内因素为测试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实验分为一次性锻炼干预实验(太极拳组35人,对照组33人)和中长期锻炼干预实验,其中中长期锻炼干预实验分为男子干预(太极拳组38人,对照组38人)和女子干预(太极拳组39人,对照组40人)两个实验。数据全部导入SPSS20.0软件,依赖者分类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计数数据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调查结果中各变量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验结果中两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纳入协方差。结果基于运动干预药物依赖和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实践,确定了太极拳中长期锻炼方案设计,锻炼内容为由24式自主改编的太极拳;运动强度控制为55-75%HRmax(最大心率),频率为每周锻炼5次以上,时间为每次20-60分钟,周期为锻炼6个月以上,评价指标为体适能、心理健康、睡眠、药物渴求。实验结果显示一次性太极拳锻炼后ATS依赖者活力激发(P=0.010,η2=0.100)、心理愉悦性升高(P=0.006,η2=0.114),防止了心理活力性降低(P=0.038,η2=0.065),增加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对于依赖者保持心理健康,减少药物使用的诱发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中长期太极拳锻炼促进了ATS依赖者平衡控制能力(男子P=0.014、η2=0.064,女子P=0.006、η2=0.095),提高了整体健康感(男子P=0.029、η2=0.100,女子P=0.027、η2=0.058)、生命活力(男子P=0.030、η2=0.056,女子P=0.026、η2=0.062)和精神健康(男子P=0.016、η2=0.061,女子P=0.018、η2=0.069);具有性别差异的效果是男子改善了特质焦虑(P=0.028、η2=0.053),并且睡眠时间变长(P=0.003、η2=0.088),睡眠效率提高(P=0.036、η2=0.053),女子表现为心率降低(P=0.003、η2=0.091)和柔韧素质提高(P<0.001、η2=0.223)。锻炼的奖赏效益和身心效益可能作用于药物渴求,依赖者药物渴求下降明显(男子P=0.048、η2=0.048,女子P<0.001、η2=0.176),促进了康复。结论研究认为太极拳锻炼方案本质上是健康行为干预,促进ATS依赖者的生理与心理康复,可能影响ATS滥用的不健康行为,有助于行为方式的改善。ATS依赖者滥用药物是生理、心理、行为的综合反应。太极拳锻炼的过程也是依赖者身心康复和行为转变的过程,若养成牢固的长期锻炼习惯,可能促进依赖者逐步实现健康观念替代、社交人群替代、生活习惯替代,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这对于依赖者最终戒断药物、防止复吸具有最要意义。
王雪[5](2019)在《中、日中老年女性习练太极拳参与行为的比较分析 ——以日本熊本县和中国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被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同时作为具有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在国际上的推广已经泛热化。尤其在日本的发展已具规模,习练人数众多。中国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其受众群体的参与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本文以熊本县150名和成都市300名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两城市习练者的参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太极拳国内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基本情况:两城市习练者年龄、职业状况分布存在显着差异,两城市习练者文化程度主要分布在中等、高等教育,熊本县习练者健康状况要高于成都市;(2)参与实践方面:两城市习练24式太极拳的人数最多,成都市习练内容要比熊本县丰富多样;在习练时间、习练时长、习练年限、习练场所上存在显着的差异;(3)参与方式方面:两城市太极拳习练形式均以有太极拳指导教师组织的形式为主,习练组织同样是以有太极拳教师建立起来的组织为主;两城市习练者在太极拳消费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4)参与认知方面:两城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健身功能的认识具有趋同性,但对技击性没有太大的认识,在修身养性的认识上成都市习练者要高于熊本县;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基本技法的了解程度要高于熊本县;两城市习练者主要受到朋友的影响而参与习练。(5)参与激励方面:两城市习练者对太极拳有较高的需求;习练动机主要基于自己,其次,熊本县主要以家庭、社会为习练动机的人数要高于成都市习练者;两城市习练者均以健康的体魄作为习练动机目标,但在其他动机目标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6)参与评价方面:两城市太极拳习练者在习练后对健康、心理、社会交往方面的评价没有太大的差异。成都市习练者习练后,在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方面的改善要普遍高于熊本县习练者。建议:(一)日本方面:1.加大太极拳在日本的宣传力度;2.加强日本习练者对技法的认识程度;3.增加日本太极拳指导教师的数量;4.走出室外,增加到户外习练的机会;5.政府应大力提倡太极拳,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二)中国方面:1.强化习练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增加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3.全面开展太极拳入驻养老院的形式;4.加大太极拳后备人才的培养。
何枫,杨凤年,何文德,黄浩岚[6](2019)在《基于CC3200的可穿戴计步器的设计》文中指出设计了采用锂电池供电的可穿戴计步器,以CC3200作为微控制器,将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采集到的加速度值进行处理得到用户运动步数,并在液晶屏上显示实时时间、步数和运动时长,还可通过Wi-Fi将步数和运动时长上传到指定的云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刘天阳[7](2018)在《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核心期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是近年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大热门,涵盖了以运动医学为基础的多方面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库与Web of Science,可发现相关期刊文献从90年代初开始出现,截至2017年9-10月,有536篇英文文献和328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以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知识图谱方法展开研究,研究者背景等角度考察国内外太极拳健康效果研究的研究者信息;从疾病分类角度考察研究的侧重点;以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文献共被引分析等角度考察太极拳健康效果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再以Cochrane协作网上meta分析的结论为参考,从系统评价结论角度考察研究的数据质量水平。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和美国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学者,其中以上海体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代表。(2)这个领域关注最多的课题是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健康水平,但近年来学者们更倾向于对慢性疾病的干预研究。(3)虽然有数量可观的文献显示,太极拳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效果,但从系统评价的角度来看,囿于实验设计的不足,研究结果并不足够可信,还不能认定太极拳为一种严格有效的运动处方。(4)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几个方向值得突破,如动作有效元素的提取、科学化表达太极拳的锻炼过程等等,同时相关研究也应该突破简化太极拳和老年受试对象的限制。(5)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的量化研究,能够成为太极拳推广、传播、教学训练和健康工程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能够为太极拳的各方面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地指导太极拳爱好者正确练习并远离伤病。
许剑峰[8](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张时[9](2011)在《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通过古今养生文献整理,从中医养生方面,探讨运动养生历史背景、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在现代养生中的重要性。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纳、研究阐发运动养生在目前养生运动中的重要意义。符合《黄帝内经》的旨意,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生命的渴望和长寿的追求,是人类诞生以来的一种本能,也是每个人的梦想。中医养生学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并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中医养生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其中包含了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等养生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指导它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的体现在中医养生思想构建中,儒家、道家、佛家对其影响也处处可见。虽然各种养生流派提倡的养生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在养精神、护形体、节嗜欲、和情志、调饮食等方面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的要旨,这对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目的的理论与方法。它表现出以“动”为主的动静结合特征,其最高追求是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过程的理解。运动养生技术是指中国历史上,用以表达养生观念的专门的身体技术方法,它以运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来构筑身体的技术,包括历史上所出现的呼吸吐纳、导引按摩、静坐冥想、胎息服食、内丹修炼、太极拳、五禽戏、等形式,以及现代体育类教材中也涉及传统运动养生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人群结构的复杂化,在中西方文化冲击交融的今天,养生运动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追求时尚,盲目跟风参加某些养生运动,这就失去了中医养生的特色,适得其反,甚至有损身体。有的人甚至用补药食品等代替运动养生,其结果更是十有九损。因此本文着重从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环境这几方面论述在运动养生方面的不同点,辩证的对待养生,提倡个体化的养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针对性的运动养生方式,达到防病抗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目标。
杨慧馨[10](2011)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形神合一,强调内外并重,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业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良好健身运动方式,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本研究鉴于大众对太极拳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依托太极拳良好的健身价值,通过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论证与制定,以及处方系统的开发,为中老年人提供科学准确、优质高效的太极拳健身指导,同时也为太极拳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身、造福于世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拓宽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引入传统哲学、医学、养生学思想,以及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老年学等学科理论,层层递进,分析论证了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方案。主要研究结论:1.太极拳形、意、气共同炼养的运动特点,有别于强调形体锻炼的西方体育,是当代人追求身心健康,陶冶性情的良好健身方式,其健身价值日益突显。2.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传统医学、养生学思想论证了太极拳健身效益的产生机制,结合陈、杨、吴、孙、武等各派太极拳的技法特点,提炼分析了柔、缓、松、静、连、稳、圆、整八个太极拳健身要素,并论证了健身要素的整体涌现性特征。3.根据博采众长、简单易学、局整结合的原则,从松、稳、圆、连四个太极拳健身要素,以及针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平衡机能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特点,课题组编创了两个系列共十套太极操。4.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属于中小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具有明显的架势依赖性特征。本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同时还显示,24式太极拳锻炼使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发生了较好的适应性改变。野马分鬃、倒卷肱、云手三个动作时在120-130s之间心率、摄氧量达到稳定状态;三个典型动作运动强度相似。5.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制定,不能单纯将运动强度作为运动量的评价指标,应更多从太极拳技术特点和功能价值的角度组合太极拳动作内容。6.提出了易于操作,适应机型面宽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的研发思路,该系统包含锻炼者基本信息、处方条件、运动处方、运动内容说明、生活方式指导五个部分。
二、散步对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脏功能影响的追踪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步对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脏功能影响的追踪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者的群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调查昆明市悦跑圈AAP跑团参与者存在的不足 |
1.2.2 归纳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健康跑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
1.2.3 为促进全民健身和悦跑圈APP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1.3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悦跑圈的定义 |
2.1.2 APP的定义 |
2.1.3 跑团的定义 |
2.1.4 群体特征的定义 |
2.1.5 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者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基本信息特征分析 |
4.1.1 昆明市悦跑圈APP参与者的性别分析 |
4.1.2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年龄分析 |
4.1.3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文化水平分析 |
4.1.4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职业、收入分析 |
4.1.5 关于悦跑圈跑团健身跑者的基本特征总结 |
4.2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参与锻炼行为特征分析 |
4.2.1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参与形式特征分析 |
4.2.2 参与者的运动习惯特征分析 |
4.2.3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运动损伤与防护特征分析 |
4.2.4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消费特征分析 |
4.2.5 昆明市悦跑圈APP参与者参加比赛情况分析 |
4.2.6 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
4.2.7 关于健身跑参与者的锻炼行为特征总结 |
4.3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锻炼心理特征分析 |
4.3.1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运动动机特征分析 |
4.3.2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意志品质特征分析 |
4.3.3 昆明悦跑圈APP参与者主观锻炼体验特征 |
4.3.4 关于健身跑参与者的锻炼心理特征总结 |
4.4 影响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运动的因素 |
4.4.1 宏观影响因素 |
4.4.1.1 健身跑的发展趋势 |
4.4.1.2 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影响 |
4.4.1.3 媒体与互联网传播的影响 |
4.4.2 微观影响因素 |
4.4.2.1 不正确健身知识观念的影响 |
4.4.2.2 个人社会特征因素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健康人力资本积累视角下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假设 |
2.文献综述 |
2.1 有关健康人力资本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
2.2 有关高校“双肩挑”干部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
2.3 有关体育锻炼行为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
3.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概念界定 |
3.1.2 高校“双肩挑”干部的概念界定 |
3.1.3 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人力资本理论 |
3.2.2 体育行为学理论 |
3.2.3 运动生理学理论 |
4.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调查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据分析法 |
4.3.4 逻辑分析法 |
5.结果与分析 |
5.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负荷与工作强度、工作特点及工作压力分析 |
5.1.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负荷与工作强度分析 |
5.1.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特点分析 |
5.1.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工作压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人力资本积累调研分析 |
5.2.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BMI(身体质量指数)分析 |
5.2.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
5.2.2.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心脑血管慢性病情况分析 |
5.2.2.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呼吸系统慢性病情况分析 |
5.2.2.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代谢类慢性病情况分析 |
5.2.2.4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骨类慢性病分析 |
5.2.2.5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其他患病情况分析 |
5.2.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自评情况分析 |
5.2.3.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生理健康自评情况分析 |
5.2.3.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心理健康自评情况分析 |
5.2.3.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社会适应性自评情况分析 |
5.2.4 小结 |
5.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需求分析 |
5.3.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促进方式需求分析 |
5.3.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分析 |
5.3.3 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保健知识需求分析 |
5.3.4 小结 |
5.4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相关要素——体育锻炼行为参与调查分析 |
5.4.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情况整体分析 |
5.4.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动机调查分析 |
5.4.3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的频率、时间和强度调查分析 |
5.4.4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形式、项目及场所调查与分析 |
5.4.5 制约、影响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分析 |
5.4.6 小结 |
5.5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分析 |
5.5.1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分析 |
5.5.2 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与慢性病情况的关系分析 |
5.5.3 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与自评健康的关系分析 |
5.5.4 小结 |
6.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名词解释 |
1.2 ATS滥用国内外形势与危害 |
1.3 ATS依赖者治疗现状 |
1.4 体育运动与药物依赖 |
1.5 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2.4.1 访谈法 |
2.4.2 实验法 |
2.4.3 问卷调查法 |
2.4.4 测试法 |
2.4.5 数理统计法 |
2.5 研究主要内容框架 |
2.6 研究假设 |
3 研究一:设计ATS依赖者太极拳锻炼方案 |
3.1 理论依据:ATS依赖者身心健康与药物渴求的关系 |
3.1.1 目的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实践依据一:运动干预药物依赖者的锻炼方案分析 |
3.2.1 目的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实践依据二:太极拳运动干预慢性病患者的锻炼方案分析 |
3.3.1 目的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3.4 设计太极拳锻炼方案 |
3.4.1 设计锻炼内容 |
3.4.2 设计锻炼方案要素 |
4 研究二(实验一):一次太极拳锻炼对依赖者情绪的影响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2.1 被试 |
4.2.2 设盲 |
4.2.3 太极拳干预 |
4.2.4 工具 |
4.2.5 数据的采集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4.3.2 一次太极拳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
4.3.3 一次太极拳锻炼对心境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研究二(实验二):中长期太极拳锻炼对男子依赖者身心康复的效果 |
5.1 目的 |
5.2 方法 |
5.2.1 被试筛选与分组 |
5.2.2 设盲 |
5.2.3 太极拳干预 |
5.2.4 工具 |
5.2.5 数据的采集 |
5.2.6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5.3.2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体适能的影响 |
5.3.3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情绪的影响 |
5.3.4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
5.3.5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睡眠的影响 |
5.3.6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对改善体适能的效果 |
5.4.2 对改善情绪的效果 |
5.4.3 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 |
5.4.4 对改善睡眠的效果 |
5.4.5 对降低药物渴求的效果 |
5.5 小结 |
6 研究三(实验三):中长期太极拳锻炼对女子依赖者身心康复的效果 |
6.1 目的 |
6.2 方法 |
6.2.1 被试筛选与分组 |
6.2.2 设盲 |
6.2.3 太极拳干预 |
6.2.4 工具 |
6.2.5 数据的采集 |
6.2.6 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 |
6.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6.3.2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体适能的影响 |
6.3.3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情绪的影响 |
6.3.4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
6.3.5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睡眠的影响 |
6.3.6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对改善体适能的效果 |
6.4.2 对改善情绪的效果 |
6.4.3 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 |
6.4.4 对改善睡眠的效果 |
6.4.5 对降低药物渴求的效果 |
6.5 小结 |
7 总讨论与总结 |
7.1 总讨论 |
7.2 局限与展望 |
7.2.1 局限 |
7.2.2 展望 |
7.3 应用 |
7.4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经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5)中、日中老年女性习练太极拳参与行为的比较分析 ——以日本熊本县和中国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在国内中老年群体中的开展与相关研究 |
2.2 太极拳在国外的推广与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日本熊本县和中国成都市的基本概况 |
4.2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
4.2.1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年龄分布的比较 |
4.2.2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学历分布的比较 |
4.2.3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职业分布的比较 |
4.2.4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健康分布的比较 |
4.3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实践的比较 |
4.3.1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内容的比较 |
4.3.2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时间的比较 |
4.3.3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强度的比较 |
4.3.4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年限的比较 |
4.3.5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场所的比较 |
4.4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参与方式的比较 |
4.4.1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形式的比较 |
4.4.2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组织的比较 |
4.4.3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消费的比较 |
4.5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参与认知的比较 |
4.5.1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功能性认知的比较 |
4.5.2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重要性认知的比较 |
4.5.3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关注性认知的比较 |
4.6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参与激励的比较 |
4.6.1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需求程度的比较 |
4.6.2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参与动机的比较 |
4.6.3 熊本县和成都市习练者对太极拳参与动机目标的比较 |
4.7 中、日两城市中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参与评价的比较 |
4.7.1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健康评价的比较 |
4.7.2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心理评价的比较 |
4.7.3 熊本县和成都市太极拳习练者参与社交评价的比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 |
(7)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核心期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文献检索范围 |
1.3.2.1 英文期刊文献 |
1.3.2.2 中文期刊文献 |
1.3.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太极拳健康促进期刊文献研究者的背景 |
2.1.1 中文期刊文献研究者的背景信息 |
2.1.1.1 期刊文献逐年发表的数量统计 |
2.1.1.2 研究者单位 |
2.1.1.3 期刊分布 |
2.1.1.4 机构分布 |
2.1.2 英文期刊文献研究者的背景信息 |
2.1.2.1 期刊文献逐年发表的数量统计 |
2.1.2.2 国家地区分布 |
2.1.2.3 研究者的单位 |
2.1.2.4 研究者合作网络 |
2.1.2.5 研究机构情况 |
2.1.2.6 资助机构情况 |
2.1.2.7 来源出版物统计 |
2.1.2.8 研究方向分布 |
2.2 太极拳健康促进期刊文献分析 |
2.2.1 中文期刊文献分析 |
2.2.1.1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考察研究热点 |
2.2.1.2 基于Citespace分析中文期刊的研究热点 |
2.2.2 英文期刊文献分析 |
2.2.2.1 英文期刊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2.2.2.2 英文期刊中被引强度较高的文献介绍 |
2.3 Cochrane网站上的系统评价结论 |
2.3.1 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效果 |
2.3.2 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的影响 |
2.3.3 对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 |
2.3.4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干预效果 |
3 对结果的讨论 |
3.1 对研究者的讨论 |
3.2 对研究现状的讨论 |
3.3 对系统评价的讨论 |
3.4 对未来趋势的讨论 |
3.5 对于研究格局构想 |
3.6 研究存在的不足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附录2 研究检索的英文文献目录表 |
附录3 研究检索的中文文献目录表 |
(8)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传统养生的理论渊源 |
一、中医学对传统养生学的认识 |
(一)传统养生学思想的发展 |
(二)现代医学对养生的研究进展 |
二、传统养生的哲学基础 |
(一)阴阳家思想对传统养生影响 |
(二)道家思想对传统养生的影响 |
(三)儒家思想对传统养生的影响 |
(四)佛家思想对传统养生的影响 |
第二部分 运动养生的理论探讨 |
一、运动养生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历史演变 |
(二)运动养生的意义 |
二、运动养生的指导思想 |
(一)形神相应 |
(二)动静结合 |
三、运动养生的方法 |
第三部分 个体化的运动养生探讨 |
一、不同体质的运动养生 |
二、不同季节的运动养生 |
三、不同年龄的养生 |
四、不同性别的养生 |
五、不同生活背景的养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10)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1 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 |
1.4.2 太极拳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
2 太极拳价值论 |
2.1 太极拳技击与健身价值的发生与演变 |
2.1.1 "发生学"的启示 |
2.1.2 太极拳技击价值的发生与弱化 |
2.1.3 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发生与突显 |
2.2 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实现载体--形、意、气 |
2.2.1 重视形炼的健身运动 |
2.2.2 强调用意的调神特质 |
2.2.3 关注调气的内养功法 |
2.2.4 形意气的相互关系 |
2.3 小结 |
3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提炼与分析 |
3.1 提炼太极拳健身要素的理论基础 |
3.1.1 有氧运动--柔和缓慢 |
3.1.2 调理气血--形圆体松 |
3.1.3 脊柱保健--转腰旋脊 |
3.1.4 平衡机能--虚实转换、步走弧形、立足平稳 |
3.1.5 神经调节--意连心静 |
3.1.6 心理调适--恬淡虚静 |
3.1.7 腹式呼吸--细匀深长 |
3.1.8 身心合一--整体运动 |
3.2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提炼与分析 |
3.2.1 健身要素的提炼 |
3.2.2 健身要素的分析 |
3.2.3 健身要素的整体涌现性--健身效益 |
3.3 小结 |
4 太极操编创 |
4.1 太极操编创缘起 |
4.1.1 继承与创新的需要 |
4.1.2 简约与实用的结合 |
4.1.3 普及与推广的基础 |
4.2 太极操编创依据 |
4.2.1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特点 |
4.2.2 中医经络学说 |
4.2.3 中老年人亚健康常见问题 |
4.3 太极操编创原则 |
4.3.1 博采众长的原则 |
4.3.2 局整结合的原则 |
4.3.3 简单易学原则 |
4.3.4 针对性原则 |
4.4 太极操内容介绍 |
4.4.1 太极操动作名称 |
4.4.2 神经系统功能操 |
4.5 小结 |
5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
5.1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理念探讨与概念界定 |
5.1.1 运动处方的由来与发展 |
5.1.2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理念探讨 |
5.1.3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概念界定 |
5.2 太极拳运动强度研究 |
5.2.1 他山之石 |
5.2.2 科学探骊 |
5.3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
5.3.1 最优化原则 |
5.3.2 整体性原则 |
5.3.3 动态性原则 |
5.4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依据 |
5.4.1 中老年人年龄分期与生理心理特点 |
5.4.2 锻炼者的学龄与技能发展特点 |
5.5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具体说明 |
5.5.1 运动强度 |
5.5.2 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 |
5.5.3 运动内容 |
5.6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的研发思路 |
5.6.1 系统概述 |
5.6.2 系统模块与功能 |
5.6.3 系统特点 |
5.7 小结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四、散步对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脏功能影响的追踪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2]昆明市悦跑圈APP跑团参与者的群体特征研究[D]. 符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健康人力资本积累视角下天津市高校“双肩挑”干部体育锻炼行为研究[D]. 王敏.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4]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D]. 张志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中、日中老年女性习练太极拳参与行为的比较分析 ——以日本熊本县和中国成都市为例[D]. 王雪. 成都体育学院, 2019(01)
- [6]基于CC3200的可穿戴计步器的设计[J]. 何枫,杨凤年,何文德,黄浩岚. 科技视界, 2019(03)
- [7]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核心期刊文献研究[D]. 刘天阳. 武汉体育学院, 2018(01)
- [8]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9]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 张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10]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 杨慧馨. 上海体育学院, 2011(12)